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北行二十裏,有一座文峰山。荀子帶領李斯、陳囂,乘車向文峰山走去。


    荀子懷著一股崇敬之情訴說曆史。這裏原叫神峰山。二百多年前,魯國出了一個不起的人物叫季文子,魯國百姓為了紀念他,將神峰山改為文峰山。


    陳囂問:“老師,季文子為什麽這樣了不起呢?”


    荀子說:“季文子在魯國執掌國政三十三年〈前601至前568x經曆了魯宣公、魯成公、魯襄公三代君主,他掌管著魯國的朝政和財富,可以說是大權在握。然而他自己卻毫無積蓄。他的妻妾不穿絲綢,隻穿布衣;他的馬不用糧食做飼料,隻吃青草。他克勤克儉,忠貞守節,數十年如一日。像這樣的人,百姓怎麽能不想念他呢?”1


    荀子感歎道:“不富無以養護民情,不教無以調理百姓。家有五畝宅院,百畝田地,使之務其業而不奪其時,可以使其富;立大學,設幼學,修六禮,明七教,可使民走入正道。詩曰:‘飲之食之,教之誨之。’這樣王者的政事就完備了。”


    陳囂想了想說:“當年孔夫子在曲阜辦學,後人叫它杏壇。老師是當今的至賢名師,老師辦的學,也應當稱杏壇,可以叫文峰杏壇。”荀子說:“名字可以叫文峰杏壇,但不是與孔夫子比肩,而是效法孔夫子。”


    秋季農事過後,荀子征調徭役在文峰山上修建了一所學校,這是一所教授青年學子的大學,後人稱其為“文峰書院”。同時,在蘭陵城內,靠近縣衙景色宜人的水塘邊,修起了一所庠序〈鄉學)教授少年,後人把它的遺址稱為“學子汪”。1


    學校建好之後荀子貼出告示,要百姓送弟子到大學或庠序讀書。令人想不到的是,很長時間卻少有百姓送子弟來。


    荀子走進嶄新的校舍,看到這空無一人的講壇,感到一陣悲涼。為什麽百姓不送子弟來讀書呢?是害怕老師教不好嗎?他答應過親自授課。是害怕子弟來到這裏受委屈嗎?在告示裏寫得清楚,學校有嚴格的紀律。是擔心要花錢嗎?學校不收學費。


    荀子帶李斯和陳囂步行走到山林邊,望見看護山林的阿仲,問阿仲,你為什麽不送孩子上學去呢?”


    阿仲說:“上學沒有用,白耽誤工夫,不如在家裏幹活。”


    荀子明白了,原來百姓不送子弟到學校是因為不知道讀書的好處。荀子問阿仲:“你知道為什麽處罰你看護山林嗎?”


    “讀書的用處大得很。”荀子耐心地說,“君子無爵而貴,無祿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窮處而榮,獨居而樂,君子那些最崇高、最富足、最莊重、最威嚴的品格,是從哪裏來的?都是由讀書中積累起來的。”


    阿仲很快便理解了荀子的意思,立即說:“荀縣公!我明白了,讀書這麽好,明天我就送孩子去讀書。”


    荀子知道了百姓不送孩子上學去的原因,讓李斯、陳囂都到百姓家裏去講讀書的好處。蘭陵百姓高高興興地送孩子走進鄉學。


    遠處的青年學子聞聽荀子在文峰山修起了一所大學,不顧路途遙遠,紛紛從四麵八方慕名投奔而來。


    青年學子毛亨英俊瀟灑,登上文峰山,走進荀子的書房,望見荀子,跪地叩頭:“弟子毛亨,拜見荀老師!”


    荀子雙手攙起毛亨,問他是哪裏人,毛亨說他是趙國雞澤人。@荀子好不欣喜:“啊,你我家鄉僅僅相距百裏,你是我的故鄉人呀!”


    毛亨也很高興,說他聞聽荀老師開辦文峰杏壇,特來投奔,願跟隨老師探求學問。


    經過荀子和弟子們的努力,蘭陵縣城內的鄉學開學了。阿仲、老族長等許多百姓帶著孩子到鄉學來。孩子們席地坐下,濟濟一堂,靜聽陳囂講課。


    古老銀杏樹下的文峰杏壇,來自列國的青年學子席地而坐,靜聽荀子授課。


    荀子在講壇上麵對學子席地而坐,他說:“你們不遠千裏從趙國、齊國、魏國、韓國、楚國的江淮等不同地方來到蘭陵文峰山,有一個共同的目的,這就是探求學問。作為你們的老師,我想告訴你們的第一句話是:學不可以已。”


    荀子把話停下來,看了看講壇下麵毛亨和年輕的弟子們,繼續講道:“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揉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複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幹、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詩曰:‘嗟爾君子,無恒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


    荀子站起身來,仰天深沉而思,似自言自語:“吾嚐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嚐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乎,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裏;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年輕的學子們神情專注地靜心聽著荀子講的一字一句。荀子的話如山上的甘泉,滴注在他們久已幹渴的心。這些字字如璣的話語,聞所未聞,意味深長,太神妙了!


    荀子伸展雙臂,有聲有色地提高聲音講道:“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蚊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荀子看著毛亨問:“學惡乎始?惡乎終?”


    毛亨看著老師,靜待荀子回答。


    荀子說:“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後止也。故學數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為之,人也;舍之,禽獸也。”


    荀子在學子們身邊繞行一周,重新回到他的座位,強調說:“故學者,固學為聖人也,非特學為無方之民也。”


    荀子坐下,繼續講道:“人之性惡。然而可以化,可以改惡從善。所謂聖人者,乃是普通人長期積累的結果。普通百姓,積累品德達到完備的程度就叫作聖人。


    “聖人以仁義為本,明斷是非,言行一致,絲毫不差,沒有其他奧妙,就在於把學到的知識付之於行。人非生而知之。良弓,不經過矯正不能自己端正。快馬,沒有馬轡的約束和好的騎手不能日行千裏。”荀子眼睛盯住毛亨,又環視眾人:“人,雖然天資聰慧,也要擇師而學,擇友而處。得賢師聽到的是仁義之道,得良友看到的是忠信謙讓之行,自身日進於仁義之中,不自知而從義;若與壞人相處,聽到的是欺騙奸詐的壞話,看到的是汙穢、淫邪、貪利之行,自身將要加於刑罰殺戮而不自知也。”


    毛亨認真地點頭,學子們感觸頗深地相互交流。


    荀子感歎:“國將興,必尊師,尊師則禮法行;國將衰,必輕師,輕師則人的性情放縱。人的性情放縱,則禮法破壞,國生禍亂,後患無窮0”


    荀子把他在蘭陵對學子們的講授,整理成文章,名曰《勸學》。無論從內容還是從文采看,《勸學》都是無可挑剔的文章精品。所以,漢代劉向整理荀子的文章,編輯《孫卿新書》,把《勸學》列為首篇,流傳數千載,至今還是我們中學課本裏的精品教材。《勸學》集中反應出荀子的教育思想。荀子的教育思想是他禮法治國方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以人之性惡為基礎,提出“學不可以已”,人應該終生學習。他否認有“生而知之”的“天才”。孔子說,“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1而荀子則認為,禮義道德和係統的知識隻有靠後天學習才能獲得。並且提出了順應自然規律“善假於物”的學習方法,揭示了學習的內部規律,指出隻要鍥而不舍,專心致誌地學習,就能成為一個通達明禮的聖人。


    《勸學》篇的意義就在於它開啟了人類邁出性惡的初始狀態走向智慧和善良的大門,為人類脫離獸性、建樹善良、走向文明,指出了一條必由之路。


    毛亨是一個勤奮好學的學生,每次荀子授課完了,他總願意找到荀子,再詢問一些不甚明了的問題,請荀子解答。荀子十分喜歡他。


    一天毛亨來到文峰山荀子的書房裏。荀子問他:“我講的你聽得懂嗎?”


    毛亨說聽得懂。老師講的不僅僅是文字,句句都是做人的道理。”


    荀子說:“老師的責任不僅是授業,最為重要的是育人。”


    荀子從堆滿竹簡的書架上取出一束簡冊對毛亨說:“毛亨,你是邯鄲雞澤人,我們是同鄉。孔夫子以六藝教弟子,他說,《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義。我這裏有一部經孔老夫子刪編過的《詩》,保存了多年,今日送與你,望你好好研讀。”


    “謝謝老師!”毛亨雙手接過,恭恭敬敬地向荀子叩首。


    荀子贈《詩經》給毛亨出於對弟子之愛。不承想,數十年後,秦始皇焚書坑儒,毛亨冒著生命危險將這部《詩經》保存下來。毛亨史稱大毛公,今天我們所看到的《詩經》,就是荀子傳給毛亨的這一部。1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道:荀子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誌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誌軒並收藏天道:荀子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