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上回說到戰前準備都做完了,那麽第二天開戰了,唐軍又該怎麽做呢?
先布陣。
假設此戰,出動0000人,上戰場的有14000人,還有夥夫、醫官等等,不能都上戰場,那麽這14000人,總共有80個隊,騎兵80隊,步兵00隊,接著列陣,分左中右三軍,中軍36隊,左右共六個軍,合計164隊。
一旦打起來了,不是像電影裏我們看到的那樣,一個主帥大喊一聲衝啊大家往上衝,那是找死,打起來之後,首先不是攻,首先是防,防守是第一。一聲令下,左中右三個軍立刻分散,分別組成兩個戰陣,各85隊,前一個85隊的大戰陣立刻向前邁進,這叫戰隊,換句話說他們先上,後85隊人馬,向後撤,這叫駐隊,預備隊,前麵打完了,他們才能上,那80隊騎兵呢?他們在預備隊的左右站立,沒命令不準出擊,而且不準騎在馬上,要站在地上,出擊的時候才準你上馬。
因此我們看電影的時候,看古代片,那騎兵都在馬上神采飛揚的,雖然很好看,可那是錯的,為什麽騎兵要下馬呢?一來迷惑敵人,讓你不知道我騎兵在哪裏,二來,防止騎兵成為箭靶子。
好,陣已經布完了,防守工作已經完畢,下麵開始出擊。
出擊,也不是電影裏那樣,一聲令下全體往上衝,冷兵器時代打仗是決不能瞎衝的,那怎麽辦呢?首先是擂鼓,鼓一響,弩箭手先上。古代打仗決不是像電影電視裏那樣,人手一杆紅纓槍,或者一把鋼刀,說打掄著紅纓槍往上衝,那是純粹的胡扯。
古代軍隊,兵種分的是很嚴格的,什麽時間,哪一部分人先上,這是很有說道的,亂來不得。所以第一通鼓響,弩箭手先上,弩箭手往前進,距離敵人一百五十步的時候,放箭。弩這種武器射程比較遠,所以在一百五十步的後可以發揮威力了,那麽繼續前進,邊走邊發射,當行進到距敵人還有六十步的時候,弩手不要停,繼續射。同時,弓箭手出現,弓箭手靠的是弓,沒有弩的射程遠,所以到了六十步的時候,弓箭手才發威,也是邊攻擊邊走。與敵人還剩下二十步的時候,弩手也好,弓箭手也好,誰也別射了,再射要碰頭了,這麽近的距離怎麽辦呢,他們各自把弓弩收起來,隊形一分散,後麵的預備隊,也是另85隊的駐隊人馬,此時衝上來了。聽到這裏會不會想起一些好萊塢中所展現的古代戰爭場麵?那麽駐隊加入戰鬥後,剛才還在射箭的箭手們該怎麽做呢?他們此時要做的,是收起弓箭,拿出隨身攜帶的長刀大棒,和新加入戰團的駐隊弟兄們一起,往前猛打。
到了這時候,肉搏戰已經開始,但是騎兵仍舊不許動。不到你上的時候你不能上,什麽時候才能上呢?如果發現步兵打不過敵人了,發現步兵不行了,開始挨扁了,這時候騎兵才上,但是騎兵上去可不是死戰,兵書上說叫做“騰擊”,什麽叫騰擊?跳躍翻騰著攻擊,也是打了跑,跑了再回來打,反複如此,那麽在騎兵騰擊敵軍的時候,步兵幹嗎呢?步兵立刻調整隊形,調整好了之後,再上,再戰,這樣馬步結合,反複鏖戰,直到把敵軍打敗。
敵人敗退之後,騎兵可以追,但決不能放開手去追,要邊追邊觀察,確認敵人是否真的敗退,假設他要是詐敗呢?搞個埋伏圈引誘你呢?直到確認敵軍真的是打敗了,比如隊形也散了,大旗都倒了,那時候再猛烈追擊,徹底打敗敵人。但是,步兵無論如何,也不能散,騎兵在追擊的時候,步兵不得亂動,為什麽呢?假設騎兵追擊不利,比如中了埋伏,往後敗退的時候,這時候,沒有亂動的步兵才能毫不慌亂的去抵禦敵人,接應騎兵,隻有這樣,才能保證戰鬥的最終勝利,至少,不遭受重大損失。
這是當時唐軍的一貫打法,大棒自不必說,誰都知道大棒子能打死人,又硬又結實,那麽這個長刀是什麽呢?叫陌刀。
陌刀是一種又重又長的長杆大刀,有點類似於西遊記裏二郎神的三尖兩刃刀,最長的長達一丈,這種刀不允許在民間持有,隻能在部隊裏裝備軍人,唐代用這種刀大量裝備精銳軍隊,打仗的時候,士兵們拿著陌刀,組成人牆,將陌刀排成一排排,向前奮進,好像是一堵堵刀牆一般,這種武器的集體進攻,殺傷力特別巨大。
後來唐帝國和阿拉伯帝國在中亞地區曾經打過一仗,雖然唐帝國敗了,但是,這一仗陌刀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阿拉伯的騎兵,在陌刀武裝起來的唐軍麵前,占不到一點便宜,如果不是唐軍的藩族盟軍突然背叛,這一仗很難說誰勝誰負。當時唐軍的陌刀隊見人砍人,見馬斬馬,騎兵在陌刀步兵麵前基本是送死,那一仗有兩萬唐軍陣亡,但換來的是七萬阿拉伯騎兵的傷亡。不過傷亡問題是很有爭議的(史料記載的問題)。
那麽還有什麽武器呢?
還有是我們在影視劇也能經常看到的長矛,唐代的長矛,長八尺稱為槊。槊是騎兵用的,步兵也用,但是步兵用的叫做木槍,比騎兵的槊還要長,超過了八尺,長矛在唐代是經常用的,且造價比陌刀要便宜,成本低。唐太宗征伐高麗以及唐朝名將蘇定方征討西域的時候,都曾經大量使用長矛步兵,戰績都很不錯。
陌刀和長矛,這是唐軍的主要武器,當然,還有隨身佩戴的武器,比如橫刀,橫刀的作用,相當於後世的腰刀,唐代橫刀是士卒或者侍衛隨身攜帶的武器,橫刀是什麽樣子呢?日本的東洋刀,是唐代橫刀的變種,但是橫刀沒有弧度,刀身是直的,戰鬥中橫刀也經常被使用到。
那麽除了刀矛之外,唐軍的遠程武器是弓弩了,唐代的共有四種,長弓、角弓、稍弓、格弓,其中部隊裏用的,是長弓和角弓,這兩類弓都是遠程發射器,稍弓是近程發射的,不利於作戰,格弓更不行了,裝飾用的。唐軍非常重視弓箭的應用,後來設立武舉,都專門有弓箭這一項。
弩也在裝備全軍,有擘(bo)張弩、角弓弩、木單弩、大木單弩、竹杆弩、大竹杆弩、伏遠弩,七種,這裏麵有單兵使用的弩,也有大型弩機,大型弩機的殺傷力非常震撼,發射的時候聲如雷鳴,但是不利於野戰,守城或者攻城還可以,單兵用的弩機射程也很遠,比如擘張弩可達兩百三十步,角弓弩可達兩百步。
唐軍的這些武器,在當時,可算是非常先進的,還有其他一些更厲害的大型武器,比如拋車,專門向外扔出大石頭,毀壞城牆。攻城利器,還有火箭,在唐代有了,攻打高麗的時候李世民曾命令發射火箭燒城。
這些武器,在周邊少數民族政權那裏,是很少有的,所以唐朝初期,唐軍的戰鬥力非常強,好的武器加上獨有的兵法和名將的率領,初唐時期的唐朝府兵可以說是精銳異常,周邊國家紛紛敗在他們手下也不奇怪了。
大唐軍隊操典:單兵攜行裝備與現代陸軍步兵兵種一樣,唐軍士兵單兵武器標配有三種。貼身肉搏兵器腰刀一口。遠程精確打擊武器弓箭,配備三隻弓弦,30隻箭,當然箭匣箭袋一個。甲胄和戰袍依人所需,每人一副。百分之八十的人佩戴頭盔,剩下的人認為自己有神靈保護。三根皮條,以備抓俘虜用,不要嫌少,一般都是綁囫圇個完好無缺的敵人,或者敵將領的。一人一個糧食袋,圍在腰間小羊皮做成的,裝三天幹糧。每人一個水袋也是皮革做成。以上是單兵隨身攜帶的東西。後麵是馱馬攜帶的物品:
馬盂一個皆以上好木料做成或者是以孰鐵皮做成。小刀子、小錯子、鉗子、鎖一把、藥袋一個、鹽袋一個、火石袋一個、解結錘一個、磨刀石一個。褲奴、抹額、六帶、帽子、氈帽子各一件(沙漠裏麵白天黑夜行軍溫差決定)。毯子,被褥,毛氈各一套。三雙麻鞋一人一套獸毛呢子大衣。精銳部隊還有皮裝一套。
談談後勤人員,一般7個戰鬥人員搭配3個後勤人員,負責看管作戰部隊的的交通工具馬匹和自己的隨行輜重。一般不會要這麽多人,但是唐朝軍隊與外族人作戰,對戰敵人一般是騎兵,以自己的訓練有素一般戰無不勝。所以這些後勤人員會派出一部分作為捉馬使任務兵種,負責收攏戰場上的馬匹。可以看出大唐軍隊最頂峰時,軍人的攜行物品是很多很全的,美國也不過如此。
***上麵是唐軍的情況,下麵講一講古代軍隊(包括西方軍隊)打仗的知識
古代軍隊的行軍速度:
羅馬重步兵的標準是負荷3公斤(有說15公斤,這似乎太“輕鬆”了;有說50公斤,這又太重了)在5小時內行軍31到3公裏。
<a id="wzsy" href="http://www.beqege.cc">beqege.cc</a>
漢武帝時代之前,中國人在談到中國到匈奴邊界的時候,說邊界距長安僅三百裏,輕騎一日一夜可至。西方的例子是漢尼拔在紮馬之戰失敗後,據說兩人兩馬在一天一夜間跑了00多公裏。為了出奇製勝,輕騎兵長途快速行軍是有可能的。但不能持久,這是要注意的。因為輕騎兵如果快速機動,必然要拋下後勤隊、重裝部隊和一切不能快速機動的人和物,而且,馬匹本身將十分疲勞(盡管騎兵一般有備用馬,但為了節省馬力,備用馬一般是不隨快速部隊前進的,否則所有的馬匹都無法休息)。這樣,輕騎兵自己的戰鬥力和持久能力必然大大下降。基本上隻能出奇製勝。一旦製不了勝,隻有失敗一途了。
不過快速機動確實能夠為統帥帶來巨大的機會。曆史上,用輕騎兵快速進擊獲得大勝的例子很多,最有名的是蒙古軍隊的勝利。
總的來說,古代軍隊的進軍速度,取決於牛車或馬車的速度。也是一天至多40公裏。如果是輕騎兵的快速突進,那麽在三天之內前進40公裏是可能的。
接下來談談軍隊需要的補給品。
古代軍隊所需要的補給品有糧食、柴禾、衣物、備用武器、備用武器部件、一次性射擊武器、帳篷、挖掘和建築工具、備用樂器,等等。
軍隊攜帶糧食根據不同的戰術需求,其備量不一。有的為了輕裝前進,僅備三日糧;有的又帶上夠吃三個月的糧食。有的情況下,軍隊帶著大批牲畜作為肉食來源。如凱爾特人和日耳曼人都曾如此作。進攻敘利亞的阿拉伯軍在沙漠中曾吃駱駝肉。
特別要提到的是:戰馬需要飼料。雖然在補給不暢的情況下,馬匹也可以隻吃青草,但這會導致氣力的衰減——自然,粗放飼養的馬匹,習慣了吃青草,但這樣的馬匹體力是不及那些精心培育的馬匹的(所以漢人的戰馬一般都喂豆料)。而到了冬天則非準備幹草不可。
一般來說,軍隊隻攜帶最基本的衣服和衣料,以供衣物磨損了的士兵更換,以及及時修複損壞了的旗子。加上沒有洗澡的條件(如果駐營地沒有河流),所以古代軍隊幾乎都是臭不可聞的,全身爬滿了跳蚤。備用武器也隻有少量,而武器部件則供那些較易損壞的武器使用,如弓弩的弦等。至於一次性消耗的射擊武器,則是箭,古代歐洲還有標槍、石塊等。一般一名射擊兵攜帶箭數從30枝到50枝不等。挖掘和建築工具,因國而異。較落後的軍隊一般沒有什麽建築工具,如凱爾特和日耳曼軍隊。
軍隊的工事和營盤是防止敵人襲擊的保障和軍隊失敗時依托的屏障。漢人軍隊的工事體係,一般都是難以攻破的。
一個比較完整的營盤工事是:
寬近7米的第一道壕溝,5米寬的第二道和第三道壕溝,第三道壕溝中灌滿了水。後麵是4米高的護堤,上麵再加上胸牆和雉堞,胸牆和護堤銜接的地方,向外斜列著削尖的木樁。護堤上每隔7米修建一座木塔。並布置弩炮;
護堤和第一道壕溝之間相距130米。為了增加敵人穿越的難度,在這130米內又有如下防禦設施:把樹枝頂端的皮剝去以後再削尖,在挖掘了一道米深的連亙不斷的壕溝之後,把這些木樁直立著排在溝內,把它們的底部釘牢(可以用鐵釘,也可以是埋在土裏夯實),使敵人無法拔掉,隻有樹幹的尖端伸出在地麵上。它們一共有五行,一層一層地連在一起,互相銜接,又互相穿插,任何人衝進它們,必然會使自己被這些極尖銳的木樁戳穿。在這前麵,又挖有象梅花形似的斜對角的坑,深一米,逐漸向坑底收縮傾斜。裏麵安放著大腿粗細的圓木樁,頂上削尖,用火熏硬,有一部分伸出地麵,高度不超過四指。為了使它們堅韌和牢固,在它們底下墊有一尺厚(大概是30厘米左右),夯實的土。坑的其餘部分放著樹枝和柴草,用以掩蓋這些暗器。一共挖了八行這樣的坑**,相距各一米。在所有這些工程前麵,又有一尺長的木材,頂上釘著堅固的鐵鉤,彼此相隔不遠地整個埋在土中,布滿各地。整個工事分對內(對著要圍攻的城)、對外(對著敵人援軍可能來襲的方向)兩部分。
再講作戰:
在戰鬥開始之前,任何軍隊都需要進行偵察。從很早的時候開始,偵察兵由輕騎兵擔任。為了保證快速,偵察騎兵都是輕裝,甚至不穿任何防護用具的。因此馬力是決定偵察兵能否擺脫敵人的追擊,及時將情報送回的唯一保障。
一般來說,軍隊要作戰,必須排成陣型。
古代基本的陣型,是方陣和圓陣。方陣適用於進攻,而圓陣適用於防禦,這在任何國家都是一樣的。下麵是一些比較有用的陣法:
華夏國家的陣法,依《孫臏兵法》,有方、圓、錐形、雁形、鉤形、玄襄、疏陣、數陣,及火陣、水陣八種陣法,後兩種是特殊的,主要使用的是進攻時的錐形陣、方陣和防禦時的圓陣。疏陣適合散兵作戰,雁形陣適合發揮弩兵的射擊力量。
騎兵由於其機動性,難以排列較複雜的陣型。在輕裝騎射手隊形中,最成功的莫過於蒙古的戰術了:在這種戰術中,輕裝騎射手在敵陣外射箭,不與敵人接觸;而重裝騎兵在遠離戰場的地方,直到敵人崩潰或者忍不住胡亂衝鋒,他們才投入戰鬥,一舉成功。
在冷兵器時代,作戰的過程大體上是這樣的:
首先,當得知敵人的所在的時候,軍隊離開營壘。
在接近敵人或者有遇到敵人襲擊的危險的時候,從行軍狀態變換為作戰狀態——如果營壘離敵人很近,則一開始列陣。在一般情況下,兩軍會大致相同時間發現對手,因此列陣時間大致也相當。所以古代作戰的典型場麵是兩軍麵對麵的對壘。
在這種狀態下,軍隊密度會很大,有的在一平方公裏內會有10萬名士兵。(如果多數是騎兵,作戰範圍會更大)
如果因為某種原因,一方沒有及時列好陣型,遭到了敵人的進攻,往往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但一般的情況是雙方逐步逼近,然後射擊兵發射武器,然後雙方的肉搏戰開始了。在某些情況下——通常是一方急於求戰——不經過射擊戰進入了肉搏戰。這種戰鬥模式一直保留到1世紀初。
肉搏戰直接決定著戰鬥的勝負。通常,訓練和裝備較好的軍隊會獲勝。勇敢也是決定勝負重要的因素。
一方突破敵方的陣型,切斷其戰陣之後,通常敵人的崩潰開始了。因為這意味著軍隊的一部分得不到指揮,作戰力度大減,造成相鄰的另一部分軍隊受到敵人更大的壓力,如此累加,全軍崩潰。
古代軍隊戰鬥失敗後,大多數的傷亡發生在崩潰和逃跑階段。一般來說,勝者的傷亡要遠遠少於敗者——盡管古代戰爭真正的傷亡很難確定(其中一個原因:將領虛報數據領功)。由於勞累,勝者往往不會窮追敗者,即使追擊,也往往針對敵方的指揮中樞。所以很少會發生“連一個人都沒有剩下”的情況,即使是殲滅戰也如此(除非敵人很少,或者特殊情況)。
上回說到戰前準備都做完了,那麽第二天開戰了,唐軍又該怎麽做呢?
先布陣。
假設此戰,出動0000人,上戰場的有14000人,還有夥夫、醫官等等,不能都上戰場,那麽這14000人,總共有80個隊,騎兵80隊,步兵00隊,接著列陣,分左中右三軍,中軍36隊,左右共六個軍,合計164隊。
一旦打起來了,不是像電影裏我們看到的那樣,一個主帥大喊一聲衝啊大家往上衝,那是找死,打起來之後,首先不是攻,首先是防,防守是第一。一聲令下,左中右三個軍立刻分散,分別組成兩個戰陣,各85隊,前一個85隊的大戰陣立刻向前邁進,這叫戰隊,換句話說他們先上,後85隊人馬,向後撤,這叫駐隊,預備隊,前麵打完了,他們才能上,那80隊騎兵呢?他們在預備隊的左右站立,沒命令不準出擊,而且不準騎在馬上,要站在地上,出擊的時候才準你上馬。
因此我們看電影的時候,看古代片,那騎兵都在馬上神采飛揚的,雖然很好看,可那是錯的,為什麽騎兵要下馬呢?一來迷惑敵人,讓你不知道我騎兵在哪裏,二來,防止騎兵成為箭靶子。
好,陣已經布完了,防守工作已經完畢,下麵開始出擊。
出擊,也不是電影裏那樣,一聲令下全體往上衝,冷兵器時代打仗是決不能瞎衝的,那怎麽辦呢?首先是擂鼓,鼓一響,弩箭手先上。古代打仗決不是像電影電視裏那樣,人手一杆紅纓槍,或者一把鋼刀,說打掄著紅纓槍往上衝,那是純粹的胡扯。
古代軍隊,兵種分的是很嚴格的,什麽時間,哪一部分人先上,這是很有說道的,亂來不得。所以第一通鼓響,弩箭手先上,弩箭手往前進,距離敵人一百五十步的時候,放箭。弩這種武器射程比較遠,所以在一百五十步的後可以發揮威力了,那麽繼續前進,邊走邊發射,當行進到距敵人還有六十步的時候,弩手不要停,繼續射。同時,弓箭手出現,弓箭手靠的是弓,沒有弩的射程遠,所以到了六十步的時候,弓箭手才發威,也是邊攻擊邊走。與敵人還剩下二十步的時候,弩手也好,弓箭手也好,誰也別射了,再射要碰頭了,這麽近的距離怎麽辦呢,他們各自把弓弩收起來,隊形一分散,後麵的預備隊,也是另85隊的駐隊人馬,此時衝上來了。聽到這裏會不會想起一些好萊塢中所展現的古代戰爭場麵?那麽駐隊加入戰鬥後,剛才還在射箭的箭手們該怎麽做呢?他們此時要做的,是收起弓箭,拿出隨身攜帶的長刀大棒,和新加入戰團的駐隊弟兄們一起,往前猛打。
到了這時候,肉搏戰已經開始,但是騎兵仍舊不許動。不到你上的時候你不能上,什麽時候才能上呢?如果發現步兵打不過敵人了,發現步兵不行了,開始挨扁了,這時候騎兵才上,但是騎兵上去可不是死戰,兵書上說叫做“騰擊”,什麽叫騰擊?跳躍翻騰著攻擊,也是打了跑,跑了再回來打,反複如此,那麽在騎兵騰擊敵軍的時候,步兵幹嗎呢?步兵立刻調整隊形,調整好了之後,再上,再戰,這樣馬步結合,反複鏖戰,直到把敵軍打敗。
敵人敗退之後,騎兵可以追,但決不能放開手去追,要邊追邊觀察,確認敵人是否真的敗退,假設他要是詐敗呢?搞個埋伏圈引誘你呢?直到確認敵軍真的是打敗了,比如隊形也散了,大旗都倒了,那時候再猛烈追擊,徹底打敗敵人。但是,步兵無論如何,也不能散,騎兵在追擊的時候,步兵不得亂動,為什麽呢?假設騎兵追擊不利,比如中了埋伏,往後敗退的時候,這時候,沒有亂動的步兵才能毫不慌亂的去抵禦敵人,接應騎兵,隻有這樣,才能保證戰鬥的最終勝利,至少,不遭受重大損失。
這是當時唐軍的一貫打法,大棒自不必說,誰都知道大棒子能打死人,又硬又結實,那麽這個長刀是什麽呢?叫陌刀。
陌刀是一種又重又長的長杆大刀,有點類似於西遊記裏二郎神的三尖兩刃刀,最長的長達一丈,這種刀不允許在民間持有,隻能在部隊裏裝備軍人,唐代用這種刀大量裝備精銳軍隊,打仗的時候,士兵們拿著陌刀,組成人牆,將陌刀排成一排排,向前奮進,好像是一堵堵刀牆一般,這種武器的集體進攻,殺傷力特別巨大。
後來唐帝國和阿拉伯帝國在中亞地區曾經打過一仗,雖然唐帝國敗了,但是,這一仗陌刀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阿拉伯的騎兵,在陌刀武裝起來的唐軍麵前,占不到一點便宜,如果不是唐軍的藩族盟軍突然背叛,這一仗很難說誰勝誰負。當時唐軍的陌刀隊見人砍人,見馬斬馬,騎兵在陌刀步兵麵前基本是送死,那一仗有兩萬唐軍陣亡,但換來的是七萬阿拉伯騎兵的傷亡。不過傷亡問題是很有爭議的(史料記載的問題)。
那麽還有什麽武器呢?
還有是我們在影視劇也能經常看到的長矛,唐代的長矛,長八尺稱為槊。槊是騎兵用的,步兵也用,但是步兵用的叫做木槍,比騎兵的槊還要長,超過了八尺,長矛在唐代是經常用的,且造價比陌刀要便宜,成本低。唐太宗征伐高麗以及唐朝名將蘇定方征討西域的時候,都曾經大量使用長矛步兵,戰績都很不錯。
陌刀和長矛,這是唐軍的主要武器,當然,還有隨身佩戴的武器,比如橫刀,橫刀的作用,相當於後世的腰刀,唐代橫刀是士卒或者侍衛隨身攜帶的武器,橫刀是什麽樣子呢?日本的東洋刀,是唐代橫刀的變種,但是橫刀沒有弧度,刀身是直的,戰鬥中橫刀也經常被使用到。
那麽除了刀矛之外,唐軍的遠程武器是弓弩了,唐代的共有四種,長弓、角弓、稍弓、格弓,其中部隊裏用的,是長弓和角弓,這兩類弓都是遠程發射器,稍弓是近程發射的,不利於作戰,格弓更不行了,裝飾用的。唐軍非常重視弓箭的應用,後來設立武舉,都專門有弓箭這一項。
弩也在裝備全軍,有擘(bo)張弩、角弓弩、木單弩、大木單弩、竹杆弩、大竹杆弩、伏遠弩,七種,這裏麵有單兵使用的弩,也有大型弩機,大型弩機的殺傷力非常震撼,發射的時候聲如雷鳴,但是不利於野戰,守城或者攻城還可以,單兵用的弩機射程也很遠,比如擘張弩可達兩百三十步,角弓弩可達兩百步。
唐軍的這些武器,在當時,可算是非常先進的,還有其他一些更厲害的大型武器,比如拋車,專門向外扔出大石頭,毀壞城牆。攻城利器,還有火箭,在唐代有了,攻打高麗的時候李世民曾命令發射火箭燒城。
這些武器,在周邊少數民族政權那裏,是很少有的,所以唐朝初期,唐軍的戰鬥力非常強,好的武器加上獨有的兵法和名將的率領,初唐時期的唐朝府兵可以說是精銳異常,周邊國家紛紛敗在他們手下也不奇怪了。
大唐軍隊操典:單兵攜行裝備與現代陸軍步兵兵種一樣,唐軍士兵單兵武器標配有三種。貼身肉搏兵器腰刀一口。遠程精確打擊武器弓箭,配備三隻弓弦,30隻箭,當然箭匣箭袋一個。甲胄和戰袍依人所需,每人一副。百分之八十的人佩戴頭盔,剩下的人認為自己有神靈保護。三根皮條,以備抓俘虜用,不要嫌少,一般都是綁囫圇個完好無缺的敵人,或者敵將領的。一人一個糧食袋,圍在腰間小羊皮做成的,裝三天幹糧。每人一個水袋也是皮革做成。以上是單兵隨身攜帶的東西。後麵是馱馬攜帶的物品:
馬盂一個皆以上好木料做成或者是以孰鐵皮做成。小刀子、小錯子、鉗子、鎖一把、藥袋一個、鹽袋一個、火石袋一個、解結錘一個、磨刀石一個。褲奴、抹額、六帶、帽子、氈帽子各一件(沙漠裏麵白天黑夜行軍溫差決定)。毯子,被褥,毛氈各一套。三雙麻鞋一人一套獸毛呢子大衣。精銳部隊還有皮裝一套。
談談後勤人員,一般7個戰鬥人員搭配3個後勤人員,負責看管作戰部隊的的交通工具馬匹和自己的隨行輜重。一般不會要這麽多人,但是唐朝軍隊與外族人作戰,對戰敵人一般是騎兵,以自己的訓練有素一般戰無不勝。所以這些後勤人員會派出一部分作為捉馬使任務兵種,負責收攏戰場上的馬匹。可以看出大唐軍隊最頂峰時,軍人的攜行物品是很多很全的,美國也不過如此。
***上麵是唐軍的情況,下麵講一講古代軍隊(包括西方軍隊)打仗的知識
古代軍隊的行軍速度:
羅馬重步兵的標準是負荷3公斤(有說15公斤,這似乎太“輕鬆”了;有說50公斤,這又太重了)在5小時內行軍31到3公裏。
<a id="wzsy" href="http://www.beqege.cc">beqege.cc</a>
漢武帝時代之前,中國人在談到中國到匈奴邊界的時候,說邊界距長安僅三百裏,輕騎一日一夜可至。西方的例子是漢尼拔在紮馬之戰失敗後,據說兩人兩馬在一天一夜間跑了00多公裏。為了出奇製勝,輕騎兵長途快速行軍是有可能的。但不能持久,這是要注意的。因為輕騎兵如果快速機動,必然要拋下後勤隊、重裝部隊和一切不能快速機動的人和物,而且,馬匹本身將十分疲勞(盡管騎兵一般有備用馬,但為了節省馬力,備用馬一般是不隨快速部隊前進的,否則所有的馬匹都無法休息)。這樣,輕騎兵自己的戰鬥力和持久能力必然大大下降。基本上隻能出奇製勝。一旦製不了勝,隻有失敗一途了。
不過快速機動確實能夠為統帥帶來巨大的機會。曆史上,用輕騎兵快速進擊獲得大勝的例子很多,最有名的是蒙古軍隊的勝利。
總的來說,古代軍隊的進軍速度,取決於牛車或馬車的速度。也是一天至多40公裏。如果是輕騎兵的快速突進,那麽在三天之內前進40公裏是可能的。
接下來談談軍隊需要的補給品。
古代軍隊所需要的補給品有糧食、柴禾、衣物、備用武器、備用武器部件、一次性射擊武器、帳篷、挖掘和建築工具、備用樂器,等等。
軍隊攜帶糧食根據不同的戰術需求,其備量不一。有的為了輕裝前進,僅備三日糧;有的又帶上夠吃三個月的糧食。有的情況下,軍隊帶著大批牲畜作為肉食來源。如凱爾特人和日耳曼人都曾如此作。進攻敘利亞的阿拉伯軍在沙漠中曾吃駱駝肉。
特別要提到的是:戰馬需要飼料。雖然在補給不暢的情況下,馬匹也可以隻吃青草,但這會導致氣力的衰減——自然,粗放飼養的馬匹,習慣了吃青草,但這樣的馬匹體力是不及那些精心培育的馬匹的(所以漢人的戰馬一般都喂豆料)。而到了冬天則非準備幹草不可。
一般來說,軍隊隻攜帶最基本的衣服和衣料,以供衣物磨損了的士兵更換,以及及時修複損壞了的旗子。加上沒有洗澡的條件(如果駐營地沒有河流),所以古代軍隊幾乎都是臭不可聞的,全身爬滿了跳蚤。備用武器也隻有少量,而武器部件則供那些較易損壞的武器使用,如弓弩的弦等。至於一次性消耗的射擊武器,則是箭,古代歐洲還有標槍、石塊等。一般一名射擊兵攜帶箭數從30枝到50枝不等。挖掘和建築工具,因國而異。較落後的軍隊一般沒有什麽建築工具,如凱爾特和日耳曼軍隊。
軍隊的工事和營盤是防止敵人襲擊的保障和軍隊失敗時依托的屏障。漢人軍隊的工事體係,一般都是難以攻破的。
一個比較完整的營盤工事是:
寬近7米的第一道壕溝,5米寬的第二道和第三道壕溝,第三道壕溝中灌滿了水。後麵是4米高的護堤,上麵再加上胸牆和雉堞,胸牆和護堤銜接的地方,向外斜列著削尖的木樁。護堤上每隔7米修建一座木塔。並布置弩炮;
護堤和第一道壕溝之間相距130米。為了增加敵人穿越的難度,在這130米內又有如下防禦設施:把樹枝頂端的皮剝去以後再削尖,在挖掘了一道米深的連亙不斷的壕溝之後,把這些木樁直立著排在溝內,把它們的底部釘牢(可以用鐵釘,也可以是埋在土裏夯實),使敵人無法拔掉,隻有樹幹的尖端伸出在地麵上。它們一共有五行,一層一層地連在一起,互相銜接,又互相穿插,任何人衝進它們,必然會使自己被這些極尖銳的木樁戳穿。在這前麵,又挖有象梅花形似的斜對角的坑,深一米,逐漸向坑底收縮傾斜。裏麵安放著大腿粗細的圓木樁,頂上削尖,用火熏硬,有一部分伸出地麵,高度不超過四指。為了使它們堅韌和牢固,在它們底下墊有一尺厚(大概是30厘米左右),夯實的土。坑的其餘部分放著樹枝和柴草,用以掩蓋這些暗器。一共挖了八行這樣的坑**,相距各一米。在所有這些工程前麵,又有一尺長的木材,頂上釘著堅固的鐵鉤,彼此相隔不遠地整個埋在土中,布滿各地。整個工事分對內(對著要圍攻的城)、對外(對著敵人援軍可能來襲的方向)兩部分。
再講作戰:
在戰鬥開始之前,任何軍隊都需要進行偵察。從很早的時候開始,偵察兵由輕騎兵擔任。為了保證快速,偵察騎兵都是輕裝,甚至不穿任何防護用具的。因此馬力是決定偵察兵能否擺脫敵人的追擊,及時將情報送回的唯一保障。
一般來說,軍隊要作戰,必須排成陣型。
古代基本的陣型,是方陣和圓陣。方陣適用於進攻,而圓陣適用於防禦,這在任何國家都是一樣的。下麵是一些比較有用的陣法:
華夏國家的陣法,依《孫臏兵法》,有方、圓、錐形、雁形、鉤形、玄襄、疏陣、數陣,及火陣、水陣八種陣法,後兩種是特殊的,主要使用的是進攻時的錐形陣、方陣和防禦時的圓陣。疏陣適合散兵作戰,雁形陣適合發揮弩兵的射擊力量。
騎兵由於其機動性,難以排列較複雜的陣型。在輕裝騎射手隊形中,最成功的莫過於蒙古的戰術了:在這種戰術中,輕裝騎射手在敵陣外射箭,不與敵人接觸;而重裝騎兵在遠離戰場的地方,直到敵人崩潰或者忍不住胡亂衝鋒,他們才投入戰鬥,一舉成功。
在冷兵器時代,作戰的過程大體上是這樣的:
首先,當得知敵人的所在的時候,軍隊離開營壘。
在接近敵人或者有遇到敵人襲擊的危險的時候,從行軍狀態變換為作戰狀態——如果營壘離敵人很近,則一開始列陣。在一般情況下,兩軍會大致相同時間發現對手,因此列陣時間大致也相當。所以古代作戰的典型場麵是兩軍麵對麵的對壘。
在這種狀態下,軍隊密度會很大,有的在一平方公裏內會有10萬名士兵。(如果多數是騎兵,作戰範圍會更大)
如果因為某種原因,一方沒有及時列好陣型,遭到了敵人的進攻,往往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但一般的情況是雙方逐步逼近,然後射擊兵發射武器,然後雙方的肉搏戰開始了。在某些情況下——通常是一方急於求戰——不經過射擊戰進入了肉搏戰。這種戰鬥模式一直保留到1世紀初。
肉搏戰直接決定著戰鬥的勝負。通常,訓練和裝備較好的軍隊會獲勝。勇敢也是決定勝負重要的因素。
一方突破敵方的陣型,切斷其戰陣之後,通常敵人的崩潰開始了。因為這意味著軍隊的一部分得不到指揮,作戰力度大減,造成相鄰的另一部分軍隊受到敵人更大的壓力,如此累加,全軍崩潰。
古代軍隊戰鬥失敗後,大多數的傷亡發生在崩潰和逃跑階段。一般來說,勝者的傷亡要遠遠少於敗者——盡管古代戰爭真正的傷亡很難確定(其中一個原因:將領虛報數據領功)。由於勞累,勝者往往不會窮追敗者,即使追擊,也往往針對敵方的指揮中樞。所以很少會發生“連一個人都沒有剩下”的情況,即使是殲滅戰也如此(除非敵人很少,或者特殊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