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知謙皺了皺眉,也不敢怠慢,帶著胡若雪兩人,跟在差役身後向縣衙趕去。
那些書生聚結起來聲討他,十有八九就是因為他主持春意縣和海妖締結友好條約的事。
陶知謙可不會傻得梗著脖子杵在那裏,等那些書生到來後,和對方來一場波瀾壯闊的激辯,然後將對方等人一一說得心服口服,五體投地。
這種美好的事情,永遠隻能存在幻想和天馬行空的小說故事中。
真正憤怒起來的人,可是根本聽不進對方說什麽的,更不見得會講道理。
若是到時候哪個秀才控製不住火氣,直接一筆朝陶知謙寫下來,那樂子可就真的大了。
陶知謙一行人才剛下酒樓,走出還沒到半天街,就見對麵街道一大群書生群情激憤著朝酒樓方向走來,數目不下三百個,當真是人人目露憤然。
這群書生的為首一人,是個滿頭白發的老者,赫然是舉人修為。
“那就是這次將書生們聚集起來的主事人,陸平月,陸老縣令。他本來也是我們春意縣的縣令,後來官至州府,不過從官場上退下來後,就在春意縣隱居了。平時就連我們縣令大人見到他,也要讓他幾分呢……”差役在陶知謙耳邊輕聲介紹道。
陶知謙一時間隻覺得壓力山大,暗自慶幸自己做事果斷,出門早,若是真被這群書生堵在酒樓裏,就單單隻憑陸平月這個舉人,到時候搓扁捏圓,可就由不得陶知謙自己了。
好在這群書生雖然聽過陶知謙的名字,但畢竟沒有見過他。雙方擦身而過,這群書生也不知道從他們身邊低著頭走過的那一群人中,其中一個就是他們要聲討的陶知謙。
好不容易抵達縣衙,但陶知謙屁股還沒坐熱,就聽到縣衙外吵嚷起來。
陶知謙隱隱聽到,其中有很多聲音就是在叫嚷著讓自己出去謝罪。
朱清苦笑道:“我出去看看,你先在這裏安心休息,放心,他們就是再膽大,也不敢衝進我這縣衙來抓人。”
朱清放下茶杯,有些腳步沉重地往門外走去。
此時在縣衙門口的台階下,三百多個書生幾乎將街道堵得水泄不通,而周圍更是許多看熱鬧的普通居民。
一眼望去,幾乎都是黑壓壓的人頭,人聲鼎沸。
朱清走出縣衙大門,看到眼前的情景,頓時就感到頭疼。
“好你個朱清,包庇人族禍害,這才終於出來了……”陸平月怒瞪著朱清,毫不留情地張口斥責道。
別人或許會懼怕朱清這個春意縣的父母官,陸平月卻沒有將朱清放在心上,甚至於,他以前對朱清還有著提拔恩情。
被陸平月當著這麽多人的麵斥責,況且身邊還有著一眾手下,朱清麵子上頓時有些掛不住,可麵對老上司,也不好發作,隻能苦著臉賠笑道:“老大人,您怎麽來了?快請裏麵坐坐,前些日子正好有老朋友送了我一些精品茶葉……”
“少跟我扯這些有的沒的。”陸平月毫不給麵子地打斷朱清,怒道:“你這衙門,我也不稀得進,趕緊把陶知謙給我交出來。”
“交出陶知謙……”
“讓陶知謙出來謝罪……”
……
陸平月身後的書生們也跟著義憤填膺地一陣叫嚷。
朱清頓時被吵得一個頭兩個大,但又不敢太得罪眾怒,況且前麵帶頭的還是他的老上司,隻能勉強端著微笑強忍著。
陸平月的威望不小,隻見他抬了抬手,周圍的聲音迅速就小了下來。
“你也算是我帶起來的人,平時看你為春意縣百姓勤勤懇懇,我也很是欣慰。可是你這次怎麽就這麽糊塗?竟然被陶知謙攛掇得蓋下縣衙大印,和那些害人命的海妖締結什麽友好條約,狗屁!荒唐!”陸平月冷冷地看著朱清,絲毫不理會朱清臉上的難堪,怒斥道:“陶知謙糊塗,你怎麽也跟著胡鬧?哼,怎麽處置你,我自然是沒有資格,到時候看朝廷如何為你是問。不過你現在馬上將陶知謙交出來,和他劃清界限,或許還能減輕你的罪錯。”
朱清卻是搖了搖頭,說道:“且不說陶知謙並沒有犯下任何趙國法律,而且你們既不是官府中人,也不是受聖人差遣,有什麽資格捉拿一個書童?於理於法,都不合適。”
陸平月冷笑道:“不錯,陶知謙的確沒有觸犯趙國法律,但他卻犯下了人族大錯,丟了人族的臉麵。這等行為,無異於是人族叛徒,對於人族叛徒,我們身為書生,自然有義不容辭的責任來糾正。”
朱清皺著眉頭,正要開口再說,身後卻傳來一道清朗的聲音。
“和海妖締結友好條約,這是合則兩利的事情。隻要春意縣漁業發展起來,百姓富足,這不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麽?何錯之有?”
朱清轉過頭來,正好看著陶知謙向這邊走來,其身後還跟著葉頂天和胡若雪。
“你……唉,你出來做什麽?”朱清沒好氣地瞪著陶知謙,心中暗自叫糟。
“你是何人?”陸平月的目光冷冷地瞪著陶知謙。
陶知謙坦然道:“我就是陶知謙。”
“原來你就是陶知謙。”陸平月一愣,眼中冷意瞬間更甚。
“陶知謙,快快謝罪……”
“陶知謙,你怎麽敢低聲下氣去和海妖締結友好條約?當真是丟盡了我們人族的臉麵,你妄為人族……”
“陶知謙,我看你就是一個披著人皮的妖族,我等恥於與你同為書生……”
……
陶知謙承認身份,頓時就引起一片嘩然,眾書生們紛紛叫嚷著要讓陶知謙趕緊謝罪。
若非是一眾衙役拚命維持著秩序,隻怕還會有人衝過來朝陶知謙動手腳。
陶知謙凜然不懼,冷眼掃視著一眾群情激憤的書生,竟是張口怒斥道:“我看你們就是迂腐!頑固不堪!俗話道讀書明理,可你們明個屁的理!”
“你……”陸平月顫顫巍巍地指著陶知謙,氣得嘴唇直抖。
陶知謙的這番怒斥,對眾書生們來說無異於火上澆油,更加群情激憤起來。
那些書生聚結起來聲討他,十有八九就是因為他主持春意縣和海妖締結友好條約的事。
陶知謙可不會傻得梗著脖子杵在那裏,等那些書生到來後,和對方來一場波瀾壯闊的激辯,然後將對方等人一一說得心服口服,五體投地。
這種美好的事情,永遠隻能存在幻想和天馬行空的小說故事中。
真正憤怒起來的人,可是根本聽不進對方說什麽的,更不見得會講道理。
若是到時候哪個秀才控製不住火氣,直接一筆朝陶知謙寫下來,那樂子可就真的大了。
陶知謙一行人才剛下酒樓,走出還沒到半天街,就見對麵街道一大群書生群情激憤著朝酒樓方向走來,數目不下三百個,當真是人人目露憤然。
這群書生的為首一人,是個滿頭白發的老者,赫然是舉人修為。
“那就是這次將書生們聚集起來的主事人,陸平月,陸老縣令。他本來也是我們春意縣的縣令,後來官至州府,不過從官場上退下來後,就在春意縣隱居了。平時就連我們縣令大人見到他,也要讓他幾分呢……”差役在陶知謙耳邊輕聲介紹道。
陶知謙一時間隻覺得壓力山大,暗自慶幸自己做事果斷,出門早,若是真被這群書生堵在酒樓裏,就單單隻憑陸平月這個舉人,到時候搓扁捏圓,可就由不得陶知謙自己了。
好在這群書生雖然聽過陶知謙的名字,但畢竟沒有見過他。雙方擦身而過,這群書生也不知道從他們身邊低著頭走過的那一群人中,其中一個就是他們要聲討的陶知謙。
好不容易抵達縣衙,但陶知謙屁股還沒坐熱,就聽到縣衙外吵嚷起來。
陶知謙隱隱聽到,其中有很多聲音就是在叫嚷著讓自己出去謝罪。
朱清苦笑道:“我出去看看,你先在這裏安心休息,放心,他們就是再膽大,也不敢衝進我這縣衙來抓人。”
朱清放下茶杯,有些腳步沉重地往門外走去。
此時在縣衙門口的台階下,三百多個書生幾乎將街道堵得水泄不通,而周圍更是許多看熱鬧的普通居民。
一眼望去,幾乎都是黑壓壓的人頭,人聲鼎沸。
朱清走出縣衙大門,看到眼前的情景,頓時就感到頭疼。
“好你個朱清,包庇人族禍害,這才終於出來了……”陸平月怒瞪著朱清,毫不留情地張口斥責道。
別人或許會懼怕朱清這個春意縣的父母官,陸平月卻沒有將朱清放在心上,甚至於,他以前對朱清還有著提拔恩情。
被陸平月當著這麽多人的麵斥責,況且身邊還有著一眾手下,朱清麵子上頓時有些掛不住,可麵對老上司,也不好發作,隻能苦著臉賠笑道:“老大人,您怎麽來了?快請裏麵坐坐,前些日子正好有老朋友送了我一些精品茶葉……”
“少跟我扯這些有的沒的。”陸平月毫不給麵子地打斷朱清,怒道:“你這衙門,我也不稀得進,趕緊把陶知謙給我交出來。”
“交出陶知謙……”
“讓陶知謙出來謝罪……”
……
陸平月身後的書生們也跟著義憤填膺地一陣叫嚷。
朱清頓時被吵得一個頭兩個大,但又不敢太得罪眾怒,況且前麵帶頭的還是他的老上司,隻能勉強端著微笑強忍著。
陸平月的威望不小,隻見他抬了抬手,周圍的聲音迅速就小了下來。
“你也算是我帶起來的人,平時看你為春意縣百姓勤勤懇懇,我也很是欣慰。可是你這次怎麽就這麽糊塗?竟然被陶知謙攛掇得蓋下縣衙大印,和那些害人命的海妖締結什麽友好條約,狗屁!荒唐!”陸平月冷冷地看著朱清,絲毫不理會朱清臉上的難堪,怒斥道:“陶知謙糊塗,你怎麽也跟著胡鬧?哼,怎麽處置你,我自然是沒有資格,到時候看朝廷如何為你是問。不過你現在馬上將陶知謙交出來,和他劃清界限,或許還能減輕你的罪錯。”
朱清卻是搖了搖頭,說道:“且不說陶知謙並沒有犯下任何趙國法律,而且你們既不是官府中人,也不是受聖人差遣,有什麽資格捉拿一個書童?於理於法,都不合適。”
陸平月冷笑道:“不錯,陶知謙的確沒有觸犯趙國法律,但他卻犯下了人族大錯,丟了人族的臉麵。這等行為,無異於是人族叛徒,對於人族叛徒,我們身為書生,自然有義不容辭的責任來糾正。”
朱清皺著眉頭,正要開口再說,身後卻傳來一道清朗的聲音。
“和海妖締結友好條約,這是合則兩利的事情。隻要春意縣漁業發展起來,百姓富足,這不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麽?何錯之有?”
朱清轉過頭來,正好看著陶知謙向這邊走來,其身後還跟著葉頂天和胡若雪。
“你……唉,你出來做什麽?”朱清沒好氣地瞪著陶知謙,心中暗自叫糟。
“你是何人?”陸平月的目光冷冷地瞪著陶知謙。
陶知謙坦然道:“我就是陶知謙。”
“原來你就是陶知謙。”陸平月一愣,眼中冷意瞬間更甚。
“陶知謙,快快謝罪……”
“陶知謙,你怎麽敢低聲下氣去和海妖締結友好條約?當真是丟盡了我們人族的臉麵,你妄為人族……”
“陶知謙,我看你就是一個披著人皮的妖族,我等恥於與你同為書生……”
……
陶知謙承認身份,頓時就引起一片嘩然,眾書生們紛紛叫嚷著要讓陶知謙趕緊謝罪。
若非是一眾衙役拚命維持著秩序,隻怕還會有人衝過來朝陶知謙動手腳。
陶知謙凜然不懼,冷眼掃視著一眾群情激憤的書生,竟是張口怒斥道:“我看你們就是迂腐!頑固不堪!俗話道讀書明理,可你們明個屁的理!”
“你……”陸平月顫顫巍巍地指著陶知謙,氣得嘴唇直抖。
陶知謙的這番怒斥,對眾書生們來說無異於火上澆油,更加群情激憤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