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用這一次回長安,自然是要先寫個申請,隻不過他當初走得太急,這封申請還沒到長安城,他和喬俊林就先到了。


    這回他們羅家的事情鬧得大,吏部一些底層的辦事人員就這個事情請教上級的意思,上級又去問上級,然後就問到了房玄齡那裏,房玄齡擺擺手:“待那文書到了,給他批了便是。”


    皇帝還要用羅用這個人,朝中這些官員們也都看出來了,這一次之所以給羅四娘封縣主,不就是為了安撫羅用?


    畢竟他們家這一回發生的可不是小事,一個弄不好,羅家那幾個小孩可就要被人一鍋端了。


    至於皇帝為什麽這麽看重羅用這個人,就眼下來說,應該還是為了西域那片地方。


    朝堂之上那些人近來也不敢很是攻擊羅用,因為皇帝這陣子疑心病正重著呢,隻要有點子眼力見的,都不想在這個時候當出頭鳥。再說羅用這一次回來,心裏也是憋著氣的,雖說未必能把他們這些人怎麽樣,但是誰也不想當出頭的椽子不是,平白給自家惹那許多麻煩。


    於是就這樣,滿肚子火氣的羅用整天帶著他那幾個弟弟妹妹往長安城各大寺廟跑,一副善男信女的做派。


    而那些對他欲除之而後快的勢力,近日也頗消停,乍一看倒是相安無事。


    隻那私底下的形勢卻頗緊張,這兩日時常聽聞這樣的消息,言是皇帝又宣誰誰進宮問話,說這朝中的文武百官,好像有人對他重用羅用這件事很不滿,問他們知不知道是誰。


    被問話的人當時就驚得汗水都出來了,這可不是說誰人對羅用不滿的問題,而是說對皇帝重用羅用的行為不滿,那不就是對皇帝不滿嗎。


    照理說在眼下這個朝代,朝廷官員對皇帝不滿也是有的,而且說話還都比較直接,惹得皇帝不高興了,最多就是影響一下仕途,說不定還能博個剛正不阿的美名。


    可現在是什麽情況,皇帝這是懷疑有人在羅用這件事上算計到他自己頭上去了啊,這節骨眼上,老虎正等著要發威呢,誰要是被他盯上,那還不得被他往死裏拾掇。


    最近不少官員人心惶惶,心裏有鬼的那就不用說了,心裏沒鬼的也怕自己被殃及池魚。


    這些事情,羅用也都通過白家人那裏聽聞了,羅家這幾個兄弟姐妹眼下暫時就借住在白家,得空的時候,羅用也會與白二叔等人探討眼下的政/治/局勢。


    上回羅用在去往那常樂縣之前,便與白家人說過,讓他們先不著急為了儲君的人選站隊,既不要站太子李承乾,也不要站魏王李泰,當時那話說得隱晦,這一次羅用回來,更是和他們把話挑明了說。


    “……自從聖人令人將那伶人稱心殺死之後,他父子二人的關係便愈發疏遠了。”說到太子李承乾的事情,白翁不禁歎氣。


    依他看來,長幼有序,嫡庶有別,這既是為了維護王朝正統,也是為了國泰民安,使諸王不為皇位爭鬥,所以唐王朝的下一任君王理應該是太子李承乾才是,那魏王李泰雖然得寵,卻終究不是嫡長子。


    奈何太子近年愈發叛逆,體弱多病又患上腿疾,年輕氣盛心態又不好,偏又處在這權利鬥爭的漩渦之中……看來果然如羅用所言,他這太子的位置是坐不安穩了。


    現如今朝中眾多官員,但凡已經站隊的,無外乎就是李承乾與李泰。


    若是果然如羅用所言,最後反被那李治登上了皇位,那麽這些已經站了隊的家族,可就要竹籃打水一場空了。若是不論父子情分,單從這朝堂之爭的角度上來說,李世民無疑是這場政治鬥爭的最大贏家。


    想想近來因為太子與聖人之間間隙漸深,不少人紛紛在魏王李泰身上下注,誰又能想到這竟然也是個坑。


    在這暗流洶湧的權力鬥爭之中,無論是像白家這樣的士族大家,還是像羅用這樣的穿越草根,誰也不敢掉以輕心,一步踏錯,後果很可能就是萬劫不複。


    “若不是三郎先前那番話,我家這時候的處境怕也不好。”白大郎歎道。


    按照白翁與白大郎先前的意思,都是打算支持太子李承乾的,雖然說在眼下這種情況下,貿然站隊肯定有風險,但若是遲遲不肯站隊,最後很可能就連湯都喝不上了,所謂政治博弈,你不跟人去博一博,又如何能贏得回來籌碼?長此以往,家族便要沒落了。


    “依三郎之見,現如今我等又該如何行事?”經過這件事以後,白翁便又高看了羅用許多,作為一個官場老油條,他這時候竟然還詢問起了羅用的意見。


    “這朝堂上的事情,我實在也是不通的。”羅用也有自知之明,要論權謀,他實在還差得太遠:“隻是晉王既是因為無為而勝出,你我此時便不應將他卷入鬥爭之中。”


    “三郎言之有理啊。”白翁讚同道:“先前因你之言,我亦時常留意晉王此人,細細觀之,愈發覺得三郎之言有理。”


    白翁他們現在越看李治,就越覺得他是一塊當皇帝的料。


    事實上李治這個人確實也是很靠譜的,他在位的時候,正是唐王朝版圖最大的時期,西突厥就是在他手裏被滅掉的,另外還有百濟,以及高句麗。


    <a id="wzsy" href="http://m.yawenku.com">雅文庫</a>


    且不說中原王朝的宿敵突厥帝國,就說那高句麗,那地方到底有多難打,楊廣知道,李世民也知道。


    當年隋煬帝楊廣好大喜功不惜民力,最後就是因為三征高句麗,把好好的一個皇帝寶座給賠了進去。


    李世民也打過高句麗,沒打下來,躊躇滿誌地去了,然後又灰溜溜地回來了。


    雖然說李治的這些功績,確實也是在前人建立的基礎上才得以實現,但是不得不說,他還是一個很有作為的皇帝。


    就因為在他身後出了一個女皇帝武則天,在後來的男權社會中,李治這個人便不怎麽被推崇。


    羅用與白家人一起討論朝政,往往都是雙方都能有所獲益。


    白家人在朝多年,知曉許多詳情內裏,對於朝堂之上的那些個套路基本上也都是滾瓜爛熟,羅用知道一點曆史,再加上他的思維很是開闊,與眼下這個時代的人有些不同,常常也能給白家人一些啟發。


    這一日上午,羅用照例還是帶著四娘他們到廟裏去燒香祈福,並教人做豆腐,不曾想竟然遇到了郭安。


    郭安這個人,羅用著實也是很久沒有見到了,當初他在西坡村做豆腐賣腐乳的時候,郭安曾經用自家莊園產的豆子與他換過幾回腐乳,後來還與幾個長安城的年輕郎君到他們那裏去買過燕兒飛,再後來聯係就很少了,羅用到長安城做官以後,曾經見過郭安幾次,也不過就是打個招呼,寒暄幾句,並沒有太多往來。


    這一次遇到郭安,羅用卻表現得頗熱情,又是問他這幾年的境遇,又是問他郭家的情況,還說要請他吃飯,郭安也是欣然應允。


    然後很自然的,羅用就把郭安引見給了白家人。郭安想要的,大抵也是這樣一個結果,羅用不大相信這一次的相遇乃是偶然。


    但是不是偶然都沒有什麽要緊的,郭安想要發展自己的家族,羅用想要發展自己的勢力,這兩個人一拍即合。


    對於郭家羅用還是比較信得過,畢竟他們都是河東人,這個年代的人地域觀念是很強的,河東人對羅用大多比較維護。


    太原郭氏在長安城這些士族眼裏,雖也不是什麽顯赫的家族,但形象名聲似乎還算不錯,白翁他們也都比較能接受郭安這個人。


    羅用與郭安還有白家人同坐,幾人說著說著,便說起了常樂縣那個針坊,郭安讚歎那常樂縣生產的針品質極好。


    羅用卻說:“那針雖好,常樂縣當地卻不能產鐵,我又要千裏迢迢從別處買了鐵來,中原的商賈要買針,又要走那數千裏地,跑去常樂縣那邊陲之地。”


    郭安便說:“那常樂縣既然有這諸多不便,三郎何不讓你的弟子在別處開設針坊?”


    “又如何敢?”羅用搖頭苦笑道:“我家這幾個小孩好好的放在長安城中,都有人半夜來襲,我的那些弟子都是粗人,既無謀略又無武藝,且無家族倚靠,怎敢到不熟悉的地方去開設針坊。”


    “三郎若不嫌棄,便叫他們回河東,在我們太原府開針坊,在那太原地界上,我們郭家還是說得上話。”郭安如此說道。


    白家那些個也都是人精,這兩人的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還有什麽不明白的,於是紛紛都說這個主意很好:


    “河東最能產鐵,那針坊若是開在河東,又有汾水南下,又有水泥大路,商賈往來亦十分便利,將來這長安百姓若要買針,那就便利多了。”


    “如此,待我過些時候回去常樂縣,便安排幾名弟子去往太原府。”羅用笑著向那郭安拱手道。


    “我會提前與家裏的大人說明此事,三郎隻管叫他們過來。”郭安也很高興,笑著向羅用拱了拱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北雜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報紙糊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報紙糊牆並收藏南北雜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