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自然是上皇宮殿。”老者不等陶知謙說完就答道,很不順眼地瞪了陶知謙一下,又說道:“我是二品內侍張大海,你以後就由我直接負責。現在你的身份是奴人,這是你的身份令牌,小心不要弄丟了。”
張大海也不知從哪兒掏出一麵紅漆小木牌,丟給陶知謙。
陶知謙連忙伸手接住,隻見小木牌四四方方半個巴掌大小,一麵刻著字,“奴人:陶知謙。”
“你現在的身份是奴人,也就是皇宮最底層。不過你隻要好好幹,等你的功績達到一百,就可以成為雜役。”張大海勉勵道。
陶知謙連忙點頭應是。
正這時,不遠處傳來一道惱怒嗬斥。
陶知謙循聲看去,隻見百十米外,正有另一個二品內侍在嗬斥一個新晉舉人。
“你不過一個奴人,怎麽還不敢聽命令了不成?”
那個舉人滿臉冷笑:“我可不管什麽奴人不奴人的,我趙子聰又豈是屈居人下,聽人使喚的?我也不來得罪你們,告辭了!”
說罷,那個叫趙子聰的舉人就要轉身離去。
“大膽,既然入了上皇宮殿,皇宮又豈是你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的地方?”那個二品內侍大怒,舉著一塊銀牌對著趙子聰一照。
一道銀光從銀牌中射出,趙子聰來不及反應,慘叫一聲癱軟在地,整個人不停地抽出。
“把趙子聰關入調教房調教三天,另外扣除兩百功績點。”那二品內侍向周圍靜立的兩個帶刀侍衛吩咐道。
“是。”兩個帶刀侍衛恭敬應命,拖著還在不停抽搐的趙子聰就向遠處離去了。
雖然陶知謙不知道那個調教房是什麽地方,但十有八九,絕對不會是什麽好去處。
更讓陶知謙心驚的是,趙子聰竟然連半點反抗都來不及,就被那一塊看似普通的銀牌製住。
“不聽話的下場,就是這樣,你可不要學他。”張大海向陶知謙告誡道。
廣場上除了陶知謙外,其他地方還有一些舉人。
“真是不知死活!”很多舉人都看到這一幕,不由得麵露不屑。
到了這個地方,趙子聰還自持那無用的書生傲氣,即便是被人打殺了也毫不奇怪。
接下來,在張大海的吩咐下,陶知謙被一個侍衛帶到一處偏殿的柴房。
柴房還有四個人,林元坤、安思雲也在這裏。
“老師!”看到陶知謙,林元坤連忙欣喜起身,但被帶陶知謙過來的侍衛瞪了一眼,又隻得停下腳步。
柴房中擺著五堆粗樹幹,每一堆都有兩米來高,至少不下兩百根樹幹。
侍衛指著其中一堆樹幹,吩咐道:“你的任務就是一天內把這些劈成柴,完成得好,可以得到三十點功績。”
陶知謙連忙應是。
等侍衛轉身走出門,林元坤和安思雲這才迎了過來。
“老師,這什麽上皇宮殿詭異得很,我們接下來該怎麽辦?”林元坤問道。
此時另兩個人也同樣走了過來,聽見林元坤的話,不由麵露驚異。舉人收學生並不少見,但一個舉人叫另一個舉人老師,這就值得稀奇了。
“暫時情況不明,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總之小心為上。”陶知謙說完,看向走過來的兩人,問道:“在下陶知謙,不知兩位怎麽稱呼?”
“原來是陶兄,在下陸子平,坪州人士。”其中那位稍微矮胖的舉人拱手道。
“在下毛雲,同樣來自坪州。”毛雲倒是生得一副好相貌,神情溫和,很給人好感。
幾人說了幾句後,安思雲突然問道:“顧兄不是和你一起進入房間的麽?現在他人呢?可是去了別的地方?”
陶知謙點頭道:“我正要跟你們說,這顧雲有些不正常,具體情況我還不太了解,但很可能已經不是原來的人,而是被什麽替代了他的身份。總之,你們遇到顧雲一定要提防。”
安思雲和林元坤都是一驚,不過也沒有遲疑,點頭應是。
雖然顧雲之前留給他們的印象是個老好人,但相對於和陶知謙的熟悉程度來說,他們更加願意信任陶知謙。
陶知謙說這話的時候,並沒有背著陸子平和毛雲。
接下來五人達成了一致,在柴房的這段時間暫時同進退,有危險互相提醒幫助。
林元坤幾人來這裏也沒有多久,才隻是劈了十幾根樹幹。
“怎麽?莫非這些樹幹有什麽古怪麽?”陶知謙皺眉問道。
雖說現在這裏的人身份都是皇宮中最低級的奴人,但大家都是書生,掌握變化神奇的才氣。以林元坤等人的實力,哪怕是劈柴,也可以很輕鬆的完成。
安思雲苦笑道:“你試試就能知道了。”
陶知謙點了點頭,走到木柴堆前,突然隻覺一陣莫名力量籠罩過來,手腳沉重差點提不上力,竟是變得和普通人一樣。
陶知謙頓時明白了安思雲是什麽意思,嘴角也不由得凝出些苦笑。
以普通人的力量,劈完所有柴的確艱難。這麽大一堆樹幹,就算劈個三天以上都很有可能。
“若是完不成任務,就沒有功績點。也就是說,這活基本就等於白幹了。”毛雲語氣中透著一股無奈。
陸子平說道:“我就不多說了,雖然感覺很難完成任務,但若不努力豈不是連半點希望都沒有了?”
說話間,陸子平已經回到木柴堆前蹲下身,開始繼續劈柴,不想再多浪費時間。
林元坤繼續望著陶知謙。
陶知謙皺眉沉吟一陣,開口道:“想要靠個人的力量,完成任務,無疑希望不大。與其到時候辛辛苦苦,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倒不如效仿古之焦鷹。”
焦鷹的事在聖元大陸上幾乎人盡皆知,可謂一個成功的典範。
在五百多年前,在安國有一個叫焦鷹的人,最開始是做木材生意的。有一次焦鷹遇到一個大主顧,他自家貨源不夠,於是和城中的同行商量,借同行的木材。最後焦鷹成功了,也從大主顧那裏大賺了一筆,生意迅速擴大。焦鷹又反過來提攜同行,讓城內同行生意越發好轉,把生意開遍了整個州。後來焦鷹又逐漸涉及其他生意,多次采用這個辦法……
這個辦法簡單來說,就是先集中力量,壯大其中一人。然後再由壯大的那個人,反過來提攜其他人。
最後,短短二十多年,焦鷹就成了富可敵國的商人,他的事跡也由此傳來。
張大海也不知從哪兒掏出一麵紅漆小木牌,丟給陶知謙。
陶知謙連忙伸手接住,隻見小木牌四四方方半個巴掌大小,一麵刻著字,“奴人:陶知謙。”
“你現在的身份是奴人,也就是皇宮最底層。不過你隻要好好幹,等你的功績達到一百,就可以成為雜役。”張大海勉勵道。
陶知謙連忙點頭應是。
正這時,不遠處傳來一道惱怒嗬斥。
陶知謙循聲看去,隻見百十米外,正有另一個二品內侍在嗬斥一個新晉舉人。
“你不過一個奴人,怎麽還不敢聽命令了不成?”
那個舉人滿臉冷笑:“我可不管什麽奴人不奴人的,我趙子聰又豈是屈居人下,聽人使喚的?我也不來得罪你們,告辭了!”
說罷,那個叫趙子聰的舉人就要轉身離去。
“大膽,既然入了上皇宮殿,皇宮又豈是你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的地方?”那個二品內侍大怒,舉著一塊銀牌對著趙子聰一照。
一道銀光從銀牌中射出,趙子聰來不及反應,慘叫一聲癱軟在地,整個人不停地抽出。
“把趙子聰關入調教房調教三天,另外扣除兩百功績點。”那二品內侍向周圍靜立的兩個帶刀侍衛吩咐道。
“是。”兩個帶刀侍衛恭敬應命,拖著還在不停抽搐的趙子聰就向遠處離去了。
雖然陶知謙不知道那個調教房是什麽地方,但十有八九,絕對不會是什麽好去處。
更讓陶知謙心驚的是,趙子聰竟然連半點反抗都來不及,就被那一塊看似普通的銀牌製住。
“不聽話的下場,就是這樣,你可不要學他。”張大海向陶知謙告誡道。
廣場上除了陶知謙外,其他地方還有一些舉人。
“真是不知死活!”很多舉人都看到這一幕,不由得麵露不屑。
到了這個地方,趙子聰還自持那無用的書生傲氣,即便是被人打殺了也毫不奇怪。
接下來,在張大海的吩咐下,陶知謙被一個侍衛帶到一處偏殿的柴房。
柴房還有四個人,林元坤、安思雲也在這裏。
“老師!”看到陶知謙,林元坤連忙欣喜起身,但被帶陶知謙過來的侍衛瞪了一眼,又隻得停下腳步。
柴房中擺著五堆粗樹幹,每一堆都有兩米來高,至少不下兩百根樹幹。
侍衛指著其中一堆樹幹,吩咐道:“你的任務就是一天內把這些劈成柴,完成得好,可以得到三十點功績。”
陶知謙連忙應是。
等侍衛轉身走出門,林元坤和安思雲這才迎了過來。
“老師,這什麽上皇宮殿詭異得很,我們接下來該怎麽辦?”林元坤問道。
此時另兩個人也同樣走了過來,聽見林元坤的話,不由麵露驚異。舉人收學生並不少見,但一個舉人叫另一個舉人老師,這就值得稀奇了。
“暫時情況不明,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總之小心為上。”陶知謙說完,看向走過來的兩人,問道:“在下陶知謙,不知兩位怎麽稱呼?”
“原來是陶兄,在下陸子平,坪州人士。”其中那位稍微矮胖的舉人拱手道。
“在下毛雲,同樣來自坪州。”毛雲倒是生得一副好相貌,神情溫和,很給人好感。
幾人說了幾句後,安思雲突然問道:“顧兄不是和你一起進入房間的麽?現在他人呢?可是去了別的地方?”
陶知謙點頭道:“我正要跟你們說,這顧雲有些不正常,具體情況我還不太了解,但很可能已經不是原來的人,而是被什麽替代了他的身份。總之,你們遇到顧雲一定要提防。”
安思雲和林元坤都是一驚,不過也沒有遲疑,點頭應是。
雖然顧雲之前留給他們的印象是個老好人,但相對於和陶知謙的熟悉程度來說,他們更加願意信任陶知謙。
陶知謙說這話的時候,並沒有背著陸子平和毛雲。
接下來五人達成了一致,在柴房的這段時間暫時同進退,有危險互相提醒幫助。
林元坤幾人來這裏也沒有多久,才隻是劈了十幾根樹幹。
“怎麽?莫非這些樹幹有什麽古怪麽?”陶知謙皺眉問道。
雖說現在這裏的人身份都是皇宮中最低級的奴人,但大家都是書生,掌握變化神奇的才氣。以林元坤等人的實力,哪怕是劈柴,也可以很輕鬆的完成。
安思雲苦笑道:“你試試就能知道了。”
陶知謙點了點頭,走到木柴堆前,突然隻覺一陣莫名力量籠罩過來,手腳沉重差點提不上力,竟是變得和普通人一樣。
陶知謙頓時明白了安思雲是什麽意思,嘴角也不由得凝出些苦笑。
以普通人的力量,劈完所有柴的確艱難。這麽大一堆樹幹,就算劈個三天以上都很有可能。
“若是完不成任務,就沒有功績點。也就是說,這活基本就等於白幹了。”毛雲語氣中透著一股無奈。
陸子平說道:“我就不多說了,雖然感覺很難完成任務,但若不努力豈不是連半點希望都沒有了?”
說話間,陸子平已經回到木柴堆前蹲下身,開始繼續劈柴,不想再多浪費時間。
林元坤繼續望著陶知謙。
陶知謙皺眉沉吟一陣,開口道:“想要靠個人的力量,完成任務,無疑希望不大。與其到時候辛辛苦苦,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倒不如效仿古之焦鷹。”
焦鷹的事在聖元大陸上幾乎人盡皆知,可謂一個成功的典範。
在五百多年前,在安國有一個叫焦鷹的人,最開始是做木材生意的。有一次焦鷹遇到一個大主顧,他自家貨源不夠,於是和城中的同行商量,借同行的木材。最後焦鷹成功了,也從大主顧那裏大賺了一筆,生意迅速擴大。焦鷹又反過來提攜同行,讓城內同行生意越發好轉,把生意開遍了整個州。後來焦鷹又逐漸涉及其他生意,多次采用這個辦法……
這個辦法簡單來說,就是先集中力量,壯大其中一人。然後再由壯大的那個人,反過來提攜其他人。
最後,短短二十多年,焦鷹就成了富可敵國的商人,他的事跡也由此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