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第1裝甲旅抵近64號高地?好!太好了!隻要把64號高地到納費這一段防線的突破口重新補上,今夜全線無虞!”


    位於前線的一處野戰指揮部裏,聯軍第3陸戰集群統帥、德軍第29兵團司令馬克西-魏泰克中將對他的參謀們如是說。在外人眼裏,這位威嚴從容的德軍宿將是在磨拳赫赫,唯有知悉內情的軍官們能夠體會他的複雜心情。


    按照德軍總參謀部的任命,先期率領第2陸戰集群登陸阿伯索赫的魯道夫-格爾克中將對聯軍部隊在科恩半島的作戰行動總負責,魏泰克指揮的第3陸戰集群是這場戰役的第一預備隊,登陸後即歸屬格爾克的統轄。論軍階、論資曆、論能力、論戰功,魏泰克相比格爾克都有過之而無不及,後者憑著跟德國皇儲威廉的良好私交拿到了正印先鋒的令箭,在他領命出征之時,幾位德軍老將就在私下裏表示,這不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從登陸科恩半島的前期組織部署來看,格爾克的指揮部發揮正常,第一天的登陸行動基本達到了預期目標,當晚的失利主要歸咎於聯軍高層戰前對英軍反擊能力的低估,所幸危急時刻,聯軍官兵展現出了精良的軍事素養和堅定的精神意誌,在海空軍的支援下守住了阿伯索赫登陸場,避免了第一場硬仗就遭英軍全殲的厄運。格爾克功過相抵,既未受到懲處,也沒有得到褒獎,但來自德軍總參謀部的新命令讓人們感覺到上位者的心態發生了一點微妙的變化——兩位中將按所屬部隊劃分防區,魏泰克負責北段,格爾克負責南段,兩人務必密切協作,在後續部隊抵達之前,牢牢守住現有戰線。


    這樣一來,兩位德軍中將由原本的隸屬關係變成了平行競爭關係,所以不管是出於公心還是私心,魏泰克都不希望今晚的盤子砸在自己手裏。


    魏泰克指揮的第3陸戰集群登陸之時,格爾克和他的第2陸戰集群已經鏖戰了一天一夜,兩軍合力收複失地,並且殲滅了一股英軍部隊,軍心士氣理應處於理想狀態,而前者的體能和精神明顯占優,按說戰鬥力強於後者。事實上,第2陸戰集群的陣容是經過反複權衡篩選,代表了德國駐愛特遣軍團乃至於德國陸軍的最強水平,是被德軍高層寄予厚望的精銳之師,而第3陸戰集群真正值得稱道的部隊隻有一支,那就是德國第3海軍陸戰師。該部是在原第3海軍陸戰旅的基礎上正式組建而成,兵員配置較標準的陸軍步兵師多20%,武器裝備跟輕步兵師相當,額外增加了一個海軍戰車團,所以人們普遍認為海軍陸戰師的戰鬥力跟近衛步兵師相當。至於魏泰克直接指揮的第29兵團,它隻是德軍眾多一線兵團的普通一員,在上一場大戰先後參加了西線法國戰場以及東線白俄羅斯戰場的多次戰役,表現中規中矩,兵員、裝備配置沒有任何特殊之處,其知名度還不如臨時增補進入第3陸戰集群的愛爾蘭皇家第1裝甲旅。


    不多時,通訊官呈上剛剛收到的電報——第3海軍陸戰師的先遣部隊已在第7皇家近衛戰車團兩個戰車連的支援下殺進費納鎮,此刻正同鎮內之敵展開激戰。


    這一次,魏泰克卻微微皺了皺眉頭,然後向他的參謀官詢問:“施韋德勒的主力部隊在什麽位置?”


    參謀軍官答道:“按照作戰部署,他們應該在64號高地正麵展開,以四個團的兵力配合愛爾蘭第1裝甲旅進攻高地,用兩個團策應海軍陸戰師攻下納費。我馬上就去確認他們的實施狀況。”


    魏泰克沒有再去看地圖,而是快步走到掩體一側,用潛望式炮隊鏡觀察前線的情況。很顯然,那些焰光躍動最為密集的地方此刻正在進行著非常激烈的戰鬥,而從方向上看,聯軍對64號高地的反擊已經開始了。結果究竟是愛爾蘭最精銳的戰車部隊協同德軍步兵突破英軍陣地,還是英軍部隊頑強頂住聯軍反撲,要不了太久就會揭曉。


    片刻過後,通訊官又送來一份電報。


    見魏泰克將軍沒有親自看電報的打算,他的一名參謀軍官接過電報紙,讀到:“我部所屬第33和第161中隊已經起飛,預計2時10分左右抵達,將對64號高地展開低空轟炸,請你部以藍色信號彈予以指引……第11航空聯隊司令部。”


    念完之後,這位參謀跟旁邊的幾名軍官不約而同地低頭看表。


    “還有20分鍾,將軍,是否需要通知第55師以及愛爾蘭部隊撤下來?”


    隻見魏泰克將軍側轉過頭,一臉不悅地反問:“這個時候撤下來?如果他們現在離勝利隻有一步之遙呢?”


    參謀軍官啞然無語。


    魏泰克將軍繼續盯著潛望鏡,過了一會兒才離開那裏回到作戰地圖旁,掃了眼在場眾人,緩緩說道:“如果他們能在20分鍾之內站上64號高地,轟炸便無必要,我們用信號彈指引他們去轟炸英軍縱深;如果20分鍾之內被擊退,新一輪進攻肯定還要一些準備時間;如果20分鍾之後戰鬥還在繼續……我們不妨冒點險,就算有些許誤傷,那也是戰場上無法避免的。”


    見眾軍官們沒有吱聲,魏泰克畫蛇添足地補了一句:“據我所知,第11航空聯隊的訓練水準是第一流的,低空轟炸的誤差半徑能夠控製在十米以內。”


    野戰指揮部裏的氣氛突然凝重起來。


    魏泰克很是尷尬,他對自己信得過的參謀軍官吩咐道:“瓦爾特,你通知第55師,讓突擊部隊在我方戰機抵達戰場後,用藍色信號彈指明英軍陣地位置,務必讓我方人員與信號彈落點保持二十……不,三十米的安全距離。”


    這名方臉高個的軍官遲疑了一下,有些不情願地回答:“是,長官。”


    此時在大約三公裏外的64號高地西側坡地,五千多名德軍步兵分成四條橫向的散兵線,宛如四道波浪依次湧向山頂,在他們前方是愛爾蘭軍隊的35輛戰車、9輛全履帶裝甲車、28輛半履帶裝甲車以及數百名步兵。


    這座高點處於海拔64米高度的山丘,輪廓好似一張不規則的圓凳,頂部不是尖頭而是相對開闊的平麵,英軍很早就在這裏構築了環形防禦陣地和大量的混凝土掩體,甚至還部署了兩門射程非常遠的重型火炮,用以防備敵人在納費登陸,這些工事以及重武器大多在聯軍的猛烈轟炸中損毀,如今的陣地是德軍和英軍士兵們利用戰鬥間隙反複修補而成,遠談不上“固若金湯”,英軍士兵們基本上是靠戰鬥技巧和精神意誌對抗聯軍的凶猛攻勢。當然了,英軍此時在64號高地的兵力投入,跟先前聯軍靠一個擲彈兵團以及一個加強營級別的機降突擊隊拿下這裏的狀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批後援部隊的抵達使得英軍指揮官能夠遊刃有餘地進行重新部署。來自山頂的密集防禦火力不但讓向上進攻的聯軍部隊傷亡劇增,同時也對聯軍官兵造成了無形的心理壓力,尤其是維克斯-馬克沁無休止的嘶吼聲,讓第一天參加戰鬥的士兵們頭皮發麻、心中打鼓。


    這個時候,真正有著鋼鐵之軀的戰鬥車輛就責無旁貸地擔負起了衝鋒陷陣的重任。愛爾蘭人在他們的“凱爾特戰士”上堆砌了不少沙袋,用以增強其略顯不足的戰場防護能力,炮塔上的同軸機槍不斷射出帶有綠色曳光彈的彈雨,為血腥冷酷的戰場增添了一絲迷幻色彩,每每遇上槍彈無法消除的火力點,戰車乘員們就會用精準的炮擊解決問題,而英國人也不是毫無準備,留下來協助防守的“基欽納”就是最好的反戰車武器,此外還有為數不少的小口徑戰防炮、機關炮,待到敵軍戰車逼近陣地,再用五花八門的單兵反戰車武器招呼。雙方互不相讓,咬牙堅持,處於防守位置的英軍部隊稍占上風,聯軍傷亡無數,攻擊線幾次進入敵方陣地前沿五十米地帶都被逐退。


    皇家第1裝甲旅是愛爾蘭陸軍精銳中的精銳,若該部全員出動且不計傷亡,即便沒有飛機大炮的強力掩護,強行攻奪64號高地幾無懸念,但迄今為止,經由波特克倫登陸科恩半島的僅僅是該旅的兩個裝甲營和一支輜重後勤分隊,對付這麽一塊硬骨頭不免有些勢孤力單。時間一分一秒流逝,不斷有戰車被擊毀或毀損動力係統,能夠率領聯軍步兵繼續上攻的越來越少,眼看攻勢將要無疾而終,從後方匆匆上來了一支德軍分隊,這些士兵除了常規槍械之外,還人手一支信號槍,等到沉悶的轟鳴聲從西麵傳來,他們匍匐在地,不斷朝著山頂的英軍陣地發射藍色信號彈。


    夜空中,力量強勁的轟鳴聲愈發清晰。山頂的英軍心知不妙,試圖用繳獲的幾支信號槍擾亂敵方視野,但幹擾並不奏效,因為德軍信號分隊用連續且足量的藍色信號彈標注出醒目的指引箭頭。當轟鳴聲聽起來近在咫尺了,人們終於看清來者的真麵目:一架架機翼上噴塗著鐵十字徽標的雙翼戰機從夜幕中鑽了出來,它們的飛行高度是如此之低,簡直是在擦著山頂飛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歲約阿希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空之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空之承並收藏萬歲約阿希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