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邊貿易——我們時常會聽到這樣的聲音:貿易不是單行道,中國若向美國出口50億美元的衣服,就必須從美國進口50億美元的飛機、汽車或別的,否則,兩國間的貿易就是不公平的。這種自以為是的腔調忽略了一個簡單事實:絕大多數的國際貿易並不僅僅局限在兩個國家之間,而往往要將許多國家都牽涉進來——這種貿易不是雙邊貿易,而是多邊貿易。一個簡化的例子是,日本要從阿拉伯國家進口石油卻把汽車賣到美國去,而美國要向阿拉伯國家出口它們所需要的糧食。這其中,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同另一個國家的貿易是平衡的,但是很顯然,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受到損失。所以,在這種多邊貿易中,我們隻要注意進口與出口的總體平衡就可以了。


    絕對優勢——如果一個國家生產某種商品的成本低於另一個國家,那麽,它在生產這種商品上就具有絕對優勢。一些經濟學家認為絕對優勢是國際貿易發生的原因。具有某種絕對優勢的國家輸出該種商品,而處於劣勢的國家則輸入該種商品,這對雙方都有利,所以國際貿易才會存在。在他們眼裏,處於劣勢的國家向處於優勢的國家輸出產品是不可想象的。


    比較優勢——如果一個國家生產任何一種商品的成本均高於另一個國家,那麽它是否還能通過向後者出售商品來獲益?經濟學家說,能。假設a國1單位勞動可以生產1單位布料或1單位小麥,而b國1單位勞動可以生產4單位布料或2單位小麥,那麽顯然b國的生產具有絕對優勢。但是,a國用勞動生產1單位小麥並出口到b國,可以換回2單位布料,這比它用1單位勞動生產布料劃算。而b國用1單位勞動生產4單位布料並出口到a國,就可以換回4單位小麥,這比它用1單位勞動生產2單位小麥劃算。兩國分別進行專業化生產,然後相互貿易。這種貿易是建立在每個國家各自都有相對成本較低的產品生產的基礎上,或者被稱為是源於比較優勢。


    中國價格——美國《商業周刊》在2004年12月報道說,“中國價格”是美國企業最害怕的字眼。“要麽削價30%,要麽丟掉生意”,這就是“中國價格”。相對於另一個熱門詞“中國製造”,“中國價格”一詞在經濟學意義上更綜合、更準確地反映了中國經濟增長背後各要素間的互相作用的內涵以及對於全世界的影響。“中國價格”是中國經濟研究的一大熱門,也是國際間政治和經濟方麵的熱門話題。有一些人喜歡從負麵看待“中國價格”,這兩年出了不少針對中國商人的燒鞋子、砸鋪子的事情。


    自由貿易與保護主義——經濟學中最古老的也是最具爭議的問題之一。所謂自由貿易是指沒有國家幹預的國與國之間自由進行貿易的政策。而保護主義正相反,它是指在國際貿易中由國家通過各種手段進行幹預的政策。自由貿易對交易雙方都有利,對此經濟學家並沒有什麽爭論或異議,那麽,為什麽還有人提倡保護?因為在某些條件下,保護可以使本國在國際貿易中形成某些壟斷權力,從而可以以犧牲外國利益為代價進一步提高本國利益。不過,保護的好處並不確定。保護可能引來貿易夥伴更大程度的保護,其結果究竟是福是禍實未可知。


    關稅——一般是指對進口商品入關時所課征的稅。由於關稅是由外國人來支付,所以,人們常常想當然地認為關稅是多多益善。他們忘了,征收關稅是對自由貿易的幹涉,這毫無疑問使人們能享受到自由貿易的好處減少了。


    貿易補貼——國家對進出口貿易給予的津貼就是貿易補貼。補貼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間接的。直接貿易補貼簡單來說就是負稅,其後果與稅收正相反。間接補貼則一般采取放寬信貸、廉價使用能源或免費使用基礎設施等方式。補貼量可以與貿易量保持某一固定比例關係,稱為從量補貼;也可以與貿易值保持某一固定比例關係,稱為從價補貼。


    商品傾銷——是指一國在國際市場中以低於它在本國市場中的要價來大量地推銷商品。經濟學家們通常認為,一國對外實行商品傾銷,必須具備如下兩個條件:首先需要建立起獨立自主的關稅製度,否則該國無法利用關稅製度來限製傾銷商品向國內市場的回流,以低價傾銷來占領海外市場的目的就無法達到;其次要擁有國內市場中較大的壟斷力量,不然,國內價格就會因激烈的競爭而被壓低,使其對外傾銷的實力大受影響。


    經濟一體化——在經濟學裏,經濟一體化既被定義為一個過程,又被定義為一種狀態。作為一個過程,它是指各國民經濟消除彼此間的歧視;作為一種狀態,它表示各國民經濟彼此間不存在或較少存在歧視。經濟一體化程度意味著國際貿易的自由程度。經濟學家們之所以願意在經濟一體化的浪潮中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是因為他們堅信:自由貿易對每個參與國家都是有利的。所以,如果哪個經濟學家建議中國取消所有的關稅,你不要認為他是在說瘋話。


    關稅同盟——通常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所組成,在這些國家之間沒有關稅壁壘,對於同盟以外的國家則實行統一關稅。關稅同盟是經濟一體化的一種表現,當各國就在全球範圍內取消關稅問題難以達成一致時,在更小的範圍內建立關稅同盟就是一種替代選擇——這至少可以讓參與國家部分地享受到自由貿易的好處。一個世界貿易俱樂部,其職責是監督實施成員國之間達成的貿易協議;為解決成員國之間發生的貿易爭端製定規則,以及定期聚會商討進一步的貿易自由化行動。中國是wto的前身關貿總協定(gatt)的創始成員國,但由於在1995年wto成立時沒有完成複關談判,因此中國在wto中隻是一般成員。


    世界銀行——亦稱國際複興開發銀行,主要為發展中國家的建設計劃提供貸款。世界銀行並不會和商業銀行競爭,但參與商業銀行的貸款。而世界銀行的貸款必須由借款國的政府擔保。世界銀行成立於1944年,總部設在美國華盛頓,常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維持緊密聯係。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個國際性的貸款組織,專門負責消除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屏障及穩定貨幣匯價。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幫助發展中國家償還外債時,每每附加嚴格指引,目的在於降低通貨膨脹,減少進口,增加出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立於1945年,總部設在美國華盛頓。


    匯率——或外匯匯率,又稱“匯價”、“外匯行市”,是指用本國通貨來表示的外國貨幣的價格,或用外國通貨來表示的本國貨幣的價格。它代表一種貨幣與另一種貨幣相交換的比率。匯率或者由政府來規定(例如在釘住的匯率體係中),或者由市場力量和政府政策的結合來確定(像在浮動匯率體係中那樣)。匯率的高低一般以各種貨幣代表的交際價值為基礎,並根據外匯市場上的供求狀況而變化。作為一個重要經濟變量,從微觀方麵看,匯率的變化將會嚴重影響到一個開放經濟中的相對價格;從宏觀方麵看,匯率的變化還將對通貨膨脹、失業、國際收支等產生重要效應。


    熱錢——在固定的匯率製下,資金所有者會利用各國匯率的變動或利率的差異進行投機,在國際間掀起大規模的短期資本流動,這類流動的短期資本通常稱為熱錢,或者遊資。用遊資或熱錢來形容這些資金是非常恰當的。遊資意味著它們沒有根,今天進入一個市場,明天就有可能退出。而熱錢則表明它們有些燙手,它們的流入或流出往往會突發性地造成一個國家貨幣形勢的緊張,甚至引發金融危機。當然,“蒼蠅不叮無縫的蛋”——熱錢撲向一個地方,就說明這個地方存在讓它投機的空間。所以,熱錢的流動反過來也有助於一個國家發現其匯率製度或金融市場的漏洞並及時加以彌補。


    泡沫——一般的看法是,一種或一係列資產在一個連續過程中陡然漲價,開始的價格上漲會使人們產生還要漲價的預期,於是又吸引了新的買主。這些人一般隻是想通過買賣牟取利潤,而對這些資產本身的使用和產生贏利的能力不感興趣。漲價之後便是預期的逆轉,接著就是價格的暴跌,最後以金融危機告終。對泡沫的定義,理論界尚未達成一致的意見,對它是否可能發生,也沒有一致的看法。但人人都認為自己懂得什麽是泡沫並且頻繁地使用這個詞,在經濟學界,這並不是特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8歲後靠自己,你必須懂點經濟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斯凱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斯凱恩並收藏18歲後靠自己,你必須懂點經濟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