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一章 梅花開盡費思量
從笑傲江湖到大明國師 作者:帶刀校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衛央自問朝廷那幫人若不肯革自己的命,那他無論如何也是不肯帶他們的。
何況如今已經不是數百年前的時代了,在經曆了秦漢唐宋之後,九州已牢牢地形成了“大一統”的向心力來,再經曆過蒙元,明太祖洪武皇帝“山河奄有中華地,日月重開大宋天”的北伐戰爭完成了“大一統”與“大認同”的浩蕩長歌,時代的車輪,也來到大明開眼向洋開啟近現代化並爭奪近代化進程文明的主導權的時候了。
這個時代,衛央的認識是可以放開手腳積攢力量向西方進軍了。
但大明朝堂這個時候卻成為了最大的絆腳石,大明朝堂外依附的大地主階級,以及極其有農耕文明烙印的資本萌芽也是這一阻礙的主力軍。
對待這些人,要麽馴化他們,要麽幹掉他們,沒有辦法。
若不然總不能和他們同流合汙罷?
故此,衛央並不想拉朝廷一把,他知道自己這一生可能是沒機會看到東方文明一路向西,海軍向藍,可他得為這個事業積累基礎。
可如今皇帝這麽一鬧,他就有些為難了。
倒不是為難該不該接受,他牢牢記著“革命的主要問題就是搞清楚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在他看來也要搞清楚一個前提,那就是誰是我們自己!
如今,該搞清楚的大概都搞得清楚了,接下來就該是“把我們的敵人搞得少少的,把我們的朋友搞的多多的”。
<a id="wzsy" href="http://www.fqxsw.org">fqxsw.org</a>
這其中,皇帝與朝廷,朝廷與大地主階級,資本萌芽下極其具有農耕初級時代的特點的剝削階級,這其中的矛盾也要搞清楚,不能搞胡子眉毛一把抓,必要的時候得把那邊的能拉過來的人拉過來。
這裏麵,皇帝這個既是一個符號也是一個實權派的組成分子自然是極其重要的一員。
現如今老皇帝一步邁出比朝廷那幫文臣走得更遠,他有意與西軍並向而前行了,這不應該拒絕。
可這個皇帝心思太深城府太深了,衛央並不相信他。
或者說,他從不相信皇帝。
正如他從不相信大地主階級和資產階級。
“陛下,還是自己培養吧。”衛央再三猶豫,先試著拒絕。
皇帝稍稍有些失望,還有點委屈。
“不行,此事必須要交給西軍去辦,朝堂裏朕選個誰,誰很快就會和……哼,”老皇帝賭氣,“楊淩有些才能,如今才當了個縣令,便回去的路上,這家要結親,那家要‘好生走動’,你說朕還敢把誰放在這些人的手裏去?何況這五軍都督府事關你將來用兵四方,交給別人怎麽行?朕已經考慮過了,西軍設立都督府,位同南京五軍都督府,以京師的五軍都督府右軍大都督節製,其下設立五軍督府,仿照西軍的軍規。”
那何必這麽多此一舉?用西軍的軍規不就行了?
“此事還是慢慢來吧,反對的聲音太大,陛下總不能把這些人都掛旗杆吧?”衛央勸解道,“此事若可為,我絕不推脫,如何?”
老皇帝這才高興起來。
李東陽隻好訕訕地回到自己的位置,他算是看出來了。
“陛下這是在安排往後的事情,你何必反對?”謝遷低聲勸道,“過些天王守仁歸來,內閣決不可和他靠近。”
李東陽很吃驚。
連你也想靠近西軍?
“這不是靠近誰的問題,你別忘了,這個時候反對陛下,在很多人看來可就是尋找下家,陛下一脈可就隻有太子妃所孕的孩子了!”謝遷告誡道,“我等食君之祿,若這時候跳出來反對,與那些貴勳有什麽區別?莫非我們寧可與貴勳合流也要與西軍為敵?”
“西軍豈不就是最大的貴勳麽?”李東陽不悅。
謝遷反問他一句:“你瞧西軍與古今的貴勳有哪點相同?!”
這時,清越的一聲磬響舞女們暫且退出。
群臣敬賀第二杯。
老皇帝見衛央在琢磨,心中便喜悅,遂又飲了一杯。
想想又舉杯說道:“自朕禦駕到西陲,算來如今離京兩年,見山河險峻,人才俊傑,常想古來君王治世莫不以人才為本,又居住西安府之時多勞江湖豪傑扈從,朕也敬眾卿家一杯。”
衛央舉起茶杯示意了一下,又把茶杯放在了桌子上。
群臣莫不側目,眾人無不唏噓。
古來位高權重的權臣多得是,可誰能比得上秦國公?
“不必苛求衛卿,他從不飲酒,這是一個好習慣,這天下之大,亂臣賊子無窮,朕這大明江山,還要依靠他去征剿,不吃酒最好!”老皇帝笑道。
衛央拱拱手感謝。
歌舞再起,滿座心中都有了心事。
武林中的有頭有臉的人頻頻矚目華山派三俠,朝廷中的大臣與貴勳們交頭接耳紛紛目視衛央,各懷心思,不一而足。
到晚宴結束,老皇帝自去歇息,李東陽為群臣之首,徐俌為貴勳之首,兩人遵照皇帝的旨意安撫眾人,免不了又要勾心鬥角一番,衛央瞧著不耐煩,自提劍離去,也無人敢攔擋。
隻是回到縣衙後,衛央越思越想越頭疼,猛想起老皇帝的安全如今怕是隻汪直一個人負責,忙又提劍而來,見汪直在園內,便自找一個空房間,一直打坐到天明。
翌日,難得天朗氣清,老皇帝起身一問,心中越發喜悅,見聞人達與左冷禪又來詢問,當即道:“今日心情很好,正好上山一觀,叫隨從官員不必跟著,他們多是文臣,隻怕走不得幾步便無力了。”
一行隻點了幾個年富力強的,有一些內功基礎的文臣武將,老皇帝換上常服,叫汪直帶上天子的常服,待衛央安頓六軍駐紮好,在少林華山以及一部分江湖群豪的簇擁下,一路出了門,直奔嵩山而去。
行不得十裏,山路拐彎處,老皇帝猛回首,隻見山色雪光,小城如畫,待要允準幾個文臣賦詩一首請求,忽一陣寒風吹來,一時興致全無,遂加快腳步再行。
又走不十裏路,山風中竟有音樂歌聲,細聽之,竟然是秦腔。
“這是哪一出戲?”老皇帝問汪直。
汪直道:“是西陲去年才新出的《鍘美案》。”
那是什麽?
汪直道:“說的是宋仁宗時期,名臣包拯為民伸冤,據說這出戲是西陲案件太多,有人說何必為民生小事壞了功臣前程,大將軍便請人寫了這一出大戲來。”
老皇帝點頭。
“為此事,大將軍又將太祖皇帝的敕言奉為金科玉律,無論軍民官僚,凡有衙門,必銘刻‘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生民易虐,蒼天難欺’高懸與衙門兩側,上頭再懸一長劍,”汪直讚佩道,“從此,西軍官員上下無不明白一個理兒,便是‘民生無小事,小事即大事’的道理。”
老皇帝沉吟了很久,輕歎:“國朝當興,興在西軍,在秦。”
汪直眉頭悄然壓了下去。
這句話他懂意思。
大將軍一個國公不足夠,將來怕是要封王的!
秦王!
這也是一種……機緣巧合?
何況如今已經不是數百年前的時代了,在經曆了秦漢唐宋之後,九州已牢牢地形成了“大一統”的向心力來,再經曆過蒙元,明太祖洪武皇帝“山河奄有中華地,日月重開大宋天”的北伐戰爭完成了“大一統”與“大認同”的浩蕩長歌,時代的車輪,也來到大明開眼向洋開啟近現代化並爭奪近代化進程文明的主導權的時候了。
這個時代,衛央的認識是可以放開手腳積攢力量向西方進軍了。
但大明朝堂這個時候卻成為了最大的絆腳石,大明朝堂外依附的大地主階級,以及極其有農耕文明烙印的資本萌芽也是這一阻礙的主力軍。
對待這些人,要麽馴化他們,要麽幹掉他們,沒有辦法。
若不然總不能和他們同流合汙罷?
故此,衛央並不想拉朝廷一把,他知道自己這一生可能是沒機會看到東方文明一路向西,海軍向藍,可他得為這個事業積累基礎。
可如今皇帝這麽一鬧,他就有些為難了。
倒不是為難該不該接受,他牢牢記著“革命的主要問題就是搞清楚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在他看來也要搞清楚一個前提,那就是誰是我們自己!
如今,該搞清楚的大概都搞得清楚了,接下來就該是“把我們的敵人搞得少少的,把我們的朋友搞的多多的”。
<a id="wzsy" href="http://www.fqxsw.org">fqxsw.org</a>
這其中,皇帝與朝廷,朝廷與大地主階級,資本萌芽下極其具有農耕初級時代的特點的剝削階級,這其中的矛盾也要搞清楚,不能搞胡子眉毛一把抓,必要的時候得把那邊的能拉過來的人拉過來。
這裏麵,皇帝這個既是一個符號也是一個實權派的組成分子自然是極其重要的一員。
現如今老皇帝一步邁出比朝廷那幫文臣走得更遠,他有意與西軍並向而前行了,這不應該拒絕。
可這個皇帝心思太深城府太深了,衛央並不相信他。
或者說,他從不相信皇帝。
正如他從不相信大地主階級和資產階級。
“陛下,還是自己培養吧。”衛央再三猶豫,先試著拒絕。
皇帝稍稍有些失望,還有點委屈。
“不行,此事必須要交給西軍去辦,朝堂裏朕選個誰,誰很快就會和……哼,”老皇帝賭氣,“楊淩有些才能,如今才當了個縣令,便回去的路上,這家要結親,那家要‘好生走動’,你說朕還敢把誰放在這些人的手裏去?何況這五軍都督府事關你將來用兵四方,交給別人怎麽行?朕已經考慮過了,西軍設立都督府,位同南京五軍都督府,以京師的五軍都督府右軍大都督節製,其下設立五軍督府,仿照西軍的軍規。”
那何必這麽多此一舉?用西軍的軍規不就行了?
“此事還是慢慢來吧,反對的聲音太大,陛下總不能把這些人都掛旗杆吧?”衛央勸解道,“此事若可為,我絕不推脫,如何?”
老皇帝這才高興起來。
李東陽隻好訕訕地回到自己的位置,他算是看出來了。
“陛下這是在安排往後的事情,你何必反對?”謝遷低聲勸道,“過些天王守仁歸來,內閣決不可和他靠近。”
李東陽很吃驚。
連你也想靠近西軍?
“這不是靠近誰的問題,你別忘了,這個時候反對陛下,在很多人看來可就是尋找下家,陛下一脈可就隻有太子妃所孕的孩子了!”謝遷告誡道,“我等食君之祿,若這時候跳出來反對,與那些貴勳有什麽區別?莫非我們寧可與貴勳合流也要與西軍為敵?”
“西軍豈不就是最大的貴勳麽?”李東陽不悅。
謝遷反問他一句:“你瞧西軍與古今的貴勳有哪點相同?!”
這時,清越的一聲磬響舞女們暫且退出。
群臣敬賀第二杯。
老皇帝見衛央在琢磨,心中便喜悅,遂又飲了一杯。
想想又舉杯說道:“自朕禦駕到西陲,算來如今離京兩年,見山河險峻,人才俊傑,常想古來君王治世莫不以人才為本,又居住西安府之時多勞江湖豪傑扈從,朕也敬眾卿家一杯。”
衛央舉起茶杯示意了一下,又把茶杯放在了桌子上。
群臣莫不側目,眾人無不唏噓。
古來位高權重的權臣多得是,可誰能比得上秦國公?
“不必苛求衛卿,他從不飲酒,這是一個好習慣,這天下之大,亂臣賊子無窮,朕這大明江山,還要依靠他去征剿,不吃酒最好!”老皇帝笑道。
衛央拱拱手感謝。
歌舞再起,滿座心中都有了心事。
武林中的有頭有臉的人頻頻矚目華山派三俠,朝廷中的大臣與貴勳們交頭接耳紛紛目視衛央,各懷心思,不一而足。
到晚宴結束,老皇帝自去歇息,李東陽為群臣之首,徐俌為貴勳之首,兩人遵照皇帝的旨意安撫眾人,免不了又要勾心鬥角一番,衛央瞧著不耐煩,自提劍離去,也無人敢攔擋。
隻是回到縣衙後,衛央越思越想越頭疼,猛想起老皇帝的安全如今怕是隻汪直一個人負責,忙又提劍而來,見汪直在園內,便自找一個空房間,一直打坐到天明。
翌日,難得天朗氣清,老皇帝起身一問,心中越發喜悅,見聞人達與左冷禪又來詢問,當即道:“今日心情很好,正好上山一觀,叫隨從官員不必跟著,他們多是文臣,隻怕走不得幾步便無力了。”
一行隻點了幾個年富力強的,有一些內功基礎的文臣武將,老皇帝換上常服,叫汪直帶上天子的常服,待衛央安頓六軍駐紮好,在少林華山以及一部分江湖群豪的簇擁下,一路出了門,直奔嵩山而去。
行不得十裏,山路拐彎處,老皇帝猛回首,隻見山色雪光,小城如畫,待要允準幾個文臣賦詩一首請求,忽一陣寒風吹來,一時興致全無,遂加快腳步再行。
又走不十裏路,山風中竟有音樂歌聲,細聽之,竟然是秦腔。
“這是哪一出戲?”老皇帝問汪直。
汪直道:“是西陲去年才新出的《鍘美案》。”
那是什麽?
汪直道:“說的是宋仁宗時期,名臣包拯為民伸冤,據說這出戲是西陲案件太多,有人說何必為民生小事壞了功臣前程,大將軍便請人寫了這一出大戲來。”
老皇帝點頭。
“為此事,大將軍又將太祖皇帝的敕言奉為金科玉律,無論軍民官僚,凡有衙門,必銘刻‘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生民易虐,蒼天難欺’高懸與衙門兩側,上頭再懸一長劍,”汪直讚佩道,“從此,西軍官員上下無不明白一個理兒,便是‘民生無小事,小事即大事’的道理。”
老皇帝沉吟了很久,輕歎:“國朝當興,興在西軍,在秦。”
汪直眉頭悄然壓了下去。
這句話他懂意思。
大將軍一個國公不足夠,將來怕是要封王的!
秦王!
這也是一種……機緣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