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三章 朕攤牌了,朕要造反了!
從笑傲江湖到大明國師 作者:帶刀校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廷和正趴在書案上寫最後一道奏折——已經不能算是奏折,那是一封萬言書。
政治上,楊廷和建議皇帝“固根本,謀改革”;軍事上“用西軍,立工部、兵部器械局,仿照西軍鑄造軍械”,但後麵猶豫萬千他還是寫上了“非西軍政治環境不能有天下強軍,不可與西軍爭,爭,則必輸無疑”。
經濟上,楊廷和眼光獨到,專門寫上“運河運輸能力遠超陸路,建水師,奪回對運河的控製權”,同時“與漕運幫派合作,可賞賜身份,可封妻蔭子,隻要運河掌握在陛下手中,以江南之農業,合西陲之商品,燕趙之地富足有餘,可為三代開太平天子之根本”。
再要寫點什麽,楊廷和老眼昏花,一頭白發也脫離了發簪落下來了。
老了!
恨不能再為國朝拚一把!
“天使到!”
忽聽門外一陣馬蹄聲,有人高聲喝道。
前院裏慌了兒子楊慎,後院裏慌了老妻側室,並兩個女兒,隻聽楊慎喝道:“你三個忙什麽?開門迎接聖旨!”
那聲音有些顫抖,顯然也怕的不行了。
楊廷和灑脫一笑,提起毛筆又要寫,卻聽外頭來人叫道:“楊老爺,陛下有詔,見聖旨即刻見駕,不得遲延!”
見駕?
楊廷和走出書房,厲聲道:“聖駕行到宛平,罪臣焉能去見?李東陽在搞什麽名堂?”
大漢將軍手捧聖旨高聲道:“楊老爺哪裏的話,陛下說了,楊廷和有功於朝廷,有功於社稷,封太師。”
楊廷和懵住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楊廷和封太子太師,加同平章事,參與朝政;翰林院編修楊慎,加史官編撰……楊喻氏封一品誥命,楊蔣氏升五品宜人,誥、敕隨後下達。”大漢將軍笑道,“太師公,楊編撰請起,還請盡快安排車馬,天子鑾駕即將到盧溝橋了。”
楊廷和整個人都是懵的,不是說好了讓老夫去雲南喂馬或者去廣西找番薯嗎?
太師是怎麽回事?
國朝自洪武朝就已經撤銷中書省了,這同平章事是怎麽回事?
“哪怕送去崖州吃荔枝,老夫也有心理準備啊。”
楊廷和麻了。
“太師公,快走吧,旁人的指責倒不必在意,大將軍法度森嚴,去遲了恐怕要嚴厲責問。”大漢將軍小聲提醒,“太師公家裏有車嗎?”
<a href="https://m.biquge.name" id="wzsy">biquge.name</a>
楊廷和這下急了,他為官清廉,要不是皇帝賜給他這麽一坐宅院,罷相後他連住店都沒錢。
當宰輔的時候配備給他的車馬在罷相之日便全數交還給吏部和太仆寺了,他哪來的車馬趕路?
還好,大漢將軍進城時候想到了這點,順路把一輛不知哪個官宦人家的車子給征用了。
“給錢了!”大漢將軍目光炯炯。
楊廷和又是一陣懵。
“大將軍得知太師公清廉,特命我等進城後先找車輛,快走。”大漢將軍笑道。
是那廝?他怎麽會好心管這些……
“不,不對,你們是牟斌手下,怎麽會受他的節製?”楊廷和匆匆換上側室送來的賜服,順口問道。
大漢將軍道:“陛下以大將軍統領東西兩廠、錦衣衛在內的天子親軍二十六衛。”
楊廷和白發飄揚,他感覺老皇帝是被挾持了。
親軍二十六衛是何等重要的部隊怎麽可能給西軍?
“楊公,此事陽明公十分讚成。”跟來的錦衣衛校尉再提醒。
楊氏父子麻了,一家子聞訊而來的都麻了。
連鄰居都麻了。
陛下到底再想什麽,居然讓西軍來建立二十六衛?
“大人,時代變了。”
楊廷和想著這句話,快馬加鞭出京師到宛平,正到時,楊慎指著前頭叫道:“鑾駕到!”
父子二人慌忙下車拜在路旁。
楊廷和三叩首,而後挺起脊梁目視鑾駕,這一瞧他又一次呆了。
見石橋,那頭千軍萬馬,隻見那紅衣鐵甲,軍容雄壯;又見軍中捧出百麵大旗,正是天子所用,旗幟下鑾駕威嚴,一旁錦衣衛護駕,另一旁鐵甲軍環繞,前頭排開雁形陣,一麵文武百官一邊貴勳公侯,牟斌騎馬在前頭過河,汪直驅車在後頭掩護,那鑾駕旁邊,宰輔不見,隻有個紅衣紅馬的鐵甲將,與鑾駕中探出頭來看河對岸的老皇帝說的正好。
怎麽會這樣?
不應該是鐵甲軍在前麵開道,老皇帝被挾持在中間嗎?
“平身吧,外頭冷,上車回去再說。”老皇帝沒下輦見重臣,但遠遠卻向楊廷和招手,“楊卿,這裏來。”
楊廷和不敢抗旨,楊慎卻要趕緊退下,以他的從七品小官兒,在這裏連立足的位置都沒有。
不料衛央招手道:“升庵先生,請這裏來。”
楊廷和揚眉,這廝要作甚?
“我喜愛《三國演義》,隻覺開頭少了些韻味,陽明公無心成人之美,便隻好與楊升庵商議,這也算是美事一件,”衛央笑道,“陛下,不若楊升庵作詞,陛下主筆,成就這漢末一股英雄氣如何?”
“胡鬧!”老皇帝笑道,“朕可沒那個功夫,再說,朕哪裏來那等才學,你自去,”說完,看了一眼京師的方向,老皇帝搖著頭,“真想在哈密久住。”
為何?
楊廷和趕到,聞言不悅道:“京師乃祖宗許下的重地……”
“楊卿呐!”老皇帝歎息道,“你若到過哈密,也不想回京師,那味兒,嘿!”
衛央奇怪,有那麽難聞?
忽的就在這時,一陣北風平地卷來,沙塵連天。
“戴口罩。”衛央命傳令兵當即下令。
一刹那,西軍將是自行囊中翻出比麵罩小,比巴掌大的口罩來,這可不是噴絨布,不過是尋常棉布裏放了些特意製作的木炭。
有女軍自中軍縱馬而來,瞧得楊廷和大皺眉頭。
婦人在軍中行走,成何體統?
“升庵先生,來一個?”衛央將一副口罩遞過去,楊慎拿過來翻來覆去瞧了半晌,讚歎道,“比尋常棉布也細了十分。”
老皇帝忍受不了,見懷恩又要取檀香,連忙擺手道:“算了,此物貴重,往後要少用,”而後伸手道,“有多的沒有?”
楊廷和大怒,天子遮住麵頰那算什麽天子威儀?
“太師公,就這沙塵,你想讓天子呼吸道發炎嗎?”衛央好笑道,“這裏還有墨鏡,要不要一副?”
……
“還是你們會玩。”老皇帝取來一副,饒有興致瞧了半晌,道,“難怪西軍在漠北縱橫無敵,有這好物件兒,何懼風沙。”
衛央笑而不語,在漠北的大軍如今訓練的連戰馬都能戴上類似於泳鏡的鏡子了。
“我倒是能明白陛下為什麽不喜歡京師了,環境真不如沙漠邊緣的哈密,”衛央好笑道,“我原本還以為陛下舍不得哈密瓜呢。”
而後目視著楊慎,他知道此人很牛。
可牛到什麽地步,他隻知道“滾滾長江東逝水”,還知道他妻子是個有名的才女,曾寫下“費長房縮不就想思地,女媧石補不完離恨天”,此外就不知道了。
老皇帝卻知道,提醒道:“你既推崇王陽明,這楊升庵可是批判他的。”
哦?
衛央大喜。
“他不但批判王守仁,還批判程朱理學,還批判朱熹,他認為,理學可不是儒學!”老皇帝顯然很欣賞楊慎。
衛央真覺著發現了寶藏男。
“朱厚熜啊,朱厚熜,你這輩子別想搞什麽大禮儀之爭,也別想把楊升庵送到雲南去了。”衛央心笑道。
楊慎莫名其妙,見麵就要詩詞這他能理解,可你這麽看著我幹嘛?
我,楊慎,楊廷和的長子,不用去雲南喂馬,不用去廣西種地,不用去海南吃荔枝了,你別看的我毛骨悚然好不好啊?
挺滲人的!
衛央瞥了一眼在沙塵暴中連連眨眼的越王,搖搖頭沒搭理,讓人去駕了那不知哪一家的馬車,拉著楊慎便往後軍中縮去,《三國演義》少了那首臨江仙,他總感覺沒那個味道。
原作者在此,毛宗崗閃退,還是讓第一作者來吧。
但,沒有雲南喂馬的經曆他還能寫得出那麽蕩氣回腸的曲子?
希望能!
楊慎全然不懂此人要做什麽,隻見他從馬鞍上取一卷書遞過來,連忙往那行囊中瞧了瞧,竟還有幾卷書,心中不由欣喜。
喜歡讀書是沒有錯的,畢竟這不妨礙批判某些破書。
“瞧一下,若是能有一首好詞,這一本書流傳千古可就更有把握了。”衛央道,“我沒那個本事,陽明公不願賜教,你來。”
楊慎就著漸漸昏暗的光亮打開一瞧,心中吃驚了,書頁中到處都是批語,甚至有大段的刪改,看墨跡隻怕通讀不下上百遍。
他倒也看過這本書,畢竟京師裏有一群二五眼到處說“秦國公能打仗全靠一本《三國誌通俗演義》”,故此對原版劇情十分熟悉。
但看衛央批改的版本,楊慎有點遲疑了。
這廝在撒謊啊。
他經常說自己是什麽好讀書“不求甚解”的粗人,許多人還真信了他的邪了。
就這書裏的批改那能是大老粗幹的?
楊慎拿著書卷瞧了上回,到第四回的時候,滿腦子都是扉頁上的《臨江仙》,這人在提醒什麽呢?
思來想去,他腦袋一歪,連日來為年邁七旬的老父親的擔心,以及對朝政的憤懣,以及《臨江仙》這個莫名其妙的提醒,讓他身心俱疲,竟靠著車廂就那麽睡著了。
車子搖晃中,鑾駕過了宛平城,不停留,在風沙中一路直走,眼瞧著天色已晚,京師已遙遙在望。
城門口,風沙中,有一白衣女子,並一個白衣青年,兩人早跪在那裏,兩人手中都捧著一張白紙,上頭寫著一個大字。
冤。
“既有冤情,為何驅趕?”西軍前哨目視兵馬司眾人,手中刀出鞘。
那兩人抬起頭來,眼中泛出生的光彩。
政治上,楊廷和建議皇帝“固根本,謀改革”;軍事上“用西軍,立工部、兵部器械局,仿照西軍鑄造軍械”,但後麵猶豫萬千他還是寫上了“非西軍政治環境不能有天下強軍,不可與西軍爭,爭,則必輸無疑”。
經濟上,楊廷和眼光獨到,專門寫上“運河運輸能力遠超陸路,建水師,奪回對運河的控製權”,同時“與漕運幫派合作,可賞賜身份,可封妻蔭子,隻要運河掌握在陛下手中,以江南之農業,合西陲之商品,燕趙之地富足有餘,可為三代開太平天子之根本”。
再要寫點什麽,楊廷和老眼昏花,一頭白發也脫離了發簪落下來了。
老了!
恨不能再為國朝拚一把!
“天使到!”
忽聽門外一陣馬蹄聲,有人高聲喝道。
前院裏慌了兒子楊慎,後院裏慌了老妻側室,並兩個女兒,隻聽楊慎喝道:“你三個忙什麽?開門迎接聖旨!”
那聲音有些顫抖,顯然也怕的不行了。
楊廷和灑脫一笑,提起毛筆又要寫,卻聽外頭來人叫道:“楊老爺,陛下有詔,見聖旨即刻見駕,不得遲延!”
見駕?
楊廷和走出書房,厲聲道:“聖駕行到宛平,罪臣焉能去見?李東陽在搞什麽名堂?”
大漢將軍手捧聖旨高聲道:“楊老爺哪裏的話,陛下說了,楊廷和有功於朝廷,有功於社稷,封太師。”
楊廷和懵住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楊廷和封太子太師,加同平章事,參與朝政;翰林院編修楊慎,加史官編撰……楊喻氏封一品誥命,楊蔣氏升五品宜人,誥、敕隨後下達。”大漢將軍笑道,“太師公,楊編撰請起,還請盡快安排車馬,天子鑾駕即將到盧溝橋了。”
楊廷和整個人都是懵的,不是說好了讓老夫去雲南喂馬或者去廣西找番薯嗎?
太師是怎麽回事?
國朝自洪武朝就已經撤銷中書省了,這同平章事是怎麽回事?
“哪怕送去崖州吃荔枝,老夫也有心理準備啊。”
楊廷和麻了。
“太師公,快走吧,旁人的指責倒不必在意,大將軍法度森嚴,去遲了恐怕要嚴厲責問。”大漢將軍小聲提醒,“太師公家裏有車嗎?”
<a href="https://m.biquge.name" id="wzsy">biquge.name</a>
楊廷和這下急了,他為官清廉,要不是皇帝賜給他這麽一坐宅院,罷相後他連住店都沒錢。
當宰輔的時候配備給他的車馬在罷相之日便全數交還給吏部和太仆寺了,他哪來的車馬趕路?
還好,大漢將軍進城時候想到了這點,順路把一輛不知哪個官宦人家的車子給征用了。
“給錢了!”大漢將軍目光炯炯。
楊廷和又是一陣懵。
“大將軍得知太師公清廉,特命我等進城後先找車輛,快走。”大漢將軍笑道。
是那廝?他怎麽會好心管這些……
“不,不對,你們是牟斌手下,怎麽會受他的節製?”楊廷和匆匆換上側室送來的賜服,順口問道。
大漢將軍道:“陛下以大將軍統領東西兩廠、錦衣衛在內的天子親軍二十六衛。”
楊廷和白發飄揚,他感覺老皇帝是被挾持了。
親軍二十六衛是何等重要的部隊怎麽可能給西軍?
“楊公,此事陽明公十分讚成。”跟來的錦衣衛校尉再提醒。
楊氏父子麻了,一家子聞訊而來的都麻了。
連鄰居都麻了。
陛下到底再想什麽,居然讓西軍來建立二十六衛?
“大人,時代變了。”
楊廷和想著這句話,快馬加鞭出京師到宛平,正到時,楊慎指著前頭叫道:“鑾駕到!”
父子二人慌忙下車拜在路旁。
楊廷和三叩首,而後挺起脊梁目視鑾駕,這一瞧他又一次呆了。
見石橋,那頭千軍萬馬,隻見那紅衣鐵甲,軍容雄壯;又見軍中捧出百麵大旗,正是天子所用,旗幟下鑾駕威嚴,一旁錦衣衛護駕,另一旁鐵甲軍環繞,前頭排開雁形陣,一麵文武百官一邊貴勳公侯,牟斌騎馬在前頭過河,汪直驅車在後頭掩護,那鑾駕旁邊,宰輔不見,隻有個紅衣紅馬的鐵甲將,與鑾駕中探出頭來看河對岸的老皇帝說的正好。
怎麽會這樣?
不應該是鐵甲軍在前麵開道,老皇帝被挾持在中間嗎?
“平身吧,外頭冷,上車回去再說。”老皇帝沒下輦見重臣,但遠遠卻向楊廷和招手,“楊卿,這裏來。”
楊廷和不敢抗旨,楊慎卻要趕緊退下,以他的從七品小官兒,在這裏連立足的位置都沒有。
不料衛央招手道:“升庵先生,請這裏來。”
楊廷和揚眉,這廝要作甚?
“我喜愛《三國演義》,隻覺開頭少了些韻味,陽明公無心成人之美,便隻好與楊升庵商議,這也算是美事一件,”衛央笑道,“陛下,不若楊升庵作詞,陛下主筆,成就這漢末一股英雄氣如何?”
“胡鬧!”老皇帝笑道,“朕可沒那個功夫,再說,朕哪裏來那等才學,你自去,”說完,看了一眼京師的方向,老皇帝搖著頭,“真想在哈密久住。”
為何?
楊廷和趕到,聞言不悅道:“京師乃祖宗許下的重地……”
“楊卿呐!”老皇帝歎息道,“你若到過哈密,也不想回京師,那味兒,嘿!”
衛央奇怪,有那麽難聞?
忽的就在這時,一陣北風平地卷來,沙塵連天。
“戴口罩。”衛央命傳令兵當即下令。
一刹那,西軍將是自行囊中翻出比麵罩小,比巴掌大的口罩來,這可不是噴絨布,不過是尋常棉布裏放了些特意製作的木炭。
有女軍自中軍縱馬而來,瞧得楊廷和大皺眉頭。
婦人在軍中行走,成何體統?
“升庵先生,來一個?”衛央將一副口罩遞過去,楊慎拿過來翻來覆去瞧了半晌,讚歎道,“比尋常棉布也細了十分。”
老皇帝忍受不了,見懷恩又要取檀香,連忙擺手道:“算了,此物貴重,往後要少用,”而後伸手道,“有多的沒有?”
楊廷和大怒,天子遮住麵頰那算什麽天子威儀?
“太師公,就這沙塵,你想讓天子呼吸道發炎嗎?”衛央好笑道,“這裏還有墨鏡,要不要一副?”
……
“還是你們會玩。”老皇帝取來一副,饒有興致瞧了半晌,道,“難怪西軍在漠北縱橫無敵,有這好物件兒,何懼風沙。”
衛央笑而不語,在漠北的大軍如今訓練的連戰馬都能戴上類似於泳鏡的鏡子了。
“我倒是能明白陛下為什麽不喜歡京師了,環境真不如沙漠邊緣的哈密,”衛央好笑道,“我原本還以為陛下舍不得哈密瓜呢。”
而後目視著楊慎,他知道此人很牛。
可牛到什麽地步,他隻知道“滾滾長江東逝水”,還知道他妻子是個有名的才女,曾寫下“費長房縮不就想思地,女媧石補不完離恨天”,此外就不知道了。
老皇帝卻知道,提醒道:“你既推崇王陽明,這楊升庵可是批判他的。”
哦?
衛央大喜。
“他不但批判王守仁,還批判程朱理學,還批判朱熹,他認為,理學可不是儒學!”老皇帝顯然很欣賞楊慎。
衛央真覺著發現了寶藏男。
“朱厚熜啊,朱厚熜,你這輩子別想搞什麽大禮儀之爭,也別想把楊升庵送到雲南去了。”衛央心笑道。
楊慎莫名其妙,見麵就要詩詞這他能理解,可你這麽看著我幹嘛?
我,楊慎,楊廷和的長子,不用去雲南喂馬,不用去廣西種地,不用去海南吃荔枝了,你別看的我毛骨悚然好不好啊?
挺滲人的!
衛央瞥了一眼在沙塵暴中連連眨眼的越王,搖搖頭沒搭理,讓人去駕了那不知哪一家的馬車,拉著楊慎便往後軍中縮去,《三國演義》少了那首臨江仙,他總感覺沒那個味道。
原作者在此,毛宗崗閃退,還是讓第一作者來吧。
但,沒有雲南喂馬的經曆他還能寫得出那麽蕩氣回腸的曲子?
希望能!
楊慎全然不懂此人要做什麽,隻見他從馬鞍上取一卷書遞過來,連忙往那行囊中瞧了瞧,竟還有幾卷書,心中不由欣喜。
喜歡讀書是沒有錯的,畢竟這不妨礙批判某些破書。
“瞧一下,若是能有一首好詞,這一本書流傳千古可就更有把握了。”衛央道,“我沒那個本事,陽明公不願賜教,你來。”
楊慎就著漸漸昏暗的光亮打開一瞧,心中吃驚了,書頁中到處都是批語,甚至有大段的刪改,看墨跡隻怕通讀不下上百遍。
他倒也看過這本書,畢竟京師裏有一群二五眼到處說“秦國公能打仗全靠一本《三國誌通俗演義》”,故此對原版劇情十分熟悉。
但看衛央批改的版本,楊慎有點遲疑了。
這廝在撒謊啊。
他經常說自己是什麽好讀書“不求甚解”的粗人,許多人還真信了他的邪了。
就這書裏的批改那能是大老粗幹的?
楊慎拿著書卷瞧了上回,到第四回的時候,滿腦子都是扉頁上的《臨江仙》,這人在提醒什麽呢?
思來想去,他腦袋一歪,連日來為年邁七旬的老父親的擔心,以及對朝政的憤懣,以及《臨江仙》這個莫名其妙的提醒,讓他身心俱疲,竟靠著車廂就那麽睡著了。
車子搖晃中,鑾駕過了宛平城,不停留,在風沙中一路直走,眼瞧著天色已晚,京師已遙遙在望。
城門口,風沙中,有一白衣女子,並一個白衣青年,兩人早跪在那裏,兩人手中都捧著一張白紙,上頭寫著一個大字。
冤。
“既有冤情,為何驅趕?”西軍前哨目視兵馬司眾人,手中刀出鞘。
那兩人抬起頭來,眼中泛出生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