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裏,江帆故意說道:“山子,你還知道什麽?”
山子笑著說道:“嘿嘿,我知道的都是道聽途說來的,有些不準確,所以不敢跟您說。辛秘書知道的比我多。”山子把辛磊拋了出來。
“哦,為什麽?”江帆感到有點意思了。
山子說:“他接觸麵廣,朋友多,而且在機關裏上上下下吃得開,知道的肯定比我多。”
通過這段時間的觀察,江帆早就看出,司機和秘書之間不太契合。秘書仗著自己是老機關,有時對司機頤指氣使,司機就有些不服,畢竟司機是伺候領導的,並不是伺候領導秘書的。
想到這裏,他就笑了,故意說道:“他知道得是不少,但是我今天問你的話,可是從來都沒問過他,他也沒跟我說過這些。”
山子聽出了市長對自己的信任,甚至這種信任的程度是高出他的秘書的。作為司機的山子,必定的無比珍惜這種信任的,他說道:“我不怕您把我想多了,這也是我最看不上辛秘書的地方。”
“哦,為什麽?”江帆認真地說道。
山子有些義憤地說道:“我是這樣的理解的,領導的秘書就是就應當是給這個領導當的,不能吃裏扒外,俗話說的好,吃誰向誰。比如,政府辦規定我給您當司機,我就認為我是您的司機,該不著伺候別人,更該不著聽別人的話。但是他不行,腳踩八隻船,誰也不想得罪,誰的好還都想買,這哪行?就是腦袋再聰明,也有穿幫的時候。人,太聰明不好。不怕您批評我,頭上這兒來的時候我剛跟他吵了兩句,欺人太甚了!”山子忿忿不平地說道。
“因為什麽?”江帆嚴肅地問道。
山子說:“我不是去送您到前邊去了嗎?您跟佘書記出來後就上了佘書記的車,我一看您不用車了就開回去了。他後來就把我叫上去了,問我您去哪兒了?我說跟佘書記坐車走了,他立刻就火冒三丈,問我這司機是怎麽當的?還問我為什麽讓市長坐別人的車走了。我說市長沒坐別人的車走,是坐佘書記的車走了,佘書記不是別人,是書記。後來他就說我太不像話了,還問我打算不打算幹了。我就跟他抬了幾句。肖秘書長聽見後就說了我們倆幾句。”
江帆說:“他這是對工作認真負責,怕你誤我事?”
“要真是那樣就好了。”山子冷笑道。
“哦,難道還有別的?”江帆緊問道。
山子說道:“他這個人就是這毛病,如果您出去沒帶他,回來後就問我個底兒掉,您見誰了,跟誰說了什麽,去哪兒了?有時候我就煩,明明知道您見了誰我也說不知道,他就不止一次批評我不稱職,我說我隻要給市長開好車,不出差錯就稱職了,至於市長見了誰跟誰說了什麽,那是秘書的事,不是我司機該知道的事,他就不高興,就說我是有意跟他過不去,還囑咐我,跟領導出去回來後,必須向他匯報。”
江帆一愣,隨後故意漫不經心地說道:“那你說說,你幹嘛不告訴他?”
山子說:“我當然不會告訴他了,告訴他之後,他就會告訴別人,沒事也得讓他整出事來。”
山子顯然對辛磊有成見,不過這成見並不是空穴來風,看來,有些事,他們之間看得更清楚。
江帆進一步問道:“他還能告訴誰,肯定是佘書記唄?”
“才不是呢?”這話說出後,山子顯然意識到了自己失口,就趕緊補充道:”這個,您就當我沒說好了,您仔細留意就什麽都明白了。”
“為什麽?難道你還不相信市長?”江帆加重了語氣。
山子毫不隱晦自己的觀點,他說道:“倒不是這個,我誰都可以不相信,但不能不相信您,因為我知道,我現在是您船上的人,我是怕您生氣。”
“你不說我就更生氣了。”江帆加重了語氣說道。
山子想了想說:“好吧,我就把我的所見所聞都告訴您吧,您知道了也好,省得被人出賣。”
江帆不說話,等著他下麵的話。
山子說:“辛秘書跟殷書記走得比較近,這誰都知道,有一次我去找他簽字,聽見他打電話,好像跟什麽人說開市長會的情況,我進去後他就捂著話筒不說了,後來我就知道是跟殷書記匯報呢。”
“你怎麽知道是殷書記而不是其他的人?”江帆問道。
“我知道,因為他說給對方看什麽東西,讓他派人來拿,還說什麽他要是送過去不好。我找他簽完字後就出來了,一會就在一樓看見殷書記的司機進來了,我們倆人是老鄉,所以私下交情不錯。”山子說得有根有據。
“是什麽東西?”江帆問道。
“不知道,我也沒問。另外,辛秘書還有個毛病,我早就想跟您說一直沒有機會。”
“什麽毛病?”
“他喜歡聽牆根,您以後在辦公室說話的時候要多注意。”
江帆點點頭,他想了想說道:“山子,你來市政府工作幾年了?”
“三年了。”
“剛三年就給市長開車,那說明你表現不錯啊。”江帆對他進行了表揚。
山子高興了,說:“不好,還請市長您平時多指導。”
江帆又說:“辛秘書平時都跟誰的關係近?”
“最近的應該是殷書記,其次跟鮑市長也不錯。”
“他跟聶市長怎麽樣?”
“不行唄!聶市長死看不上他,他也總是跟聶市長對著幹,如果聶市長不出事,估計他早就被聶市長攆出去了。”
這就不難理解了,似乎和江帆的某種判斷不謀而合。
江帆又問:“他們之間有什麽過節嗎?”
“這個……這個,我還真說不太好。”
身為綜合科科長,又在機關呆了十來年了,肯定對機關裏的人和事掌握的了如指掌。一旦成為市長的死對頭,作為小夥計的他,第一反應就是去尋找更好的庇護,如果殷家實在跟聶文東有些摩擦,就很容易讓下邊的人惶惶不安,甚至重新選擇山頭。
到了住處,江帆頭下車的時候說道:“山子,謝謝你跟我說的話,你放心,我都記下了,以後凡事多留心,有事及時跟我報告。”
山子顯然受到了鼓舞,他幹脆地答應著,連忙下車給市長開門。
回到住處,江帆想著爸媽已經從大西北搬北京來了,他就有些興奮。又似乎感覺有些不真實,因為他沒有參與辦這事,所以才有不真實的感覺。
他就打開了床頭的那個小保險櫃,找出一個存折,看了看,其實,古街那房子不賣也沒多大問題,因為從彭長宜的兩次話中他聽出,古街的房子在漲。想到這裏,拿起電話,就又想給彭長宜打,但想了想又放下了,賣就賣了吧,也許彭長宜剛才接到自己的電話已經安排賣房了,出爾反爾不好,再有,自己早就離開了亢州,而且丁一也離開了,那裏有房產也不太好,將來肯定要在閬諸或者北京安家的,即便爸媽用不了這麽多錢,也為自己安家做準備。明天把錢支出來,一部分給爸媽,另一部分給妹妹還饑荒。
想起媽媽和妹妹說讓他快點成家的事,他就感到了溫馨,看了看表,不算太晚,他拿起電話,他就又給丁一打了過去。
“睡了嗎?”
“剛要睡,你回來了?”
“是啊,剛回來,就想給你打個電話。”
丁一說:“喝了多少酒?”
江帆摸了自己的臉,說道:“喝了一點,不多。對了,你說去省裏裝訂書,聯係好了嗎?”
“聯係好了。”
“什麽時候去送?”
丁一說:“我不想去送了,這周回來讓哥哥給我帶過去就行了。”
“別呀,我這裏還時刻準備著呢,你怎麽能說話不算數啊?我說小同誌,不興這麽涮人的。”江帆故意痛苦著聲音說道。
丁一笑了,說道:“嗬嗬,你那麽忙,為這點小事不值當的,以後有大事再找你。”
“隻要是你的事,就沒小事。所以,你的任何事我都值當的。”江帆堅定不移地說道。
丁一笑了,說道:“你是不是又沒少喝呀?”
“沒喝幾杯,今天不以喝酒為主,所以我是清醒的。”江帆說道。
丁一說道:“哦——不以喝酒為主,那就是以唱歌為主啦?”
“真聰明,加十分。”江帆感覺丁一今天心情不錯。
“謝謝。”
“你怎不問問我跟誰在一塊唱歌著?”江帆問道。
“嗬嗬,問那幹嘛?”丁一說道。
“我說,你怎麽對什麽事都不好奇啊?”
丁一笑了,說道:“誰說的,我好奇的事多了去了。”
“比如說……”
“比如你跟誰在一塊唱歌。”
“哈哈。”江帆大笑,故意神秘地說:“我跟女的。”
丁一說:“肯定有女的,不然幾個大男人 在一起唱歌有什麽意思。”
江帆笑了,丁一的確不是一個多事的人,更不是一個無理取鬧、胡攪蠻纏的人,所以,那次的草原之行的確讓她受到了深深的傷害和打擊,不然她的反應不會是那麽激烈而且極端的。想到這裏,他由衷地說道:“寶貝,我想你了。”
丁一怕他大晚上的發瘋,就說道:“好了,快睡吧,我掛了。”
“不許……”他的話還沒說完,丁一就放了電話。
“哼,殘忍的小東西,看我以後怎麽收拾你!”江帆對著電話忿忿地說道。
躺在床上,江帆睡不著,他睡不著倒不是因為想丁一,他在想今天去見佘文秀的前前後後。他想起他坐電梯上去找佘文秀時,電梯停在6層,殷家實卻意外地打外麵進來了。
這個殷家實,永遠都是那麽深不可測,自打自己調到閬諸任代市長後,其他人麵上還都像那麽回事,唯有這個殷家實始終不冷不熱,即便遇到特殊場合,對他也是這樣,表現的很冷淡。江帆不止一次地想過,自己來閬諸任職,肯定會妨礙到一些人的既定利益,那麽首先妨礙的就應該是這個殷家實。因為按照官場慣例,市長空缺,這個城市的第三把手就會接任市長一職,但是殷家實沒有接任,而是自己空降閬諸,從這一天上來說,殷家實肯定對自己熱情不起來。
有一天申廣瑞給他打電話,聊起閬諸政壇的一些事。申廣瑞在閬諸當過七八年的書記,當時也是黨羽密布,盡管現在官場流行人走茶涼,但還會有一兩個交情不錯的舊部能跟他及時溝通信息,盡管申廣瑞從沒有跟江帆提過關照過什麽人,江帆也不知道誰是申廣瑞的鐵杆,但是,江帆還是感覺申廣瑞對閬諸的情況還是蠻清楚的。
據他透露出的信息看,似乎在聶文東出事前,殷家實就已經預料到聶文東的未來了,或者說聶文東的未來正是殷家實處心積慮促成的,所以殷家實在那一個階段就有目的地往省裏跑動了,甚至整個殷係都認為如果把聶文東整倒,殷家實就會勝券穩操。誰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被江帆搶了位子,眼看著煮熟的鴨子就這麽飛了,殷家實心裏能舒服嗎,見著自己高興的起來嗎?
這樣想來,就不難理解上次樊文良來時,他在常委會上特意語重心長地講到了班子團結的問題。當時江帆認為他的話主要是講給黨政一把手聽的,現在看來不是,應該是講給大家聽的,甚至是有針對性的人聽的。樊文良說:懂團結是大智慧,會團結是大本事,真團結是大境界,不光黨政一把手要注意講團結,我們黨政的三四把手,還有全體班子成員都要注意講團結,團結,不光是一個黨員幹部的政治覺悟問題,也是你作為一個自然人的素質問題。隻有講團結、識大體、懂大局的人,才能有作為,才能走得遠,走得平穩,才能得到你想要的一切。
樊文良的話,每次都會讓江帆受益,他的這些話讓江帆思考了很長時間,的確是對自己的一種鞭策
現在看來,殷家實表麵對自己冷談,內心裏會更加的冷談。以此類推,那麽應該還有兩個人對他的到來感到不爽,這兩個人就應該是常務副市長鮑誌剛和宣傳部長蔡楓。因為按慣例,如果殷家實順利上位的話,鮑誌剛或者是蔡楓都有希望當這個副書記,也就是閬諸的三把手。再以此類推,不爽的人就會更多了。
嗬嗬,自己的到來,阻礙了一批人的晉升啊。想到這裏,江帆的嘴角現出一絲冷笑。
可想而知,聶文東給閬諸政壇帶來的該是怎樣的暗流湧動,各色人馬該是怎樣的各懷心思,謀算著自己手中的牌?每個人都想從別人的倒台中獲益受惠,所以殷家實們自然也不例外,排斥江帆是本能的心理反應,這是官場常態。
但是,一個成熟的官員,在官場摸爬打滾久了,就應該知道任何事情都未必按照套路出牌。自己當年就曾想,鍾鳴義下去了,怎麽想著都應該由自己接任亢州市委書記,因為自己已經具備這樣的實力和基礎。但是想歸想,韓冰不是來了嗎?那自己還能怎麽樣?不服氣還是自暴自棄?顯然是都不能夠的。先別說受黨培養這麽多年,組織原則和紀律是清楚的,就是個人受的教育也會讓他做不出有悖黨性和人性的事情來。因為那樣的話就跟自掘墳墓差不多。這就像打牌,有的人抓到了一手好牌,卻打得很臭;有的人雖然牌不是太好,卻可以取勝。升官有時也像打牌,你並不能保證就能抓到好牌;也有點也像走路,理論上講,走大道可以闊步前進,但有時獨辟蹊徑卻也可以率先到達目的地。
在仕途上,逢山過山逢水過水的何嚐不知道其中的奧妙?殷家實盯著市長的位子,也是自然不過的事,從市委副書記到市長,這種跨越是並不勉強,也不離譜。即便是鮑誌剛想著市長的位子,也不算太離譜。
江帆看過殷家實的簡曆,他以前當過清河縣委副書記,後來一蹴而就直接做到了縣委書記的寶座上,這個過程盡管簡曆沒有一個字的描述,但是官場中人都知道那背後的博弈該是怎樣的激烈,因為他從副書記直接做到縣委書記,中間一個最大的障礙就是縣長,那麽也就是說他在與縣長的競爭中是勝出者,那個縣長無疑肯定就是失敗者。沒過幾年,殷家實又調到閬諸任副市長,常務副市長,市委副書記等職,後麵的經曆雖沒有這麽大的起伏,但也都是穩步前進中。以他到閬諸的進步路數來看,從副書記到市長,也是極其自然的事情。所以,殷家實完全可以對市長這個位置充滿期許,一點都不過分。因此,江帆根據殷家實升遷的履曆中,也也完全可以判斷出,一個官員在升遷的曆史上有了那樣一次成功的險中求勝經曆後,那麽,對於升遷,他心裏的底氣自然就會比別人強,對於期許的位置,也自然比別人的欲望高。這一點,百分之百。
從申廣瑞給江帆透漏的信息中來看,殷家實在聶文東的問題上,肯定是暗地裏使過絆子的,甚至他跟鮑誌剛也會在暗中較過力的,這有時從他們看似玩笑的言談話語中能夠聽出相互奚落的意思。所以,江帆進一步判斷,殷家實和鮑誌剛在對待聶文東的問題上,肯定有過高度的統一,後期又有過激烈的競爭,但無論在背地裏有過多麽的不愉快,表麵上他們仍是一幅相安無事的樣子,畢竟他們都是高層官員,心裏縱然是波濤洶湧萬箭齊發,臉上也是笑意蕩漾氣定神閑,這才是真正的高手過招。
如果說鮑誌剛對聶文東做過什麽的話,那也應該是源於對聶文東的反抗,因為據周圍反饋過來的信息上看,聶文東是非常專製的一個人,平時根本就不把這些副市長們放在眼裏,市長辦公會上討論的事情,從來都是他拍板,一錘定音,另外聽不得不同的聲音,做事非常高調。別說這些副市長們,就是市委書記佘文秀他也是不放在眼裏的。對於這樣一個沒有基層工作經驗,直接就放在市長位置上的人來說,冷不丁到了基層,的確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和考驗。
難怪廖忠誠來了後,首先改革了幹部選拔的任用原則,有基層工作經驗的優先提拔,有高學曆的優先提拔,群眾口碑好也就是民主評議好的幹部優先提拔。
官場如戰場。從北疆獨自轉戰到內地閬諸,江帆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孤獨的戰士。在這裏,盡管有他的美好所在,但也會有大大小小的戰役等著他,政治的,經濟的,個人前程的,都需要他去麵對。申廣瑞在給歡送江帆的那次酒宴上,就跟他說過,閬諸的政壇很複雜,而且對外來官員甚為排斥。他能否在閬諸站住腳,並取得新的勝利,都需要有足夠的智慧和勇氣,所以申廣瑞就建議江帆帶幾名親信過去。
江帆當時想,自己離開內地好幾年了,除去彭長宜現在是省管幹部,他還真沒有親信可帶,即便有親信,也都是在錦安的縣級裏,在組織程序上會非常的麻煩,關鍵是,真的沒有可以帶出來的人,因為閬諸是地級市,除去亢州,他哪個地方呆的時間都不長,也就是還沒有親信形成。即便有的人可以培養成親信,從內心來講,他不想這麽做,沒有必要,甚至有時還會適得其反。閬諸的政壇複雜,哪兒的政壇不複雜?天下官場生態都是一樣的,隻要他依靠上級,依靠組織,依靠大多數群眾,他相信自己是能夠在閬諸站住腳跟的,凡事,都事在人為。
江帆是有家國情懷的一個人,就像王家棟說的那樣,他身上有著一般官員身上沒有的理想色彩。他不屑做一名政客,他想做一名政治家。獲得權力之後要做什麽,這是區分政治家與政客的一個標準。政治家心中有清晰的政治理想,並會為實現理想而堅持不懈。而心存野心的政客,則永遠糾纏於鞏固權力的鬥爭之中,永遠都在確保自己的權力,甚至無所不用其極。當然,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政治家有時也不得不使用政客的手段,那是非常情況下的舉動。
那麽眼下,到了這種非常境地中了嗎?答案似乎是肯定的。盡管他看不見硝煙,但是不能排除沒有鬥爭。
所以,他今天以溝通招商引資想法的名義去了佘文秀的辦公室。這個借口他找得冠冕堂皇、羚羊掛角,一點都不突兀。因為,一級政權運行得好不好,尤其是一把手的政績優不優,從某種程度上都與財力息息相關。而一個地方的財政收入就像一個蛋糕,盤子隻有那麽大,到底怎麽分才能皆大歡喜就需要藝術了。作為市委書記的佘文秀,他當然更希望閬諸在招商引資的問題上能有所突破,以扭轉因為聶文東的事省委對他產生的一係列的不良看法。
誰都知道,類似聶文東這樣的案子,一個地方隻要出來一個,隻要細細追查,差不多就是窩案,閬諸的問題到底有多大,能查到什麽地步,這恐怕誰也說不清,但是有一點,佘文秀不希望再出事了,尤其是不希望選舉的時候出事,那他這個市委書記就真的當到頭了。
聶文東的事情出來後,佘文秀也的確到了焦頭爛額的地步,省委書記親自訓誡,專案組三天兩頭調查取證,他本人也要做某些工作,三天兩頭往省裏跑不說,有的時候,還有找一些北京的關係。這倒不是說他自己有多大的問題,作為市委書記,有些情況他必須掌握,但有的情況,可能不到水落石出的那一天,他可能自己都不知道事情在往何方發展。
佘文秀的辦公室在12層靠東頭,江帆的辦公室也靠近東頭,但不是最東頭,聶文東原來的辦公室最東頭,秘書長肖愛國擔心新市長忌諱,就悄悄將原來市長辦公室跟市長接待室做了調換,不能不說這很符合江帆的心氣。盡管江帆是唯物論者,但如果每天都坐在聶文東屁股坐過的地方辦公,想起來心裏也會有些小別扭的。所以在這一點上,江帆感覺肖愛國還是蠻會辦事的,不愧是一個秘書長。
後來司機小山子在閑聊時跟江帆說過:“肖秘書長最會布置辦公室了,因為他懂得辦公室布局的玄機,聶市長的辦公室就沒用肖秘書長布置,是他自己找來的風水大師幫助布置的。肖秘書長曾經建議他不要在東頭辦公,最好在第二間房子也就是市長接待室這個地方辦公,可是他不聽,認為東頭是主位,他不能離開主位的位置,那樣就是自甘低人一等,因為市委書記就在東頭辦公,自己是政府一把手,當然也要在東頭辦公了。誰知,剛搬進大樓沒多長時間就出事了。”
江帆對此莞爾一笑。
領導的辦公室安排的確有講究,一般來說,職務越高,辦公室所在的樓層越高,房子越大。大領導的辦公室要靠東頭,不能靠西頭,因為東頭有旭日東升之意,象征著仕途步步高升。西頭則有夕陽西下的意思。在官場,這樣不成文的講究很多很多。比如領導的辦公室不要設在八層,可以選擇七層,或者是沒有任何含義的樓層,民間有七上八下的說法,哪個官員希望自己不上反下的?所以,坐在七層辦公,預示著將來還會被提拔,在八層辦公就是不升反降。
除此之外,領導的辦公桌擺向也是很有講究的,最好坐北朝南。因為民間有說“臉朝北,一抹黑;臉朝南,祥雲盤。”在領導身邊工作,尤其是作為秘書長的人來說,不但要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還必須深諳各種潛規則,否則不會討得領導的歡心和滿意。所以,肖愛國在第一天江帆報道的時候,就顯現出了一股秘書長的這種職業素質。江帆除去沒有采納他住進賓館的建議外,其餘都采納了,包括秘書、司機,甚至最後這個住處也是肖愛國早就列入候選中的。
江帆所以這樣做,就是他基於對同誌的信任。他也希望肖愛國能夠感到他這種信任,能夠感覺到他與前任的不同。
山子笑著說道:“嘿嘿,我知道的都是道聽途說來的,有些不準確,所以不敢跟您說。辛秘書知道的比我多。”山子把辛磊拋了出來。
“哦,為什麽?”江帆感到有點意思了。
山子說:“他接觸麵廣,朋友多,而且在機關裏上上下下吃得開,知道的肯定比我多。”
通過這段時間的觀察,江帆早就看出,司機和秘書之間不太契合。秘書仗著自己是老機關,有時對司機頤指氣使,司機就有些不服,畢竟司機是伺候領導的,並不是伺候領導秘書的。
想到這裏,他就笑了,故意說道:“他知道得是不少,但是我今天問你的話,可是從來都沒問過他,他也沒跟我說過這些。”
山子聽出了市長對自己的信任,甚至這種信任的程度是高出他的秘書的。作為司機的山子,必定的無比珍惜這種信任的,他說道:“我不怕您把我想多了,這也是我最看不上辛秘書的地方。”
“哦,為什麽?”江帆認真地說道。
山子有些義憤地說道:“我是這樣的理解的,領導的秘書就是就應當是給這個領導當的,不能吃裏扒外,俗話說的好,吃誰向誰。比如,政府辦規定我給您當司機,我就認為我是您的司機,該不著伺候別人,更該不著聽別人的話。但是他不行,腳踩八隻船,誰也不想得罪,誰的好還都想買,這哪行?就是腦袋再聰明,也有穿幫的時候。人,太聰明不好。不怕您批評我,頭上這兒來的時候我剛跟他吵了兩句,欺人太甚了!”山子忿忿不平地說道。
“因為什麽?”江帆嚴肅地問道。
山子說:“我不是去送您到前邊去了嗎?您跟佘書記出來後就上了佘書記的車,我一看您不用車了就開回去了。他後來就把我叫上去了,問我您去哪兒了?我說跟佘書記坐車走了,他立刻就火冒三丈,問我這司機是怎麽當的?還問我為什麽讓市長坐別人的車走了。我說市長沒坐別人的車走,是坐佘書記的車走了,佘書記不是別人,是書記。後來他就說我太不像話了,還問我打算不打算幹了。我就跟他抬了幾句。肖秘書長聽見後就說了我們倆幾句。”
江帆說:“他這是對工作認真負責,怕你誤我事?”
“要真是那樣就好了。”山子冷笑道。
“哦,難道還有別的?”江帆緊問道。
山子說道:“他這個人就是這毛病,如果您出去沒帶他,回來後就問我個底兒掉,您見誰了,跟誰說了什麽,去哪兒了?有時候我就煩,明明知道您見了誰我也說不知道,他就不止一次批評我不稱職,我說我隻要給市長開好車,不出差錯就稱職了,至於市長見了誰跟誰說了什麽,那是秘書的事,不是我司機該知道的事,他就不高興,就說我是有意跟他過不去,還囑咐我,跟領導出去回來後,必須向他匯報。”
江帆一愣,隨後故意漫不經心地說道:“那你說說,你幹嘛不告訴他?”
山子說:“我當然不會告訴他了,告訴他之後,他就會告訴別人,沒事也得讓他整出事來。”
山子顯然對辛磊有成見,不過這成見並不是空穴來風,看來,有些事,他們之間看得更清楚。
江帆進一步問道:“他還能告訴誰,肯定是佘書記唄?”
“才不是呢?”這話說出後,山子顯然意識到了自己失口,就趕緊補充道:”這個,您就當我沒說好了,您仔細留意就什麽都明白了。”
“為什麽?難道你還不相信市長?”江帆加重了語氣。
山子毫不隱晦自己的觀點,他說道:“倒不是這個,我誰都可以不相信,但不能不相信您,因為我知道,我現在是您船上的人,我是怕您生氣。”
“你不說我就更生氣了。”江帆加重了語氣說道。
山子想了想說:“好吧,我就把我的所見所聞都告訴您吧,您知道了也好,省得被人出賣。”
江帆不說話,等著他下麵的話。
山子說:“辛秘書跟殷書記走得比較近,這誰都知道,有一次我去找他簽字,聽見他打電話,好像跟什麽人說開市長會的情況,我進去後他就捂著話筒不說了,後來我就知道是跟殷書記匯報呢。”
“你怎麽知道是殷書記而不是其他的人?”江帆問道。
“我知道,因為他說給對方看什麽東西,讓他派人來拿,還說什麽他要是送過去不好。我找他簽完字後就出來了,一會就在一樓看見殷書記的司機進來了,我們倆人是老鄉,所以私下交情不錯。”山子說得有根有據。
“是什麽東西?”江帆問道。
“不知道,我也沒問。另外,辛秘書還有個毛病,我早就想跟您說一直沒有機會。”
“什麽毛病?”
“他喜歡聽牆根,您以後在辦公室說話的時候要多注意。”
江帆點點頭,他想了想說道:“山子,你來市政府工作幾年了?”
“三年了。”
“剛三年就給市長開車,那說明你表現不錯啊。”江帆對他進行了表揚。
山子高興了,說:“不好,還請市長您平時多指導。”
江帆又說:“辛秘書平時都跟誰的關係近?”
“最近的應該是殷書記,其次跟鮑市長也不錯。”
“他跟聶市長怎麽樣?”
“不行唄!聶市長死看不上他,他也總是跟聶市長對著幹,如果聶市長不出事,估計他早就被聶市長攆出去了。”
這就不難理解了,似乎和江帆的某種判斷不謀而合。
江帆又問:“他們之間有什麽過節嗎?”
“這個……這個,我還真說不太好。”
身為綜合科科長,又在機關呆了十來年了,肯定對機關裏的人和事掌握的了如指掌。一旦成為市長的死對頭,作為小夥計的他,第一反應就是去尋找更好的庇護,如果殷家實在跟聶文東有些摩擦,就很容易讓下邊的人惶惶不安,甚至重新選擇山頭。
到了住處,江帆頭下車的時候說道:“山子,謝謝你跟我說的話,你放心,我都記下了,以後凡事多留心,有事及時跟我報告。”
山子顯然受到了鼓舞,他幹脆地答應著,連忙下車給市長開門。
回到住處,江帆想著爸媽已經從大西北搬北京來了,他就有些興奮。又似乎感覺有些不真實,因為他沒有參與辦這事,所以才有不真實的感覺。
他就打開了床頭的那個小保險櫃,找出一個存折,看了看,其實,古街那房子不賣也沒多大問題,因為從彭長宜的兩次話中他聽出,古街的房子在漲。想到這裏,拿起電話,就又想給彭長宜打,但想了想又放下了,賣就賣了吧,也許彭長宜剛才接到自己的電話已經安排賣房了,出爾反爾不好,再有,自己早就離開了亢州,而且丁一也離開了,那裏有房產也不太好,將來肯定要在閬諸或者北京安家的,即便爸媽用不了這麽多錢,也為自己安家做準備。明天把錢支出來,一部分給爸媽,另一部分給妹妹還饑荒。
想起媽媽和妹妹說讓他快點成家的事,他就感到了溫馨,看了看表,不算太晚,他拿起電話,他就又給丁一打了過去。
“睡了嗎?”
“剛要睡,你回來了?”
“是啊,剛回來,就想給你打個電話。”
丁一說:“喝了多少酒?”
江帆摸了自己的臉,說道:“喝了一點,不多。對了,你說去省裏裝訂書,聯係好了嗎?”
“聯係好了。”
“什麽時候去送?”
丁一說:“我不想去送了,這周回來讓哥哥給我帶過去就行了。”
“別呀,我這裏還時刻準備著呢,你怎麽能說話不算數啊?我說小同誌,不興這麽涮人的。”江帆故意痛苦著聲音說道。
丁一笑了,說道:“嗬嗬,你那麽忙,為這點小事不值當的,以後有大事再找你。”
“隻要是你的事,就沒小事。所以,你的任何事我都值當的。”江帆堅定不移地說道。
丁一笑了,說道:“你是不是又沒少喝呀?”
“沒喝幾杯,今天不以喝酒為主,所以我是清醒的。”江帆說道。
丁一說道:“哦——不以喝酒為主,那就是以唱歌為主啦?”
“真聰明,加十分。”江帆感覺丁一今天心情不錯。
“謝謝。”
“你怎不問問我跟誰在一塊唱歌著?”江帆問道。
“嗬嗬,問那幹嘛?”丁一說道。
“我說,你怎麽對什麽事都不好奇啊?”
丁一笑了,說道:“誰說的,我好奇的事多了去了。”
“比如說……”
“比如你跟誰在一塊唱歌。”
“哈哈。”江帆大笑,故意神秘地說:“我跟女的。”
丁一說:“肯定有女的,不然幾個大男人 在一起唱歌有什麽意思。”
江帆笑了,丁一的確不是一個多事的人,更不是一個無理取鬧、胡攪蠻纏的人,所以,那次的草原之行的確讓她受到了深深的傷害和打擊,不然她的反應不會是那麽激烈而且極端的。想到這裏,他由衷地說道:“寶貝,我想你了。”
丁一怕他大晚上的發瘋,就說道:“好了,快睡吧,我掛了。”
“不許……”他的話還沒說完,丁一就放了電話。
“哼,殘忍的小東西,看我以後怎麽收拾你!”江帆對著電話忿忿地說道。
躺在床上,江帆睡不著,他睡不著倒不是因為想丁一,他在想今天去見佘文秀的前前後後。他想起他坐電梯上去找佘文秀時,電梯停在6層,殷家實卻意外地打外麵進來了。
這個殷家實,永遠都是那麽深不可測,自打自己調到閬諸任代市長後,其他人麵上還都像那麽回事,唯有這個殷家實始終不冷不熱,即便遇到特殊場合,對他也是這樣,表現的很冷淡。江帆不止一次地想過,自己來閬諸任職,肯定會妨礙到一些人的既定利益,那麽首先妨礙的就應該是這個殷家實。因為按照官場慣例,市長空缺,這個城市的第三把手就會接任市長一職,但是殷家實沒有接任,而是自己空降閬諸,從這一天上來說,殷家實肯定對自己熱情不起來。
有一天申廣瑞給他打電話,聊起閬諸政壇的一些事。申廣瑞在閬諸當過七八年的書記,當時也是黨羽密布,盡管現在官場流行人走茶涼,但還會有一兩個交情不錯的舊部能跟他及時溝通信息,盡管申廣瑞從沒有跟江帆提過關照過什麽人,江帆也不知道誰是申廣瑞的鐵杆,但是,江帆還是感覺申廣瑞對閬諸的情況還是蠻清楚的。
據他透露出的信息看,似乎在聶文東出事前,殷家實就已經預料到聶文東的未來了,或者說聶文東的未來正是殷家實處心積慮促成的,所以殷家實在那一個階段就有目的地往省裏跑動了,甚至整個殷係都認為如果把聶文東整倒,殷家實就會勝券穩操。誰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被江帆搶了位子,眼看著煮熟的鴨子就這麽飛了,殷家實心裏能舒服嗎,見著自己高興的起來嗎?
這樣想來,就不難理解上次樊文良來時,他在常委會上特意語重心長地講到了班子團結的問題。當時江帆認為他的話主要是講給黨政一把手聽的,現在看來不是,應該是講給大家聽的,甚至是有針對性的人聽的。樊文良說:懂團結是大智慧,會團結是大本事,真團結是大境界,不光黨政一把手要注意講團結,我們黨政的三四把手,還有全體班子成員都要注意講團結,團結,不光是一個黨員幹部的政治覺悟問題,也是你作為一個自然人的素質問題。隻有講團結、識大體、懂大局的人,才能有作為,才能走得遠,走得平穩,才能得到你想要的一切。
樊文良的話,每次都會讓江帆受益,他的這些話讓江帆思考了很長時間,的確是對自己的一種鞭策
現在看來,殷家實表麵對自己冷談,內心裏會更加的冷談。以此類推,那麽應該還有兩個人對他的到來感到不爽,這兩個人就應該是常務副市長鮑誌剛和宣傳部長蔡楓。因為按慣例,如果殷家實順利上位的話,鮑誌剛或者是蔡楓都有希望當這個副書記,也就是閬諸的三把手。再以此類推,不爽的人就會更多了。
嗬嗬,自己的到來,阻礙了一批人的晉升啊。想到這裏,江帆的嘴角現出一絲冷笑。
可想而知,聶文東給閬諸政壇帶來的該是怎樣的暗流湧動,各色人馬該是怎樣的各懷心思,謀算著自己手中的牌?每個人都想從別人的倒台中獲益受惠,所以殷家實們自然也不例外,排斥江帆是本能的心理反應,這是官場常態。
但是,一個成熟的官員,在官場摸爬打滾久了,就應該知道任何事情都未必按照套路出牌。自己當年就曾想,鍾鳴義下去了,怎麽想著都應該由自己接任亢州市委書記,因為自己已經具備這樣的實力和基礎。但是想歸想,韓冰不是來了嗎?那自己還能怎麽樣?不服氣還是自暴自棄?顯然是都不能夠的。先別說受黨培養這麽多年,組織原則和紀律是清楚的,就是個人受的教育也會讓他做不出有悖黨性和人性的事情來。因為那樣的話就跟自掘墳墓差不多。這就像打牌,有的人抓到了一手好牌,卻打得很臭;有的人雖然牌不是太好,卻可以取勝。升官有時也像打牌,你並不能保證就能抓到好牌;也有點也像走路,理論上講,走大道可以闊步前進,但有時獨辟蹊徑卻也可以率先到達目的地。
在仕途上,逢山過山逢水過水的何嚐不知道其中的奧妙?殷家實盯著市長的位子,也是自然不過的事,從市委副書記到市長,這種跨越是並不勉強,也不離譜。即便是鮑誌剛想著市長的位子,也不算太離譜。
江帆看過殷家實的簡曆,他以前當過清河縣委副書記,後來一蹴而就直接做到了縣委書記的寶座上,這個過程盡管簡曆沒有一個字的描述,但是官場中人都知道那背後的博弈該是怎樣的激烈,因為他從副書記直接做到縣委書記,中間一個最大的障礙就是縣長,那麽也就是說他在與縣長的競爭中是勝出者,那個縣長無疑肯定就是失敗者。沒過幾年,殷家實又調到閬諸任副市長,常務副市長,市委副書記等職,後麵的經曆雖沒有這麽大的起伏,但也都是穩步前進中。以他到閬諸的進步路數來看,從副書記到市長,也是極其自然的事情。所以,殷家實完全可以對市長這個位置充滿期許,一點都不過分。因此,江帆根據殷家實升遷的履曆中,也也完全可以判斷出,一個官員在升遷的曆史上有了那樣一次成功的險中求勝經曆後,那麽,對於升遷,他心裏的底氣自然就會比別人強,對於期許的位置,也自然比別人的欲望高。這一點,百分之百。
從申廣瑞給江帆透漏的信息中來看,殷家實在聶文東的問題上,肯定是暗地裏使過絆子的,甚至他跟鮑誌剛也會在暗中較過力的,這有時從他們看似玩笑的言談話語中能夠聽出相互奚落的意思。所以,江帆進一步判斷,殷家實和鮑誌剛在對待聶文東的問題上,肯定有過高度的統一,後期又有過激烈的競爭,但無論在背地裏有過多麽的不愉快,表麵上他們仍是一幅相安無事的樣子,畢竟他們都是高層官員,心裏縱然是波濤洶湧萬箭齊發,臉上也是笑意蕩漾氣定神閑,這才是真正的高手過招。
如果說鮑誌剛對聶文東做過什麽的話,那也應該是源於對聶文東的反抗,因為據周圍反饋過來的信息上看,聶文東是非常專製的一個人,平時根本就不把這些副市長們放在眼裏,市長辦公會上討論的事情,從來都是他拍板,一錘定音,另外聽不得不同的聲音,做事非常高調。別說這些副市長們,就是市委書記佘文秀他也是不放在眼裏的。對於這樣一個沒有基層工作經驗,直接就放在市長位置上的人來說,冷不丁到了基層,的確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和考驗。
難怪廖忠誠來了後,首先改革了幹部選拔的任用原則,有基層工作經驗的優先提拔,有高學曆的優先提拔,群眾口碑好也就是民主評議好的幹部優先提拔。
官場如戰場。從北疆獨自轉戰到內地閬諸,江帆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孤獨的戰士。在這裏,盡管有他的美好所在,但也會有大大小小的戰役等著他,政治的,經濟的,個人前程的,都需要他去麵對。申廣瑞在給歡送江帆的那次酒宴上,就跟他說過,閬諸的政壇很複雜,而且對外來官員甚為排斥。他能否在閬諸站住腳,並取得新的勝利,都需要有足夠的智慧和勇氣,所以申廣瑞就建議江帆帶幾名親信過去。
江帆當時想,自己離開內地好幾年了,除去彭長宜現在是省管幹部,他還真沒有親信可帶,即便有親信,也都是在錦安的縣級裏,在組織程序上會非常的麻煩,關鍵是,真的沒有可以帶出來的人,因為閬諸是地級市,除去亢州,他哪個地方呆的時間都不長,也就是還沒有親信形成。即便有的人可以培養成親信,從內心來講,他不想這麽做,沒有必要,甚至有時還會適得其反。閬諸的政壇複雜,哪兒的政壇不複雜?天下官場生態都是一樣的,隻要他依靠上級,依靠組織,依靠大多數群眾,他相信自己是能夠在閬諸站住腳跟的,凡事,都事在人為。
江帆是有家國情懷的一個人,就像王家棟說的那樣,他身上有著一般官員身上沒有的理想色彩。他不屑做一名政客,他想做一名政治家。獲得權力之後要做什麽,這是區分政治家與政客的一個標準。政治家心中有清晰的政治理想,並會為實現理想而堅持不懈。而心存野心的政客,則永遠糾纏於鞏固權力的鬥爭之中,永遠都在確保自己的權力,甚至無所不用其極。當然,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政治家有時也不得不使用政客的手段,那是非常情況下的舉動。
那麽眼下,到了這種非常境地中了嗎?答案似乎是肯定的。盡管他看不見硝煙,但是不能排除沒有鬥爭。
所以,他今天以溝通招商引資想法的名義去了佘文秀的辦公室。這個借口他找得冠冕堂皇、羚羊掛角,一點都不突兀。因為,一級政權運行得好不好,尤其是一把手的政績優不優,從某種程度上都與財力息息相關。而一個地方的財政收入就像一個蛋糕,盤子隻有那麽大,到底怎麽分才能皆大歡喜就需要藝術了。作為市委書記的佘文秀,他當然更希望閬諸在招商引資的問題上能有所突破,以扭轉因為聶文東的事省委對他產生的一係列的不良看法。
誰都知道,類似聶文東這樣的案子,一個地方隻要出來一個,隻要細細追查,差不多就是窩案,閬諸的問題到底有多大,能查到什麽地步,這恐怕誰也說不清,但是有一點,佘文秀不希望再出事了,尤其是不希望選舉的時候出事,那他這個市委書記就真的當到頭了。
聶文東的事情出來後,佘文秀也的確到了焦頭爛額的地步,省委書記親自訓誡,專案組三天兩頭調查取證,他本人也要做某些工作,三天兩頭往省裏跑不說,有的時候,還有找一些北京的關係。這倒不是說他自己有多大的問題,作為市委書記,有些情況他必須掌握,但有的情況,可能不到水落石出的那一天,他可能自己都不知道事情在往何方發展。
佘文秀的辦公室在12層靠東頭,江帆的辦公室也靠近東頭,但不是最東頭,聶文東原來的辦公室最東頭,秘書長肖愛國擔心新市長忌諱,就悄悄將原來市長辦公室跟市長接待室做了調換,不能不說這很符合江帆的心氣。盡管江帆是唯物論者,但如果每天都坐在聶文東屁股坐過的地方辦公,想起來心裏也會有些小別扭的。所以在這一點上,江帆感覺肖愛國還是蠻會辦事的,不愧是一個秘書長。
後來司機小山子在閑聊時跟江帆說過:“肖秘書長最會布置辦公室了,因為他懂得辦公室布局的玄機,聶市長的辦公室就沒用肖秘書長布置,是他自己找來的風水大師幫助布置的。肖秘書長曾經建議他不要在東頭辦公,最好在第二間房子也就是市長接待室這個地方辦公,可是他不聽,認為東頭是主位,他不能離開主位的位置,那樣就是自甘低人一等,因為市委書記就在東頭辦公,自己是政府一把手,當然也要在東頭辦公了。誰知,剛搬進大樓沒多長時間就出事了。”
江帆對此莞爾一笑。
領導的辦公室安排的確有講究,一般來說,職務越高,辦公室所在的樓層越高,房子越大。大領導的辦公室要靠東頭,不能靠西頭,因為東頭有旭日東升之意,象征著仕途步步高升。西頭則有夕陽西下的意思。在官場,這樣不成文的講究很多很多。比如領導的辦公室不要設在八層,可以選擇七層,或者是沒有任何含義的樓層,民間有七上八下的說法,哪個官員希望自己不上反下的?所以,坐在七層辦公,預示著將來還會被提拔,在八層辦公就是不升反降。
除此之外,領導的辦公桌擺向也是很有講究的,最好坐北朝南。因為民間有說“臉朝北,一抹黑;臉朝南,祥雲盤。”在領導身邊工作,尤其是作為秘書長的人來說,不但要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還必須深諳各種潛規則,否則不會討得領導的歡心和滿意。所以,肖愛國在第一天江帆報道的時候,就顯現出了一股秘書長的這種職業素質。江帆除去沒有采納他住進賓館的建議外,其餘都采納了,包括秘書、司機,甚至最後這個住處也是肖愛國早就列入候選中的。
江帆所以這樣做,就是他基於對同誌的信任。他也希望肖愛國能夠感到他這種信任,能夠感覺到他與前任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