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起和李利群已經出完題目。
留在最後,自然就是鴻天書院的院長,鴻峰。
鴻峰笑嗬嗬的說:“前麵兩位的題目或多或少都蘊含有自己的人生感悟,那老夫教書這麽多年,同樣也是深有感觸。所以我想讓大家寫一篇關於隻講求形式,卻不是很注重效果,沽名釣譽的故事。希望大家好好發揮,努力寫作,千萬注重效果!隻有形式感的文章,是不行的。”
鴻院長定是見過人間百態之人,識人無數,所以難免會有一些他不喜歡的人,他所出的題目也正符合心態。
三道題目出完,下麵的人開始作答。
自然有人在考場內巡視,維持秩序,保持安靜。
一些書生凝眉苦思,麵露為難之色。不知道該如何下手。這些題目都很有針對性,多是通過審核官們自己的人生感悟所出。
其中意思很簡單,但要寫好卻不簡單。
陶知謙前世讀書無數,這些東西在腦中旋繞片刻,很快便有了一些眉目,漸漸決定要寫的東西。
研磨,鋪紙,陶知謙開始醞釀故事的情節。
周圍一些書生瞥眼看到陶知謙這邊已經開始著筆,有人驚異,也有人不以為然,以為陶知謙是胡亂寫的。
三個故事,並沒有一定順序。
陶知謙首先想寫的便是鴻院長所出的題目,沽名釣譽四個字印如了陶知謙腦海,筆下一動,“獻鳩放生”四個字就出現在白紙上。
字如其人,溫潤而平靜,卻不乏崢嶸。
題目寫出,陶知謙隻是稍一停頓,就含笑繼續往下而寫。
洋洋灑灑兩千多字,蠅頭小字很快就寫滿了六張白紙。
周圍很多書生本來想要不受外物幹擾,一心要寫好自己的故事。但此時依舊忍不住紛紛把眼角雨餘光側了過來,神情動容。
他們很多甚至連故事情節都還沒開始構思,正在尋找著題材,哪怕思維快的人,也隻是大致確定了要寫什麽。
但是看樣子陶知謙卻似乎快要寫完一個故事了。
獻鳩放生說的是一個春秋時期一個叫趙簡子的奸臣,為了向世人展示自己的仁慈,在大年初一這天放生斑鳩。老百姓到了這一天,都來獻斑鳩,趙簡子很是高興,給了獻斑鳩的百姓很多賞賜。
但他的一個門客卻不以為然,對趙簡子說:“大人對生靈有如此的仁慈之心,這是難得的。但不知大人您想到過沒有,如果全國的老百姓知道大人您要拿斑鳩去放生,從而對斑鳩爭先恐後地你追我捕,其結果被打死打傷的斑鳩一定是很多很多啊!如果大人真的仁慈,不如下道命令,禁止捕捉。像現在,您獎勵老百姓捕捉這許多的斑鳩送給您,您再放生,那麽大人您對斑鳩的仁慈確實還不能抵償您對它們人為地造成的災禍啊。”
趙簡子聽了,深以為然。
當然,陶知謙對於其中一些關於時間、地點等一些細節,都按照聖元大陸上的情況進行了修整。
陶知謙輕輕舒了口氣,等字跡幹涸後,便把寫好的紙張整整齊齊碼放在一遍,開始著手第二篇故事。
第二個故事關於州牧蕭起的。
周圍那些書生又是一驚,再次忍不住看了過來。他們這第一篇故事才剛剛構思完畢,然而陶知謙第二篇故事已經開始動筆了。
坐在陶知謙上方的是名士李利群,自從陶知謙寫第一篇故事的時候就開始注意他了,雖然不認為陶知謙能在這麽短時間內寫出什麽,可心下也難免有些好奇。不過規矩所限,參賽者沒有寫完故事,他也不能湊過去看,免得打擾考生的思路。
陶知謙目不斜視,隻專心寫自己的故事。
第二篇故事的題目叫做《高山流水》,所謂高山流水覓知音,陶知謙早已想好所寫的故事,隻是在情節上要有所斟酌而已。
當陶知謙開始寫的時候,三位審核官的目光都忍不住側了過去。
他們實在不想不注意也不行。
一道道目光在陶知謙身上來來往往,都很不平靜。
高山流水覓知音,故事說的是一個叫伯牙的琴師,琴技高超,但卻苦於無知音,直到他遇到了鍾子期,一個善於欣賞音樂的大家。
伯牙彈琴的時候,想著在登高山。鍾子期高興地說:“彈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見了一座巍峨的大山!”伯牙又想著流水,鍾子期又說:“彈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汪洋的江海!”伯牙每次想到什麽,鍾子期都能從琴聲中領會到伯牙所想。
最後故事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為點睛之筆結束。
略微休息了一下,陶知謙稍加思索,又開始第三篇故事,《楊布打狗》。
周圍書生已經麻木了,雖然還不知道陶知謙寫的故事如何。但單單這個速度,就已經讓他們望而興歎。
拿自己和陶知謙比較,那就是和自己過不去,白白受氣而已。
這最後一篇是李利群的出的題,以“另眼相看”為故事核心。
陶知謙最開始想寫的是阿蒙的士別三日,刮目相看的故事,但是還是放棄了,最後決定寫的是《楊布打狗》。
故事說的是一個叫楊朱的人,他有個弟弟叫楊布。有一天,楊布穿著件白色的衣服出門去了。回來的途中,楊布遇到了大雨,便脫下白衣,換了黑色的衣服回家。他家的狗沒認出來是楊布,就迎上前衝他叫。楊布十分生氣,正準備打狗。在這時,楊朱說:“你不要打狗,如果換做是你,你也會是像它這樣做的。假如剛才你的狗離開時是白色的而回來就變成了黑色的,你怎能不以此而感到奇怪呢?”楊布聽了,深以為然。
第三篇故事寫好後,陶知謙擱下筆,站起來說到:“三位大人,在下作答完畢。”
離開考場後,陶知謙徑直回到了客棧,時間尚不到午時。
店小二是知道陶知謙去參加文會的,見陶知謙回來得這麽早,詫異之餘不免心下生出一些猜測,但又不敢多問。
留在最後,自然就是鴻天書院的院長,鴻峰。
鴻峰笑嗬嗬的說:“前麵兩位的題目或多或少都蘊含有自己的人生感悟,那老夫教書這麽多年,同樣也是深有感觸。所以我想讓大家寫一篇關於隻講求形式,卻不是很注重效果,沽名釣譽的故事。希望大家好好發揮,努力寫作,千萬注重效果!隻有形式感的文章,是不行的。”
鴻院長定是見過人間百態之人,識人無數,所以難免會有一些他不喜歡的人,他所出的題目也正符合心態。
三道題目出完,下麵的人開始作答。
自然有人在考場內巡視,維持秩序,保持安靜。
一些書生凝眉苦思,麵露為難之色。不知道該如何下手。這些題目都很有針對性,多是通過審核官們自己的人生感悟所出。
其中意思很簡單,但要寫好卻不簡單。
陶知謙前世讀書無數,這些東西在腦中旋繞片刻,很快便有了一些眉目,漸漸決定要寫的東西。
研磨,鋪紙,陶知謙開始醞釀故事的情節。
周圍一些書生瞥眼看到陶知謙這邊已經開始著筆,有人驚異,也有人不以為然,以為陶知謙是胡亂寫的。
三個故事,並沒有一定順序。
陶知謙首先想寫的便是鴻院長所出的題目,沽名釣譽四個字印如了陶知謙腦海,筆下一動,“獻鳩放生”四個字就出現在白紙上。
字如其人,溫潤而平靜,卻不乏崢嶸。
題目寫出,陶知謙隻是稍一停頓,就含笑繼續往下而寫。
洋洋灑灑兩千多字,蠅頭小字很快就寫滿了六張白紙。
周圍很多書生本來想要不受外物幹擾,一心要寫好自己的故事。但此時依舊忍不住紛紛把眼角雨餘光側了過來,神情動容。
他們很多甚至連故事情節都還沒開始構思,正在尋找著題材,哪怕思維快的人,也隻是大致確定了要寫什麽。
但是看樣子陶知謙卻似乎快要寫完一個故事了。
獻鳩放生說的是一個春秋時期一個叫趙簡子的奸臣,為了向世人展示自己的仁慈,在大年初一這天放生斑鳩。老百姓到了這一天,都來獻斑鳩,趙簡子很是高興,給了獻斑鳩的百姓很多賞賜。
但他的一個門客卻不以為然,對趙簡子說:“大人對生靈有如此的仁慈之心,這是難得的。但不知大人您想到過沒有,如果全國的老百姓知道大人您要拿斑鳩去放生,從而對斑鳩爭先恐後地你追我捕,其結果被打死打傷的斑鳩一定是很多很多啊!如果大人真的仁慈,不如下道命令,禁止捕捉。像現在,您獎勵老百姓捕捉這許多的斑鳩送給您,您再放生,那麽大人您對斑鳩的仁慈確實還不能抵償您對它們人為地造成的災禍啊。”
趙簡子聽了,深以為然。
當然,陶知謙對於其中一些關於時間、地點等一些細節,都按照聖元大陸上的情況進行了修整。
陶知謙輕輕舒了口氣,等字跡幹涸後,便把寫好的紙張整整齊齊碼放在一遍,開始著手第二篇故事。
第二個故事關於州牧蕭起的。
周圍那些書生又是一驚,再次忍不住看了過來。他們這第一篇故事才剛剛構思完畢,然而陶知謙第二篇故事已經開始動筆了。
坐在陶知謙上方的是名士李利群,自從陶知謙寫第一篇故事的時候就開始注意他了,雖然不認為陶知謙能在這麽短時間內寫出什麽,可心下也難免有些好奇。不過規矩所限,參賽者沒有寫完故事,他也不能湊過去看,免得打擾考生的思路。
陶知謙目不斜視,隻專心寫自己的故事。
第二篇故事的題目叫做《高山流水》,所謂高山流水覓知音,陶知謙早已想好所寫的故事,隻是在情節上要有所斟酌而已。
當陶知謙開始寫的時候,三位審核官的目光都忍不住側了過去。
他們實在不想不注意也不行。
一道道目光在陶知謙身上來來往往,都很不平靜。
高山流水覓知音,故事說的是一個叫伯牙的琴師,琴技高超,但卻苦於無知音,直到他遇到了鍾子期,一個善於欣賞音樂的大家。
伯牙彈琴的時候,想著在登高山。鍾子期高興地說:“彈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見了一座巍峨的大山!”伯牙又想著流水,鍾子期又說:“彈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汪洋的江海!”伯牙每次想到什麽,鍾子期都能從琴聲中領會到伯牙所想。
最後故事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為點睛之筆結束。
略微休息了一下,陶知謙稍加思索,又開始第三篇故事,《楊布打狗》。
周圍書生已經麻木了,雖然還不知道陶知謙寫的故事如何。但單單這個速度,就已經讓他們望而興歎。
拿自己和陶知謙比較,那就是和自己過不去,白白受氣而已。
這最後一篇是李利群的出的題,以“另眼相看”為故事核心。
陶知謙最開始想寫的是阿蒙的士別三日,刮目相看的故事,但是還是放棄了,最後決定寫的是《楊布打狗》。
故事說的是一個叫楊朱的人,他有個弟弟叫楊布。有一天,楊布穿著件白色的衣服出門去了。回來的途中,楊布遇到了大雨,便脫下白衣,換了黑色的衣服回家。他家的狗沒認出來是楊布,就迎上前衝他叫。楊布十分生氣,正準備打狗。在這時,楊朱說:“你不要打狗,如果換做是你,你也會是像它這樣做的。假如剛才你的狗離開時是白色的而回來就變成了黑色的,你怎能不以此而感到奇怪呢?”楊布聽了,深以為然。
第三篇故事寫好後,陶知謙擱下筆,站起來說到:“三位大人,在下作答完畢。”
離開考場後,陶知謙徑直回到了客棧,時間尚不到午時。
店小二是知道陶知謙去參加文會的,見陶知謙回來得這麽早,詫異之餘不免心下生出一些猜測,但又不敢多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