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說匈奴人的集結。


    烏桓這邊,張啟也在做著戰前準備。


    的確,遼東現在還不是他的,他犯不上以身試險,但是除卻掉地盤,這次匈奴人攻打遼東對他來說是一次很好的大軍團作戰經驗的積累。


    之前他所麵對的作戰人數,最多的一次也就是在遼東進攻那一萬沒有建製的草原騎兵。


    而這次,如果攻入遼東的草原人低於五萬,那張啟到是想去看看。


    一切還得等胡水那邊傳遞消息回來才能確定,所以現在,張啟隻是在為這次可能會參與進去的戰事做著準備。


    武器鎧甲,從騎砍世界帶出來就可以,一共一千一百名的鷹擊軍需要的花費並不算多,幾萬斤的帶出量就能搞定。


    另外就是燃燒瓶了。


    如果左穀蠡王想不開真的要攻城,那這種可以燃燒的守城武器是最好用的東西。


    而張啟這邊製作也簡單,高度的酒精加上糖以及一些粘稠物就可以搞定。


    畢竟騎砍世界如今可以大規模的製備酒精以及糖稀,不用花外界的糧食,張啟用起來也不心疼。


    戰士們日複一日的進行著操練,熟悉如何與張啟的npc士兵配合,日子就這麽一點點的過去。


    半月後,一封密信被人從草原上送了回來、


    張啟第一時間查看。


    信裏的內容不多,隻是說明了這次攻遼乃左穀蠡王與左屠耆兩部合力為之,共計兵力六萬七千餘,其中精銳部隊差不多萬人,是隸屬於左穀蠡王與左屠耆兩部的主力,而另外的幾萬人則都是響應號召的草原遊散。


    放下信件,張啟捏了捏眉頭,前幾天的時候陸木帶著張毅的家眷來到了烏桓是他所沒想到的,不過來都來了,名義上張廣還是自己的妹夫,所以也都安置妥當。


    想了想,張啟朝外喊了一聲。


    “讓陸木過來一趟。”


    “諾!”


    不一會,陸木腳步匆匆的從外麵進來。


    “君上!”


    “免了,你過來看看,這是胡水讓人送回來的密信。”


    張啟伸出手,將密信遞了過去,陸木接過。


    一小會後,陸木倒吸了一口氣說道:“嘶,這左穀蠡王怕不是真想拿下遼東?遼東境內的守軍也才不過三萬餘,這還是算上了分散在各個縣城之中的城防軍。”


    “嗬嗬。”張啟笑了笑:“我們之前所做,損失最大的莫過於這兩部,也難免他們會有將遼東洗劫一空的打算。”


    “你覺得他們會從哪裏攻遼?”


    張啟問了一句。


    陸木思索了一陣,走到王帳中由劉柴繪製的輿圖前說道:“遼東長城外與山脈相連,以左穀蠡王部族的位置,他們隻能沿著烏桓山一直向南挺進,隨後在燕山回轉,從長城的縫隙處進入遼地。


    如果從路程最快來說,他們應該要先入遼西,隨後橫插遼東,而最穩妥的話,則是在烏桓山與燕山之間東進,直撲望平。”


    “下望平,過候城,破高昱,屆時西可攻遼陽,直達則入襄平。”


    張啟替陸木說完了左穀蠡王的進攻路線。


    “君上高見。”


    陸木在輿圖前看了許久,發現張啟所說的是最佳的攻遼路線。


    “不過,他們攻得下漢地的城池嗎?”


    張啟繼續問,隨後自問自答:“不好說,漢軍雖龜縮一隅,但那些強攻勁弩並非玩笑,若他們真要攻城,那麽需要付出的代價是極大的。”


    說著,張啟又仔細想著曆史上究竟有沒有匈奴人攻城勝利的記載,苦思之下,他還真想到了一些,還真有。


    匈奴兩萬兵,殺遼西太守。


    但那是幾年後的事情了,而且也是在那一年,衛青徹底展露了頭角。


    不過能殺遼西太守,那就代表著匈奴人在攻城上並非一無是處。


    也是,被吸納的漢民裏總有匠人的,生產一些攻城器具並不算難。


    想了想,張啟讓陸木湊近點,隨後輕聲道:“你去一趟遼東告知張毅,如果他信就讓他屯兵望平與無慮,這兩處是最容易受到匈奴進攻的地方。”


    陸木抬眼看了張啟一眼,低聲問道:“君上有意參與?”


    張啟笑了笑點了點頭:“難得的練兵機會,能讓我們提前習慣該如何與大軍團作戰。”


    陸木拱手:“諾!”


    “那要不要從張毅那裏弄些好處?”


    “這是自然的,我們總不能白出力氣,至於能弄到什麽好處,那就看伱的了。”


    “小老兒明白。”


    拱了拱手,陸木便離開了王帳,沒有逗留,帶上三兩隨從便再度趕往遼東。


    閉上眼,張啟進入到了騎砍世界當中,在他的吩咐下,三千名已經十五六歲的少年們開始在第一批第二批的那些教師們的指揮下灌裝燃燒瓶。


    張啟之所以這麽關注燃燒瓶那是因為這個時代守城的火油還都是普通的動物油脂,雖也能燃燒,但更多的是助燃,從效率上來講沒有這些酒精混合物來的強。


    這次也是個機會,可以試試這種燃燒瓶的威力,為今後城防積攢經驗。


    考慮到守城,張啟給這些燃燒瓶分成了兩種,一種就是普通的罐裝投擲物,用來隨點隨扔,而另外一種則是用密封的木桶承裝,用來大麵積燃燒。


    一連十來天騎砍世界的時間,張啟看著他們製備好了四萬斤的兩類燃燒彈,這才叫停了他們。


    加上要給鷹擊軍換裝的裝備,湊夠了八萬斤的重量,差不多相當於張啟為每一個鷹擊軍準備了四十斤的武器裝備。


    足夠用了,四十斤,刀劍這種基本占不了幾斤的重量,大頭還是防具。


    雖然防具不是萬能的,但是一身好的具裝還是可以讓本該重傷的人變成輕傷,而原本可能會輕傷的,則變成可忽視的擦傷。


    古代戰陣,有甲無甲是兩個概念。


    物資器具全都準備妥當,而剩下的就是等待匈奴何時抵近遼東了,對於第一次麵對大軍團作戰,張啟心裏竟然有些隱隱的期待。


    又是十來天,確切的消息終於傳回了烏桓,握著信件,張啟莞爾一笑,即刻整軍出發。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騎砍:漢匈霸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可能要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可能要無並收藏騎砍:漢匈霸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