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七章 西風不知幾萬丈,分付爾曹論短長
從笑傲江湖到大明國師 作者:帶刀校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一清雖剛愎但還不自用,初到東南他還不至於打政治敗仗吧?”老皇帝隻是不信,“王卿以為呢?”
“難說。”王守仁實話實說,“東南平倭最怕的就是著急,楊一清才智過人不可能不懂這一點,故此,軍事上他可能會拖慢進程,但政治上……”
很難說。
老皇帝愁眉不展。
他看了看王守仁,半晌才說道:“此事讓衛央去斟酌,他能調動經濟資源,有各派弟子聽命,還有最廣大的政治影響力,他能分得出好賴。隻這裏有一件事,王卿恐怕……朕與楊一清說過,王卿是知道此事的第二人……”
王守仁目視,你倒是說啊。
“到縣衙再說,衛央必不會在附近。”老皇帝搖頭。
王守仁大驚。
“陛下,此時與西軍……不必彼此猜忌!”王守仁苦勸。
老皇帝嗬嗬一笑:“此事與西軍有關,與天下有關,與千秋萬世有關,知道此事的人不少,王兄知道,那幾個奇女子,她們都知道,唯獨衛央不知道。”
這——
王守仁就不明白了。
“衛央武功蓋世,我們在這裏說話,一旦有什麽被他察覺,隻怕朕無法安排好下一場。”老皇帝提起另外的事情,“朕要為將來做打算,王卿,朕之意,你在山海關要迅速平定遼東,至少要給衛央出兵遼東,征討倭奴打好基礎,待皇孫登基,你要回朝堂,逐步接手宰輔的位子。”
<a id="wzsy" href="http://m.fantuankanshu.com">飯團看書</a>
王守仁駭然跪倒在鑾駕中。
“不必驚慌,這是早就決定好的,人固有一死,朕老了,不想死的毫無作用,”老皇帝笑道,“起來說話吧,你隻要聽著,朝堂中,你當為宰輔,楊一清為次輔,你主朝堂,他要負責軍情,你二人要為衛央當好這個後盾,要記著,咱們漢人不能再內訌!”
王守仁鼻子一酸不知怎麽的就落下淚來。
“聖天子良苦用心,微臣銘記在心。”王守仁想了下,請求,“微臣這一身內力……”
“不必,朕也算是古來君王裏,當皇帝年月最多的之一了對吧?”老皇帝笑道,“要知足,更何況……朕累了,心累。”
咦?
王守仁忽的察覺到點兒不對勁。
老皇帝笑的很詭異。
他這是?
“不錯,不過,到時候就不要費心費力來尋找了,朕早年先考先妣不管,壯年發妻病亡,老年幾個不孝子撒手早去,心累了。”老皇帝歎道,“這是天子家事,至於這天下,朕也算謀略光遠,手段不可謂不狠辣,可朕明白了一個道理兒,這天下不是你手段高,就可以‘圓邁漢唐’‘超越祖宗’的,不創造物質基礎,隻能是手段越狠國朝越弱。”
王守仁情不自禁地點點頭。
“所以麽,西陲越發的強盛,民心越發的向他,朕若不體麵,天下人會幫著朕體麵,到時候,玉石俱焚,中原大亂,”老皇帝哼的一聲,“朕看倭奴,蠢蠢欲動;西方紅毛狼子野心,還有那自遙遠的西方傳來的……若非衛央以激烈的手段殺得人頭滾滾的,隻怕西陲早成他國,此千年未有之大變,朕不行,該讓行的人來,也為子孫後代留萬千生機。”
王守仁大哭,忽的想到皇孫……
“老皇爺,大將軍去了後軍。”汪直雙目垂淚在車外說道。
老皇帝深吸一口氣,道:“太子妃那夜……”
一番話說來,王守仁瞠目結舌,直覺一顆心要跳出頸子。
“此事,楊一清知道,你知道,就不要讓別人知道了。”老皇帝吩咐,“待三兩年,皇孫長成,朕便假死脫身,此事王兄還不知道,到時候,少不得他要與朕在西陲待著,看你們這一代,給咱們漢家兒女,打造出怎樣一個四海八荒。”
王守仁張口欲說話,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的。
這太荒唐了,這也太荒唐了點。
“別無他法!”老皇帝聲色嚴厲,“衛央沒爭奪天下的野心,可他有濟世安民的雄心,他的麾下就算也沒有從龍之心,可天下大勢浩浩湯湯,西軍生產力先進,生產資料分配製度先進,中原王朝怎麽能抵擋?若抵擋,必血流成河,天下百姓死傷過半,中原百姓十室九空,得利的是誰?是那些大家族,是那些大地主,朕把這天下交給衛央,也隻能把皇帝的權柄交給他,那些大家族大地主還要他去對付,在天下太平中解決問題,朕,不想再拖後腿,皇室也不能再當漢人的累贅,朕意已決。”
王守仁純粹反應不過來了。
怎麽就……
“朕沒有執念,或者說被現狀對比的沒有執念,”老皇帝笑道,“強漢盛唐,哪一個朝代能永享天下?沒有,從來都沒有,朕雖有天下,可找這麽下去,朕的天下唯有京師一城,乃至於皇城一城而已,何必呢?”
王守仁默默無語。
鑾駕進城,民心安定,又見大軍不進宅院不衝撞商旅,民心大定,唯獨居心叵測者滿腹愁雲。
一時懷恩送來了衛央和楊一清的奏折,老皇帝奇道:“這廝又跑哪裏去了?”
“去拜三義祠,去看桓侯廟去了。”懷恩道。
老皇帝一拍額頭:“常聽人說衛央喜看《三國》,還在給此書修改作序,他是認真的?”
“是,大將軍剛說,季漢,是史上第二浪漫的創業集團,他當親往紀念之,”懷恩道,“今年過年,大將軍還讓郡主她們去拜謁黃帝陵,要大張旗鼓,要莊嚴肅穆,還撥款一部分,要大修黃帝陵,炎帝陵,將來還要拜謁蚩尤,尊之為兵主,說,這是我漢家兒女的浪漫。”
“胡糟蹋錢。”老皇帝恥笑,但很快又傳旨,“朕也看過《三國誌通俗演義》衛央修改的版本裏頭常有令人心往神之之事,既行至此處,朕當為之慶賀,叫錦衣衛督察,命工部督造,修一下三義祠,重修桓侯廟。”
想想又不對,衛央在書中批注關公的最多啊,他怎麽不修關公廟?
“人傑唯追古解良,士民爭拜關雲長;桃園一日兄和弟,俎豆千秋帝與王。氣挾風雷無匹敵,誌垂日月有光芒;至今廟貌盈天下,古木寒鴉幾斜陽。”老皇帝拍手讚道,“朕自嵩山上聽到《鍘美案》,心中常想衛央的用意,如今瞧來他所謂的‘文化向心力’,看那大字不識一個的鄉民看戲的神態,朕心領神會。”
王守仁欲言又止。
“國朝表忠義,隻拜嶽元帥,但民心所向也不可忽略了,如今既有《三國演義》,關公已自民眾口耳相傳中,進入士林崇拜,好事情,”老皇帝笑道,“也罷,此次回京,朕下詔,嶽元帥乃是人間地上守護神,關公尊奉人間天神,有何不妥?我漢家兒女,自古便不少英雄豪傑,敬祖宗,沒錯!”
王守仁大喜,與皇帝同看那奏折,寥寥數十個字,看完兩人麵麵相覷。
衛央在奏折後麵又加了一張紙,上頭寫著的竟是……
“難說。”王守仁實話實說,“東南平倭最怕的就是著急,楊一清才智過人不可能不懂這一點,故此,軍事上他可能會拖慢進程,但政治上……”
很難說。
老皇帝愁眉不展。
他看了看王守仁,半晌才說道:“此事讓衛央去斟酌,他能調動經濟資源,有各派弟子聽命,還有最廣大的政治影響力,他能分得出好賴。隻這裏有一件事,王卿恐怕……朕與楊一清說過,王卿是知道此事的第二人……”
王守仁目視,你倒是說啊。
“到縣衙再說,衛央必不會在附近。”老皇帝搖頭。
王守仁大驚。
“陛下,此時與西軍……不必彼此猜忌!”王守仁苦勸。
老皇帝嗬嗬一笑:“此事與西軍有關,與天下有關,與千秋萬世有關,知道此事的人不少,王兄知道,那幾個奇女子,她們都知道,唯獨衛央不知道。”
這——
王守仁就不明白了。
“衛央武功蓋世,我們在這裏說話,一旦有什麽被他察覺,隻怕朕無法安排好下一場。”老皇帝提起另外的事情,“朕要為將來做打算,王卿,朕之意,你在山海關要迅速平定遼東,至少要給衛央出兵遼東,征討倭奴打好基礎,待皇孫登基,你要回朝堂,逐步接手宰輔的位子。”
<a id="wzsy" href="http://m.fantuankanshu.com">飯團看書</a>
王守仁駭然跪倒在鑾駕中。
“不必驚慌,這是早就決定好的,人固有一死,朕老了,不想死的毫無作用,”老皇帝笑道,“起來說話吧,你隻要聽著,朝堂中,你當為宰輔,楊一清為次輔,你主朝堂,他要負責軍情,你二人要為衛央當好這個後盾,要記著,咱們漢人不能再內訌!”
王守仁鼻子一酸不知怎麽的就落下淚來。
“聖天子良苦用心,微臣銘記在心。”王守仁想了下,請求,“微臣這一身內力……”
“不必,朕也算是古來君王裏,當皇帝年月最多的之一了對吧?”老皇帝笑道,“要知足,更何況……朕累了,心累。”
咦?
王守仁忽的察覺到點兒不對勁。
老皇帝笑的很詭異。
他這是?
“不錯,不過,到時候就不要費心費力來尋找了,朕早年先考先妣不管,壯年發妻病亡,老年幾個不孝子撒手早去,心累了。”老皇帝歎道,“這是天子家事,至於這天下,朕也算謀略光遠,手段不可謂不狠辣,可朕明白了一個道理兒,這天下不是你手段高,就可以‘圓邁漢唐’‘超越祖宗’的,不創造物質基礎,隻能是手段越狠國朝越弱。”
王守仁情不自禁地點點頭。
“所以麽,西陲越發的強盛,民心越發的向他,朕若不體麵,天下人會幫著朕體麵,到時候,玉石俱焚,中原大亂,”老皇帝哼的一聲,“朕看倭奴,蠢蠢欲動;西方紅毛狼子野心,還有那自遙遠的西方傳來的……若非衛央以激烈的手段殺得人頭滾滾的,隻怕西陲早成他國,此千年未有之大變,朕不行,該讓行的人來,也為子孫後代留萬千生機。”
王守仁大哭,忽的想到皇孫……
“老皇爺,大將軍去了後軍。”汪直雙目垂淚在車外說道。
老皇帝深吸一口氣,道:“太子妃那夜……”
一番話說來,王守仁瞠目結舌,直覺一顆心要跳出頸子。
“此事,楊一清知道,你知道,就不要讓別人知道了。”老皇帝吩咐,“待三兩年,皇孫長成,朕便假死脫身,此事王兄還不知道,到時候,少不得他要與朕在西陲待著,看你們這一代,給咱們漢家兒女,打造出怎樣一個四海八荒。”
王守仁張口欲說話,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的。
這太荒唐了,這也太荒唐了點。
“別無他法!”老皇帝聲色嚴厲,“衛央沒爭奪天下的野心,可他有濟世安民的雄心,他的麾下就算也沒有從龍之心,可天下大勢浩浩湯湯,西軍生產力先進,生產資料分配製度先進,中原王朝怎麽能抵擋?若抵擋,必血流成河,天下百姓死傷過半,中原百姓十室九空,得利的是誰?是那些大家族,是那些大地主,朕把這天下交給衛央,也隻能把皇帝的權柄交給他,那些大家族大地主還要他去對付,在天下太平中解決問題,朕,不想再拖後腿,皇室也不能再當漢人的累贅,朕意已決。”
王守仁純粹反應不過來了。
怎麽就……
“朕沒有執念,或者說被現狀對比的沒有執念,”老皇帝笑道,“強漢盛唐,哪一個朝代能永享天下?沒有,從來都沒有,朕雖有天下,可找這麽下去,朕的天下唯有京師一城,乃至於皇城一城而已,何必呢?”
王守仁默默無語。
鑾駕進城,民心安定,又見大軍不進宅院不衝撞商旅,民心大定,唯獨居心叵測者滿腹愁雲。
一時懷恩送來了衛央和楊一清的奏折,老皇帝奇道:“這廝又跑哪裏去了?”
“去拜三義祠,去看桓侯廟去了。”懷恩道。
老皇帝一拍額頭:“常聽人說衛央喜看《三國》,還在給此書修改作序,他是認真的?”
“是,大將軍剛說,季漢,是史上第二浪漫的創業集團,他當親往紀念之,”懷恩道,“今年過年,大將軍還讓郡主她們去拜謁黃帝陵,要大張旗鼓,要莊嚴肅穆,還撥款一部分,要大修黃帝陵,炎帝陵,將來還要拜謁蚩尤,尊之為兵主,說,這是我漢家兒女的浪漫。”
“胡糟蹋錢。”老皇帝恥笑,但很快又傳旨,“朕也看過《三國誌通俗演義》衛央修改的版本裏頭常有令人心往神之之事,既行至此處,朕當為之慶賀,叫錦衣衛督察,命工部督造,修一下三義祠,重修桓侯廟。”
想想又不對,衛央在書中批注關公的最多啊,他怎麽不修關公廟?
“人傑唯追古解良,士民爭拜關雲長;桃園一日兄和弟,俎豆千秋帝與王。氣挾風雷無匹敵,誌垂日月有光芒;至今廟貌盈天下,古木寒鴉幾斜陽。”老皇帝拍手讚道,“朕自嵩山上聽到《鍘美案》,心中常想衛央的用意,如今瞧來他所謂的‘文化向心力’,看那大字不識一個的鄉民看戲的神態,朕心領神會。”
王守仁欲言又止。
“國朝表忠義,隻拜嶽元帥,但民心所向也不可忽略了,如今既有《三國演義》,關公已自民眾口耳相傳中,進入士林崇拜,好事情,”老皇帝笑道,“也罷,此次回京,朕下詔,嶽元帥乃是人間地上守護神,關公尊奉人間天神,有何不妥?我漢家兒女,自古便不少英雄豪傑,敬祖宗,沒錯!”
王守仁大喜,與皇帝同看那奏折,寥寥數十個字,看完兩人麵麵相覷。
衛央在奏折後麵又加了一張紙,上頭寫著的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