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把幾片茶葉放入茶碗之中,用熱水一泡漂浮在水中,嚐了一口說道:"其實每次放的茶葉不用太多。"


    許敬宗明悟般地點頭,"想必老將軍們習慣了牛嚼牡丹。"


    "肥皂準備得如何了?"


    "三天時間一共做了一千塊肥皂。"


    跟著許敬宗來到肥皂工坊,路過印書坊的時候,李正餘光注意到**山站在印書坊的閣樓上盯著自己。


    如今的許敬宗已經成為了涇陽村子的二把手,和李義府一樣,管著村子裏的生產和製造。


    這兩人幹事的能力不錯。


    不考慮他們人品的情況下還是很不錯的二把手。


    對付村子裏的閑雜事務,他們都得心應手。


    李義府管著村子裏的絕大部分作坊,還有修路和人手方麵的布置。


    許敬宗更多是對外的接觸,他對**那一套很熟悉。


    一些李義府**精力,或者管不來的作坊已經安排許敬宗可以看著。


    李淳風已經來到村子裏,開始教授這裏的孩子們數術。


    村子裏一切都有條不紊。


    李淳風和孩子們講解是一道雞兔同籠的問題。


    "雞兔同籠,共有頭三十,腳八十有八,籠中雞兔各有多少隻,"


    題目說完,李淳風笑著說道:"有人知道答案嗎?"


    這是孫子算經上的題目。


    李淳風期待著孩子們會有抓耳撓腮,期待孩子求教。


    當初自己算這道題目的時候,可是花了一個月多時間。


    不得不感歎,孫子算經的高深。


    可眼前的一幕又和自己期待的有些不一樣。


    課堂之上一片安靜,甚至還有孩子正在睡覺。


    看著這些孩子散漫的學習態度,都是鄉野孩子可能沒聽懂,李淳風長歎一口氣,"你們縣侯讓我來教你們數術,數術之道博大精深,就算是貧道畢生所學也未到盡頭。"


    大牛開口說道:"李道長你能不能出一些難一點的題目。"


    "難...難一點。"李淳風詫異地看著自己在木板上用炭筆寫下的題目。


    作為班長的大牛又說道:"這道題目太簡單,我們都會做。"


    "簡單..."


    李淳風看了看自己的題,又看了一眼在做的學子們。


    這雞兔同籠的題目可是難倒多少長安學子,就連國子監的學子都不見得可以答出來。


    李淳風說道:"那好,你來說說這道題的答案是什麽?"


    大牛開口說道:"雞有十六,兔有十四。"


    "嗯?"


    李淳風詫異地看了看自己身後的題目。


    再次修改了題目中的幾個數字,再次問道:"現在呢?"


    大牛一臉無奈地說道:"三十三兔子,二十六隻雞。"


    李淳風詫異地又換了幾個數字。


    大牛:"二十隻兔子,十二隻雞。"


    來來回回換了好幾遍。


    大牛對答如流。


    李淳風看著這個孩子的神情有些緊張,"你是怎麽算出來的。"


    大牛一臉勉為其難一笑,"縣侯老師教過。"


    "那你是怎麽算得這麽快的?"


    李淳風再次問道。


    李正的數術境界很高,李淳風心裏想著或許李正的數術境界比自己還要高。


    沒想到李正竟然教會了涇陽的孩子。


    大牛聽了李淳風的問話,恭敬地回答說道:"其實這個題目知道了竅門很簡單,老師教我們一個口訣。"


    <a href="http://m.siluke.com" id="wzsy">siluke.com</a>


    "口訣?什麽口訣?"


    李淳風很緊張?莫非李正還有更好的算法?就連孩子都能學會?真要是這樣自己這大半輩子一直以來的秉承的數術算什麽?


    課堂上很安靜,大牛朗聲念道:"假設全是雞,假設全是兔。多了幾隻腳,少了幾隻腳,除以腳的差,便是雞兔數。"


    "..."


    李淳風愁眉摸著下巴琢磨著,好一會兒說道:"你再把口訣念一遍。"


    大牛又把口訣念了一遍。


    愣在原地,李淳風腦海裏一直回響著大牛念的口訣。


    確實可以這麽算,而且這麽算更加地簡單。


    抬眼看了這裏的學子,李淳風又問道:"莫非你們都會?"


    "我們都會。"學生們一齊朗聲說道。


    一群十歲左右的孩子,就已經會做孫子算經上的題目了?


    李正到底教出了一群什麽怪物。


    要說長安能夠算出這道題目的人也是屈指可數。


    還有這份口訣,知道了這份口訣,用口訣來算雞兔同籠,確實簡單不少。


    隻要數字套用一下就行了。


    一道難倒長安這麽多人的題目在李正的手裏竟然變得如此簡單了?


    這或許就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吧。


    避開這些孩子的眼神,李淳風有些慌亂地收拾一番眼前的書卷。


    清了清嗓子,李淳風擦著額頭的冷汗又說道:"既然你們都會了,貧道倒也省事了,不如你們有什麽不會做的題目,可以問貧道。"


    "有!"大牛當即說道。


    李淳風退後一步,麵對眼前這個看起來隻有十歲的半大孩子,莫名地心裏有些慌。


    大牛在一張紙上畫了巨大的正方形,正方形是由四十九個小正方形組成七乘七的正方形。


    看大牛畫完了,李淳風問道:"這是什麽題目。"


    大牛開口說道:"這是縣侯老師教給我們的題目,這個圖形是由四十九個小方塊組成,如何切割讓這個圖的圖形不變,並且正好空一塊出來。"


    李淳風盯著眼前的這個圖形又說道:"你說得再明白點。"


    大牛看著李淳風又說道:"四十九個小方塊中切割,怎麽變成四十八塊形狀不變。"


    李淳風眨了眨眼說道:"剪一塊下來不就行了?"


    "不行,四十九塊不能少,紙料不能有多餘,但切割後重新拚接後會少一塊。"


    "怎麽可能!"李淳風看著這個圖形說道:"若不剪下一塊下來,你怎麽讓這個圖憑空少一塊。"


    "確實,學生也覺得很難,老師有過提示說是和九宮連線有聯係。"


    九宮連線?李淳風自然也聽說過這道題目,那時候就是李正用來考那些五姓子弟的。


    起初自己也試過,九宮連線不論是怎麽畫,都要用五條直線一筆串聯。


    而李正的畫法用四條直線就可以了,就像是憑空減少了一畫,串聯了九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大唐已被退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圍並收藏人在大唐已被退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