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馬車,感覺母親似乎在打量著自己。
“母親的擇偶標準是什麽?”
母親為這個新名詞頓了頓,很快明白其意,微笑道:“經得風雨,見得世麵,惜婦孺,心胸開闊。”
短短十六字,卻是女人幸福一生的寫照。
“我不願與那丁家兄妹做朋友了。”
母親並不以為意,道:“丁小姐小孩子脾性,丁公子倒是翩翩有禮,隻是,眉頭生的緊促,恐非豁達之相。”
“母親倒觀察得細致。”
“與我笑笑來往的年輕男子,我自當留神。”哦,與前世同一個口吻。
“這人除了不豁達,還有什麽?”笑笑對丁瑾很有些落井下石的興致。
母親思索:“目光利而眸動快,隻怕野心有餘、魄力不足。”
笑笑聽得直點頭,母親說得極是。
“娘,我爹可如你所說的?”
“什麽?”
“經得風雨,見得世麵,惜婦孺,心胸開闊。”
“自然是。”
母親未有一點停頓和思索,回答得何其果斷。
笑笑道:“我想聽您和我爹的故事,能講麽?”
母親合上手裏的書:“若真心聽,為娘便講給你,平凡而無趣。”
“真心聽,定然是不凡而有趣。”
於是,故事便從顛簸的馬車上娓娓道來了。
“你可知,為何咱們之前不回京都?”母親首先道。
這也是笑笑頗為疑惑的,趙州離京都並不算遠,按說娘倆早應該住到京都才是。
母親望著窗外的春景,道:“如今,你祖父默許了咱們回京。看來,老爺子已經原諒了三郎。”
三郎?看來這是父母私下裏的稱呼。父親行三,遙想上一世,媽媽直接喊爸爸“唐老三”。
“唐家是做元龍朝的黃金承采發的家,所以京都人稱‘黃金唐家’。”
這倒是有耳聞,黃金唐家,聽起來響當當的。
“雖是商賈之家,但你祖父一直都仰慕讀書人,自己的五個兒子全都送到最好的書院讀書,希望能夠學有所成。”
學有所成?說白了是考取功名,做個大官。錢多了會惦記權,權多了會惦記錢。看來哪一世的人都一樣。
“這五個兒子裏,讀書最靈光的屬你爹了,因此你祖父對他也一直另眼相看,可惜,你爹並未如你祖父所願……”
……
笑笑耳朵裏聽著母親的故事,眼睛卻望向馬車的窗外,一排湖綠色的真絲排穗垂在窗子邊沿,仿佛昔年外公家裏那一樹佛手的青綠。
穿越幾世而來,緣分依然彌存。
遙想上一世,老爸去南方讀大學,認識了浙江姑娘穀姍,兩個人相識於校園的佛手樹旁,沁人心脾的果香縈繞在兩人耳畔鼻間……
這一世竟也是如此,笑笑萬沒想到,父親居然也是外公的學生。
剛才從母親口中得知,祖父為了栽培父親,特地送他去南方著名學府學習,讀於浙江蘭溪的習之學院,並拜了學院最有名的穀虛先生為師,也是笑笑的外公。
穀虛先生對唐生青眼有加,稱其為百年不遇的人才,準許他住在自己家的客房,每日晨昏與之說文論道,加之自己的兩個兒子也都是莘莘學子,四人便常常秉燭夜談,不亦樂乎。
穀虛先生的妻子早逝,先生妻情深,並未納妾,也未續弦。內院中事全都由女兒珊娘一手操持,那唐生在穀府客居,頗得珊娘照顧,且這珊娘整日與父兄作伴,耳濡目染,對詩書雖談不上精通,但已好過尋常女子很多。
唐生偶爾也與珊娘攀談,得知珊娘頗精算學,尤工統籌之術,也正是運用此法將內院各項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珊娘天生麗質,雖然不事打扮,但衣著簡單素淡,在當時唐生眼裏,頗有魏晉之風。因其母親早逝,故而珊娘不擅女紅,不曉世故,這在唐生眼中反倒可獨特,不同於一般女兒。
終於在一日黃昏,唐生的客房門前,麵對端茶而來的珊娘,唐生大膽傾訴衷腸。
院子裏植有數棵佛手木,一枚枚佛手張開馨掌,青中泛黃,發出幽甜的香氣。
珊娘以檀香木簪綰著青絲,宣紙色素絹長袍隨風微漾,麵頰此刻卻薄醉一般泛著淡紅。
兩人的事情得到了雙方長輩的極力讚同,很快訂了親。
唐生對珊娘說起自己的抱負,竟無心仕途,誌在商海。
珊娘道:“商海亦有其道,個中沉浮並不讓官場。珊娘已決意一心追隨三郎,可惜經營應酬之事,珊娘一竅不通,怕是隻能幫三郎理一理賬目。”
唐三郎道:“有珊娘此話,三郎足矣。”
誰知唐老太爺一心為當年大比籌備,聽說三郎誌向,氣得暈厥過去,醒來便說自己再無此子,三郎永不許踏入唐府半步。
三郎也暗暗發誓,定要在商海打出個名堂,到時候衣錦還鄉,不怕老父不認。
“沒有多少本金,珊娘隻怕要跟我受苦。”三郎道。
“當壚賣酒,在所不惜。”珊娘道。
嶽父穀虛先生倒是開通異常,隻言苦讀十年,並非一定要投身宦海。所學之人智慧變通,任何行業都可做到狀元。
穀虛先生一生清樸,除去家中備用,為女婿供資五百兩銀子做本錢。
三郎之母也偷偷拿出二百兩私房銀子給兒子用。
三郎自己則四處籌借了一百兩。
唐三郎與穀珊娘,二人以八百銀做本金,在蘭溪起步。
三郎近取材,從蘇州請來繡娘,在蘭溪開了小小蘇繡作坊,定做成北方人喜好的花色,再販賣到北方。珊娘合理安排繡娘的刺繡日程,交班時辰,最大限度壓縮本金,提高產量,且將賬目理得井井有條。
唐三郎則親自與山東河北等地的絲綢店鋪交涉商談,因利薄貨好,買賣十成談成了九成。
小夫婦此賺得第一桶金……
如今家大業大,幾乎壟斷了北方的絲綢業,得了個稱號“絲綢小唐家”。
唐老太爺的黃金承采有幾年受到四川趙家的衝擊,幾乎有傾覆之勢,幸有三郎暗中使巨金極力扶持,才得以化險為夷。唐家四郎五郎不夠爭氣,一個淺薄一個魯莽,生意全靠三郎支持,才經營得有模有樣了。
這一切唐老太爺心中有數,隻是抹不開麵子,不願請兒子一家回來。
今年,老太太修書催兒子來京,老太爺也並未阻攔,以承德金礦需親自監督為由,躲了出去。依老太太的意思,這老頭子過不了幾天得巴巴回來。
<a href="http://m.fantuankanshu.com" id="wzsy">fantuankanshu.com</a>
唐三郎的生意已然穩固,珊娘也不再勞心,隻管理著賬目,因擅長算學,這些賬目對其來說不在話下,因此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享清福。
前一世的婚姻危機,也是從穀珊女士做全職太太開始的……(83中文 .83.)
“母親的擇偶標準是什麽?”
母親為這個新名詞頓了頓,很快明白其意,微笑道:“經得風雨,見得世麵,惜婦孺,心胸開闊。”
短短十六字,卻是女人幸福一生的寫照。
“我不願與那丁家兄妹做朋友了。”
母親並不以為意,道:“丁小姐小孩子脾性,丁公子倒是翩翩有禮,隻是,眉頭生的緊促,恐非豁達之相。”
“母親倒觀察得細致。”
“與我笑笑來往的年輕男子,我自當留神。”哦,與前世同一個口吻。
“這人除了不豁達,還有什麽?”笑笑對丁瑾很有些落井下石的興致。
母親思索:“目光利而眸動快,隻怕野心有餘、魄力不足。”
笑笑聽得直點頭,母親說得極是。
“娘,我爹可如你所說的?”
“什麽?”
“經得風雨,見得世麵,惜婦孺,心胸開闊。”
“自然是。”
母親未有一點停頓和思索,回答得何其果斷。
笑笑道:“我想聽您和我爹的故事,能講麽?”
母親合上手裏的書:“若真心聽,為娘便講給你,平凡而無趣。”
“真心聽,定然是不凡而有趣。”
於是,故事便從顛簸的馬車上娓娓道來了。
“你可知,為何咱們之前不回京都?”母親首先道。
這也是笑笑頗為疑惑的,趙州離京都並不算遠,按說娘倆早應該住到京都才是。
母親望著窗外的春景,道:“如今,你祖父默許了咱們回京。看來,老爺子已經原諒了三郎。”
三郎?看來這是父母私下裏的稱呼。父親行三,遙想上一世,媽媽直接喊爸爸“唐老三”。
“唐家是做元龍朝的黃金承采發的家,所以京都人稱‘黃金唐家’。”
這倒是有耳聞,黃金唐家,聽起來響當當的。
“雖是商賈之家,但你祖父一直都仰慕讀書人,自己的五個兒子全都送到最好的書院讀書,希望能夠學有所成。”
學有所成?說白了是考取功名,做個大官。錢多了會惦記權,權多了會惦記錢。看來哪一世的人都一樣。
“這五個兒子裏,讀書最靈光的屬你爹了,因此你祖父對他也一直另眼相看,可惜,你爹並未如你祖父所願……”
……
笑笑耳朵裏聽著母親的故事,眼睛卻望向馬車的窗外,一排湖綠色的真絲排穗垂在窗子邊沿,仿佛昔年外公家裏那一樹佛手的青綠。
穿越幾世而來,緣分依然彌存。
遙想上一世,老爸去南方讀大學,認識了浙江姑娘穀姍,兩個人相識於校園的佛手樹旁,沁人心脾的果香縈繞在兩人耳畔鼻間……
這一世竟也是如此,笑笑萬沒想到,父親居然也是外公的學生。
剛才從母親口中得知,祖父為了栽培父親,特地送他去南方著名學府學習,讀於浙江蘭溪的習之學院,並拜了學院最有名的穀虛先生為師,也是笑笑的外公。
穀虛先生對唐生青眼有加,稱其為百年不遇的人才,準許他住在自己家的客房,每日晨昏與之說文論道,加之自己的兩個兒子也都是莘莘學子,四人便常常秉燭夜談,不亦樂乎。
穀虛先生的妻子早逝,先生妻情深,並未納妾,也未續弦。內院中事全都由女兒珊娘一手操持,那唐生在穀府客居,頗得珊娘照顧,且這珊娘整日與父兄作伴,耳濡目染,對詩書雖談不上精通,但已好過尋常女子很多。
唐生偶爾也與珊娘攀談,得知珊娘頗精算學,尤工統籌之術,也正是運用此法將內院各項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珊娘天生麗質,雖然不事打扮,但衣著簡單素淡,在當時唐生眼裏,頗有魏晉之風。因其母親早逝,故而珊娘不擅女紅,不曉世故,這在唐生眼中反倒可獨特,不同於一般女兒。
終於在一日黃昏,唐生的客房門前,麵對端茶而來的珊娘,唐生大膽傾訴衷腸。
院子裏植有數棵佛手木,一枚枚佛手張開馨掌,青中泛黃,發出幽甜的香氣。
珊娘以檀香木簪綰著青絲,宣紙色素絹長袍隨風微漾,麵頰此刻卻薄醉一般泛著淡紅。
兩人的事情得到了雙方長輩的極力讚同,很快訂了親。
唐生對珊娘說起自己的抱負,竟無心仕途,誌在商海。
珊娘道:“商海亦有其道,個中沉浮並不讓官場。珊娘已決意一心追隨三郎,可惜經營應酬之事,珊娘一竅不通,怕是隻能幫三郎理一理賬目。”
唐三郎道:“有珊娘此話,三郎足矣。”
誰知唐老太爺一心為當年大比籌備,聽說三郎誌向,氣得暈厥過去,醒來便說自己再無此子,三郎永不許踏入唐府半步。
三郎也暗暗發誓,定要在商海打出個名堂,到時候衣錦還鄉,不怕老父不認。
“沒有多少本金,珊娘隻怕要跟我受苦。”三郎道。
“當壚賣酒,在所不惜。”珊娘道。
嶽父穀虛先生倒是開通異常,隻言苦讀十年,並非一定要投身宦海。所學之人智慧變通,任何行業都可做到狀元。
穀虛先生一生清樸,除去家中備用,為女婿供資五百兩銀子做本錢。
三郎之母也偷偷拿出二百兩私房銀子給兒子用。
三郎自己則四處籌借了一百兩。
唐三郎與穀珊娘,二人以八百銀做本金,在蘭溪起步。
三郎近取材,從蘇州請來繡娘,在蘭溪開了小小蘇繡作坊,定做成北方人喜好的花色,再販賣到北方。珊娘合理安排繡娘的刺繡日程,交班時辰,最大限度壓縮本金,提高產量,且將賬目理得井井有條。
唐三郎則親自與山東河北等地的絲綢店鋪交涉商談,因利薄貨好,買賣十成談成了九成。
小夫婦此賺得第一桶金……
如今家大業大,幾乎壟斷了北方的絲綢業,得了個稱號“絲綢小唐家”。
唐老太爺的黃金承采有幾年受到四川趙家的衝擊,幾乎有傾覆之勢,幸有三郎暗中使巨金極力扶持,才得以化險為夷。唐家四郎五郎不夠爭氣,一個淺薄一個魯莽,生意全靠三郎支持,才經營得有模有樣了。
這一切唐老太爺心中有數,隻是抹不開麵子,不願請兒子一家回來。
今年,老太太修書催兒子來京,老太爺也並未阻攔,以承德金礦需親自監督為由,躲了出去。依老太太的意思,這老頭子過不了幾天得巴巴回來。
<a href="http://m.fantuankanshu.com" id="wzsy">fantuankanshu.com</a>
唐三郎的生意已然穩固,珊娘也不再勞心,隻管理著賬目,因擅長算學,這些賬目對其來說不在話下,因此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享清福。
前一世的婚姻危機,也是從穀珊女士做全職太太開始的……(83中文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