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的一天,德國基爾,霍瓦爾德船廠,數萬德*民頂著烈日前來,為的就是見證“巴伐利亞”號的正式服役。它是德國首級超無畏艦巴伐利亞級的一號艦,主炮口徑從國王級的12英寸(305毫米)一躍邁入了15英寸(380毫米)的門檻。
隨著“巴伐利亞”號的服役,當今世界第一海軍沒有超無畏艦的尷尬已成曆史。
跟多數德國政要和普通軍民近乎爆棚的信心不同,像夏樹這樣的明眼人很清楚,德國海軍的“世界第一”不但坐得不穩,而且有些名不副實。英國海軍經曆了那幾場災難性的海戰之後,又因倫敦停戰協定交出了不少艦艇,在按海軍總噸位排名的世界海軍排行榜上,曾經的世界第一險些跌出前十,德國海軍雖然為勝利付出了沉重代價,卻因主力艦艇抗沉性極為突出,海軍總噸位僅小幅減少,因而從戰前的世界第二向前順移一位,成了夢寐以求的世界第一,但在1916年,德國這個世界第一對處於第二位置的美國隻領先優勢兩萬多噸,以雙方造船工業以及整體國力的巨大差距,美國人稍稍發力就能把德國皇帝的艦隊甩出一條街去。
德國人應該感到慶幸,因為隨著大戰的結束,美國人放緩了主力艦艇的建造速度,但這絕非產能或者資金問題,而是美國海軍積極吸取大戰中的海戰經驗,對建造中和準備開工建造的艦艇進行改進,所以才會延誤了原定工期。若是這些艦艇如期服役,德國海軍還能繼續保持頭名?
在受邀前來觀禮的貴賓之中,有一位深受德*民尊敬和喜愛的外國君主,他便是霍亨索倫皇室成員,為德國海軍戰略建設和戰爭謀略做出了頗多貢獻的愛爾蘭國王約阿希姆陛下。
坐在觀禮台的前排,夏樹懷著複雜的心情看著嶄新的“巴伐利亞”號,它的服役本該成為轟動世界的大新聞,它完全有機會成為世界上第一艘裝備15英寸主炮的超級戰艦,前提是比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級先建成服役,然而“巴伐利亞”號的工期卻在夏樹的意誌下給戰略大局讓了路——大戰期間,曆史悠久且實力雄厚的霍瓦爾德船廠承擔了德國海軍多艘主力艦的搶修工作,為了讓現役戰艦盡快回到戰鬥序列,造船廠從“巴伐利亞”號的建造隊伍中抽調出了不少人手,那些屬於通用標準的鋼材部件也優先供給搶修艦艇,基於這些因素,“巴伐利亞”號的工期推遲了好幾個月,而後又汲取海戰經驗進行了設計上的改進,海試時又出現了動力方麵的問題,結果它的服役時間反比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級首艦晚了大半年。
若非戰爭已經結束,這個時間差必然會給兩國的海上對抗形勢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
差距既已造成,與其怨天尤人,不如迎頭追趕。所幸的是,大戰的勝利讓德國擺脫了以往的困縛局麵,即便沒有超無畏艦壓陣,德國海軍也可以憑借戰略部署、艦艇數量以及作戰心理的優勢彌補,不久前應對英愛漁業糾紛的一幕便是最好的證明。
不管怎麽說,“巴伐利亞”號的服役是德國海軍進入超無畏時代的裏程碑,在軍事領域有著劃時代的意義。巴伐利亞級既然較伊麗莎白女王級更晚服役,噸位較後者多了2500噸,建造成本高出百分之三十,紙麵性能較這個與生俱來的對手更加優異。同級二號艦“巴登”號現已完成了全部舾裝工程,正在進行海試和調整,再有那麽一兩個月就能編入德國海軍的戰鬥序列,如若英德海軍再發生摩擦,世人或將目睹超無畏艦之間的對抗。
德國高層熱情邀請夏樹前來,目的可不隻是感謝他在巴伐利亞設計建造過程中所作出的貢獻,而是商議如何應對新的挑戰——根據諜報人員從英國方麵獲得的情報,應英國海軍要求,美國政府名下的紐約造船廠已秘密完成了超級女王級戰列艦的設計工作,其設計的標準排水量為45000噸,一旦服役,將成為這個時代最大的軍艦。
令德國人深感憂慮的是,美國人提交給英國海軍的設計方案達到了近乎完美的程度——由4座雙聯裝45倍徑16英寸主炮提供超一流的火力,強勁的動力係統能夠以15萬馬力的輸出驅使戰艦以28節的極速航行,主裝甲帶、炮塔正麵以及司令塔的裝甲厚度為14英寸。
這樣的超級女王,哪怕對上兩艘甚至三艘德國無畏艦,也有足夠的實力將它們揍得落花流水,一對一單挑巴伐利亞級亦擁有明顯的優勢。
這看似是不切實際的計劃,但夏樹知道,當前最好的造艦水平已能夠滿足這個“瘋狂計劃”。15英寸艦炮已在伊麗莎白女王級列裝,各項性能基本達到了設計水準,而美國人在1902年就已經設計出了35倍徑的16英寸炮,在英德兩國爭相攀登15英寸艦炮的高地時,美國海軍直接向45倍徑和50倍徑的16英寸炮發起了挑戰。大戰結束後不久,45倍徑炮率先研製成功,50倍徑炮的前景也非常樂觀,這意味著隻要英國掏老本建造的超級女王在美國開工,用上16英寸主炮不存在任何技術問題,而德國人對16英寸艦炮的研發設計近期才真正起步,就算研發過程出奇順利,也要到兩年之後才可能得到批量生產型。
動力方麵,采用小水管技術的三缸重油鍋爐以及技術成熟的蒸汽輪機完全可以提供足夠的功率輸出,若是延續重點防護的特點,裝配14英寸厚度的主裝甲不成問題。
在舊的曆史時空,1916年開工建造的“胡德”號便是理想的技術參照物。
在夏樹看來,隻要美英沒有將航空母艦作為發展重心,同盟國在未來的大海戰中就還有機可趁,然而德皇威廉二世和他的海軍幕僚們可沒有這樣的眼界,大戰的勝利讓他們的自信心空前膨脹,他們雄心勃勃地想要像英國一樣稱霸海洋數百年,而德國經濟因收獲大量戰爭賠款和海外殖民地,這一年來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照此趨勢,國家財政很快就可以擺脫戰前大力發展軍備所背負的負擔,樂觀的形勢讓國家的決策者們敢於在海軍建設方麵投入巨額資金。
在皇帝的催促下,增造新艦的海軍提案終獲德國議會的批準,這意味著德國將在未來三年內相繼開工建造五艘馬肯森級和五艘超級巴伐利亞級,十艘超級戰艦的總投入將超過7億馬克。讓德國財政大臣和議會議員們稍感安慰的是,宿敵法國已被踩在腳下,沙俄隻有苟延殘喘的份,德國陸軍的經費投入較戰前大幅下降,從而為德國海軍的瘋狂擴張提供了財政空間。
馬肯森級的設計方案最終定為標準排水量三萬七千噸、裝備八門15英寸主炮、航速28節,而超級巴伐利亞的設計標準是至少跟英國的超級女王持平——在同等技術條件下,德國人倒是有十足的信心憑借“人”這個因素贏取勝利。
之前草定的馬肯森級設計,是愛爾蘭艦艇設計機構在夏樹主導下完成的改進方案,標準排水量三萬五千噸,采用三聯裝的14英寸炮,優點是性能均衡,適合多種海上戰術,而且建造成本較為合理,如今應德皇以及德國海軍高層的要求,德國海軍艦艇設計人員急匆匆地操刀改案,基本敲定後再送到夏樹麵前進行技術檢算。雖然修改後的設計方案不存在大的技術問題,卻失去了曾讓夏樹感到十分滿意的靈氣,而且此般做法盡顯浮躁,缺乏真正的大國底蘊,由此引發了夏樹一段深刻的反思。
眼瞅德皇著急上火,夏樹借機獻策,德國符合現代化技術標準的船塢也不少,要想趕上美英的腳步,就得充分動員國家的造船資源,戰列艦、巡洋艦、魚雷艇驅逐艦以及各種軍用輔助艦艇同步推進,大中型民用船舶的訂單便交由愛爾蘭解決,供給愛爾蘭造船業的資金足夠充裕,愛爾蘭政府也才有條件盡快上馬重巡洋艦和航空母艦的後續項目。
反正不需要德國政府額外掏錢,威廉二世爽快地答應下來。這時候,德國人的工作效率又一次體現出來,幾天之後,德國政府的工業貿易部門就向愛爾蘭政府提供了一份清單,雙方商定之後,德國人送來了滿滿兩卡車的技術資料——10個月內開工建造六艘萬噸遠洋貨輪、十艘萬噸遠洋油輪以及三艘大型郵輪的訂單,以轉包的方式落到了愛爾蘭人手裏。
聞此消息,愛爾蘭造船業從上到下莫不感到歡欣鼓舞。
既已答應德國盟友盡速開工建造新的重巡洋艦和航空母艦,資金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對外貸款與發行國債這兩條路徑各有優劣,基於對國內經濟形勢的判斷,夏樹力排眾議,決定向荷蘭、丹麥、瑞典三國財團舉債。東風一到,早已確定設計方案的二號重巡洋艦和兩艘兩萬噸級航空母艦迅即在利默裏克皇家造船廠開建。
新一輪海軍競賽,已悄然在結成戰略合作關係的英美陣營與保持緊密盟友關係德愛同盟之間展開……
隨著“巴伐利亞”號的服役,當今世界第一海軍沒有超無畏艦的尷尬已成曆史。
跟多數德國政要和普通軍民近乎爆棚的信心不同,像夏樹這樣的明眼人很清楚,德國海軍的“世界第一”不但坐得不穩,而且有些名不副實。英國海軍經曆了那幾場災難性的海戰之後,又因倫敦停戰協定交出了不少艦艇,在按海軍總噸位排名的世界海軍排行榜上,曾經的世界第一險些跌出前十,德國海軍雖然為勝利付出了沉重代價,卻因主力艦艇抗沉性極為突出,海軍總噸位僅小幅減少,因而從戰前的世界第二向前順移一位,成了夢寐以求的世界第一,但在1916年,德國這個世界第一對處於第二位置的美國隻領先優勢兩萬多噸,以雙方造船工業以及整體國力的巨大差距,美國人稍稍發力就能把德國皇帝的艦隊甩出一條街去。
德國人應該感到慶幸,因為隨著大戰的結束,美國人放緩了主力艦艇的建造速度,但這絕非產能或者資金問題,而是美國海軍積極吸取大戰中的海戰經驗,對建造中和準備開工建造的艦艇進行改進,所以才會延誤了原定工期。若是這些艦艇如期服役,德國海軍還能繼續保持頭名?
在受邀前來觀禮的貴賓之中,有一位深受德*民尊敬和喜愛的外國君主,他便是霍亨索倫皇室成員,為德國海軍戰略建設和戰爭謀略做出了頗多貢獻的愛爾蘭國王約阿希姆陛下。
坐在觀禮台的前排,夏樹懷著複雜的心情看著嶄新的“巴伐利亞”號,它的服役本該成為轟動世界的大新聞,它完全有機會成為世界上第一艘裝備15英寸主炮的超級戰艦,前提是比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級先建成服役,然而“巴伐利亞”號的工期卻在夏樹的意誌下給戰略大局讓了路——大戰期間,曆史悠久且實力雄厚的霍瓦爾德船廠承擔了德國海軍多艘主力艦的搶修工作,為了讓現役戰艦盡快回到戰鬥序列,造船廠從“巴伐利亞”號的建造隊伍中抽調出了不少人手,那些屬於通用標準的鋼材部件也優先供給搶修艦艇,基於這些因素,“巴伐利亞”號的工期推遲了好幾個月,而後又汲取海戰經驗進行了設計上的改進,海試時又出現了動力方麵的問題,結果它的服役時間反比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級首艦晚了大半年。
若非戰爭已經結束,這個時間差必然會給兩國的海上對抗形勢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
差距既已造成,與其怨天尤人,不如迎頭追趕。所幸的是,大戰的勝利讓德國擺脫了以往的困縛局麵,即便沒有超無畏艦壓陣,德國海軍也可以憑借戰略部署、艦艇數量以及作戰心理的優勢彌補,不久前應對英愛漁業糾紛的一幕便是最好的證明。
不管怎麽說,“巴伐利亞”號的服役是德國海軍進入超無畏時代的裏程碑,在軍事領域有著劃時代的意義。巴伐利亞級既然較伊麗莎白女王級更晚服役,噸位較後者多了2500噸,建造成本高出百分之三十,紙麵性能較這個與生俱來的對手更加優異。同級二號艦“巴登”號現已完成了全部舾裝工程,正在進行海試和調整,再有那麽一兩個月就能編入德國海軍的戰鬥序列,如若英德海軍再發生摩擦,世人或將目睹超無畏艦之間的對抗。
德國高層熱情邀請夏樹前來,目的可不隻是感謝他在巴伐利亞設計建造過程中所作出的貢獻,而是商議如何應對新的挑戰——根據諜報人員從英國方麵獲得的情報,應英國海軍要求,美國政府名下的紐約造船廠已秘密完成了超級女王級戰列艦的設計工作,其設計的標準排水量為45000噸,一旦服役,將成為這個時代最大的軍艦。
令德國人深感憂慮的是,美國人提交給英國海軍的設計方案達到了近乎完美的程度——由4座雙聯裝45倍徑16英寸主炮提供超一流的火力,強勁的動力係統能夠以15萬馬力的輸出驅使戰艦以28節的極速航行,主裝甲帶、炮塔正麵以及司令塔的裝甲厚度為14英寸。
這樣的超級女王,哪怕對上兩艘甚至三艘德國無畏艦,也有足夠的實力將它們揍得落花流水,一對一單挑巴伐利亞級亦擁有明顯的優勢。
這看似是不切實際的計劃,但夏樹知道,當前最好的造艦水平已能夠滿足這個“瘋狂計劃”。15英寸艦炮已在伊麗莎白女王級列裝,各項性能基本達到了設計水準,而美國人在1902年就已經設計出了35倍徑的16英寸炮,在英德兩國爭相攀登15英寸艦炮的高地時,美國海軍直接向45倍徑和50倍徑的16英寸炮發起了挑戰。大戰結束後不久,45倍徑炮率先研製成功,50倍徑炮的前景也非常樂觀,這意味著隻要英國掏老本建造的超級女王在美國開工,用上16英寸主炮不存在任何技術問題,而德國人對16英寸艦炮的研發設計近期才真正起步,就算研發過程出奇順利,也要到兩年之後才可能得到批量生產型。
動力方麵,采用小水管技術的三缸重油鍋爐以及技術成熟的蒸汽輪機完全可以提供足夠的功率輸出,若是延續重點防護的特點,裝配14英寸厚度的主裝甲不成問題。
在舊的曆史時空,1916年開工建造的“胡德”號便是理想的技術參照物。
在夏樹看來,隻要美英沒有將航空母艦作為發展重心,同盟國在未來的大海戰中就還有機可趁,然而德皇威廉二世和他的海軍幕僚們可沒有這樣的眼界,大戰的勝利讓他們的自信心空前膨脹,他們雄心勃勃地想要像英國一樣稱霸海洋數百年,而德國經濟因收獲大量戰爭賠款和海外殖民地,這一年來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照此趨勢,國家財政很快就可以擺脫戰前大力發展軍備所背負的負擔,樂觀的形勢讓國家的決策者們敢於在海軍建設方麵投入巨額資金。
在皇帝的催促下,增造新艦的海軍提案終獲德國議會的批準,這意味著德國將在未來三年內相繼開工建造五艘馬肯森級和五艘超級巴伐利亞級,十艘超級戰艦的總投入將超過7億馬克。讓德國財政大臣和議會議員們稍感安慰的是,宿敵法國已被踩在腳下,沙俄隻有苟延殘喘的份,德國陸軍的經費投入較戰前大幅下降,從而為德國海軍的瘋狂擴張提供了財政空間。
馬肯森級的設計方案最終定為標準排水量三萬七千噸、裝備八門15英寸主炮、航速28節,而超級巴伐利亞的設計標準是至少跟英國的超級女王持平——在同等技術條件下,德國人倒是有十足的信心憑借“人”這個因素贏取勝利。
之前草定的馬肯森級設計,是愛爾蘭艦艇設計機構在夏樹主導下完成的改進方案,標準排水量三萬五千噸,采用三聯裝的14英寸炮,優點是性能均衡,適合多種海上戰術,而且建造成本較為合理,如今應德皇以及德國海軍高層的要求,德國海軍艦艇設計人員急匆匆地操刀改案,基本敲定後再送到夏樹麵前進行技術檢算。雖然修改後的設計方案不存在大的技術問題,卻失去了曾讓夏樹感到十分滿意的靈氣,而且此般做法盡顯浮躁,缺乏真正的大國底蘊,由此引發了夏樹一段深刻的反思。
眼瞅德皇著急上火,夏樹借機獻策,德國符合現代化技術標準的船塢也不少,要想趕上美英的腳步,就得充分動員國家的造船資源,戰列艦、巡洋艦、魚雷艇驅逐艦以及各種軍用輔助艦艇同步推進,大中型民用船舶的訂單便交由愛爾蘭解決,供給愛爾蘭造船業的資金足夠充裕,愛爾蘭政府也才有條件盡快上馬重巡洋艦和航空母艦的後續項目。
反正不需要德國政府額外掏錢,威廉二世爽快地答應下來。這時候,德國人的工作效率又一次體現出來,幾天之後,德國政府的工業貿易部門就向愛爾蘭政府提供了一份清單,雙方商定之後,德國人送來了滿滿兩卡車的技術資料——10個月內開工建造六艘萬噸遠洋貨輪、十艘萬噸遠洋油輪以及三艘大型郵輪的訂單,以轉包的方式落到了愛爾蘭人手裏。
聞此消息,愛爾蘭造船業從上到下莫不感到歡欣鼓舞。
既已答應德國盟友盡速開工建造新的重巡洋艦和航空母艦,資金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對外貸款與發行國債這兩條路徑各有優劣,基於對國內經濟形勢的判斷,夏樹力排眾議,決定向荷蘭、丹麥、瑞典三國財團舉債。東風一到,早已確定設計方案的二號重巡洋艦和兩艘兩萬噸級航空母艦迅即在利默裏克皇家造船廠開建。
新一輪海軍競賽,已悄然在結成戰略合作關係的英美陣營與保持緊密盟友關係德愛同盟之間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