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文良接過信後,看了一眼,上麵寫著“給市委”三個字。他翻過來看了看,就交給了崔慈。
崔慈沒有立刻打開,而是問道:“他為什麽要交給市委這樣一封信?”
為什麽?這也是王家棟此刻想知道的,他在想,是不是彭長宜做的工作?
其實,王家棟冤枉了彭長宜,引發張良老婆把信交出去的導火索是電視節目裏一個法製專題,裏麵說的是貪汙犯的孩子上學遭到別人的歧視,沒有夥伴沒有朋友的故事,看得她痛哭流涕,想到丈夫告訴她,如果小樓被張懷收回,張懷還不打算給錢或者給錢達不到15萬塊的時候,就讓她把信交到市委。既然丈夫都這麽說,那就說明丈夫不一定有貪汙的問題,張懷之所以這樣說,就是想封住她的口。她知道丈夫不在了,自己鬥不過張懷,既然鬥不過張懷,那還是按丈夫臨終囑咐的去做吧,相信丈夫把什麽問題都想到了。想到這裏,她對著丈夫的遺像默默了流了半天的眼淚,這才拿起這封信,去了市委。
張夫人低著頭,含著眼淚說道:“他頭走的時候跟我說,領導隻要看到這封信就什麽都明白了,所以我也就不解釋了,等你們看完信有什麽問題再找我,我先走了。”
樊書記站了起來,跟她握手,說道:“感謝你對市委的信任,你慢走,有什麽問題我們再找你,希望到時你配合我們。”
張夫人眼裏就有了淚花,她使勁點點頭,咬著嘴唇,就走了出去。
王家棟出來,一直把她送到樓梯口,這才回到會議室。
樊文良見他進來後說道:“鑒於當事人讓三人共同看這信,那麽咱們三人就看看。這封信無論是什麽內容,涉及到什麽人都需要我們三人保密,不得私自向外擴散,這一點作為組織紀律我強調一下。崔書記,打開吧。”
崔慈打開後,盡管他很想看,但還是交到了樊文良的手裏,樊文良仔細的看完後,眉頭就逐漸擰成了一個疙瘩,明顯感到他壓抑著自己的情緒,看完後,又翻回來看,最後交到崔慈的手裏,崔慈看著看著,也震驚不小,他不時的抬頭看一眼樊文良,然後又繼續往下看信,看完後,就交到了王家棟的手裏。
拿到這封傳說已久的信,王家棟並沒有迫不及待的看了下去,這封信對他來說或許已經不神秘了,他現在考慮的不是信件本身的內容,而是在揣摩此時樊書記的心理,他深吸了一口氣,眼光落在了信紙上。
市委領導好:
估計你們看到這封信後我已經離開了,原諒我等到現在而且是以這樣一種方式向組織坦白我的問題。
首先感謝市委對我的人性關懷,直到現在都沒有免我的職。其實我早就寫好了辭職信,之所以遲遲沒有交給組織,我是有私心的,這個時候我已經不再貪戀這個職位了,我的私心主要考慮的我身後的一些事。就是現在,我都難以向組織坦白這一切,但是我知道我必須這樣做。
我不知道市委是否注意到,在蓮花村高爾夫俱樂部的旁邊,多出一排小洋樓。是的,這排小洋樓是非法的,盡管是以俱樂部的名義征得的土地,但是卻不在俱樂部的名下,但俱樂部沒有出錢,也不歸俱樂部管,那是非法之物。沒錯,這六戶中有我張良的,還有副市長張懷的,有負責為這個項目牽線搭橋的省政協的一位領導、錦安市政府部門的一位領導(恕我不說出他們的名字,不過這個調查起來一點都不困難),有當時包片幹部北城區副書記任小亮,還有俱樂部一位高管的。
上次張懷來北京看我,他看我重病在身,康複希望渺茫,就開始打我這套房子的主意,說是有個省領導的父母想在北京周邊定局,但是北京房子太貴,而且老人也不想在大城市居住,他就很婉轉的跟我說讓我把那房子讓出來,可以補償給我幾萬塊錢。我當時沒表態。不過我敢肯定的是如果我真的不在了,我的家人是很難得到這房子的,出於這個心理我也遲遲沒有向組織提出辭職,因為我的確想在有生之年給家人留下一套房子。後來張懷又來北京跟我說這事,我當時就想,即便我不同意交出房子,將來涉及到房子產權問題都要經他的手,我家屬肯定算計不過他,所以我就想,與其留給家人一個大麻煩,不如交給組織,本來這個房子從占地到建設我一分錢都沒掏過,完全是非法所得,交出去我也就踏實了,九泉之下也安心了,也免得給後代留下一個大包袱。
我出於私心考慮,總想死後能給家人留下一筆財富,可能是我錯了,因為總是還有比我更貪婪的人,所以,今天這封信才會這麽遲的交到市委。
我鄭重聲明,此事和我的家人沒有任何關係,他們毫不知情,隻不過是按我的吩咐交出信件罷了。
張良
一九九一年四月二十八日
王家棟從頭看了兩遍,就交給了崔慈。
樊文良不說話,在屋裏踱著步子,盡管臉上看不出任何表情,但是後腮幫在不停的咬動。王家棟知道這是樊文良為了壓抑某種內心的怒火而慣有的動作。
樊書記不說話,王家棟也不說話,大凡在這種場合,王家棟表現的都是特別深沉。
崔慈暗自磨叨了一句,說:“我的權限隻能查兩個人,還有一個死了的,這……唉。”
王家棟兩手撐在沙發上,盯著前麵牆上樊文良的書法作品,那是上次全市攝影書法藝術展上的作品,因為市領導的作品不許參加拍賣,展覽結束後,工作人員就把它掛在了市委會議室的牆上,這是嶽飛的千古絕唱《滿江紅?怒發衝冠》。
樊文良踱了半天步才開口說話:“既然你們倆知道了這事,拿個主意吧。”
崔慈說:“如果要查的話,隻能從任小亮身上開刀。”
樊文良看了一眼崔慈,站住,又把目光落在王家棟的身上,說道:“家棟,你什麽意見?”
王家棟能說什麽,他當初同意範衛東的意見,把任小亮放在書記的位置上是有自己的私心的,那就是讓任小亮給彭長宜先占下這個位置,他早就意識到小洋樓跟任小亮有關。小洋樓,就是張懷和任小亮的一處軟肋,想什麽時候捏就什麽時候捏,等條件成熟後,市委必然會把任小亮從北城書記這個位置上移開,那樣,他就騰出了這個位置。所以,他提前把局布好,至於最終結局是什麽樣,那隻能天知道了。但是,眼下這個問題沒這麽簡單了,牽扯出市、省的領導,就顯得的非常棘手了。
他清了清嗓子說道:“這封信的真實性我不懷疑,但是從信中給的一些信息來看,無疑還是一個類似於江湖上分贓不均的故事。也就是說張良提前知道了張懷要打他那份利益的主意,才給家人留下這封信,告訴家人在什麽情況下把這信交到什麽人的手中,而且還要求三人以上,他深知這封信的幹係重大,所以才這樣做。”
樊文良皺了皺眉頭,崔慈說:“你說的這些樊書記都清楚,樊書記跟你要的是意見。”
王家棟沒理他,繼續說:“連死去的人都知道這件事的幹係重大,我想,我們還是冷靜處理為妙。”這話說出後,王家棟到現在才有些後悔當初不但沒有阻止彭長宜的調查,反而暗示他查清楚這件事。要知道眼下對樊文良來說,穩定,是第一位的,隻有穩定,他才能在亢州全身而退,隻有穩定,他才能有更好的平台。他很懊惱,自己居然也犯了小不忍則亂大謀的錯誤。
樊文良想了想說道:“鑒於目前馬上就要過春節,過了春節緊接著就是我們的兩會,明年從上到下都要換屆,我的意見是暫且壓下這事,暫且不向錦安做匯報,等穩定後再說,你們的意見哪?”
王家棟說道:“我非常同意樊書記的意見,大局為重,穩定第一。”
崔慈心想從亢州牽扯出了廳級和省級官員,對亢州的確沒有什麽好處,對他也沒有什麽好處,就說道:“我也同意樊書記的意見,隻是,如果張良老婆再來該怎麽答複?”
“怎麽答複你看著辦。”樊文良說的很幹脆,他清清嗓子說道:“既然我們三個知情人同意的話,那我再強調一下紀律,這事僅限於我們三人知道,不得外傳,這信交由紀檢會,作為密件封存,任何人都不得私自查看。”
三人走出會議室,王家棟剛坐在辦公室,想給彭長宜打個電話,正在這時,電話響了,是樊文良,讓他過去。
王家棟習慣要漱口,這才想起自己沒有抽煙,就放下水杯走了出去。
樊文良說道:“坐吧。”
王家棟坐在離他最近的位置上。
樊文良說道:“這樣處理行嗎?”
王家棟說道:“目前隻能這樣,您說的對,穩定第一。”
“跟我說實話,你事先知道這事嗎?”說這話的時候,樊文良並不看他,而是顯得漫不經心的樣子。
王家棟心裏一動,但臉上不動聲色的說:“知道有這樣一排小洋樓,但是沒想這麽多,認為是俱樂部高管自己蓋的房子。”
“嗯,這事很麻煩,實話說我對那排小洋樓也產生過懷疑,但是也跟你的想法一樣,現在情況顯然不是這樣。”樊文良這才看了他一眼說道。
“您的擔心正是家棟的擔心。”王家棟的確擔心了。
“嗯,我們捂下這件事好說,張良老婆那頭怎麽說?房子她沒得上,能眼睜睜看著別人去住而不追究這事嗎?”
“這……”王家棟一時也沒了主意。
“家棟,真煩!別人到你地盤偷東西,你還得給他打掩護,真他媽的……窩囊!”樊文良很少說粗話。
王家棟想了想,說:“我想想辦法吧。”
對於王家棟來說,辦法有的是,這裏需要他動腦筋的是怎麽能讓自己的勢力在每一次變故中取得最大利益,這才是他費心思的地方。
“老板,這事應該讓江帆知道。”沒人的時候王家棟喜歡這樣稱呼樊文良。
樊文良見王家棟語氣堅定,想了想說道:“應該,找個機會咱倆跟他磨叨磨叨。”
其實,每次遇到重大事件,樊文良還是比較信任王家棟的,有的時候這種信任變成依賴。
部長打電話的時候,彭長宜正在下邊“訪貧問苦。”
盡管這樣的活動每年都搞,但是彭長宜第一次作為地方官員,他決定認認真真的走這次過場。一是自己本來就是農村出來的孩子,對農民生存現狀始終都有一顆同情心;二來這也是展示自己一次最好的方式。所以,他請示黨委後,加大了今年慰問的範圍和資金額度。
他帶著副書記劉忠、新上任的武裝部長轉業軍人蔡勝利,還有民政、政辦、婦聯、團委的人,走村串戶慰問那些困難戶、五保戶、傷殘軍人以及軍烈屬,為這些人送去米麵和油等生活必需品,還有一百塊錢,確保他們過年吃上餃子。
北城,盡管是全市中最富庶的地方,但在撤縣建市城關鎮分家的時候,又將轄區附近的六個自然村劃給了北城,這六個村子農民由於耕地較多,出去打工的人很少,生活水平也普遍較低,在這次走訪中,彭長宜看到周林時期留下的空洞的大棚,心裏也的確有了些想法。
去年跟江帆去錦安開會,江帆就有盤活這些大棚的意思,如果冬閑時候,引導這些農民把廢棄的大棚利用起來,種上一些反季節的蔬菜,不但能增加收入,也能讓江帆臉上有光,的確是件好事,於是他就跟柳泉說:
“這個任務交給你了,你負責培訓出一批種菜能手,到時可以考慮給你們一些補助,帶領鄉民種菜致富,但是別搞太大,找個基礎好點的村子先搞試點,等人們見到效益了,你不用費盡口舌去宣傳,自然而然就有效仿的了。”
柳泉是農院畢業的,分配在科委工作,後來國家加大了對農政策的傾斜力度,啟動了扶持三農計劃,按照上級要求,各個鄉鎮都配備了科技副鄉長,這些農口畢業的學生有點起色的都成了科技副鄉長,有的人還因此去掉“科技”兩字,正式進入科級幹部序列的編製。
柳泉就是其中的一個,她的“轉正”得益於彭長宜的幫助,目前分管農村科技普及工作,所以對彭長宜的話也就言聽計從。她爽快的說道:“沒問題,過了年我就先試試。”
“千萬不能貪大求洋,先搞好一個村就行。”彭長宜囑咐道。
從下邊村子回來後,快到中午了,彭長宜給部長打了電話,部長劈頭就說:“擺花架子的回來了?”
彭長宜一聽,就笑了:“您老人家注意用詞,我們是真真切切的在訪貧問苦。”
哼,真是不知道自己姓什麽了。王家棟心裏想著,嘴裏就說:“你小子還挺能高抬自己,還訪貧問苦?你有什麽資格訪貧問苦?充其量就是給老百姓送點過年的米麵。”
“還有錢呐!”彭長宜故意說道。
“你是不是還摸了摸人家炕上鋪得厚不厚,掀開鍋蓋看人家吃得好不好啦?”王家棟譏諷道。
彭長宜撲哧樂出聲,說道:“不就是剛才信號不好,電話斷了嗎?您至於這麽損我嗎?再說那也不是我的錯呀?是電信局的錯。”
“別貧了,馬上過來!”王家棟低聲說道,就掛了電話。
彭長宜料定部長有事,放下電話來不及跟任小亮招呼一聲,就奔市委市府大樓趕去,果真見部長仍在辦公室。
部長見他進來,就說道:“張良老婆來了。”
“哦?”彭長宜吃了一驚,說道:“幹嘛來了?”
部長認為彭長宜應該知道這事,就盯著他問道:“你不知道嗎?”
崔慈沒有立刻打開,而是問道:“他為什麽要交給市委這樣一封信?”
為什麽?這也是王家棟此刻想知道的,他在想,是不是彭長宜做的工作?
其實,王家棟冤枉了彭長宜,引發張良老婆把信交出去的導火索是電視節目裏一個法製專題,裏麵說的是貪汙犯的孩子上學遭到別人的歧視,沒有夥伴沒有朋友的故事,看得她痛哭流涕,想到丈夫告訴她,如果小樓被張懷收回,張懷還不打算給錢或者給錢達不到15萬塊的時候,就讓她把信交到市委。既然丈夫都這麽說,那就說明丈夫不一定有貪汙的問題,張懷之所以這樣說,就是想封住她的口。她知道丈夫不在了,自己鬥不過張懷,既然鬥不過張懷,那還是按丈夫臨終囑咐的去做吧,相信丈夫把什麽問題都想到了。想到這裏,她對著丈夫的遺像默默了流了半天的眼淚,這才拿起這封信,去了市委。
張夫人低著頭,含著眼淚說道:“他頭走的時候跟我說,領導隻要看到這封信就什麽都明白了,所以我也就不解釋了,等你們看完信有什麽問題再找我,我先走了。”
樊書記站了起來,跟她握手,說道:“感謝你對市委的信任,你慢走,有什麽問題我們再找你,希望到時你配合我們。”
張夫人眼裏就有了淚花,她使勁點點頭,咬著嘴唇,就走了出去。
王家棟出來,一直把她送到樓梯口,這才回到會議室。
樊文良見他進來後說道:“鑒於當事人讓三人共同看這信,那麽咱們三人就看看。這封信無論是什麽內容,涉及到什麽人都需要我們三人保密,不得私自向外擴散,這一點作為組織紀律我強調一下。崔書記,打開吧。”
崔慈打開後,盡管他很想看,但還是交到了樊文良的手裏,樊文良仔細的看完後,眉頭就逐漸擰成了一個疙瘩,明顯感到他壓抑著自己的情緒,看完後,又翻回來看,最後交到崔慈的手裏,崔慈看著看著,也震驚不小,他不時的抬頭看一眼樊文良,然後又繼續往下看信,看完後,就交到了王家棟的手裏。
拿到這封傳說已久的信,王家棟並沒有迫不及待的看了下去,這封信對他來說或許已經不神秘了,他現在考慮的不是信件本身的內容,而是在揣摩此時樊書記的心理,他深吸了一口氣,眼光落在了信紙上。
市委領導好:
估計你們看到這封信後我已經離開了,原諒我等到現在而且是以這樣一種方式向組織坦白我的問題。
首先感謝市委對我的人性關懷,直到現在都沒有免我的職。其實我早就寫好了辭職信,之所以遲遲沒有交給組織,我是有私心的,這個時候我已經不再貪戀這個職位了,我的私心主要考慮的我身後的一些事。就是現在,我都難以向組織坦白這一切,但是我知道我必須這樣做。
我不知道市委是否注意到,在蓮花村高爾夫俱樂部的旁邊,多出一排小洋樓。是的,這排小洋樓是非法的,盡管是以俱樂部的名義征得的土地,但是卻不在俱樂部的名下,但俱樂部沒有出錢,也不歸俱樂部管,那是非法之物。沒錯,這六戶中有我張良的,還有副市長張懷的,有負責為這個項目牽線搭橋的省政協的一位領導、錦安市政府部門的一位領導(恕我不說出他們的名字,不過這個調查起來一點都不困難),有當時包片幹部北城區副書記任小亮,還有俱樂部一位高管的。
上次張懷來北京看我,他看我重病在身,康複希望渺茫,就開始打我這套房子的主意,說是有個省領導的父母想在北京周邊定局,但是北京房子太貴,而且老人也不想在大城市居住,他就很婉轉的跟我說讓我把那房子讓出來,可以補償給我幾萬塊錢。我當時沒表態。不過我敢肯定的是如果我真的不在了,我的家人是很難得到這房子的,出於這個心理我也遲遲沒有向組織提出辭職,因為我的確想在有生之年給家人留下一套房子。後來張懷又來北京跟我說這事,我當時就想,即便我不同意交出房子,將來涉及到房子產權問題都要經他的手,我家屬肯定算計不過他,所以我就想,與其留給家人一個大麻煩,不如交給組織,本來這個房子從占地到建設我一分錢都沒掏過,完全是非法所得,交出去我也就踏實了,九泉之下也安心了,也免得給後代留下一個大包袱。
我出於私心考慮,總想死後能給家人留下一筆財富,可能是我錯了,因為總是還有比我更貪婪的人,所以,今天這封信才會這麽遲的交到市委。
我鄭重聲明,此事和我的家人沒有任何關係,他們毫不知情,隻不過是按我的吩咐交出信件罷了。
張良
一九九一年四月二十八日
王家棟從頭看了兩遍,就交給了崔慈。
樊文良不說話,在屋裏踱著步子,盡管臉上看不出任何表情,但是後腮幫在不停的咬動。王家棟知道這是樊文良為了壓抑某種內心的怒火而慣有的動作。
樊書記不說話,王家棟也不說話,大凡在這種場合,王家棟表現的都是特別深沉。
崔慈暗自磨叨了一句,說:“我的權限隻能查兩個人,還有一個死了的,這……唉。”
王家棟兩手撐在沙發上,盯著前麵牆上樊文良的書法作品,那是上次全市攝影書法藝術展上的作品,因為市領導的作品不許參加拍賣,展覽結束後,工作人員就把它掛在了市委會議室的牆上,這是嶽飛的千古絕唱《滿江紅?怒發衝冠》。
樊文良踱了半天步才開口說話:“既然你們倆知道了這事,拿個主意吧。”
崔慈說:“如果要查的話,隻能從任小亮身上開刀。”
樊文良看了一眼崔慈,站住,又把目光落在王家棟的身上,說道:“家棟,你什麽意見?”
王家棟能說什麽,他當初同意範衛東的意見,把任小亮放在書記的位置上是有自己的私心的,那就是讓任小亮給彭長宜先占下這個位置,他早就意識到小洋樓跟任小亮有關。小洋樓,就是張懷和任小亮的一處軟肋,想什麽時候捏就什麽時候捏,等條件成熟後,市委必然會把任小亮從北城書記這個位置上移開,那樣,他就騰出了這個位置。所以,他提前把局布好,至於最終結局是什麽樣,那隻能天知道了。但是,眼下這個問題沒這麽簡單了,牽扯出市、省的領導,就顯得的非常棘手了。
他清了清嗓子說道:“這封信的真實性我不懷疑,但是從信中給的一些信息來看,無疑還是一個類似於江湖上分贓不均的故事。也就是說張良提前知道了張懷要打他那份利益的主意,才給家人留下這封信,告訴家人在什麽情況下把這信交到什麽人的手中,而且還要求三人以上,他深知這封信的幹係重大,所以才這樣做。”
樊文良皺了皺眉頭,崔慈說:“你說的這些樊書記都清楚,樊書記跟你要的是意見。”
王家棟沒理他,繼續說:“連死去的人都知道這件事的幹係重大,我想,我們還是冷靜處理為妙。”這話說出後,王家棟到現在才有些後悔當初不但沒有阻止彭長宜的調查,反而暗示他查清楚這件事。要知道眼下對樊文良來說,穩定,是第一位的,隻有穩定,他才能在亢州全身而退,隻有穩定,他才能有更好的平台。他很懊惱,自己居然也犯了小不忍則亂大謀的錯誤。
樊文良想了想說道:“鑒於目前馬上就要過春節,過了春節緊接著就是我們的兩會,明年從上到下都要換屆,我的意見是暫且壓下這事,暫且不向錦安做匯報,等穩定後再說,你們的意見哪?”
王家棟說道:“我非常同意樊書記的意見,大局為重,穩定第一。”
崔慈心想從亢州牽扯出了廳級和省級官員,對亢州的確沒有什麽好處,對他也沒有什麽好處,就說道:“我也同意樊書記的意見,隻是,如果張良老婆再來該怎麽答複?”
“怎麽答複你看著辦。”樊文良說的很幹脆,他清清嗓子說道:“既然我們三個知情人同意的話,那我再強調一下紀律,這事僅限於我們三人知道,不得外傳,這信交由紀檢會,作為密件封存,任何人都不得私自查看。”
三人走出會議室,王家棟剛坐在辦公室,想給彭長宜打個電話,正在這時,電話響了,是樊文良,讓他過去。
王家棟習慣要漱口,這才想起自己沒有抽煙,就放下水杯走了出去。
樊文良說道:“坐吧。”
王家棟坐在離他最近的位置上。
樊文良說道:“這樣處理行嗎?”
王家棟說道:“目前隻能這樣,您說的對,穩定第一。”
“跟我說實話,你事先知道這事嗎?”說這話的時候,樊文良並不看他,而是顯得漫不經心的樣子。
王家棟心裏一動,但臉上不動聲色的說:“知道有這樣一排小洋樓,但是沒想這麽多,認為是俱樂部高管自己蓋的房子。”
“嗯,這事很麻煩,實話說我對那排小洋樓也產生過懷疑,但是也跟你的想法一樣,現在情況顯然不是這樣。”樊文良這才看了他一眼說道。
“您的擔心正是家棟的擔心。”王家棟的確擔心了。
“嗯,我們捂下這件事好說,張良老婆那頭怎麽說?房子她沒得上,能眼睜睜看著別人去住而不追究這事嗎?”
“這……”王家棟一時也沒了主意。
“家棟,真煩!別人到你地盤偷東西,你還得給他打掩護,真他媽的……窩囊!”樊文良很少說粗話。
王家棟想了想,說:“我想想辦法吧。”
對於王家棟來說,辦法有的是,這裏需要他動腦筋的是怎麽能讓自己的勢力在每一次變故中取得最大利益,這才是他費心思的地方。
“老板,這事應該讓江帆知道。”沒人的時候王家棟喜歡這樣稱呼樊文良。
樊文良見王家棟語氣堅定,想了想說道:“應該,找個機會咱倆跟他磨叨磨叨。”
其實,每次遇到重大事件,樊文良還是比較信任王家棟的,有的時候這種信任變成依賴。
部長打電話的時候,彭長宜正在下邊“訪貧問苦。”
盡管這樣的活動每年都搞,但是彭長宜第一次作為地方官員,他決定認認真真的走這次過場。一是自己本來就是農村出來的孩子,對農民生存現狀始終都有一顆同情心;二來這也是展示自己一次最好的方式。所以,他請示黨委後,加大了今年慰問的範圍和資金額度。
他帶著副書記劉忠、新上任的武裝部長轉業軍人蔡勝利,還有民政、政辦、婦聯、團委的人,走村串戶慰問那些困難戶、五保戶、傷殘軍人以及軍烈屬,為這些人送去米麵和油等生活必需品,還有一百塊錢,確保他們過年吃上餃子。
北城,盡管是全市中最富庶的地方,但在撤縣建市城關鎮分家的時候,又將轄區附近的六個自然村劃給了北城,這六個村子農民由於耕地較多,出去打工的人很少,生活水平也普遍較低,在這次走訪中,彭長宜看到周林時期留下的空洞的大棚,心裏也的確有了些想法。
去年跟江帆去錦安開會,江帆就有盤活這些大棚的意思,如果冬閑時候,引導這些農民把廢棄的大棚利用起來,種上一些反季節的蔬菜,不但能增加收入,也能讓江帆臉上有光,的確是件好事,於是他就跟柳泉說:
“這個任務交給你了,你負責培訓出一批種菜能手,到時可以考慮給你們一些補助,帶領鄉民種菜致富,但是別搞太大,找個基礎好點的村子先搞試點,等人們見到效益了,你不用費盡口舌去宣傳,自然而然就有效仿的了。”
柳泉是農院畢業的,分配在科委工作,後來國家加大了對農政策的傾斜力度,啟動了扶持三農計劃,按照上級要求,各個鄉鎮都配備了科技副鄉長,這些農口畢業的學生有點起色的都成了科技副鄉長,有的人還因此去掉“科技”兩字,正式進入科級幹部序列的編製。
柳泉就是其中的一個,她的“轉正”得益於彭長宜的幫助,目前分管農村科技普及工作,所以對彭長宜的話也就言聽計從。她爽快的說道:“沒問題,過了年我就先試試。”
“千萬不能貪大求洋,先搞好一個村就行。”彭長宜囑咐道。
從下邊村子回來後,快到中午了,彭長宜給部長打了電話,部長劈頭就說:“擺花架子的回來了?”
彭長宜一聽,就笑了:“您老人家注意用詞,我們是真真切切的在訪貧問苦。”
哼,真是不知道自己姓什麽了。王家棟心裏想著,嘴裏就說:“你小子還挺能高抬自己,還訪貧問苦?你有什麽資格訪貧問苦?充其量就是給老百姓送點過年的米麵。”
“還有錢呐!”彭長宜故意說道。
“你是不是還摸了摸人家炕上鋪得厚不厚,掀開鍋蓋看人家吃得好不好啦?”王家棟譏諷道。
彭長宜撲哧樂出聲,說道:“不就是剛才信號不好,電話斷了嗎?您至於這麽損我嗎?再說那也不是我的錯呀?是電信局的錯。”
“別貧了,馬上過來!”王家棟低聲說道,就掛了電話。
彭長宜料定部長有事,放下電話來不及跟任小亮招呼一聲,就奔市委市府大樓趕去,果真見部長仍在辦公室。
部長見他進來,就說道:“張良老婆來了。”
“哦?”彭長宜吃了一驚,說道:“幹嘛來了?”
部長認為彭長宜應該知道這事,就盯著他問道:“你不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