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吳先正說明情形,陶知謙不敢怠慢,讓張思德自去休息,然後快步趕到前廳迎接。
等陶知謙見到來客,發現除了縣令婁清之以外,還有宋雲舟,以及那個講學時聽講的尊貴中年人。
此時直麵尊貴中年,陶知謙才真正感受到其中不凡。
隻見尊貴中年雖然麵容雖然並不出眾,但目光深邃,一舉一動,莫不攜有一股無法言喻的貴氣。
此外,院中還有幾個護衛模樣的彪形大漢,跨刀靜默,威風凜凜。
“陶知謙迎接來遲,還望諸位見諒。”陶知謙拱手告罪道。
這三人,無論是其中哪一個,在身份上都能隨便碾壓他。
聖元大陸講究尊卑長幼有序,並沒有陶知謙前世的人人平等之說。
婁清之笑道:“陶知謙客氣了。”
四人各自落座,陶知謙不敢坐在主位,隻好同樣坐在客位。
婁清之笑著介紹道:“我婁清之,想必陶知謙你是認識的。這位是宋雲舟宋公子,我們趙國的十大才子之一,之前講學的時候,你應該也認識過了。”
陶知謙向宋雲舟拱手道:“宋公子大才,陶知謙聞名已久,一直以來就當成我自己要學習的楷模。”
“當不得,當不得……”宋雲舟連連擺手笑道:“之前聽你講學,獲益良多。若非你現在修為還不夠,十大才子必定也有你一席,你這話實在是折煞我了。”
想要列入十大才子之位,除了自身才情要足夠,修為更是關鍵。就比如宋雲舟,如今尚不超過三十歲,就已經具備舉人的修為境界,實乃遠超尋常同輩。
書生,書童,秀才,這才到舉人,陶知謙足足和人家差了三個層次。
書道修行之路向來具備唯艱,甚至一個境界卡住一輩子不得突破,也毫不足稀奇,更別說陶知謙和宋雲舟三個境界的差距。
陶知謙謙虛道:“宋公子這話才是折煞在下了,和宋公子相比,在下這點成就實在微不足道。”
宋雲舟搖頭失笑。
陶知謙目光移向尊貴中年人,等著婁清之介紹。
婁清之既然將這位尊貴中年放在宋雲舟後麵介紹,顯然這位中年男子的身份,比宋雲舟還要尊崇。
“至於這位……”婁清之雖然依舊麵帶微笑,但神情已然恭敬了起來,說道:“這位就是當今趙皇五子,寧陽王趙恒毅。”
陶知謙一驚,連忙起身,拱手道:“原來是寧陽王當前,先前有眼不識,還玩殿下莫怪。”
他雖然之前雖然已經將尊貴中年的身份想得很高,猜測他會是哪個大家族子弟,但此時聽這人是寧陽王,當今趙皇第五個兒子,還是大吃了一驚。
聖元大陸眾聖為尊,其下就是皇族。一國帝皇,哪怕半點修為也無,都可相當於半聖地位,而一位皇子,也相當於一名大儒的地位。
十數年前,趙國前太子,也就是大皇子因失德被廢除,太子之位便一直高懸未決。這位寧陽王,也未嚐沒有奪嫡的可能性。
“不知者不罪,何來怪罪之說?”趙恒毅搖了搖頭,輕笑道:“陶知謙的大才,本王在講學的時候也見識過。此地不論身份,本王同樣也身為秀才。你的才情不但是趙國之福,更是人族之福,本王才當行禮才是。”
說完,趙恒毅起身,鄭重向陶知謙拱手一禮。
陶知謙不敢承受,連忙避讓開去。
“你這就是在看不起本王了。”趙恒毅皺眉道。
陶知謙無奈,隻得回到原地,生生承受了趙恒毅一禮。
其實陶知謙更多是在故作姿態,他的靈魂來自前世,深受人人平等思想的熏陶。平心而論,他還真沒有將所謂皇族的身份放在眼中。
但一個世界有一個世界的規則,聖元大陸講究長幼尊卑,陶知謙實力還沒有強大到讓自己製定規則的地步,他也就隻能按照這個世界的規則行事。
實力不夠,就魯莽打破規則,這不叫勇敢,而是叫活得不耐煩了。無論陶知謙前世還是這世,自古以來,這麽做的就沒有什麽好下場。
等四人重新坐下,就著茶水,便開始聊起來。
開始氣氛還有些拘謹,不過漸漸就放開了。
拋開身份不論,在座的都是書生,此書生並非修為上的書生境界,而是身份上的書生。天下所有奉行書道的人,都統稱書生,哪怕眾聖也不例外。
宋雲舟和婁清之都是舉人,而趙恒毅也是秀才。
不過陶知謙雖然隻是書生,但他有些前世的知識儲備,偶爾不經意的一句,就讓宋雲舟三人眼前一亮,若有所思。
四人交流學問,高談闊論,渾然不覺時間的流逝。
直到吳先正走進前廳,詢問是否吃晚飯的時候,四人才驚覺,原來不知不覺已經過了這麽許多時間。
“我還有公事需要處理,就不便久留了。”婁清之提出告辭。
宋雲舟笑道:“我可不像婁縣令,正好無事一身輕。陶兄弟不要嫌棄,今日我不當要蹭你一頓晚飯,還要與你秉燭夜談。”
經過一下午的交談,宋雲舟對陶知謙的才學更加敬佩,硬是不顧身份,要和陶知謙兄弟相稱,以示結交之意。
“宋兄這話說的……”陶知謙搖頭失笑,道:“我這欣喜還來不及,又怎麽會嫌棄。”
隨即陶知謙的目光又看向趙恒毅。
趙恒毅略一思忖,然後輕笑道:“我雖然也有事,但吃個晚飯的時間還是有的。況且我此來,找你還另有事情。”
陶知謙一愣,道:“到底何事?殿下請明言。”
趙恒毅搖了搖頭,輕道:“此時不便言。”
陶知謙點了點頭,心下有所思考。
婁清之堂堂一縣父母官,陶知謙自然要恭送出門。
看著婁清之帶著手下一幫人遠去,陶知謙轉頭吩咐身後的吳先正道:“老吳,你去‘知味居’定一桌最好的酒菜,讓他們半個時辰內送來,至於銀兩,你去找老張拿。”
知味居是柳木鎮最大的酒樓,向來隻有那些商賈富戶,大家子弟能消費得起。以陶知謙此時不過區區十幾兩的家底,怕是不夠,隻能讓張思德先墊付一些。
等陶知謙見到來客,發現除了縣令婁清之以外,還有宋雲舟,以及那個講學時聽講的尊貴中年人。
此時直麵尊貴中年,陶知謙才真正感受到其中不凡。
隻見尊貴中年雖然麵容雖然並不出眾,但目光深邃,一舉一動,莫不攜有一股無法言喻的貴氣。
此外,院中還有幾個護衛模樣的彪形大漢,跨刀靜默,威風凜凜。
“陶知謙迎接來遲,還望諸位見諒。”陶知謙拱手告罪道。
這三人,無論是其中哪一個,在身份上都能隨便碾壓他。
聖元大陸講究尊卑長幼有序,並沒有陶知謙前世的人人平等之說。
婁清之笑道:“陶知謙客氣了。”
四人各自落座,陶知謙不敢坐在主位,隻好同樣坐在客位。
婁清之笑著介紹道:“我婁清之,想必陶知謙你是認識的。這位是宋雲舟宋公子,我們趙國的十大才子之一,之前講學的時候,你應該也認識過了。”
陶知謙向宋雲舟拱手道:“宋公子大才,陶知謙聞名已久,一直以來就當成我自己要學習的楷模。”
“當不得,當不得……”宋雲舟連連擺手笑道:“之前聽你講學,獲益良多。若非你現在修為還不夠,十大才子必定也有你一席,你這話實在是折煞我了。”
想要列入十大才子之位,除了自身才情要足夠,修為更是關鍵。就比如宋雲舟,如今尚不超過三十歲,就已經具備舉人的修為境界,實乃遠超尋常同輩。
書生,書童,秀才,這才到舉人,陶知謙足足和人家差了三個層次。
書道修行之路向來具備唯艱,甚至一個境界卡住一輩子不得突破,也毫不足稀奇,更別說陶知謙和宋雲舟三個境界的差距。
陶知謙謙虛道:“宋公子這話才是折煞在下了,和宋公子相比,在下這點成就實在微不足道。”
宋雲舟搖頭失笑。
陶知謙目光移向尊貴中年人,等著婁清之介紹。
婁清之既然將這位尊貴中年放在宋雲舟後麵介紹,顯然這位中年男子的身份,比宋雲舟還要尊崇。
“至於這位……”婁清之雖然依舊麵帶微笑,但神情已然恭敬了起來,說道:“這位就是當今趙皇五子,寧陽王趙恒毅。”
陶知謙一驚,連忙起身,拱手道:“原來是寧陽王當前,先前有眼不識,還玩殿下莫怪。”
他雖然之前雖然已經將尊貴中年的身份想得很高,猜測他會是哪個大家族子弟,但此時聽這人是寧陽王,當今趙皇第五個兒子,還是大吃了一驚。
聖元大陸眾聖為尊,其下就是皇族。一國帝皇,哪怕半點修為也無,都可相當於半聖地位,而一位皇子,也相當於一名大儒的地位。
十數年前,趙國前太子,也就是大皇子因失德被廢除,太子之位便一直高懸未決。這位寧陽王,也未嚐沒有奪嫡的可能性。
“不知者不罪,何來怪罪之說?”趙恒毅搖了搖頭,輕笑道:“陶知謙的大才,本王在講學的時候也見識過。此地不論身份,本王同樣也身為秀才。你的才情不但是趙國之福,更是人族之福,本王才當行禮才是。”
說完,趙恒毅起身,鄭重向陶知謙拱手一禮。
陶知謙不敢承受,連忙避讓開去。
“你這就是在看不起本王了。”趙恒毅皺眉道。
陶知謙無奈,隻得回到原地,生生承受了趙恒毅一禮。
其實陶知謙更多是在故作姿態,他的靈魂來自前世,深受人人平等思想的熏陶。平心而論,他還真沒有將所謂皇族的身份放在眼中。
但一個世界有一個世界的規則,聖元大陸講究長幼尊卑,陶知謙實力還沒有強大到讓自己製定規則的地步,他也就隻能按照這個世界的規則行事。
實力不夠,就魯莽打破規則,這不叫勇敢,而是叫活得不耐煩了。無論陶知謙前世還是這世,自古以來,這麽做的就沒有什麽好下場。
等四人重新坐下,就著茶水,便開始聊起來。
開始氣氛還有些拘謹,不過漸漸就放開了。
拋開身份不論,在座的都是書生,此書生並非修為上的書生境界,而是身份上的書生。天下所有奉行書道的人,都統稱書生,哪怕眾聖也不例外。
宋雲舟和婁清之都是舉人,而趙恒毅也是秀才。
不過陶知謙雖然隻是書生,但他有些前世的知識儲備,偶爾不經意的一句,就讓宋雲舟三人眼前一亮,若有所思。
四人交流學問,高談闊論,渾然不覺時間的流逝。
直到吳先正走進前廳,詢問是否吃晚飯的時候,四人才驚覺,原來不知不覺已經過了這麽許多時間。
“我還有公事需要處理,就不便久留了。”婁清之提出告辭。
宋雲舟笑道:“我可不像婁縣令,正好無事一身輕。陶兄弟不要嫌棄,今日我不當要蹭你一頓晚飯,還要與你秉燭夜談。”
經過一下午的交談,宋雲舟對陶知謙的才學更加敬佩,硬是不顧身份,要和陶知謙兄弟相稱,以示結交之意。
“宋兄這話說的……”陶知謙搖頭失笑,道:“我這欣喜還來不及,又怎麽會嫌棄。”
隨即陶知謙的目光又看向趙恒毅。
趙恒毅略一思忖,然後輕笑道:“我雖然也有事,但吃個晚飯的時間還是有的。況且我此來,找你還另有事情。”
陶知謙一愣,道:“到底何事?殿下請明言。”
趙恒毅搖了搖頭,輕道:“此時不便言。”
陶知謙點了點頭,心下有所思考。
婁清之堂堂一縣父母官,陶知謙自然要恭送出門。
看著婁清之帶著手下一幫人遠去,陶知謙轉頭吩咐身後的吳先正道:“老吳,你去‘知味居’定一桌最好的酒菜,讓他們半個時辰內送來,至於銀兩,你去找老張拿。”
知味居是柳木鎮最大的酒樓,向來隻有那些商賈富戶,大家子弟能消費得起。以陶知謙此時不過區區十幾兩的家底,怕是不夠,隻能讓張思德先墊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