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瓢泊、駭浪翻湧的海麵上,隻有“俄亥俄”號這般巍峨雄壯的巨艦能夠勉強維持航行中的穩定性。這艘剛剛服役北卡羅來納改進型戰列艦,亦或稱為俄亥俄級,采用的是新老結合的艦員模式——老艦員基本上是亞速爾戰役期間戰損艦艇上的幸存者,包括一些自願加入美國國籍的前英國皇家海軍官兵,新艦員則是戰爭爆後方曆次征召的兵員。縱使“俄亥俄”號比計劃提前了三個月服役,艦員與戰艦之間的磨合仍顯局促,艦上各種設備的調試也還遠沒有達到完美無缺的地步。如此情況下,這艘戰艦雖有9門威力強大的18英寸艦炮和近乎極致的防護設計,能否在關鍵性的戰鬥中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依舊是個很大的未知數……


    隨著前哨之戰的進行,任美國大西洋艦隊參謀長的尼米茲向斯塔克提出建議:“將軍,要不要讓右翼分隊或者傑克遜維爾分隊抽調艦艇前去增援先遣分隊?”


    斯塔克很果斷地搖了搖頭,然後吩咐道:“給凱特少將拍發密語電報,先遣分隊要不惜一切代價拖住敵人的偵察艦隊,絕不能讓它鍥入主力艦隊側後。”


    尼米茲當然知道斯塔克意欲何為,他沒有再說什麽,也沒有表現出任何的不滿或者不快,而是一臉決絕地望著舷窗外的海麵。先遣分隊不折不扣地執行了斯塔克的命令,表麵上看,它們在機動性方麵不遜於同盟國艦隊的前哨戰隊,隻是火力稍弱、氣勢略差,隻需盡力與敵周旋便可完成任務,實際上火控雷達這個貌似不起眼的技術在一場光學設備難以正常作用的海戰中是相當關鍵的影響因素,在15000至18000米的距離上,同盟國的重巡分隊儼然一群彪悍而且高效的打手,不出半個小時,就把美國人的半支先遣分隊打得遍體鱗傷,更糟糕的是,他們抓住了對手避免交戰距離過近的想法,強行進擊逼迫美方分遣分隊退讓,從而鍥入了分遣分隊與主力艦隊之間。重巡洋艦固然無法跟戰列艦正麵抗衡,但是搶占有利陣位之後,它們可以伺機而動,或以炮火幹擾對手,或發動中遠程的魚雷攻勢,迫使美國艦隊主力在抗衡敵方主力艦隊的同時分出一部分戰力和精力來應付側後方的威脅。


    幾乎就在同盟國海軍的前哨戰隊成功鍥入美方作戰陣列的同時,從大巴哈馬島方向駛來的同盟國第1分遣艦隊主力戰隊突然改變航向,將箭矢戰陣的鋒芒指向了美國大西洋艦隊主力編隊尾部,擺出了與前哨戰隊前後夾擊對手的架勢。此時斯塔克若調遣主力艦艇前壓,與先遣分隊聯手先包敵方前哨戰隊的餃子,將其殲滅或重創之後再轉向對付敵方主力戰隊,時間和空間都缺乏足夠的餘地,而且各分隊指揮官以及各艦指揮員的心理素質有高有低,難保不會有人在戰鬥形勢最為險惡的時刻因膽怯或保守而失了戰鬥位置——在這一方麵,以德國海軍為絕對主力的同盟國第1分遣艦隊無疑占據了顯著優勢。


    權衡利弊,斯塔克迅速做出決斷,主力編隊保持航速航向不變,以分隊集中火力的方式對左舷方向的敵方艦隊展開遠程攻擊,右翼分隊連同傑克遜維爾分隊留下少數警戒艦艇,其餘係悉數投入對敵方前哨戰隊的攻擊!


    於是,在兩支主力艦隊相隔29400碼,約合27000米的態勢下,美國主力艦先於對手開火。隆隆炮聲響徹海麵,壓抑的緊張情緒似乎在這一瞬間被徹底釋放出來。盡管第一次聖米格爾島海戰的經驗表明艦隊炮戰的有效射程已放大到了三萬米左右,但那場海戰發生在視線良好的白晝,雙方的觀瞄測距均是以光學儀器為主、雷達設備為輔,而眼下的環境截然不同,即便是最精密的光學設備也無法對一萬五千米之外的目標進行準確測距定位,火控雷達的理論作用範圍雖然可以達到三萬米以上,但距離越遠,射控精度呈幾何級數的下降。


    斯塔克很清楚這一點,而他的對手呂特晏斯同樣深諳此道,前者搶先開火既是為了振奮軍心,也是在試探對手,然而美國主力艦的交替射擊各打了七八輪,雙方主力陣列的距離縮小到了兩萬四千米左右,對麵的同盟國艦隊卻保持著詭異的沉默,這甚至讓一些美軍官兵懷疑起己方裝備:難道雷達探測到的艦隊是敵人利用某種技術製造的假象?


    隨後,美國艦隊的左翼分隊用一次勇敢的戰鬥偵察否定了這種無端的質疑——同盟國的數艘超大型戰艦連同護陣的輕艦艇群保持著嚴密而齊整的戰鬥編隊,而且,沒有發現任何敵艦有中彈的跡象!


    另外一邊,苦苦支撐戰局的美方先遣分隊再遭打擊,其分隊旗艦、新銳重巡洋艦“德克薩斯”號受到對手的集中攻擊,艦體中彈起火,指揮官艾格蒙斯-凱特少將重傷。趁此良機,同盟國的前哨戰隊連續實施高速機動,將雙方距離拉近到了一萬兩千米,接下來幾輪猛烈炮火的命中率有了明顯提升,若不是斯塔克調來的右翼分隊和傑克遜維爾分隊及時加入戰鬥,這支重任在肩的先遣分隊恐有覆滅的危險。


    不知不覺間,前哨之戰的進行已近一個小時,雙方主力艦艇的終極對決也漸漸升溫。當雙方距離拉近至27600碼亦即26000米時,同盟國艦隊開始“後發製人”。跟斯塔克的分隊集中攻擊不同,呂特晏斯此番祭出的依然是全隊集中攻擊戰術——炮戰伊始,五艘戰列艦和一艘戰列巡洋艦的前部主炮火力盡數砸向了排頭的美國戰列艦“緬因”號。


    “緬因”號和旗艦“俄亥俄”號一樣屬於北卡羅來納級改進型戰列艦,其艦體在大名鼎鼎的紐約海軍造船廠建造,主體完工後,同盟*隊開始以百慕大島為踏板對美國東北部的戰略目標實施轟炸,舾裝工程遂改在華盛頓造船廠進行。盡管建造過程中麵臨各種各樣的困難,美國人仍在1935年初完成了全部四艘北卡羅來納級改進型戰艦中的三艘,就綜合數據而言,這些終極戰列艦有著抗衡德國日耳曼尼亞級的實力,它們的服役既擴充了美國大西洋艦隊的戰鬥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升軍心士氣的作用,但亞速爾戰役、百慕大海戰乃至夏威夷戰役的過程與結果均表明戰列艦的海戰核心地位正被航母和艦載機取代,所以美*方高層對待這些新戰列艦存在較大分歧,國內輿論也不再像從前那樣一片讚譽,許多人都認為多造航母才能重新奪回製海權,而像今天這樣發生在大巴哈馬海域的艦隊炮戰,在這些人看來已是上一個時代的遺物了!


    又一輪震耳欲聾的重炮轟鳴,8枚18英寸口徑的德製穿甲彈帶著巨大的動能飛向了20多公裏外的目標。延續德國海軍自1914年以來的戰鬥風格,呂特晏斯的戰鬥旗艦“日耳曼尼亞”號傲然列於戰鬥縱隊首位,緊隨其後的是同級艦“弗裏德裏希-威廉二世”號,它們的服役時間都超過了14個月,人員和設備皆已完成磨合,並在兩個多月前換裝了最新型號的火控雷達。經過最初幾輪射擊的試探和調整,昂貴的火控雷達很快展現出了非凡的價值——18英寸口徑的穿甲彈在22770米的距離上命中“緬因”號舯部的主裝甲區,而中速標準彈的穿透力此時盡顯無遺:盡管北卡羅來納級改進型的水線裝甲帶按照可低於18英寸艦炮轟擊的標準射擊,其最厚處達到了16英寸,而且采取了16度的傾角,但“日耳曼尼亞”號的這一擊還是在水線上方約120公分的位置炸開了一個大口子,儲油艙裏的燃料隨後汩汩地往外湧。


    位列戰鬥縱隊前部的兩艘日耳曼尼亞級戰列艦霸氣磅礴,緊隨其後的三艘德意誌級戰列艦也不遜色。它們的服役時間均已達到三年,是德國海軍在這場戰爭中東征西戰的中堅力量。在超過兩萬米的距離上,德意誌級的16英寸艦炮雖難以直接撼動俄亥俄級的水線主裝甲帶,卻足以蹂躪它們的次裝甲帶和甲板建築,從而削弱它們的戰鬥和生存能力。


    隨著兩艘日耳曼尼亞級和三艘德意誌級的逐次發威,“緬因”號在十分鍾不到的時間裏接連挨了5發大口徑穿甲彈的轟擊,其中一發從右舷的雙聯裝副炮塔炮座穿入,剛剛送上炮塔的炮彈和射藥很快引了第二次爆炸,大火迅沿著供彈通道下層艙室蔓延,連貫的爆炸將下層船艙和通道變成了人間煉獄,滾滾濃煙很快籠罩戰艦舯部,竄騰的烈焰成為敵方射擊指揮人員校正彈著點的絕佳參照物。兩分鍾後,一發18英寸重炮再度命中“緬因”號,重磅穿甲彈擊穿了離艦尾約9米處的外部裝甲,在二號輪機艙右側發生劇烈的爆炸,使得戰艦的動力輸出瞬間降低了三分之一。


    在敵方六艘主力艦的持續圍攻下,這艘集美英造船技術之精粹,配以30年代初最先進的製造工藝、設備和技術建造的超大型戰列艦很快變得千瘡百孔,就連艦橋也陷入了大火的包圍之中,德國人的兩艘日耳曼尼亞級戰列艦雖也遭到猛烈的炮火攻擊,但由於美方艦艇的火控雷達數量較少、性能較低,德艦的損傷情況要比“緬因”號輕微許多。


    7時17分,在艦身傾斜已達33度的情況下,“緬因”號艦長亞蒂上校命令艦員發出棄艦求援信號,而這之後隻過了短短7分鍾,戰艦便發生了傾覆,數百名艦員被困在了倒扣的戰艦裏,可是激戰的形勢不容隨行艦艇前去救援,美國人隻能眼睜睜看著它緩緩下沉……上一代“緬因”號的沉沒為美利堅換來了富庶的菲律賓,這一代“緬因”號的沉沒非但不能給美國帶來任何利益,還是一場災難的開端。在它戰沉之後的四個多小時裏,將會有41艘戰艦消失在這片波濤洶湧的海麵之下,再加上9日之後的第二次大巴哈馬海戰,近百艘艦船在此沉沒,使之成為了不折不扣的“鐵底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歲約阿希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空之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空之承並收藏萬歲約阿希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