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長宜聽他說徐德強目光短淺,就不由得笑了,鄒子介哪裏知道,正是這個徐德強的旅遊思路,才使彭長宜打開眼界,最終成為富民強縣的好項目。他就笑著說道:“徐縣長有許多點子還是不錯的,對我很有啟發。”


    “什麽啟發?你不會成為一個礦縣長吧?”


    “哈哈。”彭長宜笑了,說:“我知道你對土地的感情,你說的和徐縣長說的在一定程度上來講都對,隻是視角不同而已。”


    “他對個屁!如果對的話上級幹嘛把他調走,把你調來了?”


    “這個……”彭長宜支吾了一下說道:“他犧牲了,發生了礦難,他是在搶險過程中犧牲的。”


    “哦……那對不起了,原諒我對他的不敬。”


    “沒什麽,子介,你有什麽好辦法沒有?”彭長宜說道。


    “我沒有什麽好辦法,你可以去省裏谘詢專家,反正你那裏地少、幹旱,就該考慮那些高附加值的農業品種和農業項目,這一點應該是無需置疑。至於怎麽種、種什麽,就要因地製宜、綜合考慮了。”


    彭長宜說:“你說的太對了,我今年春天想在一個鄉搞試點,試試你說的那個鮮食玉米深加工的項目,還想請教你,你看你春節也不回來,等你回來這邊籽種早就下地了。”


    鄒子介說:“我三四月份回去,那個時候咱們家裏正好是播種的季節。再說,我的種子,有一部分就在你們三源,你也可以拿出讓他們先試種。”


    “什麽,三源還有你的種子?”彭長宜吃驚地問道。


    鄒子介說:“是啊,三源到處都是防空洞,這些防空洞在外人眼裏是廢棄物,但是在我們眼裏卻是儲存籽種最好的最天然的冷庫,我們許多同行的種子都在那裏保存著呢,還有我老師的種子也在那裏。”


    “哦?是這樣啊。”


    “是啊,彭縣長,我跟你說,三源到處是寶,就說那些散落在各個大山深處的防空洞吧,不但是天然冷庫,可以儲存香蕉、水果,甚至是紅酒,還可以當做旅遊觀光產品開發,可以建成山間賓館、博物館,廢著太可惜了。”


    “哈哈,好主意,我跟你,我就想搞旅遊,搞成紅色觀光旅遊。”


    “好了,搞旅遊比開礦見效還快,直接富民。礦也得開,不開留著它幹嘛?那是地球給人類的禮物,不要白不要,就是國家目前對這些小鐵礦小煤礦限製太多,基本處於被取締的範疇,不但破壞環境,還浪費資源,所以我不太看好那些項目。”


    “哈哈,子介,你怎麽對三源這麽了解?”


    “因為那裏有我的試驗田,我必須要對那裏的土壤情況、氣候情況有所了解,不然怎麽能培養出適合這個緯度和氣候條件生長的玉米?再有,我接觸的都是一些搞研究工作的人,所以獲得的信息都是具有一定的科學性、準確性和前瞻性。”


    “嗯,你說得沒錯。對了,這麽遠,你是怎麽把種子運過來的?”


    “我們一起雇車,有的時候直接火車托運,另外咱們那邊總是有去你們那邊拉煤的車,有時也讓司機捎過去。”


    彭長宜又說:“子介,據你所知,這些防空洞是在部隊手裏還是在地方手裏。”


    “這些防空洞都是三線建設中搞的,大部分是部隊管著,部隊管著的是不對外的,有的還在當做軍事設施使用,也有地方保管的,你們那裏被廢棄不用的防空洞,到處都是,太行山在那個年代幾乎都挖空了,嗬嗬,我說的誇張了一些。”


    彭長宜當然知道這些防空洞的曆史,在中蘇決裂後,前蘇聯在蒙古部署了強大的軍事力量,對我國虎視眈眈,蝸居在台灣島的蔣介石以為他反攻複國的時機到來,也蠢蠢欲動。在這種情況下,毛主席決定加強三線建設,把國防工業大舉西遷,布置在美蔣和蘇修夠不著的大西南,並通過巴基斯坦總統向美國傳話:如果美國把戰爭強加給中國,那麽中國將奮力抵抗,戰鬥到底,不管來多少人,用什麽武器,包括核武器在內,可以肯定地說,他進的來出不去,必將被消滅在中國。三線建設是中國經濟史上又一次大規模的工業遷移過程,涉及到全國13個省市自治區,三線地區全部位於中國的腹地,距離東南沿海和西北邊境較遠,都在一千公裏左右,四麵有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太行山、大別山、賀蘭山、呂梁山等連綿山脈作天然屏障,在準備打仗的特定形勢下,是非常理想的戰略後方,用今天的概念來說,三線地區,實際上就是欠發達的地區,而且大部分都是貧困地區。


    三源,正是處在當時國家三線建設的規劃中,現在三源的山上和防空洞的兩側,還都有“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標語。三源是重要的戰備地區,直到現在,這裏還有兩個軍工企業留守,其它大部分軍工企業轉型後搬出大山,到經濟發達的地區開發民品項目。這裏的公路和鐵路還都是當年戰備時修建的,如今,仍然發揮著巨大的交通運輸作用。


    鄒子介的話讓彭長宜對這些散落在三源山上的防空洞又有了新的認識,他興奮地說道:“子介,你回來一定要告訴我,咱們好好喝喝酒聊聊天,你說的話對我非常有啟示作用。”


    鄒子介說:“我是信口胡謅的,如果真想怎麽做的時候,必須要找專家谘詢和指導。”


    “好,沒問題。”


    鄒子介說:“你去三源工作,我是最大的受益者,因為你可以來回來去地給我捎帶種子了。”


    彭長宜“哈哈”大笑著說道:“好,願意為你服務。”


    掛了鄒子介的電話後,小龐和齊祥就走了過來,彭長宜問齊祥:“飯菜都安排好了?”


    齊祥說:“都安排好了。”


    彭長宜往門口看了看,說道:“走,咱們看看飯菜去。”


    齊祥和小龐知道他不想回舞廳了,就從另一個門進到了餐廳。裏麵有幾個政府和市委的工作人員在說抽煙聊天,看見他進來了,就都忙著掐了煙,站了起來和他打招呼。


    彭長宜笑著說道:“你們辛苦了,一會多喝幾杯酒。”


    其中有一個人說道:“我們可不敢跟您喝,估計我們幾個綁在一起也喝不過您。”


    彭長宜說:“沒有的事。我的胃和你們的一樣,沒有特別大的容積。”


    他的話引來那幾個工作人員的笑聲。


    這時,酒店老板過來和彭長宜握手。老板說:“看看彭縣長還有什麽指示?”


    彭長宜笑了,說道:“我沒有指示,你去問齊主任吧。”


    齊祥就笑了,示意老板下去了。


    不知為什麽,彭長宜看了一眼這個餐廳中十來張擺好了酒水飲料的餐桌,從他這個對角看去,怎麽看怎麽像古時候的一個個兵陣,他不知道自己能否在三源破解這一個又一個的兵陣?


    年後,在三源縣人民代表大會上,彭長宜順利當選為三源縣人民政府縣長。從此,他正式加入了三源縣的權力場中,開始了在這個權力矩陣裏的博弈。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彭長宜把發展紅色旅遊的總體規劃和建立革命曆史博物館等規劃寫進了報告,同時被政府納入五件大事要事之列。這個旅遊規劃和建立革命曆史博物館的設想,在之前通過廣泛征求意見,又上常委會上討論通過,最後才寫進了新一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鄔友福跟他說:“長宜,你就放開膀子幹吧,我老了,沒有進取心,但我會支持你。”


    盡管彭長宜知道他說得有些言不由衷,他隻要不反對這就足夠了。


    年後,亢州政局也發生了變化,不僅新來了市委書記,就在亢州召開兩會的前夕,錦安市委組織部下發了文件,免去高鐵燕副市長的職務,任命她為亢州政協副主席。


    令江帆感到奇怪的是,按照錦安市的慣例,副處級到了五十五歲就不在擔任主要職務,原以為張懷會去政協,沒想到這次卻沒有動張懷,而是動了高鐵燕。朱國慶年前上上下下沒少活動,希望能接任張懷升任政府常務副市長,卻因為張懷依然留任而沒有上位。


    高鐵燕到了政協後,亢州又來了一位比高鐵燕年輕許多的女副市長,這名女副市長之前是錦安九三學社的常務副主席,一個有著學者氣質的女人。江帆原來打算提拔姚斌,但是隨著他書記夢的落空,姚斌副市長也就成了泡影。


    有一件事讓江帆感到些許的欣慰,你就是林岩被任命為北城區黨委書記,這一點他很感激韓冰。因為在兩會召開的前夕,也就是過了年上班的第一天,韓冰把江帆叫到三樓辦公室,跟他說起了北城書記空缺的事,本來,江帆不再對林岩接任書記抱有太大的幻想,但是,當韓冰跟他征求北城書記人選的時候,江帆有些欲擒故縱地說道:


    “韓書記,都知道林岩曾經是我的秘書,您征求我的意見不大合適吧?還是征求一下貴和書記和其他同誌們的意見吧?”


    哪知韓冰卻說:“對於亢州的情況,這麽幾天的功夫我的確了解得還不多,更別說這麽多幹部們的情況我就更不了解了,馬上兩會就要召開,北城區書記的位置絕對不能空缺了,必須要解決,其他同誌的意見我肯定要征求,尤其是貴和書記和寶華部長的意見,就因為林岩同誌是你的秘書,如今又是政府口裏的一把手,我就更應該先征求你的意見。”


    韓冰故意將“先”字說得很重,但是韓冰從來都是喜怒無形於色的人,從他臉上看不出什麽內容來的,盡管這樣江帆也很領情,他說道:“謝謝韓書記對我信任。要讓我評價林岩,那當然是沒有問題的,因為他是在我手裏成長起來的幹部,在清理基金會的工作中,在處理北城一些突發事件中,都保持了很高的黨性和原則性,他當北城的書記,除去資曆尚淺外,各方麵都沒有問題,而且他現在正在積極充電學習,我聽說他正在讀在職研究生。”


    韓冰聽他說完,就點點頭,說道:“聽你這麽說,我心裏就有底了。”


    就這樣,在兩會召開的前一周,林岩被亢州市委任命為北城黨委書記,劉忠接任北城區政府主任。


    通過林岩這件事,江帆對和韓冰的合作有了信心,最起碼韓冰在人事問題上能主動征求自己的意見,而且還尊重自己的意見,不像鍾鳴義那樣搞一言堂。隻是江帆有所不知,正是他的失落,才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林岩接任北城黨委書記,林岩,隻不過是翟炳德安撫他的一個手段 而已,韓冰也是得到了翟炳德的旨意後才主動征求江帆的意見。


    就在林岩來到江帆辦公室,特地向江帆表示感謝的時候,江帆說道:


    “感謝的話就不要說了,你我之間用不著這些,我向韓書記推薦你的時候,也不光是憑感情,你本身也具備這樣的實力。小林,好好幹,你還年輕,要多向周圍的同誌們請教,特別是劉忠,這個同誌跟彭長宜配合的不錯,工作有一套,所以你要虛心,尊敬老同誌,依靠新生的力量,做好北城的事,等過了這段時間,再私下給你祝賀吧。”


    林岩知道市長說的“過了這段時間”是什麽意思,顯然,這段時間是他比較苦悶的時間,是沒有心情給他祝賀的。看著江帆憔悴的麵容和疲憊的神態,林岩很是心疼,市長,是自己崇拜的偶像,是自己成長的啟蒙者,更是自己學習效仿的榜樣,看著他沒能如願,自己反倒春風得意,就暗暗下定決心,對於自己這一次升遷,不請客,不受請,不接受任何形式上的祝賀!


    林岩不隻是在心裏下了決心,事實上也是這樣做的,久經官場磨礪,他也十分清楚自己的升遷,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上級為了安慰市長而采取的一種手段,不然新書記上任,他不會這麽順利就被提拔的。所以,拒絕別人誇官的好意,也是他低調做人的原則。就連彭長宜說請他吃飯,給他誇官,他都拒絕了,他跟彭長宜說道:


    “彭老兄,我這個官怎麽來的,別人不清楚您還不清楚嗎?我當這個官多虧了市長的提攜,他心情不舒暢,您說我能開心嗎?我現在向您學習,杜絕一切誇官宴請,老老實實地低調地做人。”


    彭長宜知道林岩指的是什麽,彭長宜上次也是在很短的時間裏當上了北城區主任,為了免遭人嫉妒,部長就千叮嚀萬囑咐,要他低調做事,盡可能少地接受別人的誇官宴請,把慶祝範圍控製在最小的圈子中。但是今天林岩顯然不單純是為了低調才這麽做,他是為了照顧了江帆的情緒,本來就是,江帆沒有如願,你一個小秘書得瑟什麽?林岩能認識到這一點,他很佩服,所以也就不為難林岩了。


    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江帆決定要處理自己的事情了。他最近看到一句話,這句話對他的啟發太大了,那就是,“人隻有掌握自己,方可自由”。他真真切切感到了自由的重要,沒有什麽能替代自由,他已經到了要掙脫捆綁在自己身上枷鎖的時候了,所有發生的一切,已經讓他下定了決心,解決必須該解決的問題。


    於是,陽春三月,市政府工作不太忙的情況下,江帆按照程序,到北京袁小姶的戶口所在地的某城區人民法院起訴離婚。


    但在開庭審理的過程中,由於他提供給法庭的證據不足,主要是證明他們夫妻分居多年感情破裂的證據不足,而袁小姶則提供給了法庭他們夫妻關係尚好,而江帆有第三者插足的證據。


    這些證據就是幾張他們夫妻倆在一起吃飯時的照片,從照片中顯示,他們的關係很融洽,江帆還在給袁小姶夾菜,而且他們還喝了交杯的照片。另外幾張照片是在北京他們共同的家裏,他們夫妻在床上纏綿的照片。


    法庭上,當法庭工作人員把這些照片讓江帆看的時候,他的頭蒙了。他一句話都說不出,而是抬眼看向袁小姶,看向跟他做了好幾年夫妻的袁小姶,那一刻,恍惚看著一個陌生人,一個即便從自己眼前走過都不會讓他斜視一眼的袁小姶。


    袁小姶當然明白江帆目光裏此時的含義,他那目光是自己迄今為止看到的世界上最冷漠的目光,直讓她透徹骨髓;他的目光又是最犀利的,足以讓她醜態畢露、無以遁形。她的神情也出現了片刻的尷尬,但很快這尷尬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蔑視,是仇恨!


    而證實第三者插足的證據就是侯青和私人偵探偷拍的江帆和丁一在一起的那幾張照片。


    這些照片起到了關鍵作用,所以江帆被袁小姶反咬一口,說是江帆當了市長有了外遇才要跟她離婚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力之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諸並收藏權力之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