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院中眾聖為尊,其下分為上議院和下議院。下議院的成員,無一不是大儒以上的強者,而且那些能夠加入聖院的大儒,無一不是對人族有著卓著功績。
陶知謙此時僅僅不過書童修為,在他之上,還有著秀才、舉人、進士和國士,然後才到大儒。可以說,陶知謙和大儒還有著天差地別般的差距。
有史以來,陶知謙成為聖院年齡最小、修為最低的下議院成員。
如此一來,所引發的轟動自然不會小到哪裏去。但這是聖院做出的決定,尤其隱約有消息流傳出來,說陶知謙之所以能加入聖院的下議院,是東聖大人最終拍板決定。
雖然不乏有人對陶知謙嫉妒,又或是擔憂打破傳統會帶來什麽不可預測的變化,但也不敢質疑聖院的決定。
這場風波帶來的影響,直到持續了近兩個月之久,才漸漸平息下來。
二月十五,是縣試,同時也有人稱作秀才試。
在昨日,也就是二月十四號,陶知謙在春意縣度過了一個溫馨的生日,年滿十六歲。慶祝的人不多,隻有陶知謙的身邊幾個人,但比起那些豪華奢侈的生日宴會,陶知謙過得更加滿足。
同時在生日的這一天,陶知謙也收到了江陵縣送來的家書。
度過了一個簡單而不乏溫馨的生日後,在年滿十六歲的第一天,陶知謙踏入了縣試的考場。
縣試的考場和鄉試比較起來,更加嚴格了許多。一百多位考生,每一人都有一個單獨的小隔間,而來主持監考的人,更是從州教府下來的官員,無一不是舉人修為以上。
縣衛軍三步一哨,五步一崗,將整個考場封鎖得嚴嚴實實,就連一隻蒼蠅都休想飛過去。
考試一共兩天,第一天考試小說故事,第二天考策論。
書生到了秀才境界,雖然還不能為任一方,但也已獲得進入官場的資格。為官一方,就要造福一方。而策論就是考察書生對自身、為官之道、人族、異族等等各方麵的理解。
一個人或許有才情,但卻不一定有一個好品德,並不一定懂得如何為官造福於民,如何做才能有利於人族。這策論,就是選拔德才兼備的人才手段。
陶知謙並沒有因為成為聖院的下議院成員,而獲得什麽特殊對待,就和所有的考生一樣入場,被分配到了三十三號考房。
考房不大,四四方方不到十平米,僅有一個木桌、一把凳子,一個床鋪,一個馬桶而已。考場隻有左、右和後麵的三麵牆壁,監察考場的考官從外麵經過,能夠將考房中的一切情景都一覽無遺。
在這兩天裏,陶知謙就需要呆在這不足十平米的小單間內,不到考試時間結束,一步都不能跨出。期間考生所有的用度,包括飯菜,都由考場人員統一提供。
剛一走入考房,陶知謙就隻覺周圍有一種玄奧莫名的力量籠罩下來。他發現除了自身才氣還可以動用之外,和第二世界的聯係已經被這股玄奧的力量阻隔開了,不能往第二世界存取任何東西。
陶知謙坐在書桌後,開始凝神靜氣。
隨著辰時三刻到來,開考鈴聲響起,不多時,便有考場人員將紙筆分發下來。
第一天,考察書童創作小說故事的能力,考題隻有一個字,“虎”。
陶知謙一邊研磨,一邊細細翻看著腦海中的圖書館。
考房中的力量雖然將他的第二世界暫時封印住,但卻封不住陶知謙腦海中的圖書館。
很快,陶知謙就決定了這一次要寫的故事,《為虎作倀》。
《為虎作倀》是陶知謙前世的一個成語故事,說的是一個人晚上跟隨一個獵人上山,看見一群倀鬼。獵人告訴他,這些倀鬼都是被老虎殺死的人,他們死後成為鬼怪,協助老虎害人。
聖元大陸上的小說故事,主要目的是用來殺敵,守護人族,又或者教化人族。
陶知謙稍一思索,以《為虎作倀》為藍本,改編成另一個故事,《一虎能滅國》。
“從前,在海外的一塊陸地上,有一個國家,叫做傲來國。傲來國精兵強將無數,國民富足,是周邊十幾個小國家中的霸主,向來不把任何威脅放在眼中,隻堅信自己國家的力量是無敵的。突然有一天,在傲來國邊境的一個小村子裏,發生了一場虎患,一隻老虎從經常從上山竄下來,傷害人命……”
《一虎能滅國》的故事,通篇字數上萬。故事中說的是一隻老虎咬死人後,能夠將死去人的鬼魂變為自己的倀鬼,替自己作戰。最初傲來國並沒有將一隻區區老虎給放在心上,沒想到這卻給了老虎發展壯大的機會。老虎從一村之地,危害到一鄉之地,又霸占了一縣之地……
等傲來國終於反應過來,為時已晚。老虎已經擁有了成千上萬的倀鬼,形成了一隻攻無不克的倀鬼大軍。
傲來國終於因為自己的自大,迎來了滅國之災。
一萬多字,整整寫滿了十張白紙。等陶知謙吹幹墨跡,喚來考官收卷,時間已經快到了下午申時。
策論要到明日才考,這段時間陶知謙並不能走出考房半步。
陶知謙無奈歎了一口氣,和衣躺在床上,翻看著腦海裏圖書館中的書籍打發時間。
此時在考房後麵不遠的石亭裏,正有兩位中年男子品茶閑聊著。
其中一人是春意縣的縣令,朱清,此時身著便服。他此次也擔任著考場的副考官,負責統籌縣衛軍,維護考場秩序和安定。
另一個中年男子臉色赤紅,身形健碩,尤為引人驚異的是,這人隻有半邊眉毛,左眼上方的眉毛處光潔無毛。這人正是從州教院下來的主考官,方雲鶴,進士巔峰修為。
“方兄放著州城的清福不享,卻大老遠跑到我這偏僻的春意縣,原來為的就是見見陶知謙啊。”朱清搖頭失笑道,有些意外,但也沒有過於驚異。
陶知謙此時僅僅不過書童修為,在他之上,還有著秀才、舉人、進士和國士,然後才到大儒。可以說,陶知謙和大儒還有著天差地別般的差距。
有史以來,陶知謙成為聖院年齡最小、修為最低的下議院成員。
如此一來,所引發的轟動自然不會小到哪裏去。但這是聖院做出的決定,尤其隱約有消息流傳出來,說陶知謙之所以能加入聖院的下議院,是東聖大人最終拍板決定。
雖然不乏有人對陶知謙嫉妒,又或是擔憂打破傳統會帶來什麽不可預測的變化,但也不敢質疑聖院的決定。
這場風波帶來的影響,直到持續了近兩個月之久,才漸漸平息下來。
二月十五,是縣試,同時也有人稱作秀才試。
在昨日,也就是二月十四號,陶知謙在春意縣度過了一個溫馨的生日,年滿十六歲。慶祝的人不多,隻有陶知謙的身邊幾個人,但比起那些豪華奢侈的生日宴會,陶知謙過得更加滿足。
同時在生日的這一天,陶知謙也收到了江陵縣送來的家書。
度過了一個簡單而不乏溫馨的生日後,在年滿十六歲的第一天,陶知謙踏入了縣試的考場。
縣試的考場和鄉試比較起來,更加嚴格了許多。一百多位考生,每一人都有一個單獨的小隔間,而來主持監考的人,更是從州教府下來的官員,無一不是舉人修為以上。
縣衛軍三步一哨,五步一崗,將整個考場封鎖得嚴嚴實實,就連一隻蒼蠅都休想飛過去。
考試一共兩天,第一天考試小說故事,第二天考策論。
書生到了秀才境界,雖然還不能為任一方,但也已獲得進入官場的資格。為官一方,就要造福一方。而策論就是考察書生對自身、為官之道、人族、異族等等各方麵的理解。
一個人或許有才情,但卻不一定有一個好品德,並不一定懂得如何為官造福於民,如何做才能有利於人族。這策論,就是選拔德才兼備的人才手段。
陶知謙並沒有因為成為聖院的下議院成員,而獲得什麽特殊對待,就和所有的考生一樣入場,被分配到了三十三號考房。
考房不大,四四方方不到十平米,僅有一個木桌、一把凳子,一個床鋪,一個馬桶而已。考場隻有左、右和後麵的三麵牆壁,監察考場的考官從外麵經過,能夠將考房中的一切情景都一覽無遺。
在這兩天裏,陶知謙就需要呆在這不足十平米的小單間內,不到考試時間結束,一步都不能跨出。期間考生所有的用度,包括飯菜,都由考場人員統一提供。
剛一走入考房,陶知謙就隻覺周圍有一種玄奧莫名的力量籠罩下來。他發現除了自身才氣還可以動用之外,和第二世界的聯係已經被這股玄奧的力量阻隔開了,不能往第二世界存取任何東西。
陶知謙坐在書桌後,開始凝神靜氣。
隨著辰時三刻到來,開考鈴聲響起,不多時,便有考場人員將紙筆分發下來。
第一天,考察書童創作小說故事的能力,考題隻有一個字,“虎”。
陶知謙一邊研磨,一邊細細翻看著腦海中的圖書館。
考房中的力量雖然將他的第二世界暫時封印住,但卻封不住陶知謙腦海中的圖書館。
很快,陶知謙就決定了這一次要寫的故事,《為虎作倀》。
《為虎作倀》是陶知謙前世的一個成語故事,說的是一個人晚上跟隨一個獵人上山,看見一群倀鬼。獵人告訴他,這些倀鬼都是被老虎殺死的人,他們死後成為鬼怪,協助老虎害人。
聖元大陸上的小說故事,主要目的是用來殺敵,守護人族,又或者教化人族。
陶知謙稍一思索,以《為虎作倀》為藍本,改編成另一個故事,《一虎能滅國》。
“從前,在海外的一塊陸地上,有一個國家,叫做傲來國。傲來國精兵強將無數,國民富足,是周邊十幾個小國家中的霸主,向來不把任何威脅放在眼中,隻堅信自己國家的力量是無敵的。突然有一天,在傲來國邊境的一個小村子裏,發生了一場虎患,一隻老虎從經常從上山竄下來,傷害人命……”
《一虎能滅國》的故事,通篇字數上萬。故事中說的是一隻老虎咬死人後,能夠將死去人的鬼魂變為自己的倀鬼,替自己作戰。最初傲來國並沒有將一隻區區老虎給放在心上,沒想到這卻給了老虎發展壯大的機會。老虎從一村之地,危害到一鄉之地,又霸占了一縣之地……
等傲來國終於反應過來,為時已晚。老虎已經擁有了成千上萬的倀鬼,形成了一隻攻無不克的倀鬼大軍。
傲來國終於因為自己的自大,迎來了滅國之災。
一萬多字,整整寫滿了十張白紙。等陶知謙吹幹墨跡,喚來考官收卷,時間已經快到了下午申時。
策論要到明日才考,這段時間陶知謙並不能走出考房半步。
陶知謙無奈歎了一口氣,和衣躺在床上,翻看著腦海裏圖書館中的書籍打發時間。
此時在考房後麵不遠的石亭裏,正有兩位中年男子品茶閑聊著。
其中一人是春意縣的縣令,朱清,此時身著便服。他此次也擔任著考場的副考官,負責統籌縣衛軍,維護考場秩序和安定。
另一個中年男子臉色赤紅,身形健碩,尤為引人驚異的是,這人隻有半邊眉毛,左眼上方的眉毛處光潔無毛。這人正是從州教院下來的主考官,方雲鶴,進士巔峰修為。
“方兄放著州城的清福不享,卻大老遠跑到我這偏僻的春意縣,原來為的就是見見陶知謙啊。”朱清搖頭失笑道,有些意外,但也沒有過於驚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