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侍小心道:“陛下,接下來該賜宴了。”
趙崇隆深吸一口氣,臉上神情莫名,沉吟道:“暫不賜宴,讓人將這篇《皇帝的新衣》,讀給眾人聽聽。”
內侍雖然不解,但依舊領命而去。
廣場中的群臣有些騷動。
“這是怎麽回事?接下來應該賜宴了吧?”
“莫不是出了什麽事情?”
……
正當眾人竊竊議論時,上方的內侍官突然高聲道:“請諸位安靜,奉陛下之命,讀《皇帝的新衣》故事。”
“《皇帝的新衣》?那是什麽東西?”眾人雖然滿腹疑惑,但趙皇之命,也不得不遵從,迅速安靜下來。
隻聽台上內侍官讀道:“上古時候,在無盡大海中有一海島,島上有一個小國家。這個國家的皇帝勵精圖治,但卻有一個癖好……”
故事不足兩千字,不到一刻鍾,內侍官就已經宣讀完畢。
而眾人此時卻依舊沉浸在故事精彩中。
不知何時,趙皇卻已是走下龍椅,來到高台上。
趙崇隆看著下方眾人,感慨道:“《皇帝的新衣》雖然隻是一篇短小故事,但其中的意義,卻讓本皇不得不警醒。敬本皇,畏本皇,愛本皇,有求於本皇的人多不勝數,可是敢說真話的人又有幾個?《皇帝的新衣》中,那個糊塗皇帝光著身子,卻也沒有人提醒,這是多麽可悲的事情?本皇自思,絕不像做這樣讓外人看笑話的糊塗皇帝。”
趙崇隆頓住話語,臉色複雜,眼底深處閃過悲涼,還有一絲悔意。
他忽而記起,五十多年前,在他剛登基的時候,還有臣子敢於向他直言進諫。但他那時卻以為是臣子不懂得敬畏皇權,以是不但不聽諫言,反倒嚴厲懲處。從那以後,漸漸的也就沒有臣子敢跟他對著幹,他趙皇說什麽,哪怕是黑的也必須變成白的。
他自認勵精圖治,就和《皇帝的新衣》裏麵那個糊塗皇帝一樣,可歎此時才幡然醒悟,以前不知做了多少錯事。
眾人靜靜看著趙皇,偌大的廣場上,落針可聞。
趙崇隆神情漸漸化作一片堅定,朗聲道:“本皇希望,眾位以後能夠繼續向本皇直言進諫,學學《皇帝的新衣》裏麵那幾個孩子。諸位,可不要讓自己連孩童都要不如。”
“本皇懇請諸位,以後能直言進諫。隻要不抄了我趙家祖墳,不謀朝叛逆,哪怕指著本皇的鼻子罵,揪著本皇的衣領罵,罵得本皇顏麵無存,抱頭痛哭,本皇也心甘情願。”
“另,六部之外,再設一諫言司。諫言司獨立六部以外,可對皇帝的一切命令進行勸諫,且不以言論獲罪。諫言司常設,後代趙國皇帝不得廢除,否則視同違背祖訓。”
“另,申州江陵縣書生陶知謙,創作《皇帝的新衣》,於本皇,於趙國意義重大。封,六品布衣,諫言司知事。賜,‘申州諫才’牌坊,玉如意一柄,荒級文房四寶一套,雪山蛛絲一匹,以示嘉獎。”
“另,寧陽王進獻《皇帝的新衣》,有勸諫之功,特加封王珠一顆。”
“諸位,本皇希望以後諸位能夠精心輔佐,直言進諫。這非但是為了我趙家,更是為了趙國億萬子民,為了我人族昌盛繁榮。”
“趙皇聖明。”台下眾人高呼。
有老臣子甚至忍不住失聲痛哭,大呼“蒼天開眼”。
就連一眾內侍,也多有眼眶濕潤。
……
外界世事變遷,陶知謙卻是閉門家中,為七月十五號的秋試做準備。
隨著六月初,《一千零一夜》在江陵縣的發行,陶知謙體內蘊含的才氣再次暴增,終於在七月之前達到了飽和。
除此之外,他還要教導江左。江左體內的才氣早在去年就已經達到飽和狀態,但他去年秋試卻沒考上,隻能今年再考。
若是師生兩人雙雙考中,同時晉級書童,這倒也不失為一樁佳話。
後院,院子柳樹下擺了一方石桌,陶知謙正在上麵提筆練字。
由於有整整一個圖書館的前世知識儲備,對於寫小說故事,陶知謙自然不必太過勞心。但和他創作故事的能力相比,他的書法卻無疑是一塊短板。
經過這幾個月的筆耕不綴,再加上有前世書法大家的字帖臨摹,陶知謙的書法長進不可謂不大,隱隱達到書法第一境界的門檻。
書法共分五境,第一境,筆走龍蛇。到了這一境界,書法已經大成,所寫出的文章,能夠得到些許的威力增強。
第二境,落筆有聲。這一境界,文字已生異象。
第三境,點睛之筆。所謂點睛之筆,一筆一劃,皆蘊精華,具備莫大的殺傷力。
第四境,筆下生景。傳言到了這一境界,文章展開,能讓人猶如深入其境,不覺生死變化。一般有資格達到這個境界的,已經是聖者境界。
第五境,文成自然。至於第五境,已經據不可考。
陶知謙的書法雖然進境頗大,但也隻比同輩中人強出些許,和那些從小練習書法的天才,還是有很大的差距,至於和聖元大陸上的那些書法大家相比,更是猶如天壤雲泥之別。
“老師,我寫好了。”江左捧著寫滿字跡的紙張,恭恭敬敬向陶知謙送來。
陶知謙將筆擱在筆架上,接過紙張。
他給江左出的題目是“風”,圍繞風來創作一篇故事。
三張紙,兩千字不到,陶知謙十幾息就已經看完。
經過這大半月的教導,江左寫故事的能力已經大有長進。陶知謙點了點頭,淡淡道:“勉強可以入目,但還是差強人意。我跟你講過,可以摻雜一些外景,強化故事特點。比如可以寫黃沙滾滾,狂風便能遮天蔽日,又或者大雪紛飛,狂風便能凜冽似刀,等等之類。可你這通篇故事,我隻看到對比,寫狂風摧毀了房子,又摧毀了山林,等等。這次我給你六十分,勉強及格,去吧。”
“是。”江左恭敬接過紙張,眼中有些掩飾不住的興奮。
趙崇隆深吸一口氣,臉上神情莫名,沉吟道:“暫不賜宴,讓人將這篇《皇帝的新衣》,讀給眾人聽聽。”
內侍雖然不解,但依舊領命而去。
廣場中的群臣有些騷動。
“這是怎麽回事?接下來應該賜宴了吧?”
“莫不是出了什麽事情?”
……
正當眾人竊竊議論時,上方的內侍官突然高聲道:“請諸位安靜,奉陛下之命,讀《皇帝的新衣》故事。”
“《皇帝的新衣》?那是什麽東西?”眾人雖然滿腹疑惑,但趙皇之命,也不得不遵從,迅速安靜下來。
隻聽台上內侍官讀道:“上古時候,在無盡大海中有一海島,島上有一個小國家。這個國家的皇帝勵精圖治,但卻有一個癖好……”
故事不足兩千字,不到一刻鍾,內侍官就已經宣讀完畢。
而眾人此時卻依舊沉浸在故事精彩中。
不知何時,趙皇卻已是走下龍椅,來到高台上。
趙崇隆看著下方眾人,感慨道:“《皇帝的新衣》雖然隻是一篇短小故事,但其中的意義,卻讓本皇不得不警醒。敬本皇,畏本皇,愛本皇,有求於本皇的人多不勝數,可是敢說真話的人又有幾個?《皇帝的新衣》中,那個糊塗皇帝光著身子,卻也沒有人提醒,這是多麽可悲的事情?本皇自思,絕不像做這樣讓外人看笑話的糊塗皇帝。”
趙崇隆頓住話語,臉色複雜,眼底深處閃過悲涼,還有一絲悔意。
他忽而記起,五十多年前,在他剛登基的時候,還有臣子敢於向他直言進諫。但他那時卻以為是臣子不懂得敬畏皇權,以是不但不聽諫言,反倒嚴厲懲處。從那以後,漸漸的也就沒有臣子敢跟他對著幹,他趙皇說什麽,哪怕是黑的也必須變成白的。
他自認勵精圖治,就和《皇帝的新衣》裏麵那個糊塗皇帝一樣,可歎此時才幡然醒悟,以前不知做了多少錯事。
眾人靜靜看著趙皇,偌大的廣場上,落針可聞。
趙崇隆神情漸漸化作一片堅定,朗聲道:“本皇希望,眾位以後能夠繼續向本皇直言進諫,學學《皇帝的新衣》裏麵那幾個孩子。諸位,可不要讓自己連孩童都要不如。”
“本皇懇請諸位,以後能直言進諫。隻要不抄了我趙家祖墳,不謀朝叛逆,哪怕指著本皇的鼻子罵,揪著本皇的衣領罵,罵得本皇顏麵無存,抱頭痛哭,本皇也心甘情願。”
“另,六部之外,再設一諫言司。諫言司獨立六部以外,可對皇帝的一切命令進行勸諫,且不以言論獲罪。諫言司常設,後代趙國皇帝不得廢除,否則視同違背祖訓。”
“另,申州江陵縣書生陶知謙,創作《皇帝的新衣》,於本皇,於趙國意義重大。封,六品布衣,諫言司知事。賜,‘申州諫才’牌坊,玉如意一柄,荒級文房四寶一套,雪山蛛絲一匹,以示嘉獎。”
“另,寧陽王進獻《皇帝的新衣》,有勸諫之功,特加封王珠一顆。”
“諸位,本皇希望以後諸位能夠精心輔佐,直言進諫。這非但是為了我趙家,更是為了趙國億萬子民,為了我人族昌盛繁榮。”
“趙皇聖明。”台下眾人高呼。
有老臣子甚至忍不住失聲痛哭,大呼“蒼天開眼”。
就連一眾內侍,也多有眼眶濕潤。
……
外界世事變遷,陶知謙卻是閉門家中,為七月十五號的秋試做準備。
隨著六月初,《一千零一夜》在江陵縣的發行,陶知謙體內蘊含的才氣再次暴增,終於在七月之前達到了飽和。
除此之外,他還要教導江左。江左體內的才氣早在去年就已經達到飽和狀態,但他去年秋試卻沒考上,隻能今年再考。
若是師生兩人雙雙考中,同時晉級書童,這倒也不失為一樁佳話。
後院,院子柳樹下擺了一方石桌,陶知謙正在上麵提筆練字。
由於有整整一個圖書館的前世知識儲備,對於寫小說故事,陶知謙自然不必太過勞心。但和他創作故事的能力相比,他的書法卻無疑是一塊短板。
經過這幾個月的筆耕不綴,再加上有前世書法大家的字帖臨摹,陶知謙的書法長進不可謂不大,隱隱達到書法第一境界的門檻。
書法共分五境,第一境,筆走龍蛇。到了這一境界,書法已經大成,所寫出的文章,能夠得到些許的威力增強。
第二境,落筆有聲。這一境界,文字已生異象。
第三境,點睛之筆。所謂點睛之筆,一筆一劃,皆蘊精華,具備莫大的殺傷力。
第四境,筆下生景。傳言到了這一境界,文章展開,能讓人猶如深入其境,不覺生死變化。一般有資格達到這個境界的,已經是聖者境界。
第五境,文成自然。至於第五境,已經據不可考。
陶知謙的書法雖然進境頗大,但也隻比同輩中人強出些許,和那些從小練習書法的天才,還是有很大的差距,至於和聖元大陸上的那些書法大家相比,更是猶如天壤雲泥之別。
“老師,我寫好了。”江左捧著寫滿字跡的紙張,恭恭敬敬向陶知謙送來。
陶知謙將筆擱在筆架上,接過紙張。
他給江左出的題目是“風”,圍繞風來創作一篇故事。
三張紙,兩千字不到,陶知謙十幾息就已經看完。
經過這大半月的教導,江左寫故事的能力已經大有長進。陶知謙點了點頭,淡淡道:“勉強可以入目,但還是差強人意。我跟你講過,可以摻雜一些外景,強化故事特點。比如可以寫黃沙滾滾,狂風便能遮天蔽日,又或者大雪紛飛,狂風便能凜冽似刀,等等之類。可你這通篇故事,我隻看到對比,寫狂風摧毀了房子,又摧毀了山林,等等。這次我給你六十分,勉強及格,去吧。”
“是。”江左恭敬接過紙張,眼中有些掩飾不住的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