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輸世家。


    前頭大廳。


    因沈蓬庵陪著妙嫦來的,所以蘭猗隻能在這裏相見。


    眼見妙嫦豐腴了不少,更是含笑而言,幸福不用說,都寫在臉上了,蘭猗真心替她高興。


    一番禮尚往來的客套後,妙嫦呷了口茶,先瞟了眼丈夫,後把目光轉向蘭猗道:“我已經同我家老爺說過,他答應幫弟弟。”


    此言含糊,蘭猗還是聽了明白。


    回想當初,妙嫦為了保住腹中孩兒,失手推下老夫人落井,後來她生下孩兒從南方回到京城,便想以自己的性命抵銷母親的死,蘭猗苦勸,說老夫人最大的心願就是公輸拓能夠報公輸家百年之仇,還能夠成就大業,蘭猗勸妙嫦放棄輕生,留下命來償還虧欠老夫人的債,也就是幫著公輸拓成就大業,妙嫦終於給她說服,可是覺著自己力量薄弱甚至百無一用,回去後尋了個合適的機會,把公輸家同宇文家的百年恩怨告訴了沈蓬庵,還說自己想助弟弟一臂之力。


    沈蓬庵最初很是震驚,朝中的事他多少了解,可是對公輸家同宇文家的事還是第一次聽聞,本朝史官記載的有關宇文家開國的故事,與妙嫦說的大相徑庭,他忽然發現,原來是宇文家刻意隱瞞了事實。


    沈蓬庵同顧緯天一樣,雖然都是讀書人,手無縛雞之力,但都有一腔子傲骨,他聽了妙嫦的話,覺著宇文家的往事不齒於人,而自己讀書做學問當官,是為了輔佐有道明君濟世救民,既然宇文家如此齷蹉,他當即決定倒戈去幫助公輸拓,可是又不知自己該做些什麽,遂同妙嫦過來請教蘭猗。


    為公輸拓又拉攏過來一重要人物,蘭猗很是開心,至於沈蓬庵能做的,因人而異,蘭猗道:“不需要大姑爺帶兵打仗,也不需要大姑爺以錢財資助,隻請大姑爺在關鍵的時候能挺身而出,讓朝中那些大臣了解那一段事,那一段宇文家背信棄義的醜事。”


    沈蓬庵點頭:“這個不難,並且,也不必等到那個關鍵時候,現在開始,我可以慢慢的將宇文家當年的醜事一點點的滲透給朝中大臣,讓他們明白當今皇上並宇文家的先帝們是如何坐到皇位的。”


    如是這樣當然好,蘭猗又道:“大姑爺還需記住一點,當今皇上殘暴不仁,不配為天子。”


    她這個提醒,是告訴沈蓬庵,倘或不指出宇文佑的不是,僅僅以宇文家祖上的惡行來說事,很難說服眾人,人家或許會說,往事已矣,現在的皇上還是不錯的。


    沈蓬庵頷首表示明白,又與蘭猗商量了細節。


    妙嫦隻在一旁喝茶聽著,想著弟弟就要成就大業,她非常高興。


    在前頭同妙嫦和沈蓬庵說了半天的話,送走他們蘭猗回到後宅,心裏惦記秋落,沒有回自己的住處,而是趕緊來了秋落的房裏。


    在門口當當的敲了幾下,裏麵沒有回應。


    又喚道:“秋落,是我。”


    裏麵寂靜無聲,蘭猗心裏一驚,那姑娘該不會想不開尋了短見,她猛地推門而入,發現房裏空空如也,沒有秋落的人。


    蘭猗轉身喊來服侍秋落的小丫頭,然後問她秋落在何處。


    小丫頭道:“回少夫人,秋姑娘出去了。”


    出去?出去是什麽意思?是出了房門還是出了府門?


    蘭猗問:“她去了哪裏?”


    小丫頭回答:“是出府而去。”


    蘭猗沒來由的心裏咯噔一聲,秋落若不是陪同自己出去辦事,一般很少離家,她這回離開,必然是給顧緯天的拒婚弄得萬念俱滅,蘭猗正想喊人去追,那小丫頭猛然想起什麽,指著房內道:“少夫人,桌子上好像有封信。”


    不用問,定是秋落留給自己的,蘭猗一壁往房裏走一壁問小丫頭:“信上怎麽說?”


    小丫頭搖頭:“這個奴婢不敢看,就是看了,奴婢不識字,也不知道說了什麽。”


    蘭猗側頭看了看小丫頭,自言自語似的嘀咕:“不識字可真是耽誤事,回頭把你們這些不識字的丫頭小子叫到一處,請人教你們讀書識字,做婢女怎麽,做小廝怎麽,識文斷字到底還是有用處的,且是大用處。”


    那小丫頭聽了喜不自勝,屈膝施禮,感謝蘭猗。


    蘭猗說著話已經來到桌子旁,見桌子上果然放著一封信,那信折疊成方勝之狀,上麵還壓了一支步搖,那步搖是蘭猗送給秋落的禮物,蘭猗認出,心下駭然,這分明是訣別的征兆,慌忙取了信來看,一目十行,迅速掃過,信上秋落說,此生不能嫁給顧緯天,雖生猶死,可是又不能真的死了,那樣會讓蘭猗痛心,無奈選擇落發為尼,了卻紅塵一切俗事,並為此後再不能陪伴蘭猗而深感愧疚,望蘭猗原諒她,等等。


    字不多,大概交代清楚,蘭猗將信拍在桌子上,氣道:“胡鬧!”


    然後奔出房門,喊人給自己備馬,準備去阻止秋落,突然愣住,秋落信上根本沒說在哪個寺院出家,京城內外的寺院不下百家,僅僅是尼姑庵至少也得二十多家,自己又往哪裏去尋她?


    剛好此時管家茂生走了過來,見蘭猗呆呆的佇立,他過來道:“少夫人怎麽了?”


    當著茂生,蘭猗也不隱瞞,當然沒說的太累贅,剪掉了顧緯天拒婚的那一段,隻說秋落留了封信,往寺院落發為尼去了。


    茂生聽了驚訝道:“秋姑娘若何如此呢?”


    蘭猗著急道:“回頭跟你說,你趕緊幫我想想,她會去哪個寺院?”


    茂生沉吟番,突然想到了:“依我看,秋姑娘一準去了清水庵。”


    清水庵,西城區的一個尼姑庵,不是很大,但有些名頭,因為是老夫人活著的時候捐建的,無論老夫人在世還是老夫人過世之後,念著這個因緣,公輸家的人經常往庵裏去布施,庵裏的師父們也經常來公輸家,給小兒驅邪,或是給死人超度,兩下熟悉。


    蘭猗點頭:“對,就該是那裏,你備馬,同我一起去。”


    茂生應了,轉頭跑步去了後麵的馬廄,牽了兩匹馬到府門口等著。


    為了騎馬方便,蘭猗匆匆換了身男裝,隨後小跑著來到府門口,見了茂生二話不說,彼此上馬,揚鞭快跑趕去清水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狐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佛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佛佛並收藏小狐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