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建德琢磨著宋太平所講的職場之道,默默思索探究著其中的內涵,進行消化著,不知不覺中,已經帶著宋太平來到東旭電器集團總裁辦公室所在的樓層,遠遠的看到一臉肅穆之色的梁振生佇立在門口,範建德意識到有大事情要發生了。
宋太平看到梁振生總監親自守門,同樣意識到夏雨總裁找自己密談的事情,會對自己有較大影響的,決不是去趟天京市在建的太空城輔助建造那麽簡單,很可能和北大陸泰美吉雅國反對派武裝和政府軍衝突有關,畢竟東國原油和木材的主要進口國就是泰美吉雅國,東國戰略投資部帶著商務考察團在泰美吉雅國做了不少基礎設施的投資,泰美吉雅國的動蕩將直接威脅到東國在該國駐外職員的生命安全,東旭電器集團在數據基站方麵是國際領先的,也是援建泰美吉雅的重頭工程項目之一。
宋太平想到這裏,打開手上提著的筆記本電腦翻找出經濟學大師張五常先生一篇關於讀書的見解文檔,通過無線網絡用寶寶天天見的麵對麵傳輸功能發給了範建德,鎮定的說道:“範師傅,這份是張五常先生的對讀書的見解,請轉交安玉田師傅,或許可以幫助安師傅的女兒安秀妍解除對讀書的抵觸情緒。”
範建德拿起手機,打開宋太平傳過來的文檔,快速品讀:
張五常先生認為,書是不能不讀的。要讀多少呢?要讀很多。這是肯定的。問題有二:
1、應不應該不斷地讀下去?
2、在嚐試一個新項目時,除了資料,要不要先參考他家之說?
我自己的選擇,是讀書的時候,有獨自思想的時候,不應該不斷地讀下去。於今回顧,這選擇是對的。
一、讀書的方法
首先,我要談的是為知識而讀書的方法,不是為考試而讀書的方法。為知識而讀書可以幫助考試,為考試而讀書卻未必可助知識的增長。
知識是讀書的目的;考試隻是一個方法。
我可在四個大前提下給年輕人建議一些實用的讀書方法。若能習慣運用,不但可以減輕考試的壓力,而對更重要的知識投資會是事半功倍。
1.以理解代替記憶
很多人都知道明白了的課程比較容易記得。但理解其實並不是輔助記憶——理解是記憶的代替。強記理論不僅很難記得準確;當需要應用時,強記的理論根本無濟於事。明白了理論的基本概念及含意,你會突然覺得你的記憶力如有神助。
道理很簡單,明白了的東西就不用死記。
但理論的理解有不同的深度,也有不同的準確性。理解越深越準確,記憶就越清楚,而應用起來就越能得心應手。所以讀書要貫通——理論上不同重點的連帶關係要明白;要徹底——概念或原則的演變要清楚。
要在這些方麵有顯著的進步易如反掌,也不需多花時間。隻要能改三個壞習慣,一年內就會判若兩人。
第一個壞習慣,就是上課時狂抄筆記。
筆記是次要、甚至是可有可無的。這是因為抄筆記有一個無法補救的缺點——聽講時抄筆記分心太大!將不明白的東西抄下來,而忽略了要專心理解講者的要點,得不償失。
筆記有兩個用途:
(1)將明白了的內容,筆記要點。但若覺得隻記要點都引起分心,就應放棄筆記,明白了講者的內容是決不會在幾天之內忘記的。
很多講者的資料在書本上可以找到,而在書本上沒有的可在課後補記。老師與書本的主要分別,就是前者是活的,後者是死的。上課主要是學習老師的思想推理方法。
(2)在課上聽不懂的,若見同學太多而不便發問,就可用筆記寫下不明之處,於課後問老師或同學。換言之,用筆記記下不明白的要比記下已明白的重要。
第二個壞習慣,就是將課程內的每個課題分開讀,而忽略了課題與課題之間的關係,理解就因此無法融會貫通。
要改這個壞習慣,就要在讀完某一個課題,或書中的某一章,或甚至章中可以獨立的某一節之後,要花點時間去細想節與節、章與章、或課題與課題之間的關係。能稍知這些必有的連帶關係,理解的增長就一日千裏。
這是因為在任何一個學術的範圍內,人類所知的根本不多。分割開來讀,會覺得是多而難記;連貫起來,要知要記的就少得多了。
任何學術都是從幾個單元的基礎互輔而成,然後帶動千變萬化的應用。學得越精,所知的就越基本。若忽略了課題之間的連貫性,就不得其門而入。
第三個壞習慣,在選課的時候,隻想選較容易的或講課動聽的老師。
其實定了某一係之後,選課應以老師學問的淵博為準則,其它一切都不重要。跟一個高手學習,得其十之一、二,遠勝跟一個平庸的學得十之八、九。這是因為在任何一門學術裏麵所分開的各種科目,都是殊途同歸。
理解力的增長是要知其同,而不是要求其異。老師若不是有相當本領,就不能啟發學生去找尋不同科目之間的通論。
2.思想集中才有興趣
我們都知道自己有興趣的科目會讀得較好,但興趣可不是培養出來的。
隻有思想能在某科目上集中,才能產生興趣,可以培養出來的是集中的能力。無論任何科目,無論這科目是跟你的興趣相差多遠,隻要你能對之集中思想,興趣即盎然而生。
對著書本幾小時卻心不在焉,遠比不上幾十分鍾的全神貫注。認為不夠時間讀書的人都是因為不夠集中力。就算是讀大學,每天課後能思想集中兩三小時也已足夠。
要培養集中力也很簡單:
第一,分配時間——讀書的時間不需多,但要連貫。明知會被打擾的時間就不應讀書;
第二,不打算讀書的時間要盡量離開書本——“餓書”可加強讀書時的集中力;
第三,讀書時若覺得稍有勉強,就應索性不讀而等待較有心情的時候——厭書是大忌。要記著,隻要能集中,讀書所需的時間是很少的。
將一隻手表放在書桌上,先看手表,然後開始讀書或做功課。若你發覺能常常在三十分鍾內完全不記得手表的存在,你的集中力已有小成。能於每次讀書時都完全忘記外物一小時以上,你就不用擔心你的集中力。
3.問比答重要
很多學生怕發問,是怕老師或同學認為他問得太淺或太蠢,令人發笑。但學而不問,不是真正的學習。發問的第一個黃金定律就是要臉皮厚!就算是問題再淺,不明白的就要問;無論任何人,隻要能給你答案,你都可以問。
從來沒有問題是太淺的。正相反,在學術上有很多重要的發現都是由三幾個淺之又淺的問題問出來的。學術上的進展往往要靠盲拳打死老師傅。
很多作高深研究的學者之所以要教書,就是因為年輕學生能提出的淺問題,往往是一個知得太多的人所不能提出的。雖然沒有問得太淺這回事,但愚蠢的問題卻不勝枚舉。求學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學什麽問題是愚蠢或是多餘。若不發問,就很難學得其中奧妙。
老師因為學生多而不能在每一個學生身上花很多時間,認真的學生就應該在發問前先作準備工夫。這工夫是求學上的一個重要過程。
孔子說得好:“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要分清楚“知”與“不知”,最容易就是做發問前的準備工夫。
這準備工夫大致上有三個步驟:
第一,問題可分三類:
a、“是什麽”;
b、“怎樣辦”;
c、“為什麽”。
要先斷定問題是哪一類。
a類問的是事實;b類問的是方法;c類問的是理論。
問題一經斷定是哪一類,學生就應立刻知道自己的“不知”是在哪方麵的,因而可免卻混淆。若要問的問題包括是多過一類的,就要將問題以類分開。這一分就可顯出自己的“不知”所在。
第二,要盡量去將問題加上特性。換言之,你要問的那一點越尖越好;
第三,在問老師之前,學生要先問自己問題的答案是否可輕易地在書本上找到。若然,就不應花老師的時間。
大致上,用以上的步驟發問,答案是自己可以輕易地找到的。若仍須問老師的話,你發問前的準備工作會使他覺得你是孺子可教。
4.書分三讀——大意、細節、重點
學生坐下來對著書本,拿起尺,用顏色筆加底線及其它強調記號。讀了一遍,行行都有記號,這是毀書,不是讀書。書要分三讀。
第一讀是快讀,讀大意,但求知道所讀的一章究竟是關於什麽問題。快讀就是翻書,跳讀,讀字而不讀全句,務求得到一個大概的印象。翻得慣了,速度可以快得驚人。讀大意,快翻兩三次的效果要比不快不慢地翻一次好;
第二讀是慢讀,讀細節,務求明白內容。在這第二讀中,不明白的地方可用鉛筆在頁旁作問號,但其它底線或記號卻不用;
第三讀是選讀,讀重點。強調記號是要到這最後一關才加上去的,因為哪一點是重點要在細讀後才能選出來。而需要先經兩讀的主要原因,就是若沒有經過一快一慢,選重點很容易會選錯了。
選擇書本閱讀是極其重要的。好的書或文章應該重讀又重讀;平凡的一次快讀便已足夠。在研究院的一流學生,選讀物的時間往往要比讀書的時間多。
花一兩年的時間去養成這些讀書的習慣,你會發覺讀書之樂,難以為外人道。
二、思考的方法
在大學念書時,我從不缺課的習慣就是為了要學老師的思考方法。所有要考的試都考過了,我就轉作旁聽生。
有一次,赫舒拉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卓越經濟學教授和名譽退休教授。在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著作《不確定性與信息分析》和《力量的黑暗麵》。文理科學院和計量經濟學會的會員,曾任西部經濟學會的會長、經濟學會的副會長,後者曾提名他為卓越會員)在課後來問我:“你旁聽了我六個學期,難道我所知的經濟學你還未學全嗎?”
我回答說:“你的經濟學我早從你的著作中學會了,我聽你的課與經濟學無關——我要學的是你思考的方法。”
我這個偷“思”的習慣實行了很多年,屢遇明師及高手明友,是我平生最幸運的事。這些師友中,算得上是天才或準天才的著實不少。
我細心觀察他們的思考方法,在其中抽取那些一個非天才也可用得著的來學習,久而久之就變得甚為實用。但因為被我偷“思”的人很多,我就綜合了各人的方法,作為己用。
雖然這些人大都是經濟學者,但天下思考推理殊途同歸,強分門戶就是自取平凡。茲將我綜合了普通人也可作為實用的思考方法的大概,分析如下。
1.誰是誰非不重要。
假如你跟另一個人同作分析或辯論時,他常強調某一個觀點或發現是他的,或將“自己“放在問題之上,那你就可以肯定他是低手。思考是決不應被成見左右的。
要“出風頭”或者“領功”是人之常情,但在思考的過程上,“自己”的觀點不可有特別的位置。“領功”是有了答案之後的事。在推理中,你要對不同的觀點作客觀的衡量。
同樣地,在學術上沒有權威或宗師這回事——這些隻是仰慕者對他們的稱呼;我們不要被名氣嚇倒了。任何高手都可以錯,所以他們的觀點或理論也隻能被我們考慮及衡量,不可以盡信。
當然,高手的推論較為深入,值得我們特別留意。我們應該對高手之見作較詳盡理解,較小心地去衡量。但我們不可以為既是高手之見,就是對的。高手與低手之分,主要就是前者深入而廣泛,後者膚淺而狹窄。
2.問題要達、要淺、要重要、要有不同答案的可能性
問題問得好,答案就往往得了過半。以發問作為思考的指引,有幾點是要補充的。
第一,問題要一針見血;
要試將一個問題用幾種形式去發問,務求達重點的所在。
第二,問題要問得淺;
第三,要斷定問題的重要性。
所知的高手中,衡量問題的重要與否是慣例。
判斷問題的重要性並不大難。你要問:“假若這問題有了答案,我們會知道了些什麽?”若所知的與其他的知識沒有什麽關連,或所知的改變不了眾所周知的學問,那問題就無足輕重。
有很多問題不僅是不重要,而且是蠢問題。什麽是蠢問題呢?若問題隻能有一個答案,沒有其它的可能性,那就是蠢問題了。
3.不要將預感抹殺了
邏輯是推理的規格;但若步步以邏輯為先,非邏輯不行,思考就會受到壓製。不依邏輯的推理當然是矛盾叢生,不知所謂;但非經邏輯就想也不想的思考方法,往往把預感抹煞了,以致甚麽也想不到。
邏輯學——尤其是數學邏輯——是一門湛深的學問,但若以邏輯先入為主,就會弄巧反拙。
在念書時我拜讀過愛因斯坦與邏輯學高手樸柏辯論的書信。他們爭論的是科學方法論的問題。在這辯論中,我以為樸柏是勝了一籌;但在科學上的貢獻,他卻是藉藉無名的。
邏輯是可以幫助推理的正確性,卻不是思想或見解的根源。科學方法論是用以證實理論的存在,但它本身對解釋現象毫無用處。
那些堅持非以正確方法推斷出來的思想是犯了規,不能被科學接受的觀點,隻不過是某些難有大貢獻的人的自我安慰。這種人我遇過了不少。他們都胸有實學,思想快捷,缺少了的就是想象力。
感而起,加上想象力去多方推敲,有了大概,再反覆以邏輯證實,是最有效的思考方法。隻要得到的理論或見解是合乎邏輯及方法論的規格,是怎樣想出來的無關重要。
那些主張“演繹法”或“歸納法”的紛爭,不宜盡聽。蘋果掉到牛頓的頭上(或牛頓午夜做夢),萬有引力的理論就悟了出來。又有誰敢去管他的思考方法是否正確。
有一些獨具卓見的學者,其邏輯推理的能力實在是平平無奇;他們的重要科學貢獻是經後人修改而成的。
早期的經濟學家馬爾薩斯,推理的能力比不上一般大學生!近代獲諾貝爾獎的海耶克及舒爾茲,推理也沒有過人之處。這可見思想見解是首要,邏輯次之。得到了一個稍有創見的預感,就不要因為未有邏輯的支持而放棄。
在我所認識的學者中,善用預感的要首推高斯。無論我向他提出任何比較特出的意見,他就立即回答:“好像是對了”或“好像是不對的”。先有了一個假定的答案,然後再慢慢地將預感從頭分析。
不要以為我強調預感的重要,是有貶低邏輯及科學方法論之意。我曾經是加納(魯道夫?卡爾納普是西方著名的哲學家,一生有很多建樹,尤其是在歸納邏輯研究方麵,他的工作令人矚目)的學生,怎會輕視這些學問?我要指出的是邏輯是用以輔助預感的發展,用錯了是可將預感抹煞了的。
4.轉換角度可事半功倍。
任何思考上的問題,是一定可以用多個不同的角度來推想的,換言之,同樣的問題,可用不同的預感來試圖分析。在這方麵,我認識的高手都如出一轍——他們既不輕易放棄一個可能行得通的途徑,也不墨守成規,盡可能用多個不同的角度來推想。轉換角度有如下的效能:
第一,茅塞可以頓開。
茅塞是一個很難解釋的思想障礙,是每個人都常有的。淺而重要的發現,往往一個聰明才智之士可能絞盡腦汁也想不到!但若將思想的角度稍為轉變一下,可能今茅塞頓開。
想不到的答案,大多數不是因為過於湛深,而是因為所用的角度是難以看到淺的一麵。
第二,角度可以衡量。
答案從一個角度看來是對的答案,換一個角度卻可能是錯了。任何推理所得的一個暫定的答案,都一定可以找到幾個不同的角度來衡量。若不同的角度都不否決這個暫定的答案,我們就可對答案增加信心。
當然,可靠的答案還是要經過邏輯及事實的考驗的。
第三,角度有遠近之分。
在思考的過程中,細節與大要是互補短長的,無論細節想得如何周到,在大要上是有困難的見解,思考者就可能前功盡棄。
但在大要上是對了的思想,細節的補充隻是時間的問題——就算是錯了細節也往往無傷大雅。
在這方麵的思考困難,就是若完全不顧細節,我們會很難知道大要。有了可靠的大要而再分析細節,準確性就高得多了。
思想一集中,腦袋就戴上了放大鏡,重視細節——這是一般的習慣。善於思考的人會將問題盡量推遠以作整體性的考慮。
5.例子遠勝符號。
推理時可用例子,也可用符號;有些人兩樣都不用,隻是照事論事,隨意加點假設,就算是推理。後者是茶餘飯後不經心的辯論,算不上是認真的思考。有科學性的思考,用例子是遠勝用符號的。
數學是以符號組合而成的一種語言;嚴格來說,任何語言文字都是符號。畫麵是沒有符號的,但也是表達的一種方式。用大量的字來表達畫麵,就成了例子。
思想是抽象的。要證實抽象思想的正確性,數學就大有用途,因為它是最嚴謹的語言。但有效的思考方法卻是要將抽象現實化。畫麵比符號較接近現實,因此較容易記;所以在思考上,用例子就遠勝用符號了。
善用例子的人,再蠢也蠢不到哪裏去。用例子有幾個基本的法門,能否善用就要看個人的想像力了。現試將這些法門分列如下:
第一,例子要簡而貼切。
以例子輔助推理,理論的重要特征是要全部包括在例子之內。通常的辦法就是將例子內的枝節刪去,使重點突出,務求在重點上例子與理論有平行的對比。
簡化例子要有膽量,也要有想像力。例子簡化得越利害,複雜的理論就越容易處理。
第二,例子要分真假。
所有可用的例子都是被簡化了的。以嚴格的準則來衡量,沒有一個例子是真實的。但有些例子是空中樓閣,其非真實性與簡化無關;另一類例子,卻是因事實簡化而變為非真實--我們稱後者為“實例”。
純以幻想而得的例子容易更改,容易改為貼切,是可幫助推理的。但要有實際應用的理論,就必須有實例支持。少知世事的人可先從假例子人手,其後再找實例輔助;實證工夫做得多的人,往往可省去這一步。經驗對思考有很大的幫助,就是因為實例知得多。
第三,例子要新奇。
眾所周知的例子不僅缺乏吸引力;在思考上,較新奇的例子會較容易觸發新奇的思想。第一個以花比美人的是天才,其後再用的就少了創見。
第四,要將例子一般化。
這一點,國人是特別弱的,事實不可以解釋事實;太多理論就等於沒有理論。將每個例子分開處理,理論及見解就變得複雜,各自成理。無意中變成了將事實解釋事實。
將多個不同的例子歸納為同類,加以一般化,是尋求一般性理論的一個重要方法。
在另一個極端,過於一般性的理論,因為沒有例外的例子,所以也沒有解釋的功能。有實用的理論是必須有被事實推翻的可能性。因此之故,例子既要歸納,也要分類。
分類的方法就是要撇開細節,集中在重點上不同例子之間難以共存的地方。將一個例子分開來處理,我們也應該找尋跟這例子有一般性的其他例子。
世界上沒有一個“無法一般性化”的實例。若是有的話,在邏輯上這實例是無法用理論解釋的——這就變成了科學以外的事。
第五,要試找反證的例子。
思考要找支持的例子;但考證是思考的一部分——考證就要試找反證的例子了。史德拉、貝加等高手,在辯論時就喜用反證。可靠的理論,是一定要有可以想象的反證例子的——但若反證的是實例,理論就被推翻了。
6.百思不解就要暫時擱置。
人的腦子是有著難以捉摸的機能——連電腦也能想出來的腦子,其機能當然要比電腦複雜得多。拚命想時想不到,不想時答案卻走了出來,是常有的事。
我們可以肯定的,就是在不經意中走出來的答案,一定是以前想過的老問題。以前想得越深,得來全不費工夫的機會就越大。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可以置信。
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時間並沒有白費。將問題擱置一旁,過些時日再想,可有奇效。就是不再想答案也可能會在無意間得到的。人各有法,而等待是思考的一個重要的步驟。
科學上的思考是一門專業,跟其它專業一樣,熟能生巧。可以告慰的,就是無論問題看來是如何深奧,好的答案往往會比想象中的淺的。
範建德粗看了一遍,有些瞠目結舌,言語不是很流暢的感慨道:“牟孝柏助理,這位張五常先生的見解還真是入木三分,很有建樹!回頭我也讓我家的混小子看看去,安秀妍那丫頭雖然不喜歡讀書,在機械自動化方麵的鑽研深度,比我和老安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家那混小子整天吊兒郎當的玩遊戲,談女朋友,和一幫同學泡夜店,如何教導他,還真是頭疼,張五常先生的這篇文章正好可以讓這個混小子安心學業,至少別掛科。”
梁振生客氣的攔住了範建德,隻是讓宋太平一人進入總裁辦公室,並告知範建德先行回去,由他來送宋太平回去。
(本章完)
宋太平看到梁振生總監親自守門,同樣意識到夏雨總裁找自己密談的事情,會對自己有較大影響的,決不是去趟天京市在建的太空城輔助建造那麽簡單,很可能和北大陸泰美吉雅國反對派武裝和政府軍衝突有關,畢竟東國原油和木材的主要進口國就是泰美吉雅國,東國戰略投資部帶著商務考察團在泰美吉雅國做了不少基礎設施的投資,泰美吉雅國的動蕩將直接威脅到東國在該國駐外職員的生命安全,東旭電器集團在數據基站方麵是國際領先的,也是援建泰美吉雅的重頭工程項目之一。
宋太平想到這裏,打開手上提著的筆記本電腦翻找出經濟學大師張五常先生一篇關於讀書的見解文檔,通過無線網絡用寶寶天天見的麵對麵傳輸功能發給了範建德,鎮定的說道:“範師傅,這份是張五常先生的對讀書的見解,請轉交安玉田師傅,或許可以幫助安師傅的女兒安秀妍解除對讀書的抵觸情緒。”
範建德拿起手機,打開宋太平傳過來的文檔,快速品讀:
張五常先生認為,書是不能不讀的。要讀多少呢?要讀很多。這是肯定的。問題有二:
1、應不應該不斷地讀下去?
2、在嚐試一個新項目時,除了資料,要不要先參考他家之說?
我自己的選擇,是讀書的時候,有獨自思想的時候,不應該不斷地讀下去。於今回顧,這選擇是對的。
一、讀書的方法
首先,我要談的是為知識而讀書的方法,不是為考試而讀書的方法。為知識而讀書可以幫助考試,為考試而讀書卻未必可助知識的增長。
知識是讀書的目的;考試隻是一個方法。
我可在四個大前提下給年輕人建議一些實用的讀書方法。若能習慣運用,不但可以減輕考試的壓力,而對更重要的知識投資會是事半功倍。
1.以理解代替記憶
很多人都知道明白了的課程比較容易記得。但理解其實並不是輔助記憶——理解是記憶的代替。強記理論不僅很難記得準確;當需要應用時,強記的理論根本無濟於事。明白了理論的基本概念及含意,你會突然覺得你的記憶力如有神助。
道理很簡單,明白了的東西就不用死記。
但理論的理解有不同的深度,也有不同的準確性。理解越深越準確,記憶就越清楚,而應用起來就越能得心應手。所以讀書要貫通——理論上不同重點的連帶關係要明白;要徹底——概念或原則的演變要清楚。
要在這些方麵有顯著的進步易如反掌,也不需多花時間。隻要能改三個壞習慣,一年內就會判若兩人。
第一個壞習慣,就是上課時狂抄筆記。
筆記是次要、甚至是可有可無的。這是因為抄筆記有一個無法補救的缺點——聽講時抄筆記分心太大!將不明白的東西抄下來,而忽略了要專心理解講者的要點,得不償失。
筆記有兩個用途:
(1)將明白了的內容,筆記要點。但若覺得隻記要點都引起分心,就應放棄筆記,明白了講者的內容是決不會在幾天之內忘記的。
很多講者的資料在書本上可以找到,而在書本上沒有的可在課後補記。老師與書本的主要分別,就是前者是活的,後者是死的。上課主要是學習老師的思想推理方法。
(2)在課上聽不懂的,若見同學太多而不便發問,就可用筆記寫下不明之處,於課後問老師或同學。換言之,用筆記記下不明白的要比記下已明白的重要。
第二個壞習慣,就是將課程內的每個課題分開讀,而忽略了課題與課題之間的關係,理解就因此無法融會貫通。
要改這個壞習慣,就要在讀完某一個課題,或書中的某一章,或甚至章中可以獨立的某一節之後,要花點時間去細想節與節、章與章、或課題與課題之間的關係。能稍知這些必有的連帶關係,理解的增長就一日千裏。
這是因為在任何一個學術的範圍內,人類所知的根本不多。分割開來讀,會覺得是多而難記;連貫起來,要知要記的就少得多了。
任何學術都是從幾個單元的基礎互輔而成,然後帶動千變萬化的應用。學得越精,所知的就越基本。若忽略了課題之間的連貫性,就不得其門而入。
第三個壞習慣,在選課的時候,隻想選較容易的或講課動聽的老師。
其實定了某一係之後,選課應以老師學問的淵博為準則,其它一切都不重要。跟一個高手學習,得其十之一、二,遠勝跟一個平庸的學得十之八、九。這是因為在任何一門學術裏麵所分開的各種科目,都是殊途同歸。
理解力的增長是要知其同,而不是要求其異。老師若不是有相當本領,就不能啟發學生去找尋不同科目之間的通論。
2.思想集中才有興趣
我們都知道自己有興趣的科目會讀得較好,但興趣可不是培養出來的。
隻有思想能在某科目上集中,才能產生興趣,可以培養出來的是集中的能力。無論任何科目,無論這科目是跟你的興趣相差多遠,隻要你能對之集中思想,興趣即盎然而生。
對著書本幾小時卻心不在焉,遠比不上幾十分鍾的全神貫注。認為不夠時間讀書的人都是因為不夠集中力。就算是讀大學,每天課後能思想集中兩三小時也已足夠。
要培養集中力也很簡單:
第一,分配時間——讀書的時間不需多,但要連貫。明知會被打擾的時間就不應讀書;
第二,不打算讀書的時間要盡量離開書本——“餓書”可加強讀書時的集中力;
第三,讀書時若覺得稍有勉強,就應索性不讀而等待較有心情的時候——厭書是大忌。要記著,隻要能集中,讀書所需的時間是很少的。
將一隻手表放在書桌上,先看手表,然後開始讀書或做功課。若你發覺能常常在三十分鍾內完全不記得手表的存在,你的集中力已有小成。能於每次讀書時都完全忘記外物一小時以上,你就不用擔心你的集中力。
3.問比答重要
很多學生怕發問,是怕老師或同學認為他問得太淺或太蠢,令人發笑。但學而不問,不是真正的學習。發問的第一個黃金定律就是要臉皮厚!就算是問題再淺,不明白的就要問;無論任何人,隻要能給你答案,你都可以問。
從來沒有問題是太淺的。正相反,在學術上有很多重要的發現都是由三幾個淺之又淺的問題問出來的。學術上的進展往往要靠盲拳打死老師傅。
很多作高深研究的學者之所以要教書,就是因為年輕學生能提出的淺問題,往往是一個知得太多的人所不能提出的。雖然沒有問得太淺這回事,但愚蠢的問題卻不勝枚舉。求學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學什麽問題是愚蠢或是多餘。若不發問,就很難學得其中奧妙。
老師因為學生多而不能在每一個學生身上花很多時間,認真的學生就應該在發問前先作準備工夫。這工夫是求學上的一個重要過程。
孔子說得好:“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要分清楚“知”與“不知”,最容易就是做發問前的準備工夫。
這準備工夫大致上有三個步驟:
第一,問題可分三類:
a、“是什麽”;
b、“怎樣辦”;
c、“為什麽”。
要先斷定問題是哪一類。
a類問的是事實;b類問的是方法;c類問的是理論。
問題一經斷定是哪一類,學生就應立刻知道自己的“不知”是在哪方麵的,因而可免卻混淆。若要問的問題包括是多過一類的,就要將問題以類分開。這一分就可顯出自己的“不知”所在。
第二,要盡量去將問題加上特性。換言之,你要問的那一點越尖越好;
第三,在問老師之前,學生要先問自己問題的答案是否可輕易地在書本上找到。若然,就不應花老師的時間。
大致上,用以上的步驟發問,答案是自己可以輕易地找到的。若仍須問老師的話,你發問前的準備工作會使他覺得你是孺子可教。
4.書分三讀——大意、細節、重點
學生坐下來對著書本,拿起尺,用顏色筆加底線及其它強調記號。讀了一遍,行行都有記號,這是毀書,不是讀書。書要分三讀。
第一讀是快讀,讀大意,但求知道所讀的一章究竟是關於什麽問題。快讀就是翻書,跳讀,讀字而不讀全句,務求得到一個大概的印象。翻得慣了,速度可以快得驚人。讀大意,快翻兩三次的效果要比不快不慢地翻一次好;
第二讀是慢讀,讀細節,務求明白內容。在這第二讀中,不明白的地方可用鉛筆在頁旁作問號,但其它底線或記號卻不用;
第三讀是選讀,讀重點。強調記號是要到這最後一關才加上去的,因為哪一點是重點要在細讀後才能選出來。而需要先經兩讀的主要原因,就是若沒有經過一快一慢,選重點很容易會選錯了。
選擇書本閱讀是極其重要的。好的書或文章應該重讀又重讀;平凡的一次快讀便已足夠。在研究院的一流學生,選讀物的時間往往要比讀書的時間多。
花一兩年的時間去養成這些讀書的習慣,你會發覺讀書之樂,難以為外人道。
二、思考的方法
在大學念書時,我從不缺課的習慣就是為了要學老師的思考方法。所有要考的試都考過了,我就轉作旁聽生。
有一次,赫舒拉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卓越經濟學教授和名譽退休教授。在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著作《不確定性與信息分析》和《力量的黑暗麵》。文理科學院和計量經濟學會的會員,曾任西部經濟學會的會長、經濟學會的副會長,後者曾提名他為卓越會員)在課後來問我:“你旁聽了我六個學期,難道我所知的經濟學你還未學全嗎?”
我回答說:“你的經濟學我早從你的著作中學會了,我聽你的課與經濟學無關——我要學的是你思考的方法。”
我這個偷“思”的習慣實行了很多年,屢遇明師及高手明友,是我平生最幸運的事。這些師友中,算得上是天才或準天才的著實不少。
我細心觀察他們的思考方法,在其中抽取那些一個非天才也可用得著的來學習,久而久之就變得甚為實用。但因為被我偷“思”的人很多,我就綜合了各人的方法,作為己用。
雖然這些人大都是經濟學者,但天下思考推理殊途同歸,強分門戶就是自取平凡。茲將我綜合了普通人也可作為實用的思考方法的大概,分析如下。
1.誰是誰非不重要。
假如你跟另一個人同作分析或辯論時,他常強調某一個觀點或發現是他的,或將“自己“放在問題之上,那你就可以肯定他是低手。思考是決不應被成見左右的。
要“出風頭”或者“領功”是人之常情,但在思考的過程上,“自己”的觀點不可有特別的位置。“領功”是有了答案之後的事。在推理中,你要對不同的觀點作客觀的衡量。
同樣地,在學術上沒有權威或宗師這回事——這些隻是仰慕者對他們的稱呼;我們不要被名氣嚇倒了。任何高手都可以錯,所以他們的觀點或理論也隻能被我們考慮及衡量,不可以盡信。
當然,高手的推論較為深入,值得我們特別留意。我們應該對高手之見作較詳盡理解,較小心地去衡量。但我們不可以為既是高手之見,就是對的。高手與低手之分,主要就是前者深入而廣泛,後者膚淺而狹窄。
2.問題要達、要淺、要重要、要有不同答案的可能性
問題問得好,答案就往往得了過半。以發問作為思考的指引,有幾點是要補充的。
第一,問題要一針見血;
要試將一個問題用幾種形式去發問,務求達重點的所在。
第二,問題要問得淺;
第三,要斷定問題的重要性。
所知的高手中,衡量問題的重要與否是慣例。
判斷問題的重要性並不大難。你要問:“假若這問題有了答案,我們會知道了些什麽?”若所知的與其他的知識沒有什麽關連,或所知的改變不了眾所周知的學問,那問題就無足輕重。
有很多問題不僅是不重要,而且是蠢問題。什麽是蠢問題呢?若問題隻能有一個答案,沒有其它的可能性,那就是蠢問題了。
3.不要將預感抹殺了
邏輯是推理的規格;但若步步以邏輯為先,非邏輯不行,思考就會受到壓製。不依邏輯的推理當然是矛盾叢生,不知所謂;但非經邏輯就想也不想的思考方法,往往把預感抹煞了,以致甚麽也想不到。
邏輯學——尤其是數學邏輯——是一門湛深的學問,但若以邏輯先入為主,就會弄巧反拙。
在念書時我拜讀過愛因斯坦與邏輯學高手樸柏辯論的書信。他們爭論的是科學方法論的問題。在這辯論中,我以為樸柏是勝了一籌;但在科學上的貢獻,他卻是藉藉無名的。
邏輯是可以幫助推理的正確性,卻不是思想或見解的根源。科學方法論是用以證實理論的存在,但它本身對解釋現象毫無用處。
那些堅持非以正確方法推斷出來的思想是犯了規,不能被科學接受的觀點,隻不過是某些難有大貢獻的人的自我安慰。這種人我遇過了不少。他們都胸有實學,思想快捷,缺少了的就是想象力。
感而起,加上想象力去多方推敲,有了大概,再反覆以邏輯證實,是最有效的思考方法。隻要得到的理論或見解是合乎邏輯及方法論的規格,是怎樣想出來的無關重要。
那些主張“演繹法”或“歸納法”的紛爭,不宜盡聽。蘋果掉到牛頓的頭上(或牛頓午夜做夢),萬有引力的理論就悟了出來。又有誰敢去管他的思考方法是否正確。
有一些獨具卓見的學者,其邏輯推理的能力實在是平平無奇;他們的重要科學貢獻是經後人修改而成的。
早期的經濟學家馬爾薩斯,推理的能力比不上一般大學生!近代獲諾貝爾獎的海耶克及舒爾茲,推理也沒有過人之處。這可見思想見解是首要,邏輯次之。得到了一個稍有創見的預感,就不要因為未有邏輯的支持而放棄。
在我所認識的學者中,善用預感的要首推高斯。無論我向他提出任何比較特出的意見,他就立即回答:“好像是對了”或“好像是不對的”。先有了一個假定的答案,然後再慢慢地將預感從頭分析。
不要以為我強調預感的重要,是有貶低邏輯及科學方法論之意。我曾經是加納(魯道夫?卡爾納普是西方著名的哲學家,一生有很多建樹,尤其是在歸納邏輯研究方麵,他的工作令人矚目)的學生,怎會輕視這些學問?我要指出的是邏輯是用以輔助預感的發展,用錯了是可將預感抹煞了的。
4.轉換角度可事半功倍。
任何思考上的問題,是一定可以用多個不同的角度來推想的,換言之,同樣的問題,可用不同的預感來試圖分析。在這方麵,我認識的高手都如出一轍——他們既不輕易放棄一個可能行得通的途徑,也不墨守成規,盡可能用多個不同的角度來推想。轉換角度有如下的效能:
第一,茅塞可以頓開。
茅塞是一個很難解釋的思想障礙,是每個人都常有的。淺而重要的發現,往往一個聰明才智之士可能絞盡腦汁也想不到!但若將思想的角度稍為轉變一下,可能今茅塞頓開。
想不到的答案,大多數不是因為過於湛深,而是因為所用的角度是難以看到淺的一麵。
第二,角度可以衡量。
答案從一個角度看來是對的答案,換一個角度卻可能是錯了。任何推理所得的一個暫定的答案,都一定可以找到幾個不同的角度來衡量。若不同的角度都不否決這個暫定的答案,我們就可對答案增加信心。
當然,可靠的答案還是要經過邏輯及事實的考驗的。
第三,角度有遠近之分。
在思考的過程中,細節與大要是互補短長的,無論細節想得如何周到,在大要上是有困難的見解,思考者就可能前功盡棄。
但在大要上是對了的思想,細節的補充隻是時間的問題——就算是錯了細節也往往無傷大雅。
在這方麵的思考困難,就是若完全不顧細節,我們會很難知道大要。有了可靠的大要而再分析細節,準確性就高得多了。
思想一集中,腦袋就戴上了放大鏡,重視細節——這是一般的習慣。善於思考的人會將問題盡量推遠以作整體性的考慮。
5.例子遠勝符號。
推理時可用例子,也可用符號;有些人兩樣都不用,隻是照事論事,隨意加點假設,就算是推理。後者是茶餘飯後不經心的辯論,算不上是認真的思考。有科學性的思考,用例子是遠勝用符號的。
數學是以符號組合而成的一種語言;嚴格來說,任何語言文字都是符號。畫麵是沒有符號的,但也是表達的一種方式。用大量的字來表達畫麵,就成了例子。
思想是抽象的。要證實抽象思想的正確性,數學就大有用途,因為它是最嚴謹的語言。但有效的思考方法卻是要將抽象現實化。畫麵比符號較接近現實,因此較容易記;所以在思考上,用例子就遠勝用符號了。
善用例子的人,再蠢也蠢不到哪裏去。用例子有幾個基本的法門,能否善用就要看個人的想像力了。現試將這些法門分列如下:
第一,例子要簡而貼切。
以例子輔助推理,理論的重要特征是要全部包括在例子之內。通常的辦法就是將例子內的枝節刪去,使重點突出,務求在重點上例子與理論有平行的對比。
簡化例子要有膽量,也要有想像力。例子簡化得越利害,複雜的理論就越容易處理。
第二,例子要分真假。
所有可用的例子都是被簡化了的。以嚴格的準則來衡量,沒有一個例子是真實的。但有些例子是空中樓閣,其非真實性與簡化無關;另一類例子,卻是因事實簡化而變為非真實--我們稱後者為“實例”。
純以幻想而得的例子容易更改,容易改為貼切,是可幫助推理的。但要有實際應用的理論,就必須有實例支持。少知世事的人可先從假例子人手,其後再找實例輔助;實證工夫做得多的人,往往可省去這一步。經驗對思考有很大的幫助,就是因為實例知得多。
第三,例子要新奇。
眾所周知的例子不僅缺乏吸引力;在思考上,較新奇的例子會較容易觸發新奇的思想。第一個以花比美人的是天才,其後再用的就少了創見。
第四,要將例子一般化。
這一點,國人是特別弱的,事實不可以解釋事實;太多理論就等於沒有理論。將每個例子分開處理,理論及見解就變得複雜,各自成理。無意中變成了將事實解釋事實。
將多個不同的例子歸納為同類,加以一般化,是尋求一般性理論的一個重要方法。
在另一個極端,過於一般性的理論,因為沒有例外的例子,所以也沒有解釋的功能。有實用的理論是必須有被事實推翻的可能性。因此之故,例子既要歸納,也要分類。
分類的方法就是要撇開細節,集中在重點上不同例子之間難以共存的地方。將一個例子分開來處理,我們也應該找尋跟這例子有一般性的其他例子。
世界上沒有一個“無法一般性化”的實例。若是有的話,在邏輯上這實例是無法用理論解釋的——這就變成了科學以外的事。
第五,要試找反證的例子。
思考要找支持的例子;但考證是思考的一部分——考證就要試找反證的例子了。史德拉、貝加等高手,在辯論時就喜用反證。可靠的理論,是一定要有可以想象的反證例子的——但若反證的是實例,理論就被推翻了。
6.百思不解就要暫時擱置。
人的腦子是有著難以捉摸的機能——連電腦也能想出來的腦子,其機能當然要比電腦複雜得多。拚命想時想不到,不想時答案卻走了出來,是常有的事。
我們可以肯定的,就是在不經意中走出來的答案,一定是以前想過的老問題。以前想得越深,得來全不費工夫的機會就越大。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可以置信。
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時間並沒有白費。將問題擱置一旁,過些時日再想,可有奇效。就是不再想答案也可能會在無意間得到的。人各有法,而等待是思考的一個重要的步驟。
科學上的思考是一門專業,跟其它專業一樣,熟能生巧。可以告慰的,就是無論問題看來是如何深奧,好的答案往往會比想象中的淺的。
範建德粗看了一遍,有些瞠目結舌,言語不是很流暢的感慨道:“牟孝柏助理,這位張五常先生的見解還真是入木三分,很有建樹!回頭我也讓我家的混小子看看去,安秀妍那丫頭雖然不喜歡讀書,在機械自動化方麵的鑽研深度,比我和老安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家那混小子整天吊兒郎當的玩遊戲,談女朋友,和一幫同學泡夜店,如何教導他,還真是頭疼,張五常先生的這篇文章正好可以讓這個混小子安心學業,至少別掛科。”
梁振生客氣的攔住了範建德,隻是讓宋太平一人進入總裁辦公室,並告知範建德先行回去,由他來送宋太平回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