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茂功找李鴻儒有些事情,但李鴻儒對《脈經》的上手之快讓他頗為驚訝。 即便是按部就班的修煉,這種資質在武者中也極為難得,屬於極為上等。 當然,入門易,精通難。 越往上越難。 想通透《脈經》,不花點時間不行。 李鴻儒對《脈經》越上心,修煉入門的越快,對他的依賴也便越強。 徐茂功看著李鴻儒,滿臉的笑眯眯。 “若是有什麽不懂之處,你以後可以隨時來找我。” 他拍著李鴻儒的肩膀,態度熱情得李鴻儒有些忐忑,不知自己又要被對方弄到哪個坑裏去。 若徐茂功沒有親自來,李鴻儒活動一番,又往肚子裏塞些食物,便要進入到另外兩門能力的修行中了。 他此時還要等等這位有什麽吩咐。 “今天確實需要你的協助。” 王大力來並州磨水晶,李鴻儒則是來並州做協調望遠鏡的使用。 雖說隻要轉動鏡筒就能完成調焦等步驟,但徐茂功也擔心有可能出現疏忽,甚至於需要維修的情況。 這是一門新的戰爭手段,需要萬無一失。 他向來是小心謹慎的人,避免著一切可能產生的意外。 李鴻儒被他討要了過來。 如今到了所需的時候。 從長安回到並州才二十餘天,他已經做出了諸多計劃。 若非落頭氏和李鴻儒時不時閉關,他的行動會更為提前。 “沒問題,但您能不能給我吃點東西,我這幾天就吞了兩顆辟穀丸,身體有點虛!” “成!” 文人向來弱雞,一個剛剛閉關而出的文人更是弱雞。 多少也要吃飽喝足才有力氣幹活。 十餘分鍾之後,李鴻儒已經坐到了左搖右晃的妖馬身上。 “這匹馬叫踏雲烏騅,是我多年的老坐騎,它最近有已經很久沒有吃到肉了,你與它多聯絡一下情感,吃的時候也給它喂兩口,免得它咬你。” 李鴻儒提著一隻煮到熟透的老母雞。 這是他進入並州以後第一次痛快吃肉,但沒想到還要分出去。 這不禁讓李鴻儒浮想蹁躚,他感覺手中這隻老母雞很可能就是拿去喂妖馬的。 但喂妖馬吃雞總比啃自己身上的肉要好。 李鴻儒看了看老母雞,頓時將腦袋和屁股部分扯了下來。 “雞頭補腦,屁股多油,吃了強壯身體。” 他哼哼唧唧之時,隻見踏雲烏騅相當不樂意的接住了這兩個部位,在嘴中一陣咀嚼。 “你好歹也分它一半,若不是我在旁邊,它便要反咬你一口了。” 徐茂功極為無語的看著李鴻儒。 在他的身邊,有著並州軍區的五位重將。 這些人坐騎不凡,身上氣血亦是極為雄渾,隻是注目便有著壓迫感。 這是李鴻儒進入並州以來少見的人物。 能帶著一起去實驗望遠鏡的能力,這些人顯然是徐茂功的心腹。 眾人不時在李鴻儒身上打量,審視著這個一臉文人相的年輕人,也不知對方是如何入了徐茂功的眼。 待得李鴻儒悻悻的撕下半隻雞,踏雲烏騅才正常了下來,不斷歡快的踩踏著蹄子。 “此次從並州到雲中,再至白道,看看是否能探一探汗國人的底。” 直到此時,徐茂功才說出自己的計劃。 在他坐下妖馬的側邊,放著一個獸毛長筒型背囊。 背囊足有一米二長短。 一些人眼中好奇,但並沒有流露窺探之色。 該說的徐茂功會說,不該說的他們問了也不會說。 “此行前去大概有八百餘裏,這位小兄弟是否能挺得住?”有將官笑道。 “年輕人恢複力都很強,我還給他吃了一隻雞,踏雲烏騅奔行也極為平穩,他肯定能撐下去。” 徐茂功的理論有些牽強。 不過大夥兒也見怪不怪。 倒是李鴻儒有些驚嚇。 “八……八百餘裏?怎麽要跑這麽遠。” 李鴻儒一愣。 徐茂功此前也沒說有多遠。 他還以為跑到大唐和汗國邊界不遠處瞅一瞅。 調試一下望遠鏡,還要跑到八百餘裏外去調整,這有點不科學。 這大概已經深入到敵方附近了。 出差費就是半隻雞。 這頓時讓李鴻儒感覺到了與踏雲烏騅同樣的悲慘地位,更別說到時候還要跑回來,那又是八百裏路遠。 “當然要遠點,隻有遠點才能看到真正所需”徐茂功道。 他將腦袋上的麵罩一拉,拍了拍坐騎,在前方遠遠而去。 “走!” “抓穩了!” 李鴻儒牽著韁繩,隻覺踏雲烏騅被人拍了一巴掌,隨即便衝了出去。 風馳電掣的感覺頓時傳來。 妖馬奔襲。 速度宛如流星般飛逝。 這讓李鴻儒死死抓住了韁繩和馬鞍,身體迅速俯了下去。 以他的身體的強度,這種速度摔下馬就是個車禍現場,生死難言。 徐茂功這是逮著他就死勁坑。 以前還在長安和王福疇說文人不擅長奔襲,轉眼就讓他在戰馬上奔襲八百裏。 李鴻儒隻覺自己牙疼。 身體部位與踏雲烏騅的摩擦傳來,一陣陣的裂疼湧上心頭。 他雙腿夾緊,肌肉和經脈迅速蠕動,這才舒坦了下來。 幸得《脈經》小成,否則李鴻儒覺得自己會胯裂死在半路上。 他悶悶的趴在踏雲烏騅上,瞅得機會就埋頭啃兩口雞肉。 在高速運動中還要進食,這讓後方的三位將官嘖嘖稱奇。 雖然李鴻儒是個文人模樣,但騎馬玩的甚至比一般的武將要溜。 若是能撐下去,八百餘裏的奔襲應該沒什麽問題。 “小兔崽子!” 奔襲在最前方的徐茂功回頭,李鴻儒的小模樣頓時齊齊收入眼底。 這家夥對《脈經》的掌控力較之他想象中更強,也擁有靈活運用的能力,更具備了極強的適應性。 隻是奔馳數秒,李鴻儒就調整了自己的狀態。 有踏雲烏騅的老馬之功,也離不開李鴻儒自身的能力。 徐茂功放了心。 年輕人就得多磨練磨練。 若不是他有所需,一般的年輕人哪有這種鍛煉的機會。 一個自我感覺良好,一個在後方忿忿不平。 七騎如風一般穿過原野,又踏入山路之中。 此時恰逢秋收掃尾,田地中諸多糧食作物已經收割,甚至有大部分收割殆盡。 軍營中的日子難熬,但有這一波收割納糧,又能挺過去。 隻是今年的收成似乎比較一般,並非大豐收的年景。 李鴻儒騎著踏雲烏騅奔馳而行,往昔諸多隻在書本中的介紹一一映入了眼簾中。 排除路途顛簸之苦,騎馬縱行讓他見識不斷增添。 李鴻儒也開始見得長安城外的諸多生活景象。 並州往北,耕田村寨漸漸稀少起來,甚至於人煙罕至,映入眼簾的是枯黃的土地,亦有諸多風沙之處。 從一處被風沙掩埋小半的荒廢邊關驛站奔出。 遠處的高空中傳來一聲鷹唳的悠揚。 這是與大唐完全不同的景象。 眾人此時開始縱馬衝入了汗國邊境內。
<a id="wzsy" href="http://www.xiaoshuting.cc">xiaoshuting.cc</a>
<a id="wzsy" href="http://www.xiaoshuting.cc">xiaoshuting.c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