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整了整衣衫站起身說道:“青雀和朕說十萬大軍進入西域不是好事。”


    李正也站起身說道:“在西域還未治理好之前派十萬大軍進入西域確實不是一件太好的事情。”


    “出兵西域的事情,朕會重新考慮的。”


    李世民說著就離開。


    許敬宗說道:“這個鄭撅看起來是一個想要做大事的人。”


    李正也說道:“看起來也確實是一個敢冒險的人。”


    “就是看起來有些傻嗬嗬。”


    “我也這麽認為。”


    過了早晨這段時間,天氣就又開始炙熱了起來,躲在屋簷下的大狗也顯得很沒精神。


    當天下午,李世民就派人從宮裏運了三萬貫銀錢而來。


    李麗質帶著徐慧和武媚清點著錢財。


    王鼎笑嗬嗬對李正說道:“這是第一期的工錢,因為如今是酷暑天氣,強征民力可不好,少用點人。”


    “王公公多慮了,我們會安排好的。”


    “如此老奴就放心了。”


    李正帶著王鼎一路走向涇陽書院。


    如今涇陽的所有孩子都在村子裏讀書。


    這裏也是涇陽最有活力的地方。


    走到書院的後方,就看到閻立本照著圖紙正在做著預製板。


    看閻立本鼓搗著泥和石板,一個好好的木匠似乎就要成為一個泥瓦匠了。


    走上前看著眼前這個溝渠的模型做得還挺好。


    見到李正來了,閻立本說道:“這個東西做起來確實不難,不過處理石料非常地費時費力。”


    李正看著圖紙說道:“什麽時候開工比較合適?”


    閻立本又說道:“明日我就帶著人長安城看看情況,順便測量一下,大致要三天時間,可以把東市的情況查探清楚,大致完工應該需要兩月,可以鋪設好整個東市的溝渠,並且這兩月內可以摸清楚長安的排水渠情況,省時省多了。”


    李正點頭,“工錢方麵的,到時候會給你們安排下來,這些日子又要麻煩閻大匠了。”


    閻立本說道:“人手方麵可以放心,咱們涇陽一直以來都是給最好的條件,要來的人手不缺,也說不上麻煩,這個預製板是個好東西,以後修房子也可以用到,舉一反三,老夫也學到了不少。”


    “閻大匠客氣了。”


    李正拱手說道。


    閻立本擺手說道:“不妨事,老夫還可以借此讓孩子們也把學到的實踐一下,這樣反而更好,孫思邈都開始帶著孩子治病了,這樣學起來比較快,老夫也該帶一些弟子出來。”


    孫思邈也就算了。


    孫神醫本就是一個熱心腸的道士。


    閻立本的工匠本領算是家族所學。


    李正小聲問道:“閻大匠,你們家的本事應該算是家傳,不外傳才是?”


    閻立本笑嗬嗬道:“不妨事,隻要是我們閻家的手藝走出去,更可以讓我們閻家的名聲更加響亮,什麽外不外傳的,其實天下手藝都一樣,隻是在於精通與否而已,工匠手藝貴在長久耕耘,也不會說是教會了徒弟餓死了自己。”


    在這個年代不論是泥瓦匠還是木匠,全靠手藝吃飯。


    誰的手藝好,誰就可以有活幹。


    在江湖上混,那全部都要靠名聲。


    若是名聲不好,這個江湖也會沒地位。


    你手藝好,人們口耳相傳也會源源不斷地來活。


    在工業還未開始萌芽的年代,手藝活幾乎就可以說是天花板了。


    閻立本的預製板製作分成三步。


    第一步先用沙石做出形狀,在外圍用更細的沙子固形。


    最後則是精修邊幅再完工。


    先不說這個東西的質量如何,先放到涇陽河道上衝上幾天,看看能不能頂住水流的衝刷。


    第二天一早,閻立本就帶著一群人去長安測繪圖紙了。


    李正一邊吃著早飯一邊聽著李麗質的講述,“三萬貫的銀錢,拋卻砂石已經各種開支,應該還有一萬八千貫左右剩下,這些剩下的還要給修繕溝渠的工人夥食,估計我們的利潤有三千貫左右。”


    聽她說完,其實也就意料之中。


    這一次的工程本就沒有太多的利潤。


    掙的也是以後一年五千貫的後期維護費用。


    想要維護費中有利潤,這一次施工的質量一定要好。


    不然後期很有可能會賠本。


    徐慧帶著一份書信而來說道:“長安令,這是大牛讓人從吐蕃送來的信。”


    聽到是大牛的信,李正放下手中的碗筷打開書信看著上麵的內容。


    沒想到大牛在書信中寫了很多的簡體字。


    不得不說大牛這個孩子學習能力很強。


    如今的大唐文字和簡體字相差挺大,尋常人看起來簡體字還是很費勁,或者根本就看不懂簡體字。


    書信上的內容寫著的是吐蕃的大部分雪山都已經開始化雪了,大食人這些日子已開始集結部隊了,估計也在等待糧食。


    <a href="https://m.wucuoxs.com" id="wzsy">wucuoxs.com</a>


    大食人的東征大軍有三十萬人,也不知道這個人數是不是大食人吹噓的。


    真的有三十萬人的大軍,從波斯天竺兩地的人口加起來,會有三十萬大軍的人數嗎?


    大牛信上說的位置,應該是在珠峰附近。


    而且大牛還在研究火藥的機括引爆方法。


    這小子已經想到地雷的用法了?


    關於地雷的製作最早是在明朝時期使用的。


    大食人的打仗方式擅長使用盾牌和彎刀。


    在遠距離武器上,是大食人的弱項。


    書信分成兩部分,還有一卷書信是用如今的大唐文字寫的。


    之後還寫一些關於吐蕃的情況,現在鬆讚幹布大肆招攬僧人。


    這個架勢是想要佛門在吐蕃大興了。


    倒是唐玄奘已經離開了吐蕃,也不知道這個和尚去哪兒了。


    看起來是大牛寫給自己的家人。


    上麵也說著如今的情況,大牛就在珠峰下休息著,麵對就要進攻的大食人,大牛和王玄策都決定伺機而動,現在沒有危險,而且在他們所駐紮的地方還有一個溫泉。


    食物和水源都不缺。


    李正對徐慧說道:“這是大牛的家書,交給大牛的父母。”


    徐慧鄭重地接過書信。


    李麗質問道:“他們孤軍深入吐蕃,還要抵禦大食人,大牛的父母很替大牛擔心,好在如今父皇已經決定派大軍馳援吐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大唐已被退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圍並收藏人在大唐已被退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