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並非是因為陶知謙的故事不精彩……
不知何時,終於陸續有人回過神來,向木台走去獻花。
然而這一動,頓時就引起了連鎖反應,越來越多的回過神來,向木台前湧去,組成了一片人潮。
木台前人擠人,完全不留一絲縫隙。
“嘿,老張,你不是包玉清的忠實讀者麽?你那三朵花是給包玉清留著的吧?好了,那就不要擋住我給陶公子獻花了……”擁擠的人群中,一個二十七八歲的青年一邊如此說著,一邊想要把堵在他前麵的另一個青年拉扯回來。
另一個青年惱怒回過頭來,怒瞪道:“王老二,你再扯我,就別怪我翻臉啊……”
這樣情景並不是個例。
能通過層層選撥,獲得上台文鬥資格的秀才,都能或多或少有一些名氣,也多少有一些讀者基礎。
但現在那些忠實於他們的讀者,此時改變了陣營,紛紛把本來保留給他們的話,轉而投給了陶知謙。
看到這種情況,落在陶知謙之後,還沒來得及上台的諸如包玉清這些秀才,無不是個個臉色難看。
人數是一定的,獻花的數量自然也是一定的,陶知謙占去嬋娟花越多,那麽留給他們的自然也就越少。
而在陶知謙之前上台的那些秀才,卻無不是暗自送了口氣,暗自慶幸。
獻花的人潮火爆,收花記錄的工作人員連連增加到五十個,這才勉強控製住局勢。
雖然名次還沒有統計出來,但隻是看這場麵,明眼人就能推測出,若沒有意外,這次秀才組的文鬥花魁,也應當屬於陶知謙了。
一直回到裁判席,陶知謙的心神還是久久難以平定下來。
他沒想到自己講述盤古開天地這個故事,竟然會引起天地異象的變動,這完全就出乎了他的意料。
不可否認,他之所以挑選盤古開天地這個故事講述,的確有著他的用意。
聖元大陸上曾經有過神靈,現在或許還有,都是由各個種族的先祖聖靈來擔任。關於這些神靈的故事,也有不少,但大多都是類似於傳記,或者文獻記載一類。
陶知謙之所以要講述盤古開天地,就是為了以後他準備的《封神演義》、《西遊記》等等一類神話故事打基礎,做鋪墊。
他要塑造的,是一個龐大的世界背景。
換而言之,他此舉就是要開啟聖元大陸的神話時代。
現在人族書生創作故事,完全是從身邊的事物取材,立足於聖元大陸本來就有的事物上。即便是有所無中生有的想象,也隻是添油加醋,或者零零碎碎,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世界觀。
而陶知謙現在要做的,正就是塑造這麽一個虛擬而宏大的世界觀。然後以這個世界觀為基礎,引述出前世那許許多多的神話故事。
這個壯舉,在聖元大陸可以說是前所未有。
此時台下的這些觀眾激動於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卻渾然沒有料到,這僅僅隻是陶知謙計劃的一個開端,在接下來,還有女媧造人等等後續故事。
當然,陶知謙也會加入聖元大陸的一些因素,將妖魔等其他異族也引用到這個龐大的世界背景中。
陶知謙的這個計劃可謂龐大,隻能徐徐圖之。
但現在講述盤古開天辟地的故事後,竟是引起了天地異象,讓陶知謙意外的同時也不無欣喜。
能夠引起天地異象,說明他這個故事間接得到了天地冥冥中意誌的認可。
能得天地認可,即便到時候是有心人想要反駁質疑他這個故事的合理性,也不敢輕易做出決定。
陶知謙隻覺此時體內充滿了力量,雖然還沒有突破舉人層次,但也達到了秀才巔峰。
而且他那本來微弱的神念,此刻也終於穩固下來,並且比之前有所壯大。
一次決定,得到了如此多意料之外的收獲,如此也由不得陶知謙不暗自欣喜。
“本來以為將你看得夠高了,沒想到還是低估你了。”姚道遠眼神頗為複雜,比之前更增了許多凝重。
井飛雲等人也心中充滿震撼和感慨。
和書法相比,小說故事更加能提現一個書生的才情和前途,這是書生最根本和極其重要的一點。
一個書生,哪怕他的書法能驚天地泣鬼神,但若是寫不出精彩的小說故事,他在書道一途也隻能進步緩慢,甚至舉步維艱。
小說故事,是書生凝聚體內才氣,晉級境界的最重要和最主要的手段。
有陶知謙珠玉在前,在他後麵上台的那些秀才當真是遭了無妄之災。哪怕他們盡力表現,台下的聽眾也反應冷淡。
這倒不是他們的故事不夠精彩,其實放在市麵上,一般秀才絕對及不上這些上台的秀才。隻是和陶知謙那個盤古開天地的故事相比,未免有些不上檔次。
經過了陶知謙的故事轟炸,聽眾哪裏還看得上這些秀才的故事。
到得後來,哪怕是雲華城來的才子包玉清,也隻得了兩千朵嬋娟花,更別說其他秀才。
而在陶知謙之前上台的秀才,哪怕是最差的一人,也有八千朵嬋娟花。尤其是莫少童,獻花數量更是超過兩萬五千之多。
其實也有很多聽眾有心支持包玉清等人,奈何他們手中的嬋娟花都獻給了陶知謙,所以即便是有心也出不了這份力。
文鬥結束,陶知謙毫無疑問,又是這次的花魁,在他之下是莫少童。
雖然陶知謙和莫少童之間隻差了一個名次,但兩人得到的獻花數量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
莫少童的獻花數量超過兩萬五千,和往年相比也是一個拔尖的成績。但這要看和誰比,如果和陶知謙比較,無疑小巫見大巫。
陶知謙的獻花數量足足達到十五萬,堪稱恐怖。
廣場上的人數超過八萬,接近九萬,按照一人三朵嬋娟花來計算,總數量也隻有二十四萬以上。
陶知謙一人就占據了超過一半的數量。
若陶知謙不是排在第十一位,而是第一位上台,恐怕這個數量還要更加恐怖。
不知何時,終於陸續有人回過神來,向木台走去獻花。
然而這一動,頓時就引起了連鎖反應,越來越多的回過神來,向木台前湧去,組成了一片人潮。
木台前人擠人,完全不留一絲縫隙。
“嘿,老張,你不是包玉清的忠實讀者麽?你那三朵花是給包玉清留著的吧?好了,那就不要擋住我給陶公子獻花了……”擁擠的人群中,一個二十七八歲的青年一邊如此說著,一邊想要把堵在他前麵的另一個青年拉扯回來。
另一個青年惱怒回過頭來,怒瞪道:“王老二,你再扯我,就別怪我翻臉啊……”
這樣情景並不是個例。
能通過層層選撥,獲得上台文鬥資格的秀才,都能或多或少有一些名氣,也多少有一些讀者基礎。
但現在那些忠實於他們的讀者,此時改變了陣營,紛紛把本來保留給他們的話,轉而投給了陶知謙。
看到這種情況,落在陶知謙之後,還沒來得及上台的諸如包玉清這些秀才,無不是個個臉色難看。
人數是一定的,獻花的數量自然也是一定的,陶知謙占去嬋娟花越多,那麽留給他們的自然也就越少。
而在陶知謙之前上台的那些秀才,卻無不是暗自送了口氣,暗自慶幸。
獻花的人潮火爆,收花記錄的工作人員連連增加到五十個,這才勉強控製住局勢。
雖然名次還沒有統計出來,但隻是看這場麵,明眼人就能推測出,若沒有意外,這次秀才組的文鬥花魁,也應當屬於陶知謙了。
一直回到裁判席,陶知謙的心神還是久久難以平定下來。
他沒想到自己講述盤古開天地這個故事,竟然會引起天地異象的變動,這完全就出乎了他的意料。
不可否認,他之所以挑選盤古開天地這個故事講述,的確有著他的用意。
聖元大陸上曾經有過神靈,現在或許還有,都是由各個種族的先祖聖靈來擔任。關於這些神靈的故事,也有不少,但大多都是類似於傳記,或者文獻記載一類。
陶知謙之所以要講述盤古開天地,就是為了以後他準備的《封神演義》、《西遊記》等等一類神話故事打基礎,做鋪墊。
他要塑造的,是一個龐大的世界背景。
換而言之,他此舉就是要開啟聖元大陸的神話時代。
現在人族書生創作故事,完全是從身邊的事物取材,立足於聖元大陸本來就有的事物上。即便是有所無中生有的想象,也隻是添油加醋,或者零零碎碎,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世界觀。
而陶知謙現在要做的,正就是塑造這麽一個虛擬而宏大的世界觀。然後以這個世界觀為基礎,引述出前世那許許多多的神話故事。
這個壯舉,在聖元大陸可以說是前所未有。
此時台下的這些觀眾激動於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卻渾然沒有料到,這僅僅隻是陶知謙計劃的一個開端,在接下來,還有女媧造人等等後續故事。
當然,陶知謙也會加入聖元大陸的一些因素,將妖魔等其他異族也引用到這個龐大的世界背景中。
陶知謙的這個計劃可謂龐大,隻能徐徐圖之。
但現在講述盤古開天辟地的故事後,竟是引起了天地異象,讓陶知謙意外的同時也不無欣喜。
能夠引起天地異象,說明他這個故事間接得到了天地冥冥中意誌的認可。
能得天地認可,即便到時候是有心人想要反駁質疑他這個故事的合理性,也不敢輕易做出決定。
陶知謙隻覺此時體內充滿了力量,雖然還沒有突破舉人層次,但也達到了秀才巔峰。
而且他那本來微弱的神念,此刻也終於穩固下來,並且比之前有所壯大。
一次決定,得到了如此多意料之外的收獲,如此也由不得陶知謙不暗自欣喜。
“本來以為將你看得夠高了,沒想到還是低估你了。”姚道遠眼神頗為複雜,比之前更增了許多凝重。
井飛雲等人也心中充滿震撼和感慨。
和書法相比,小說故事更加能提現一個書生的才情和前途,這是書生最根本和極其重要的一點。
一個書生,哪怕他的書法能驚天地泣鬼神,但若是寫不出精彩的小說故事,他在書道一途也隻能進步緩慢,甚至舉步維艱。
小說故事,是書生凝聚體內才氣,晉級境界的最重要和最主要的手段。
有陶知謙珠玉在前,在他後麵上台的那些秀才當真是遭了無妄之災。哪怕他們盡力表現,台下的聽眾也反應冷淡。
這倒不是他們的故事不夠精彩,其實放在市麵上,一般秀才絕對及不上這些上台的秀才。隻是和陶知謙那個盤古開天地的故事相比,未免有些不上檔次。
經過了陶知謙的故事轟炸,聽眾哪裏還看得上這些秀才的故事。
到得後來,哪怕是雲華城來的才子包玉清,也隻得了兩千朵嬋娟花,更別說其他秀才。
而在陶知謙之前上台的秀才,哪怕是最差的一人,也有八千朵嬋娟花。尤其是莫少童,獻花數量更是超過兩萬五千之多。
其實也有很多聽眾有心支持包玉清等人,奈何他們手中的嬋娟花都獻給了陶知謙,所以即便是有心也出不了這份力。
文鬥結束,陶知謙毫無疑問,又是這次的花魁,在他之下是莫少童。
雖然陶知謙和莫少童之間隻差了一個名次,但兩人得到的獻花數量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
莫少童的獻花數量超過兩萬五千,和往年相比也是一個拔尖的成績。但這要看和誰比,如果和陶知謙比較,無疑小巫見大巫。
陶知謙的獻花數量足足達到十五萬,堪稱恐怖。
廣場上的人數超過八萬,接近九萬,按照一人三朵嬋娟花來計算,總數量也隻有二十四萬以上。
陶知謙一人就占據了超過一半的數量。
若陶知謙不是排在第十一位,而是第一位上台,恐怕這個數量還要更加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