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在蒙蒙的秋雨中,機場大門外,一隊軍容整齊的解放軍官兵,神情肅穆地站立在雨中,他們身上的衣服都被細雨打濕了,但是,他們依然一動不動,靜靜地站立在雨中,隊伍中,戰士們打著一個橫幅,橫幅是紅底黑字,上麵寫著:歡迎老兵回家!
打頭的是一位上了年紀的退役老兵,他瘦高個子,身上穿著一身整齊的舊軍裝,表情莊嚴肅穆,他身後兩步遠的位置上,站著一個少將軍銜的軍官,當他們看見一個十七八歲的男孩,手捧著老胡的骨灰盒走出來的時候,少將軍官大聲喊道:敬禮!
“刷”地一聲,全體官兵共同舉起右手,向老胡行軍禮。
那名老兵,也舉起右手,向老胡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後,看著老胡的骨灰盒,說道:“胡力,我特地趕來接你,來接你這個老兵回家。”
他的話音剛落,身後那隊官兵齊聲喊道:“歡迎老兵回家!”
這個打頭站立的老兵不是別人,正是胡力的老首長,彭長宜認識的竇老。
“歡迎老兵回家!”這句話,可能是對老胡最好的安慰了,這句話,傳遞出一個老兵、一個不曾離開過的老兵回家了……
眼淚,立刻從彭長宜的眼睛裏流出,此時,他發現,從始至終都沒有掉淚的樊文良,也抑製不住激動的心情,流出了熱淚……
在戰士們的護送下,胡力的骨灰,被戰士們抱上了一座高高的山頂,這座山的腳下,就是他當年服役的部隊軍營,在這座山的下麵,是那次事故中遇難的戰友們長眠的地方……彭長宜知道,當年,老胡就是在這裏被摘去領章和帽徽的……
肩頭和後背已經被細雨淋濕的竇老,捧起第一把骨灰,默默地把他撒向了山間……
樊文良捧起了第二把骨灰,他沒有直接將骨灰撒開,而是默默地放在胸前,閉上了眼睛,沒有人知道他此時對老胡說了什麽,半晌,半晌,不見他鬆開手裏的骨灰,樊夫人靜靜地站在他的旁邊,輕聲叫了聲:“老樊——”
樊文良這才睜開了眼睛,嘴唇顫抖著說道:老胡啊,咱老哥倆還從來都沒有分開過呢,你先在這裏等著我,等著我以後來找你……”說著,雙手顫抖著鬆開,骨灰便從他的指縫中流出,隨著山風,被吹散到了崇山峻嶺之間,最後,落入了大地的懷中……
事後,彭長宜知道,這次的骨灰安放儀式,是樊文良根據老胡生前的意思而進行的,但是,彭長宜無法知道樊文良和竇老是怎麽給老胡這個老兵安排的這一切,但是他深切地感到,在他們的心目中,老兵不死,老胡不死!
彭長宜不知道為什麽翟炳德沒有參加胡力的追悼會,也沒有參加骨灰安放儀式。在老胡閉上眼睛後,當樊文良領著幾個孩子趕到後,他和樊文良有過一次幾分鍾的單獨見麵,至於見麵談了什麽,彭長宜無從知道。
沒多久,在德山市的烈士陵園裏,新增加了一塊墓碑,上麵寫到:胡力烈士永垂不朽。落款是中共德山市委、德山市人們政府。
墓碑上麵的生平事跡寫的很簡單,隻寫著出生年月,出生日期是八月一日,寫著參軍的年限和調到德山少教所的年限,其餘的一切都簡略掉了……
處理完老胡的事後,彭長宜也掉了一層皮,此後有相當的一段時間裏,他的心情都很沉重,尤其是樊文良顫抖著雙手,依依不舍地鬆開捧著的骨灰的情景,深深地刻在他的腦海中,總也抹不掉,以至於在後來殘酷的官場生涯中,每每想起都感到溫馨……
吳冠奇不愧是一名成功的商人,他具備一切成功商人對機遇的把握和商機的捕捉能力,很快,一份詳細、周到、科學、嚴謹的“天鵝湖”旅遊觀光、休閑度假景區所有批次工程項目的可行性報告,經過專業論證後,很快出爐。
當天鵝湖景區的這份沉甸甸的報告放在彭長宜的麵前時,彭長宜居然有些激動,他隻匆匆地看了幾頁,就說道:“冠奇,謝謝你。”
吳冠奇奇怪地說道:“謝我?謝我什麽?”
“謝謝你看上了這個廢水庫,謝謝你繼續在三源投資。”
“嗨,你別把我們的關係整的這麽狹隘,我是商業行為,你是政府行為,請你不要這樣認識問題好不好?好像我們倆是官商勾結似的,你別忘了,你們羿大記者是怎麽稱呼我的——奸商啊?奸商的原則就是有利可圖,請你仔細看看我的報告,再激動不遲。另外,從今天開始,你要帶頭改道對那個廢水庫的稱呼,她有了自己的名字,叫天鵝湖,不許再說廢水庫廢水庫的了。”
彭長宜笑了,說道:“別說,這個名字真很響亮,盡管目前沒有天鵝,隻有水雞和野鴨,但是,卻把你這隻天鵝吸引來了,甚慰,甚慰。”
吳冠奇說:“光有我這一隻天鵝還不行,成不了多大的氣候,我準備多拉幾隻天鵝下水。如果你對天鵝湖這個名稱沒有異議的話,我們就定了這個名稱。”
彭長宜連聲說:“沒有,沒有,沒有,這個名稱好,實在是太好了,無法替代。誰起的?”
“當然是我吳冠奇了。”吳冠奇驕傲地說道:“我希望我這隻孤獨的老天鵝,能在你們三源,完成配對任務。”
“哈哈,就知道你有這層意思,不過撇去你的這層意思,這個名稱也是極好的。”彭長宜說著,就低頭翻看了一下,說道:“你還是撿重點複述一下吧,自從抽了血之後,我感覺特別懶,尤其是懶得看奸商的報告,而且這麽厚。”說著,合上了報告。
吳冠奇說道:“找借口是不?別忘了,我隻比你少抽了一半。”
“唉——可惜沒把他留住……”彭長宜遺憾地歎了口氣,眼睛望著天花板。
吳冠奇知道彭長宜重情義,他之所以在三源投資,其實也是看中了彭長宜的潛力和彭長宜務實的精神,要知道,一個地方政府能有改變一個地區麵貌的決心和意誌,那麽對商人來說,就是機遇,而且,彭長宜這個人幹淨、真實、可靠,他相信無論是三源還是彭長宜,都值得他來投資的。他看著彭長宜說道:
“長宜,盡管我們的血沒有留住他,但是,我們卻把他留了三天,沒有辦法,他傷得太重。”
彭長宜低下頭,半晌,他甩了甩頭說道:“冠奇,還是說你的報告吧,不說他了……”
吳冠奇點點頭,認真地說:“我這個規劃比較龐大,但的確可行,你首先要滿足我第一期用地,2500畝。”
彭長宜笑了,說道:“吳冠奇,你說你也是一個不小的企業家,還口口聲聲號稱奸商,我這一看,你也是徒有虛名啊,不知是沒錢還是思想保守,使了使勁才跟我要兩千五百畝?廢水庫的周圍都是山,別說2500畝,就是……”
吳冠奇打斷了他的話,說道:“我剛才就跟你重申過了,你要帶頭改掉原有的稱呼,她叫天鵝湖,為了方便,你就說天鵝湖景區。”
彭長宜笑了,說道:“好,天鵝湖,天鵝湖景區。”
吳冠奇笑了,說道:“縣長同誌,我讓你看報告你不看,報告上寫的明明白白,第一期規劃2500畝,第二期又是一個2000畝,請注意,除去水麵的麵積,還有第三期和第四期。第一期的2500是基本規劃,包括營造景區基本設施的建設,包括別墅、道路、綠植、美化亮化等等。第二期的項目主要就是一個,18洞的高爾夫球場,另外,還有第三期和第四期,你最後認真看看再發言。”
彭長宜舒心地笑了,說道:“哈哈,我說呢?看來我小瞧你了,好吧,我仔細看看,不過我告訴你,三源不趁別的,有的是荒山野嶺,別說你第三期第四期,你就是來個十期八期的才好呢?最好把城西都開發了才好呢?”
吳冠奇也笑了,說道“我就是一個小商人,靠我一個人的力量是不行的,我有個想法,並且論證後可行,我準備組建一個招商團,去北京、省城,甚至是香港去招商,不過,你要在水庫周圍規劃出一個園區,最好是和農業產業項目沾邊的這麽一個園區,然後我才好去招商。”
彭長宜說道:“沒問題。”
“有一點你要考慮清楚後在答應,我也沒憋什麽好屁,你知道,光靠農業觀光和旅遊度假這些個項目,盈利是很漫長甚至是很低的,以後,可能會以其它的形式來開發,比如……”
彭長宜擺了擺手,說道:“別把話說那麽明白,以後的事以後定。這個報告我看看,如果可行,我就上報,說不定還能為你申請一些省裏的政策和資金的扶持呢?”
吳冠奇說:“關於項目資金扶持這事,你們政府隻需給我應個名,我自己去省裏跑,不用你操心。對了,用不用再等等?”
“等什麽?”彭長宜反問道。
“等等你們一些事情有了結果再說?”吳冠奇試探著說道。
彭長宜眼一瞪,說道:“如果要是那樣等,黃瓜菜都涼了,不等,誰幹誰的?他一天兩天的沒有結果可以等,他要是一個月兩個月的沒結果,我們還不幹事了?真是的。”
吳冠奇點點頭,感覺彭長宜還是蠻有擔當的,就說道:“也許,會很快。”
彭長宜知道吳冠奇和玉瓊的交情,也知道吳冠奇人脈很廣,尤其是政界上的人脈,他的一些關係省裏甚至北京都有,他要是說“很快”,就應該慢不了,於是說道:“冠奇,你就放心幹,今天我是縣長支持你,明天換做別人仍然會支持你,因為,這是個雙贏的項目。”
吳冠奇笑了,說道:“這是我這幾天聽到的兩種不同的評語。”
彭長宜笑了,知道他是有所指,說道:“哦,另一種是什麽?”
“哈哈,你去問問你們羿大記者就知道了。”
“哈哈。”吳冠奇不用說,彭長宜也知道羿楠對這個項目是什麽樣的評語,他笑著說道:“怎麽?你還沒有進展?仍然沒讓你的女神對你刮目相看?”
“還刮目相看,就是稍微有點改變我也是欣喜若狂啊。”吳冠奇無可奈何地說道。
“哦?這麽失敗?”
“哎,要說也不是沒有一點冰融的跡象,那天我挽起胳膊給你朋友輸血的時候,我看到了她的眼裏有了崇拜,隻是我沒有好好地作秀一番,因為想到了人命關天。”
“那你就繼續英雄下去。”
“隻是後來我感到,她崇拜的目光投向你的時候更多一些。”吳冠奇故作憂鬱地說道。
彭長宜笑了,說道:“去你的,不許你這樣糟踐我們的記者。沒本事就說沒本事,找什麽客觀因素,人啊,總是有這樣一種習慣,習慣將失敗的原因歸結於他人,將成功的原因歸結於自己。如果你現在攻堅成功的話,你肯定不會說她崇拜我的眼神多一些?我估計,羿楠這堅冰,你攻克的確有些難度,不行的話趁早金盆洗手,鳴鑼收兵吧。”
果然,彭長宜的激將法湊效,吳冠奇一梗脖子說道:“我可能有談不成的生意,但是,在女人麵前還沒有失敗過!”
彭長宜一撇嘴,說道:“過於自信,就是自大的表現。我有必要提醒你,你最好分析一下到底是愛她,還是為了征服而攻堅?”
“廢話,不愛能這麽上心嗎?”
“那就好,我支持你繼續攻堅,不過咱們可是要說好,如果羿楠不答應你,這個項目你也必須要做!”
吳冠奇歎了一口氣,說道:“不做。”
“你敢,我明天就去錦安開會,散會後我就把這個報告給翟書記看,你不做的話,有你好瞧的。”
第二天,當彭長宜在錦安開完會後,他本想去看看翟炳德,順便把吳冠奇的項目匯報給翟書記,這時,孟客走了過來,彭長宜急忙迎向前去,跟孟客握手,說道:“孟市長,孟兄,謝謝!”
因為周遭有許多人,彭長宜沒有說明感謝的原因,但是孟客心知肚明,孟客說:“我沒做什麽,我後來聽說了,是他的堅持和你的鮮血,才讓他見了親人們最後一眼。”
他們沒有討論老胡的事,寒暄幾句就分開了,因為有人把孟客叫走了。
彭長宜想了想,還是決定直接去翟書記的辦公室,如果他沒有時間見自己,就把這個報告給他放下,今天的會議,翟炳德隻出席了一會兒,講了幾句話後就被人叫走了,估計是有事離開了。
果然,翟炳德沒在,他的秘書詢問彭長宜有什麽事,彭長宜就把吳冠奇的這份報告交到了秘書手中,說道:“如果有時間,請書記看看這個報告,我想先聽聽書記的意見再說。”
彭長宜的言外之意再明了不過的了,盡管這項工作是市長董興在抓,但是上次聽吳冠奇話的意思,似乎董興市長有呆不長的意思,所以,彭長宜這樣說也是想討個巧。
秘書接過報告,說:“放心,我一定交給翟書記看。”
彭長宜又去戴秘書長那裏坐了一會就走了。他借口有事,推掉了孟客和另外兩個縣長邀請的電話,其實,彭長宜是個很好在酒場上應酬的人,也是很好交的人,他之所以不和其它縣市的人聚會,主要還是因為目前三源問題很敏感,唯恐言多語失。酒桌上,彭長宜喜歡鬧騰,喜歡攪酒,在平時,這可能不算什麽,但目前他這個主持全麵工作的特殊身份,如果再像平時那樣折騰,就會被人詬病,甚至被人誤會,正如部長時刻教導的那樣,越是在一些敏感的特殊時期,越是要低調,最好的辦法就是回家,閉門謝客。彭長宜當然用不著閉門謝客,他隻要不去參加他們的聚會就可以了。
彭長宜和老顧簡單吃了一點飯後,他們就回亢州了,其實,他吃完飯後很想去見一個人,不知為什麽,每次來錦安,他都會想到她,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他又實在是不好去見她,他無法想象,在她笑靨如花的臉上,如今該會有著怎樣的愁苦?想了想,沒有給她打電話,還是那個原則,盡可能少地輕舉妄動吧。
在回去的路上,老顧放著三國演義歌曲的磁帶,突然,一首《哭諸葛》讓彭長宜登時淚流滿麵……
“蒼天啊,
你為何急匆匆將他交與秋風,
大地啊,
你為何急匆匆將他攬入懷中。
情願以死,
換他的生。
好率咱將士再出征。
鞠躬盡瘁,
誰能比?
一生潔白誰人及?
噢......
蒼天你太不公啊,
大地你太絕情!
空留下八陣兵圖和瑤琴。
噢......
蜀國將交付於何人?
生生痛死蜀人心…….”
自從得知老胡負傷住院到老胡的追悼會,直至把老胡妥善地安放在南方,彭長宜盡管也沒少流眼淚,但是,那些眼淚,更多的時候是在壓抑的情況下流的,他從來都沒有為老胡痛痛快快地流過眼淚,可是,當“蒼天啊”這三個字,被歌手哭喊出來後,彭長宜被震撼住了,那悲嗆的哭喊,勾起了他對老胡的無限悲憫之情……
也許,老顧聽見了他抽泣聲,便伸手關掉了車載音響,說道:“老胡幸運,他走了這麽多天了,要是知道你還這麽傷心,九泉之下也安心了——”說著,把紙巾遞給他
彭長宜聽老顧這麽一說,眼淚流的更歡了,他一邊擦著淚,一邊說道:“你不知道他有多麽可憐……”
老顧:“那麽多高級領導為他操心,也夠風光的了,原來怎麽就沒看出呢?”
是啊,在許多人眼裏,老胡就是一個看大門的,恐怕都沒人正眼看他一眼,就是因為這個,彭長宜更加覺得他這個人身上有種特殊氣質,既可憐,又可敬!
痛痛快快地位老胡流了一陣子眼淚後,彭長宜靠在座位上,望著窗外,靜靜地出神。
窗外,已是秋色滿目,萬物枯萎凋零的季節了,彭長宜想起了江帆,想起了丁一,想起了徐德強,他甚至想到了葉桐,還有那個暗戀黑雲的麻醉師,又想到了錦安對三源班子到底要做怎樣的安排,誰能來三源主政?
自從得知老胡負傷住院到老胡的追悼會,直至把老胡妥善地安放在南方,彭長宜盡管也沒少流眼淚,但是,那些眼淚,更多的時候是在壓抑的情況下流的,他從來都沒有為老胡痛痛快快地流過眼淚,可是,當“蒼天啊”這三個字,被歌手哭喊出來後,彭長宜被震撼住了,那悲嗆的哭喊,勾起了他對老胡的無限悲憫之情……
也許,老顧聽見了他抽泣聲,便伸手關掉了車載音響,說道:“老胡幸運,他走了這麽多天了,要是知道你還這麽傷心,九泉之下也安心了——”說著,把紙巾遞給他
彭長宜聽老顧這麽一說,眼淚流的更歡了,他一邊擦著淚,一邊說道:“你不知道他有多麽可憐……”
老顧:“那麽多高級領導為他操心,也夠風光的了,原來怎麽就沒看出呢?”
是啊,在許多人眼裏,老胡就是一個看大門的,恐怕都沒人正眼看他一眼,就是因為這個,彭長宜更加覺得他這個人身上有種特殊氣質,既可憐,又可敬!
痛痛快快地位老胡流了一陣子眼淚後,彭長宜靠在座位上,望著窗外,靜靜地出神。
窗外,已是秋色滿目,萬物枯萎凋零的季節了,彭長宜想起了江帆,想起了丁一,想起了徐德強,他甚至想到了葉桐,還有那個暗戀黑雲的麻醉師,又想到了錦安對三源班子到底要做怎樣的安排,誰能來三源主政?當這個念頭冒出來的時候,他自己都是一激靈……
顯然,關於三源未來主政的人選問題,是不需要他操心的,但有些人和事,總是在不經意間就從腦海裏突然冒出來。
前些日子,彭長宜給葉天揚打過一個電話,問過葉桐的情況,葉天揚隻是說她一切都好,學習很順利,也許,作為父親,他知道的隻是這些,盡管他從葉天揚那裏要了葉桐的聯係方式,但始終都沒有跟她聯係過,也許,他和葉桐都需要時間來放下。
有的人和事能放下,有的就永遠都放不下,就說丁一吧,他始終把她藏在心靈深處的某個角落裏,從來就沒有忘記過她,有好幾次,彭長宜不放心,都想去閬諸找她,反過來想想,人家都不在意你,你何苦呀?作為朋友交往,也總不能是剃頭挑子一頭熱啊?他江帆是這樣,丁一又是這樣,難道,他們心裏就都沒有他這個朋友嗎?
老胡也跟自己玩失蹤,但是老胡玩失蹤彭長宜能理解,老胡有自己的苦衷,有他認為的不方便,在老胡的內心深處,他始終都在保護著一個人,唯恐因為自己的身份給這個人臉上抹灰,所以,他大都時候都是默默的把自己藏起來,哪怕對曾經的老部下,哪怕對彭長宜這樣的摯友。老胡這樣做,不光是為了他要保護的人,也是為了戰友們留下的那些孩子和家屬們,因為老胡知道,隻有樊文良走穩、走好,他和那些孩子們才能安好。
這是一種大愛,是一種深沉的愛,是當今這個社會鮮有的愛!
一想到老胡默默的付出,彭長宜的心就疼,這是一個多麽好的人啊!蒼天的確是不應該過早地把他交與秋風,大地的確不應該這麽急匆匆地他攬入懷中……
歌者還在如泣如訴地唱著,彭長宜也是百感交集,這首歌,與其說是哭諸葛,不如說是彭長宜在哭老胡。
老顧從後視鏡裏看了他一眼,就見他的雙眼紅紅的,就說道:“長宜,別傷心了,不是有句話叫死者長已矣嗎,老胡他去那邊過日子去了,你哪,也要把這邊的日子過好,多想想三源,多想想工作吧。”
彭長宜一愣,不由地看了老顧一眼,他似乎從老顧的話裏聽出了某種弦外之音。在他的印象中,老顧是很少說這種話的,他從來不參政。難道,老顧也意識到了什麽?剛才那個念頭又怪異地冒了出來。
有的時候,某種念頭一旦從腦海中跳出來,就很難壓下去了。誰來主政三源?他從來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也從來都沒有琢磨過這個問題,他始終認為,那是上級的事,上級派誰來,是不會征求他 的意見的,他隻需要像部長囑咐的那樣,做好自己就行了。但是今天,這個問題卻是那麽清晰地出現在他的腦海裏,頑固地侵擾他的神經,他很奇怪,自己怎麽想到了這個問題,又怎麽這麽固執地想這個問題。
自從鄔友福被雙規彭長宜主持縣委和縣政府全麵工作以來,他從沒有想過誰來三源主政的問題,他隻想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超出這個範圍的事他從來都沒有想過,而且,部長也是這樣告誡他的,但是,這個念頭一旦蹦出來後,他就按不下去了。
有人說,當一個人長期處於一種混沌、疲倦、努力與枯燥相伴隨的時候,頭腦中往往會突然間湧現出一個從未有過的念頭,這個念頭其實也就是人的腦海中的“竅”,當人成長到一定階段中才會產生竅,當這個“竅”出現的時候,隨之而來的往往就是自己某扇心門的打開,這扇心門之所以打開,很多時候不是刻意的,而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結果。
人為什麽會成長?本質是因為你正麵臨一個沒有越過的坎,這道坎區隔了昨天的你和明天的你,也正是因為“坎”先於你的存在,你要邁過,就必須要成長。所以,成長,是坎的代名詞。但不是所以成長起來的人都能邁過這個坎,這需要有很好的悟性,有很好的社會人脈已經自己過得硬的競爭能力。
做官,就要有作為,就要有擔當,做人也一樣,不要怕擔責任,不要怕擔風險。做官,要從“山在哪裏”到“山在那裏”,繼而翻山越嶺。
一個人的成長和成熟,往往不是個體行為,而成功,卻往往發自於個體,發自於個體的主觀能動性,盡管是一件小概率事件,但許多人趨之若鶩,其中,大部分人終其一生都不可能實現。
打頭的是一位上了年紀的退役老兵,他瘦高個子,身上穿著一身整齊的舊軍裝,表情莊嚴肅穆,他身後兩步遠的位置上,站著一個少將軍銜的軍官,當他們看見一個十七八歲的男孩,手捧著老胡的骨灰盒走出來的時候,少將軍官大聲喊道:敬禮!
“刷”地一聲,全體官兵共同舉起右手,向老胡行軍禮。
那名老兵,也舉起右手,向老胡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後,看著老胡的骨灰盒,說道:“胡力,我特地趕來接你,來接你這個老兵回家。”
他的話音剛落,身後那隊官兵齊聲喊道:“歡迎老兵回家!”
這個打頭站立的老兵不是別人,正是胡力的老首長,彭長宜認識的竇老。
“歡迎老兵回家!”這句話,可能是對老胡最好的安慰了,這句話,傳遞出一個老兵、一個不曾離開過的老兵回家了……
眼淚,立刻從彭長宜的眼睛裏流出,此時,他發現,從始至終都沒有掉淚的樊文良,也抑製不住激動的心情,流出了熱淚……
在戰士們的護送下,胡力的骨灰,被戰士們抱上了一座高高的山頂,這座山的腳下,就是他當年服役的部隊軍營,在這座山的下麵,是那次事故中遇難的戰友們長眠的地方……彭長宜知道,當年,老胡就是在這裏被摘去領章和帽徽的……
肩頭和後背已經被細雨淋濕的竇老,捧起第一把骨灰,默默地把他撒向了山間……
樊文良捧起了第二把骨灰,他沒有直接將骨灰撒開,而是默默地放在胸前,閉上了眼睛,沒有人知道他此時對老胡說了什麽,半晌,半晌,不見他鬆開手裏的骨灰,樊夫人靜靜地站在他的旁邊,輕聲叫了聲:“老樊——”
樊文良這才睜開了眼睛,嘴唇顫抖著說道:老胡啊,咱老哥倆還從來都沒有分開過呢,你先在這裏等著我,等著我以後來找你……”說著,雙手顫抖著鬆開,骨灰便從他的指縫中流出,隨著山風,被吹散到了崇山峻嶺之間,最後,落入了大地的懷中……
事後,彭長宜知道,這次的骨灰安放儀式,是樊文良根據老胡生前的意思而進行的,但是,彭長宜無法知道樊文良和竇老是怎麽給老胡這個老兵安排的這一切,但是他深切地感到,在他們的心目中,老兵不死,老胡不死!
彭長宜不知道為什麽翟炳德沒有參加胡力的追悼會,也沒有參加骨灰安放儀式。在老胡閉上眼睛後,當樊文良領著幾個孩子趕到後,他和樊文良有過一次幾分鍾的單獨見麵,至於見麵談了什麽,彭長宜無從知道。
沒多久,在德山市的烈士陵園裏,新增加了一塊墓碑,上麵寫到:胡力烈士永垂不朽。落款是中共德山市委、德山市人們政府。
墓碑上麵的生平事跡寫的很簡單,隻寫著出生年月,出生日期是八月一日,寫著參軍的年限和調到德山少教所的年限,其餘的一切都簡略掉了……
處理完老胡的事後,彭長宜也掉了一層皮,此後有相當的一段時間裏,他的心情都很沉重,尤其是樊文良顫抖著雙手,依依不舍地鬆開捧著的骨灰的情景,深深地刻在他的腦海中,總也抹不掉,以至於在後來殘酷的官場生涯中,每每想起都感到溫馨……
吳冠奇不愧是一名成功的商人,他具備一切成功商人對機遇的把握和商機的捕捉能力,很快,一份詳細、周到、科學、嚴謹的“天鵝湖”旅遊觀光、休閑度假景區所有批次工程項目的可行性報告,經過專業論證後,很快出爐。
當天鵝湖景區的這份沉甸甸的報告放在彭長宜的麵前時,彭長宜居然有些激動,他隻匆匆地看了幾頁,就說道:“冠奇,謝謝你。”
吳冠奇奇怪地說道:“謝我?謝我什麽?”
“謝謝你看上了這個廢水庫,謝謝你繼續在三源投資。”
“嗨,你別把我們的關係整的這麽狹隘,我是商業行為,你是政府行為,請你不要這樣認識問題好不好?好像我們倆是官商勾結似的,你別忘了,你們羿大記者是怎麽稱呼我的——奸商啊?奸商的原則就是有利可圖,請你仔細看看我的報告,再激動不遲。另外,從今天開始,你要帶頭改道對那個廢水庫的稱呼,她有了自己的名字,叫天鵝湖,不許再說廢水庫廢水庫的了。”
彭長宜笑了,說道:“別說,這個名字真很響亮,盡管目前沒有天鵝,隻有水雞和野鴨,但是,卻把你這隻天鵝吸引來了,甚慰,甚慰。”
吳冠奇說:“光有我這一隻天鵝還不行,成不了多大的氣候,我準備多拉幾隻天鵝下水。如果你對天鵝湖這個名稱沒有異議的話,我們就定了這個名稱。”
彭長宜連聲說:“沒有,沒有,沒有,這個名稱好,實在是太好了,無法替代。誰起的?”
“當然是我吳冠奇了。”吳冠奇驕傲地說道:“我希望我這隻孤獨的老天鵝,能在你們三源,完成配對任務。”
“哈哈,就知道你有這層意思,不過撇去你的這層意思,這個名稱也是極好的。”彭長宜說著,就低頭翻看了一下,說道:“你還是撿重點複述一下吧,自從抽了血之後,我感覺特別懶,尤其是懶得看奸商的報告,而且這麽厚。”說著,合上了報告。
吳冠奇說道:“找借口是不?別忘了,我隻比你少抽了一半。”
“唉——可惜沒把他留住……”彭長宜遺憾地歎了口氣,眼睛望著天花板。
吳冠奇知道彭長宜重情義,他之所以在三源投資,其實也是看中了彭長宜的潛力和彭長宜務實的精神,要知道,一個地方政府能有改變一個地區麵貌的決心和意誌,那麽對商人來說,就是機遇,而且,彭長宜這個人幹淨、真實、可靠,他相信無論是三源還是彭長宜,都值得他來投資的。他看著彭長宜說道:
“長宜,盡管我們的血沒有留住他,但是,我們卻把他留了三天,沒有辦法,他傷得太重。”
彭長宜低下頭,半晌,他甩了甩頭說道:“冠奇,還是說你的報告吧,不說他了……”
吳冠奇點點頭,認真地說:“我這個規劃比較龐大,但的確可行,你首先要滿足我第一期用地,2500畝。”
彭長宜笑了,說道:“吳冠奇,你說你也是一個不小的企業家,還口口聲聲號稱奸商,我這一看,你也是徒有虛名啊,不知是沒錢還是思想保守,使了使勁才跟我要兩千五百畝?廢水庫的周圍都是山,別說2500畝,就是……”
吳冠奇打斷了他的話,說道:“我剛才就跟你重申過了,你要帶頭改掉原有的稱呼,她叫天鵝湖,為了方便,你就說天鵝湖景區。”
彭長宜笑了,說道:“好,天鵝湖,天鵝湖景區。”
吳冠奇笑了,說道:“縣長同誌,我讓你看報告你不看,報告上寫的明明白白,第一期規劃2500畝,第二期又是一個2000畝,請注意,除去水麵的麵積,還有第三期和第四期。第一期的2500是基本規劃,包括營造景區基本設施的建設,包括別墅、道路、綠植、美化亮化等等。第二期的項目主要就是一個,18洞的高爾夫球場,另外,還有第三期和第四期,你最後認真看看再發言。”
彭長宜舒心地笑了,說道:“哈哈,我說呢?看來我小瞧你了,好吧,我仔細看看,不過我告訴你,三源不趁別的,有的是荒山野嶺,別說你第三期第四期,你就是來個十期八期的才好呢?最好把城西都開發了才好呢?”
吳冠奇也笑了,說道“我就是一個小商人,靠我一個人的力量是不行的,我有個想法,並且論證後可行,我準備組建一個招商團,去北京、省城,甚至是香港去招商,不過,你要在水庫周圍規劃出一個園區,最好是和農業產業項目沾邊的這麽一個園區,然後我才好去招商。”
彭長宜說道:“沒問題。”
“有一點你要考慮清楚後在答應,我也沒憋什麽好屁,你知道,光靠農業觀光和旅遊度假這些個項目,盈利是很漫長甚至是很低的,以後,可能會以其它的形式來開發,比如……”
彭長宜擺了擺手,說道:“別把話說那麽明白,以後的事以後定。這個報告我看看,如果可行,我就上報,說不定還能為你申請一些省裏的政策和資金的扶持呢?”
吳冠奇說:“關於項目資金扶持這事,你們政府隻需給我應個名,我自己去省裏跑,不用你操心。對了,用不用再等等?”
“等什麽?”彭長宜反問道。
“等等你們一些事情有了結果再說?”吳冠奇試探著說道。
彭長宜眼一瞪,說道:“如果要是那樣等,黃瓜菜都涼了,不等,誰幹誰的?他一天兩天的沒有結果可以等,他要是一個月兩個月的沒結果,我們還不幹事了?真是的。”
吳冠奇點點頭,感覺彭長宜還是蠻有擔當的,就說道:“也許,會很快。”
彭長宜知道吳冠奇和玉瓊的交情,也知道吳冠奇人脈很廣,尤其是政界上的人脈,他的一些關係省裏甚至北京都有,他要是說“很快”,就應該慢不了,於是說道:“冠奇,你就放心幹,今天我是縣長支持你,明天換做別人仍然會支持你,因為,這是個雙贏的項目。”
吳冠奇笑了,說道:“這是我這幾天聽到的兩種不同的評語。”
彭長宜笑了,知道他是有所指,說道:“哦,另一種是什麽?”
“哈哈,你去問問你們羿大記者就知道了。”
“哈哈。”吳冠奇不用說,彭長宜也知道羿楠對這個項目是什麽樣的評語,他笑著說道:“怎麽?你還沒有進展?仍然沒讓你的女神對你刮目相看?”
“還刮目相看,就是稍微有點改變我也是欣喜若狂啊。”吳冠奇無可奈何地說道。
“哦?這麽失敗?”
“哎,要說也不是沒有一點冰融的跡象,那天我挽起胳膊給你朋友輸血的時候,我看到了她的眼裏有了崇拜,隻是我沒有好好地作秀一番,因為想到了人命關天。”
“那你就繼續英雄下去。”
“隻是後來我感到,她崇拜的目光投向你的時候更多一些。”吳冠奇故作憂鬱地說道。
彭長宜笑了,說道:“去你的,不許你這樣糟踐我們的記者。沒本事就說沒本事,找什麽客觀因素,人啊,總是有這樣一種習慣,習慣將失敗的原因歸結於他人,將成功的原因歸結於自己。如果你現在攻堅成功的話,你肯定不會說她崇拜我的眼神多一些?我估計,羿楠這堅冰,你攻克的確有些難度,不行的話趁早金盆洗手,鳴鑼收兵吧。”
果然,彭長宜的激將法湊效,吳冠奇一梗脖子說道:“我可能有談不成的生意,但是,在女人麵前還沒有失敗過!”
彭長宜一撇嘴,說道:“過於自信,就是自大的表現。我有必要提醒你,你最好分析一下到底是愛她,還是為了征服而攻堅?”
“廢話,不愛能這麽上心嗎?”
“那就好,我支持你繼續攻堅,不過咱們可是要說好,如果羿楠不答應你,這個項目你也必須要做!”
吳冠奇歎了一口氣,說道:“不做。”
“你敢,我明天就去錦安開會,散會後我就把這個報告給翟書記看,你不做的話,有你好瞧的。”
第二天,當彭長宜在錦安開完會後,他本想去看看翟炳德,順便把吳冠奇的項目匯報給翟書記,這時,孟客走了過來,彭長宜急忙迎向前去,跟孟客握手,說道:“孟市長,孟兄,謝謝!”
因為周遭有許多人,彭長宜沒有說明感謝的原因,但是孟客心知肚明,孟客說:“我沒做什麽,我後來聽說了,是他的堅持和你的鮮血,才讓他見了親人們最後一眼。”
他們沒有討論老胡的事,寒暄幾句就分開了,因為有人把孟客叫走了。
彭長宜想了想,還是決定直接去翟書記的辦公室,如果他沒有時間見自己,就把這個報告給他放下,今天的會議,翟炳德隻出席了一會兒,講了幾句話後就被人叫走了,估計是有事離開了。
果然,翟炳德沒在,他的秘書詢問彭長宜有什麽事,彭長宜就把吳冠奇的這份報告交到了秘書手中,說道:“如果有時間,請書記看看這個報告,我想先聽聽書記的意見再說。”
彭長宜的言外之意再明了不過的了,盡管這項工作是市長董興在抓,但是上次聽吳冠奇話的意思,似乎董興市長有呆不長的意思,所以,彭長宜這樣說也是想討個巧。
秘書接過報告,說:“放心,我一定交給翟書記看。”
彭長宜又去戴秘書長那裏坐了一會就走了。他借口有事,推掉了孟客和另外兩個縣長邀請的電話,其實,彭長宜是個很好在酒場上應酬的人,也是很好交的人,他之所以不和其它縣市的人聚會,主要還是因為目前三源問題很敏感,唯恐言多語失。酒桌上,彭長宜喜歡鬧騰,喜歡攪酒,在平時,這可能不算什麽,但目前他這個主持全麵工作的特殊身份,如果再像平時那樣折騰,就會被人詬病,甚至被人誤會,正如部長時刻教導的那樣,越是在一些敏感的特殊時期,越是要低調,最好的辦法就是回家,閉門謝客。彭長宜當然用不著閉門謝客,他隻要不去參加他們的聚會就可以了。
彭長宜和老顧簡單吃了一點飯後,他們就回亢州了,其實,他吃完飯後很想去見一個人,不知為什麽,每次來錦安,他都會想到她,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他又實在是不好去見她,他無法想象,在她笑靨如花的臉上,如今該會有著怎樣的愁苦?想了想,沒有給她打電話,還是那個原則,盡可能少地輕舉妄動吧。
在回去的路上,老顧放著三國演義歌曲的磁帶,突然,一首《哭諸葛》讓彭長宜登時淚流滿麵……
“蒼天啊,
你為何急匆匆將他交與秋風,
大地啊,
你為何急匆匆將他攬入懷中。
情願以死,
換他的生。
好率咱將士再出征。
鞠躬盡瘁,
誰能比?
一生潔白誰人及?
噢......
蒼天你太不公啊,
大地你太絕情!
空留下八陣兵圖和瑤琴。
噢......
蜀國將交付於何人?
生生痛死蜀人心…….”
自從得知老胡負傷住院到老胡的追悼會,直至把老胡妥善地安放在南方,彭長宜盡管也沒少流眼淚,但是,那些眼淚,更多的時候是在壓抑的情況下流的,他從來都沒有為老胡痛痛快快地流過眼淚,可是,當“蒼天啊”這三個字,被歌手哭喊出來後,彭長宜被震撼住了,那悲嗆的哭喊,勾起了他對老胡的無限悲憫之情……
也許,老顧聽見了他抽泣聲,便伸手關掉了車載音響,說道:“老胡幸運,他走了這麽多天了,要是知道你還這麽傷心,九泉之下也安心了——”說著,把紙巾遞給他
彭長宜聽老顧這麽一說,眼淚流的更歡了,他一邊擦著淚,一邊說道:“你不知道他有多麽可憐……”
老顧:“那麽多高級領導為他操心,也夠風光的了,原來怎麽就沒看出呢?”
是啊,在許多人眼裏,老胡就是一個看大門的,恐怕都沒人正眼看他一眼,就是因為這個,彭長宜更加覺得他這個人身上有種特殊氣質,既可憐,又可敬!
痛痛快快地位老胡流了一陣子眼淚後,彭長宜靠在座位上,望著窗外,靜靜地出神。
窗外,已是秋色滿目,萬物枯萎凋零的季節了,彭長宜想起了江帆,想起了丁一,想起了徐德強,他甚至想到了葉桐,還有那個暗戀黑雲的麻醉師,又想到了錦安對三源班子到底要做怎樣的安排,誰能來三源主政?
自從得知老胡負傷住院到老胡的追悼會,直至把老胡妥善地安放在南方,彭長宜盡管也沒少流眼淚,但是,那些眼淚,更多的時候是在壓抑的情況下流的,他從來都沒有為老胡痛痛快快地流過眼淚,可是,當“蒼天啊”這三個字,被歌手哭喊出來後,彭長宜被震撼住了,那悲嗆的哭喊,勾起了他對老胡的無限悲憫之情……
也許,老顧聽見了他抽泣聲,便伸手關掉了車載音響,說道:“老胡幸運,他走了這麽多天了,要是知道你還這麽傷心,九泉之下也安心了——”說著,把紙巾遞給他
彭長宜聽老顧這麽一說,眼淚流的更歡了,他一邊擦著淚,一邊說道:“你不知道他有多麽可憐……”
老顧:“那麽多高級領導為他操心,也夠風光的了,原來怎麽就沒看出呢?”
是啊,在許多人眼裏,老胡就是一個看大門的,恐怕都沒人正眼看他一眼,就是因為這個,彭長宜更加覺得他這個人身上有種特殊氣質,既可憐,又可敬!
痛痛快快地位老胡流了一陣子眼淚後,彭長宜靠在座位上,望著窗外,靜靜地出神。
窗外,已是秋色滿目,萬物枯萎凋零的季節了,彭長宜想起了江帆,想起了丁一,想起了徐德強,他甚至想到了葉桐,還有那個暗戀黑雲的麻醉師,又想到了錦安對三源班子到底要做怎樣的安排,誰能來三源主政?當這個念頭冒出來的時候,他自己都是一激靈……
顯然,關於三源未來主政的人選問題,是不需要他操心的,但有些人和事,總是在不經意間就從腦海裏突然冒出來。
前些日子,彭長宜給葉天揚打過一個電話,問過葉桐的情況,葉天揚隻是說她一切都好,學習很順利,也許,作為父親,他知道的隻是這些,盡管他從葉天揚那裏要了葉桐的聯係方式,但始終都沒有跟她聯係過,也許,他和葉桐都需要時間來放下。
有的人和事能放下,有的就永遠都放不下,就說丁一吧,他始終把她藏在心靈深處的某個角落裏,從來就沒有忘記過她,有好幾次,彭長宜不放心,都想去閬諸找她,反過來想想,人家都不在意你,你何苦呀?作為朋友交往,也總不能是剃頭挑子一頭熱啊?他江帆是這樣,丁一又是這樣,難道,他們心裏就都沒有他這個朋友嗎?
老胡也跟自己玩失蹤,但是老胡玩失蹤彭長宜能理解,老胡有自己的苦衷,有他認為的不方便,在老胡的內心深處,他始終都在保護著一個人,唯恐因為自己的身份給這個人臉上抹灰,所以,他大都時候都是默默的把自己藏起來,哪怕對曾經的老部下,哪怕對彭長宜這樣的摯友。老胡這樣做,不光是為了他要保護的人,也是為了戰友們留下的那些孩子和家屬們,因為老胡知道,隻有樊文良走穩、走好,他和那些孩子們才能安好。
這是一種大愛,是一種深沉的愛,是當今這個社會鮮有的愛!
一想到老胡默默的付出,彭長宜的心就疼,這是一個多麽好的人啊!蒼天的確是不應該過早地把他交與秋風,大地的確不應該這麽急匆匆地他攬入懷中……
歌者還在如泣如訴地唱著,彭長宜也是百感交集,這首歌,與其說是哭諸葛,不如說是彭長宜在哭老胡。
老顧從後視鏡裏看了他一眼,就見他的雙眼紅紅的,就說道:“長宜,別傷心了,不是有句話叫死者長已矣嗎,老胡他去那邊過日子去了,你哪,也要把這邊的日子過好,多想想三源,多想想工作吧。”
彭長宜一愣,不由地看了老顧一眼,他似乎從老顧的話裏聽出了某種弦外之音。在他的印象中,老顧是很少說這種話的,他從來不參政。難道,老顧也意識到了什麽?剛才那個念頭又怪異地冒了出來。
有的時候,某種念頭一旦從腦海中跳出來,就很難壓下去了。誰來主政三源?他從來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也從來都沒有琢磨過這個問題,他始終認為,那是上級的事,上級派誰來,是不會征求他 的意見的,他隻需要像部長囑咐的那樣,做好自己就行了。但是今天,這個問題卻是那麽清晰地出現在他的腦海裏,頑固地侵擾他的神經,他很奇怪,自己怎麽想到了這個問題,又怎麽這麽固執地想這個問題。
自從鄔友福被雙規彭長宜主持縣委和縣政府全麵工作以來,他從沒有想過誰來三源主政的問題,他隻想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超出這個範圍的事他從來都沒有想過,而且,部長也是這樣告誡他的,但是,這個念頭一旦蹦出來後,他就按不下去了。
有人說,當一個人長期處於一種混沌、疲倦、努力與枯燥相伴隨的時候,頭腦中往往會突然間湧現出一個從未有過的念頭,這個念頭其實也就是人的腦海中的“竅”,當人成長到一定階段中才會產生竅,當這個“竅”出現的時候,隨之而來的往往就是自己某扇心門的打開,這扇心門之所以打開,很多時候不是刻意的,而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結果。
人為什麽會成長?本質是因為你正麵臨一個沒有越過的坎,這道坎區隔了昨天的你和明天的你,也正是因為“坎”先於你的存在,你要邁過,就必須要成長。所以,成長,是坎的代名詞。但不是所以成長起來的人都能邁過這個坎,這需要有很好的悟性,有很好的社會人脈已經自己過得硬的競爭能力。
做官,就要有作為,就要有擔當,做人也一樣,不要怕擔責任,不要怕擔風險。做官,要從“山在哪裏”到“山在那裏”,繼而翻山越嶺。
一個人的成長和成熟,往往不是個體行為,而成功,卻往往發自於個體,發自於個體的主觀能動性,盡管是一件小概率事件,但許多人趨之若鶩,其中,大部分人終其一生都不可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