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讀心術:在不為人知的情況下了解和影響你周圍的人


    第一章 讀心操練1:知人知麵方知心


    第六節 從動起來的鼻子識人


    讀心麵麵觀:


    鼻子動作雖然輕微,但也能表現一個人的心理變化,就是說,鼻子也有“表情”。


    妙解讀心術:


    有位研究身體語言的學者,為了弄清鼻子的“表情”問題,專門作了一次“鼻語”的旅行觀察。他在車站、碼頭、機場等不同的地方觀察。一個星期後,得出以下兩方麵的結論:


    第一,人多的地方是身體語言最集中、最豐富的地方。因為各個地區、各種年齡、不同性別、各種性格的人都匯集在一起,都是陌生人,語言交流很少,心理活動很多,所以,大量的心態都以身體語言的形式表現了出來。


    第二,人的鼻子是會動的。在有異味和香味刺激時,鼻孔會有明顯的動作,嚴重時,整個鼻體會微微地顫動,接下來往往就會出現打噴嚏現象。他還認為,這些動作都是在傳達信息。此外,據他觀察,凡高鼻梁的人,多少都有某種優越感,表現出“挺著鼻子”的傲慢態度。他說,在旅途中,與這類“挺著鼻子”的人打交道,比跟低鼻梁的人打交道要稍難一些。


    一位日本籍整容醫生也曾說:“某人一旦接受了隆鼻手術,以往性格內向者,常會搖身一變成為外向之人。”


    一本小說中有一段關於鼻子動作的描寫。書中的男主角看到一位漂亮的小姐,為了表現出他與眾不同的吸煙法,他向空中吐著煙圈,然後煙圈飄向那位小姐。小姐沒說什麽,隻是伸手捂了一下鼻子。男主角便問道:“你討厭煙味嗎?”那位小姐沒有回答他,隻是繼續捂著鼻子。


    其實,用手捂著鼻子的身體語言已經傳達出了那位小姐的討厭情緒,遺憾的是,男主角竟然沒有看出來,反而問了一個不該問的問題,這樣做自然要碰釘子。


    有的研究者主張把用手捂捏鼻子的動作歸為鼻子的身體語言,而不是手的身體語言。還有,若某人仰著臉,用鼻孔而不是用眼睛“看”人,這跟用手捂捏鼻子一樣,是要表達自己的反感情緒。


    在旅途中,碰到有這些姿勢的人,盡量少與之打交道。譬如,請他人幫助做某件事情之時,如果對方用手摸鼻子,或是用鼻孔對著你“看”,這應該視為他接受請求的可能性不大,或者是其拒絕的表示。


    因此,跟討厭的人交談時,如果想盡快結束無謂的話題,不妨用手多次摸鼻子,不停地變換姿勢,或用手拍打物體之類的動作,將你的意思傳達給對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每天懂點奇妙問話術·讀心術·心理掌控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鵬並收藏每天懂點奇妙問話術·讀心術·心理掌控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