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對於這一事情的發生,陶知謙依舊是滿頭霧水,不明白自己什麽時候對這麽多人有過恩了。
看著陶知謙疑惑的神情,王大海解釋道:“陶公子主持和海妖簽訂友好條約後,我們漁民終於可以出海捕魚。而且每次都能夠滿載而歸,就算比往年的春夏季節的收獲,還要豐盛個四五倍。我們漁民往年都是靠著季節吃飯,到了秋冬季節,家中常常都揭不開鍋,很多以前的漁民都被逼迫得不得不轉行做其他事情。我們漁民的光景,當真是一日不如一日,陶公子此時讓海域太平,為我等漁民解決生計,實在是無異於活命之恩啊,所以我等人特來感謝陶公子。”
“陶公子善舉,對我們真的是活命之恩,我已經在家中為陶公子立了長生牌位,必定教誨後人,讓後輩子孫也要記得陶公子的恩德。”在王大海身後,一個穿著補丁衣服的老者激動得顫巍巍地說道。
“陶公子,我家也給你立了長生牌位。”
“你們為陶公子立長生牌位怎麽也不告訴我?不管了,等回去後,我家也要給陶公子立長生牌位……”
“自從陶公子和海妖締結和平條約後,我們家現在頓頓都有魚肉吃了,而且三兒子也有餘錢去私塾上學了。以後我一定要教育三兒子,也要成為陶公子那樣為民著想的人……”
“以後誰在說陶公子的不是,就是和我們漁民過不去……”
……
以王大海為首的一大群人,無不是感激著陶知謙。他們身份低微,不敢直接說陸雲月這些書生的不是,但話裏話外的意思,卻莫不是在抽打著眾書生的臉麵。
眾書生個個沉默不語,看著陶知謙的眼神很是複雜,似是醒悟,似是不解,似是後悔……
陸平月的臉色已經難看到了極點,但眼中已經開始若有所思。
陶知謙心頭淌過一陣暖流,他此時哪裏還能不明白,這群漁民早不來晚不來,偏偏在一群書生來聲討的時候趕過來,分明就是來支持他的。
老百姓往往都是最懂恩、最可愛的人,你對他們好,他們自然也會對你好。而你對他們使壞,也必定會受到人人唾棄。
陶知謙感慨道:“讓人族繁榮昌興,人們能安居樂業、生活富足,這本來就是我們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你們不必如此。”
人群中有一個麵色蠟黃的中年婦女不讚同陶知謙的觀點,出聲反駁道:“我們人族書生千千萬萬,可隻有陶公子來為我們漁民家庭辦了實事。”
這中年婦女的一句話,就像一記耳光,重重抽打在眾書生臉上。
許多書生都不由羞愧得麵紅耳赤。
又聽王大海笑道:“現在海中的那些海妖,不但不傷害我們,還經常幫助我們呢。想到當初第一次出海見到海妖的時候,差點沒有把我嚇死,馬上以為自己就要被海妖吃掉了。可你們認為結果是什麽?”
“結果怎樣了?”周圍有人疑惑道,不但是周圍那些普通居民,就連陸平月一眾書生,以及朱清等人都好奇地看向王大海。
王大海說道:“當時我嚇得半死不活,結果那個海妖告訴我,前麵有暗礁,讓我小心。若不是那個海妖提醒,我當時隻怕很可能船毀人亡了。”
周圍人群頓時失聲驚呼,在他們的固有觀念中,海妖都是吃人害人的,沒想到竟然還能救人。
王大海的話剛落,又聽一個麵色黝黑的漢子說道:“前幾天我出海,海麵突然升起一陣濃霧,如果不是海妖為我指路,隻怕我就要迷失在大海中了。”
“我遇到海妖已經不止一次了,最開始我還怕得要死,不過漸漸也習慣了。甚至我還和一個叫做康力的海妖關係混得很好,我出海的時候給他帶些我們人族的食物,而他也知恩圖報,幫我驅趕魚群入網,閑著無聊的時候我們還聊聊天。”說這話的是一個長得矮矮壯壯的中年漢子。
“好你個王老二,我說你怎麽每次才到中午就打滿了一船的魚,原來是有海妖在幫你。看來,我下次也要找個海妖搞好關係才行……”漁民中有人笑罵道。
聽漁民們說著海妖的事,周圍人都不由得瞪大眼睛,心中掀起一陣天翻地覆。
“陶知謙,我錯了,我不該懷疑你的利國利民之舉……”一個秀才修為的中年書生,突然歎息一聲,朝著陶知謙深深一拱手,慚愧說道。
“我也錯了……”
“陶公子,對不起……”
……
幾乎是連鎖反應,一眾書生紛紛朝陶知謙拱手道歉。
朱清感慨道:“這就是民心啊,這就是人心所向啊!”
看著身前麵色陰晴不定,沉默不言的陸平月,朱清心頭大感解氣,輕歎道:“老大人,莫非到了這個時候,你還沒有醒悟過來麽?”
陸平月的臉色更是難看,忽而長歎一口氣,轉身蕭索離去,隻留下一句輕聲的話。
“替我……向陶知謙道個歉……”
陸平海身為堂堂舉人,讓他當麵去向陶知謙道歉,自是拉不下這個臉麵。
看著陸平海落寞遠去的背影,朱清嘴角撇起一絲笑容,喃喃道:“老大人,你老了,我也快老了。今後……人族的未來終究要靠陶知謙這一輩的年輕人……”
……
十月十七,上元城。
此時已至醜時,夜深人靜。
但通明殿中卻是燈火通明,一大群趙國重臣聚集在這裏,嘈雜議論。
“不知道陛下將我等深夜召集在這裏,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一個麵容枯瘦,身著大紅一品官服的老者有些不安地疑惑道。
“康大人現在著急也沒用,到時候等陛下一來,我們自然就知道了。”老者身旁另一個官員微笑道,神情倒是不急不緩。
又有人猜測道:“莫不是邊境發生什麽大事了吧?現在到了冬季,也正是南方那些魔族侵犯邊境,奪取食物的多發時節。”
但這話馬上就遭到了兵部尚書莊定軍的搖頭反駁:“邊境若有大事發生,我定然知道,不是邊境。”
看著陶知謙疑惑的神情,王大海解釋道:“陶公子主持和海妖簽訂友好條約後,我們漁民終於可以出海捕魚。而且每次都能夠滿載而歸,就算比往年的春夏季節的收獲,還要豐盛個四五倍。我們漁民往年都是靠著季節吃飯,到了秋冬季節,家中常常都揭不開鍋,很多以前的漁民都被逼迫得不得不轉行做其他事情。我們漁民的光景,當真是一日不如一日,陶公子此時讓海域太平,為我等漁民解決生計,實在是無異於活命之恩啊,所以我等人特來感謝陶公子。”
“陶公子善舉,對我們真的是活命之恩,我已經在家中為陶公子立了長生牌位,必定教誨後人,讓後輩子孫也要記得陶公子的恩德。”在王大海身後,一個穿著補丁衣服的老者激動得顫巍巍地說道。
“陶公子,我家也給你立了長生牌位。”
“你們為陶公子立長生牌位怎麽也不告訴我?不管了,等回去後,我家也要給陶公子立長生牌位……”
“自從陶公子和海妖締結和平條約後,我們家現在頓頓都有魚肉吃了,而且三兒子也有餘錢去私塾上學了。以後我一定要教育三兒子,也要成為陶公子那樣為民著想的人……”
“以後誰在說陶公子的不是,就是和我們漁民過不去……”
……
以王大海為首的一大群人,無不是感激著陶知謙。他們身份低微,不敢直接說陸雲月這些書生的不是,但話裏話外的意思,卻莫不是在抽打著眾書生的臉麵。
眾書生個個沉默不語,看著陶知謙的眼神很是複雜,似是醒悟,似是不解,似是後悔……
陸平月的臉色已經難看到了極點,但眼中已經開始若有所思。
陶知謙心頭淌過一陣暖流,他此時哪裏還能不明白,這群漁民早不來晚不來,偏偏在一群書生來聲討的時候趕過來,分明就是來支持他的。
老百姓往往都是最懂恩、最可愛的人,你對他們好,他們自然也會對你好。而你對他們使壞,也必定會受到人人唾棄。
陶知謙感慨道:“讓人族繁榮昌興,人們能安居樂業、生活富足,這本來就是我們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你們不必如此。”
人群中有一個麵色蠟黃的中年婦女不讚同陶知謙的觀點,出聲反駁道:“我們人族書生千千萬萬,可隻有陶公子來為我們漁民家庭辦了實事。”
這中年婦女的一句話,就像一記耳光,重重抽打在眾書生臉上。
許多書生都不由羞愧得麵紅耳赤。
又聽王大海笑道:“現在海中的那些海妖,不但不傷害我們,還經常幫助我們呢。想到當初第一次出海見到海妖的時候,差點沒有把我嚇死,馬上以為自己就要被海妖吃掉了。可你們認為結果是什麽?”
“結果怎樣了?”周圍有人疑惑道,不但是周圍那些普通居民,就連陸平月一眾書生,以及朱清等人都好奇地看向王大海。
王大海說道:“當時我嚇得半死不活,結果那個海妖告訴我,前麵有暗礁,讓我小心。若不是那個海妖提醒,我當時隻怕很可能船毀人亡了。”
周圍人群頓時失聲驚呼,在他們的固有觀念中,海妖都是吃人害人的,沒想到竟然還能救人。
王大海的話剛落,又聽一個麵色黝黑的漢子說道:“前幾天我出海,海麵突然升起一陣濃霧,如果不是海妖為我指路,隻怕我就要迷失在大海中了。”
“我遇到海妖已經不止一次了,最開始我還怕得要死,不過漸漸也習慣了。甚至我還和一個叫做康力的海妖關係混得很好,我出海的時候給他帶些我們人族的食物,而他也知恩圖報,幫我驅趕魚群入網,閑著無聊的時候我們還聊聊天。”說這話的是一個長得矮矮壯壯的中年漢子。
“好你個王老二,我說你怎麽每次才到中午就打滿了一船的魚,原來是有海妖在幫你。看來,我下次也要找個海妖搞好關係才行……”漁民中有人笑罵道。
聽漁民們說著海妖的事,周圍人都不由得瞪大眼睛,心中掀起一陣天翻地覆。
“陶知謙,我錯了,我不該懷疑你的利國利民之舉……”一個秀才修為的中年書生,突然歎息一聲,朝著陶知謙深深一拱手,慚愧說道。
“我也錯了……”
“陶公子,對不起……”
……
幾乎是連鎖反應,一眾書生紛紛朝陶知謙拱手道歉。
朱清感慨道:“這就是民心啊,這就是人心所向啊!”
看著身前麵色陰晴不定,沉默不言的陸平月,朱清心頭大感解氣,輕歎道:“老大人,莫非到了這個時候,你還沒有醒悟過來麽?”
陸平月的臉色更是難看,忽而長歎一口氣,轉身蕭索離去,隻留下一句輕聲的話。
“替我……向陶知謙道個歉……”
陸平海身為堂堂舉人,讓他當麵去向陶知謙道歉,自是拉不下這個臉麵。
看著陸平海落寞遠去的背影,朱清嘴角撇起一絲笑容,喃喃道:“老大人,你老了,我也快老了。今後……人族的未來終究要靠陶知謙這一輩的年輕人……”
……
十月十七,上元城。
此時已至醜時,夜深人靜。
但通明殿中卻是燈火通明,一大群趙國重臣聚集在這裏,嘈雜議論。
“不知道陛下將我等深夜召集在這裏,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一個麵容枯瘦,身著大紅一品官服的老者有些不安地疑惑道。
“康大人現在著急也沒用,到時候等陛下一來,我們自然就知道了。”老者身旁另一個官員微笑道,神情倒是不急不緩。
又有人猜測道:“莫不是邊境發生什麽大事了吧?現在到了冬季,也正是南方那些魔族侵犯邊境,奪取食物的多發時節。”
但這話馬上就遭到了兵部尚書莊定軍的搖頭反駁:“邊境若有大事發生,我定然知道,不是邊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