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娥雖然隻有王天成這一個兒子,但王雲壽十幾個小妾,除了王天成外,還有其他十幾個子女。
“三哥。”王天成平靜地點點頭,便帶著陶知謙幾人繞過少年,繼續往前走去。
看著王天成一行人的背影,少年冷哼一聲:“病秧子一個……”
王家會客廳。
陶知謙幾人坐了良久,直到第二杯茶都要快涼了,才見到王雲壽踏著威嚴的步伐,走進廳中。
王雲壽四十多歲,正值壯年,麵容俊朗。
“爹……”王天成霍然起身,激動看向王雲壽,眼中有著晶瑩。
他終究隻是一個九歲的孩子,失去母親的悲痛久久壓抑在心中,此刻見到王雲壽,再也控製不住情緒。
王雲壽疑惑地看了王天成一眼,隨即目露嘉許道:“不錯,已經是書生了。但九歲才達到書生境界,還是晚了,以後更加不能懈怠。”
他身為舉人巔峰的境界,自然是一眼就能看出王天成的虛實。
隨即王雲壽又看向陶知謙幾人,淡淡點頭道:“公事繁忙,勞煩各位久等了。”
直等王雲壽在主位坐下,陶知謙幾人才重新落座。
一旁的侍女連忙給王雲壽奉上茶。
長年身居高位,讓他自然是養成了一派威嚴氣度。
陶知謙心下暗自皺眉,從頭到尾,王雲壽也不知道是刻意還是無意,竟是沒有問及張翠娥。
“爹,娘……娘……她去世了。”王天成哭道。
“什麽?”王雲壽一驚,手中茶杯頓住,愣愣地看向王天成,求證道:“去世了。”
王天成哭著點頭。
看王天成的情形,也說不出完整的話來,陶知謙隻好代為口述,將張翠娥死去的經過詳細道來。
“竟然是精怪作祟……”王雲壽眼中閃過怒色,卻沒有多少悲痛。
於他而言,他有十幾房小妾,張翠娥也不過隻是其中一個而已。
看著王雲壽的神情,陶知謙已經料到他心中所想,不由暗歎。世人都道豪門少情,此話果然不假。
王雲壽陰沉著臉色,沉默良久,才看向陶知謙說道:“幾位護送天成回家,對我王家有恩,我必有重謝。”
陶知謙皺眉道:“我送天成回來,是受夫人所托,重謝就免了。另外還有一事還需告訴王大人,前幾日,我已經收下天成為學生。”
“你……”王雲壽質疑地看著陶知謙,皺了皺眉,隨即道:“書道艱難,一人獨行就已經為難。至於天成,我會另外為他選擇老師,就不必讓他拖累你了。而且看你修為氣息,應該是剛進入秀才沒有幾年,現在應該勤奮苦苦,不可被其他事情牽扯了學習的精力。”
說到後來,他已經帶上了長輩對晚輩的那種訓誡語氣。
王天成此時已經收住了悲痛,聞言哽咽道:“爹,我已經拜老師為師,又哪有另擇老師的道理?況且老師……”
但還不等王天成說完,王雲壽就嚴厲斥責道:“你年少無知,能懂得什麽?一切有我給你安排,你就不必自作主張了。”
胡若雪冷哼道:“什麽樣的老師,難道能比得上公子不成?若不是看在夫人麵子上,我家公子豈會輕易收學生?”
不但胡若雪,就連葉頂天和李清兒眼中也浮現怒氣。
“若雪閉嘴。”陶知謙瞪了胡若雪一眼,隨即看向王雲壽,拱手道:“多謝王大人替我著想,不過我既然收下了天成,隻要他沒有背叛師德,我自然會負責到底。”
王雲壽眼中閃過不悅,他位高權重,平時他說出的話,甚少有人敢反駁。
但看在陶知謙幾人護送王天成回來的份上,他也沒有說太過難聽的話,隻是毋庸置疑地說道:“陶公子不必多說了,我是他爹,凡事有我給他做主就行了。”
陶知謙冷哼道:“王大人何必一意孤行,我自信不會埋沒了天成。況且我既然已經收下了天成為學生,王大人再讓他另尋老師,這傳出去,卻讓人怎麽看我陶知謙,又怎麽看天成?說我沒有教人之能?說天成背棄師門?”
又爭論幾句,王雲壽已經怒了。
在他看來,陶知謙不過區區一新晉秀才,若不是看在王天成的麵子上,平常哪裏願意多理會陶知謙。
“看來陶公子倒是自信得很,不過你還年輕,卻需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王雲壽帶著怒意的目光看向陶知謙,說道:“我已經請了朱啟明,朱舉人到府上來教導我王家子弟,難道陶公子自認有才,比得上朱啟明麽?”
朱啟明堂堂舉人,又是成名多年,哪裏是一個區區秀才可比的。在王雲壽看來,聽到自己點出朱啟明的名號,陶知謙就應該有自知之明,主動放棄才是。
“我不敢說一定比得過朱舉人,但願意一試。”陶知謙對視著王雲壽,目中毫無退讓。
王雲壽怒極而笑。
時值正午,陽光明媚。
王家學堂前的小廣場上,已經喧喧鬧鬧地坐滿了人,大都是王家子弟,不下百餘人。
王家家大業大,還有許多王家的旁係子弟,也送到王家學堂來上學。
近乎所有人的目光都凝聚在廣場中央,端坐蒲團的陶知謙身上,議論紛紛。
“聽說就是他要跟朱夫子比試?看著其實也不怎麽樣嘛……”
“嘿,真是自不量力。朱夫子當年一篇《說世論》震驚晉國,甚至都刊登在書道文載上,又哪能是尋常人物可比的……”
“也不知道這個陶知謙是從哪個旮旯裏竄出來,聽說來自趙國?哼,趙國一年不如一年,倒是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人物越來越多……”
……
還有胡若雪幾人也在人群中,聽著周圍那些議論聲,無不是心中氣氛不已。若不是陶知謙提前囑咐過,他們非要跟這些人理論理論不可。
王天成坐在人群中,本來冷漠的神情變得更加冰冷,眼中蘊著怒火。
忽又一人朝他湊過頭來,嘻笑道:“我之前聽府上的張管事說,五表弟已經拜他為老師。哎呀,五表弟平時看你挺精明的一個人,這次怎麽這麽不明事理……”
“三哥。”王天成平靜地點點頭,便帶著陶知謙幾人繞過少年,繼續往前走去。
看著王天成一行人的背影,少年冷哼一聲:“病秧子一個……”
王家會客廳。
陶知謙幾人坐了良久,直到第二杯茶都要快涼了,才見到王雲壽踏著威嚴的步伐,走進廳中。
王雲壽四十多歲,正值壯年,麵容俊朗。
“爹……”王天成霍然起身,激動看向王雲壽,眼中有著晶瑩。
他終究隻是一個九歲的孩子,失去母親的悲痛久久壓抑在心中,此刻見到王雲壽,再也控製不住情緒。
王雲壽疑惑地看了王天成一眼,隨即目露嘉許道:“不錯,已經是書生了。但九歲才達到書生境界,還是晚了,以後更加不能懈怠。”
他身為舉人巔峰的境界,自然是一眼就能看出王天成的虛實。
隨即王雲壽又看向陶知謙幾人,淡淡點頭道:“公事繁忙,勞煩各位久等了。”
直等王雲壽在主位坐下,陶知謙幾人才重新落座。
一旁的侍女連忙給王雲壽奉上茶。
長年身居高位,讓他自然是養成了一派威嚴氣度。
陶知謙心下暗自皺眉,從頭到尾,王雲壽也不知道是刻意還是無意,竟是沒有問及張翠娥。
“爹,娘……娘……她去世了。”王天成哭道。
“什麽?”王雲壽一驚,手中茶杯頓住,愣愣地看向王天成,求證道:“去世了。”
王天成哭著點頭。
看王天成的情形,也說不出完整的話來,陶知謙隻好代為口述,將張翠娥死去的經過詳細道來。
“竟然是精怪作祟……”王雲壽眼中閃過怒色,卻沒有多少悲痛。
於他而言,他有十幾房小妾,張翠娥也不過隻是其中一個而已。
看著王雲壽的神情,陶知謙已經料到他心中所想,不由暗歎。世人都道豪門少情,此話果然不假。
王雲壽陰沉著臉色,沉默良久,才看向陶知謙說道:“幾位護送天成回家,對我王家有恩,我必有重謝。”
陶知謙皺眉道:“我送天成回來,是受夫人所托,重謝就免了。另外還有一事還需告訴王大人,前幾日,我已經收下天成為學生。”
“你……”王雲壽質疑地看著陶知謙,皺了皺眉,隨即道:“書道艱難,一人獨行就已經為難。至於天成,我會另外為他選擇老師,就不必讓他拖累你了。而且看你修為氣息,應該是剛進入秀才沒有幾年,現在應該勤奮苦苦,不可被其他事情牽扯了學習的精力。”
說到後來,他已經帶上了長輩對晚輩的那種訓誡語氣。
王天成此時已經收住了悲痛,聞言哽咽道:“爹,我已經拜老師為師,又哪有另擇老師的道理?況且老師……”
但還不等王天成說完,王雲壽就嚴厲斥責道:“你年少無知,能懂得什麽?一切有我給你安排,你就不必自作主張了。”
胡若雪冷哼道:“什麽樣的老師,難道能比得上公子不成?若不是看在夫人麵子上,我家公子豈會輕易收學生?”
不但胡若雪,就連葉頂天和李清兒眼中也浮現怒氣。
“若雪閉嘴。”陶知謙瞪了胡若雪一眼,隨即看向王雲壽,拱手道:“多謝王大人替我著想,不過我既然收下了天成,隻要他沒有背叛師德,我自然會負責到底。”
王雲壽眼中閃過不悅,他位高權重,平時他說出的話,甚少有人敢反駁。
但看在陶知謙幾人護送王天成回來的份上,他也沒有說太過難聽的話,隻是毋庸置疑地說道:“陶公子不必多說了,我是他爹,凡事有我給他做主就行了。”
陶知謙冷哼道:“王大人何必一意孤行,我自信不會埋沒了天成。況且我既然已經收下了天成為學生,王大人再讓他另尋老師,這傳出去,卻讓人怎麽看我陶知謙,又怎麽看天成?說我沒有教人之能?說天成背棄師門?”
又爭論幾句,王雲壽已經怒了。
在他看來,陶知謙不過區區一新晉秀才,若不是看在王天成的麵子上,平常哪裏願意多理會陶知謙。
“看來陶公子倒是自信得很,不過你還年輕,卻需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王雲壽帶著怒意的目光看向陶知謙,說道:“我已經請了朱啟明,朱舉人到府上來教導我王家子弟,難道陶公子自認有才,比得上朱啟明麽?”
朱啟明堂堂舉人,又是成名多年,哪裏是一個區區秀才可比的。在王雲壽看來,聽到自己點出朱啟明的名號,陶知謙就應該有自知之明,主動放棄才是。
“我不敢說一定比得過朱舉人,但願意一試。”陶知謙對視著王雲壽,目中毫無退讓。
王雲壽怒極而笑。
時值正午,陽光明媚。
王家學堂前的小廣場上,已經喧喧鬧鬧地坐滿了人,大都是王家子弟,不下百餘人。
王家家大業大,還有許多王家的旁係子弟,也送到王家學堂來上學。
近乎所有人的目光都凝聚在廣場中央,端坐蒲團的陶知謙身上,議論紛紛。
“聽說就是他要跟朱夫子比試?看著其實也不怎麽樣嘛……”
“嘿,真是自不量力。朱夫子當年一篇《說世論》震驚晉國,甚至都刊登在書道文載上,又哪能是尋常人物可比的……”
“也不知道這個陶知謙是從哪個旮旯裏竄出來,聽說來自趙國?哼,趙國一年不如一年,倒是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人物越來越多……”
……
還有胡若雪幾人也在人群中,聽著周圍那些議論聲,無不是心中氣氛不已。若不是陶知謙提前囑咐過,他們非要跟這些人理論理論不可。
王天成坐在人群中,本來冷漠的神情變得更加冰冷,眼中蘊著怒火。
忽又一人朝他湊過頭來,嘻笑道:“我之前聽府上的張管事說,五表弟已經拜他為老師。哎呀,五表弟平時看你挺精明的一個人,這次怎麽這麽不明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