我想做件傻事,讓萬有引力負責——閑著沒有事可幹,將老鼠養肥,然後,再喂鄰居家的貓。


    於是,我就真的找來一個大鐵桶,開始精心地養老鼠,養兩對,往肥了養,用玉米、高粱米和去了皮的花生米,加少許的清水。兩個月後,成為一大群,歡實,就是長得不那麽可愛。


    鄰居家有一大花狸貓,專吃老鼠,它或許知道我在養老鼠,或是老鼠身上散發著一種我嗅不到的特殊氣味,它總往我們家跳,圍著我養老鼠的桶不停地叫,隻因為我看得嚴,它沒有吃著。從貓的舉動上,我看出了貓愛吃老鼠的天性。於是,我不相信“貓不吃老鼠”這句話,就是它真的不吃,我也不信。


    老鼠讓我養大了,養肥了,我將貓扔進了桶裏,結果,它一個也沒有抓,而是跳了出來,反複了幾次,貓嚇得亂竄,但是還依戀著養著肥老鼠的鐵桶。


    我改變了做法,拿出來一隻老鼠給貓,它快速地吃了,第二也隻吃了……它吃第四隻老鼠時很慢,隻吃了一少半,看著第五隻老鼠叫,它隻懶懶地將它咬死,然後溜走,兩天沒有來。


    後來,我照此法,一月有餘,將我養肥的老鼠都喂了貓,貓又來了幾次,看沒有老鼠可吃,就再也不來了,我的心也靜了。


    我是愚笨之人,所以淨辦傻事。


    我在企業工作,企業出資培訓職工,在崗位上鍛煉職工,成熟了,就走了,去掙大錢去了,我不知企業錯在哪兒。


    去商場,丟了錢包和一些證件,找朋友,竟拿了回來,裏麵的錢不見了,其他東西一件不少。


    朋友說:“小偷也不容易。”


    “為什麽?”我問。


    朋友說:“真笨,你可別說認識我,小偷偷的錢,就像你們企業的產值一樣,能到手的利潤不多。”


    我還是不明白。


    有一老漢,養了三兒兩女,至老沒有一個兒女養他,自語:“我都不如養一條狗。”


    “那你當初怎麽想的?”我也有些氣憤,有欲則不剛,連這都不懂。


    一朋友找領導批一張條子,我一算他掙了一萬,我想讓他請吃飯,醉酒後他對我說:“就掙兩千,不騙你,你要是養貓,還不讓貓吃老鼠呀。”我一聽,這有道理呀,可這老鼠比我養的還要大,還要肥。


    有一父,賣血供兒念書,兒不思學業,早戀,父堅決反對,兒投河自盡,其父錢與兒皆空,家養一貓離家出走。


    一老婦,攢了一輩子錢,有錢也舍不得下館子,至老得一病,動手術,包括紅包,存款立即花盡,病好。


    ……


    想一想,有些人也並不比我聰明到哪兒去,也盡幹那些養肥了老鼠喂貓的傻事,其實也沒有什麽可以怨恨的……都是心甘情願,也有心不甘情不願的,但卻無法阻止它不發生。


    這有些像老人們說的,扒房子,找蛐蛐,就是為了一個玩,樂了就行了。


    我浪費著時間,花錢買著糧食,去喂那些無情的老鼠,又將它喂了與我毫無關係的貓,這是為什麽呢?其實就想證明一件事:再聰明的人一生也會做傻事,隻不過有些事做過了,才知道做得不對,於是,滿天下也買不來後悔藥。有些事原本做得就不對,至死也不覺得將事做錯了,他快樂了,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是在做傻事;也有的人明知在玩火,會引火燒身,但他自己也抑製不住自己那貪玩的心。


    我也明知將老鼠喂肥了,再拿出喂貓這事做得確實傻,但是,我還是做了,這叫明知故做,聰明人不要效仿。


    我做的事有些像一些人,就怕自己心愛的人丟了,結果真的丟在了別人的懷抱裏,為此,心如刀割,再一想,就像喂肥的老鼠讓貓吃掉了一樣,完了,也就結束了,雖然,做過傻事,卻擁有了曾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相見不如懷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趙海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趙海春並收藏相見不如懷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