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東讚又看向站在李正身邊的李恪說道:"蜀王殿下,還請原諒我的冒犯。"


    李恪扭頭看向李正,見李正麵無表情。


    也站在一旁默不作聲。


    伏逆說道:"蜀王殿下,縣候,祿東讚此人**至極,若是此刻縣侯原諒了他,他一定會反咬縣侯一口。


    祿東讚大喝道:"你信口雌黃,我對縣侯的道歉是真心實意的。"


    伏逆說道:"縣侯,吐蕃狼子野心!"


    祿東讚毫不退讓大聲說道:"縣侯,吐穀渾遲早要亡,何**我們吐蕃結盟。"


    伏逆用吐穀渾話指著祿東讚大罵。


    祿東讚也用吐蕃話還嘴。


    聽著兩人爭吵李恪觀察了一眼李正的神色。


    發現李正不僅不為所動。


    反而這兩人爭吵看得還有些意猶未盡。


    兩人用彼此的家鄉話對罵了好一陣,似乎是詞窮了之後才停止。


    李正忙活完把換下的紗布放入火堆裏燒著。


    "不吵了?"


    祿東讚心裏著急,自己來向李正和蜀王認錯,這個伏逆來摻和什麽。


    吐穀渾的戰局不論是哪一方,隻要能夠得到大唐的援助對於另外一方來說都是莫非的威脅。


    <a id="wzsy" href="http://www.bqgxsydw.com">bqgxsydw.com</a>


    意識到自己的失態,伏逆正了正自己的衣衫不去搭理祿東讚而是笑著說道:"沒想到縣侯還懂醫術,都說縣侯濟世為懷,眼下看來果然名不虛傳。"


    聽到這話,李正想了想隨後說道:"兩國邦交一直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我是一個善良的人,我也不想生靈塗炭。"


    不想生靈塗炭?


    聽聞這話,伏逆立刻來了精神,"縣侯仁義,我們吐穀渾也是一樣。"


    李正接著悲天憫人地說道:"我願世界和平。"


    伏逆又是一陣點頭。


    李正繼續說道:"有道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伏逆問道:"莫非縣侯也信佛?"


    收起姿態和神情,李正清了清嗓子,信佛?別鬧了,上輩子和這輩子都不可能信佛的,太玄學,還是比較信仰金錢,比較靠譜一些。


    畢竟那是實實在在揣在自己兜裏的。


    李正又是一聲歎息說道:"所謂信則有不信則無,所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太執著信與不信然而著了道,有道是多喝熱水少做夢。"


    伏逆聽了倒吸一口涼氣,稍稍朝著李正行禮,恭敬地說道:"縣侯*紀輕輕竟然有如此境界,上國陛下果然有識人之名,下臣佩服*分。"


    李正笑得很尷尬,"謬讚了謬讚了,我哪有你說的這般,就是隨口一說,切莫認真。"


    祿東讚呆愣地看在一旁。


    這是什麽情況?明明是自己來道歉,這個李正和吐穀渾的伏逆你一言我一語的模樣。


    李正和伏逆聊得不亦樂乎。


    從人情世故聊到民生就業,從天文地理聊到世間真理。


    李正雖然什麽都說不上精,但是不論什麽樣的話題,李正都能插上幾句話。


    還幫這個伏逆用現代知識掃盲。


    當然也有某些地方發生了**。


    就比如說地理知識,伏逆實在想不明白,這個世界竟然是一個圓球。


    每個人都是生活在圓球上。


    "怎麽可能,若我們真的活在球上,我們為何不會掉下去。"伏逆立刻問道。


    李正麵色發愁地解釋道:"這個就說來話長了,從前有個姓牛的孩子,他閑著沒事就喜歡在蘋果樹下看書。"


    聲情並茂地和伏逆講了一個故事。


    伏逆聽了之後沉思道:"縣侯的境界果然高深,下臣竟然完全聽不懂。"


    李正拱手說道:"客氣了,客氣了。"


    祿東讚看著這兩人看似非常聊得來。


    甚至有了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這才見了幾次,讓李正再和伏逆說下去怕是**自己的說話的份了。


    祿東讚連忙說道:"涇陽縣侯,蜀王殿下,在下是來賠罪的!"


    李正與李恪相視了一眼,心中有數並且達成了共識,關係吐穀渾,吐蕃,大唐三方之間的大事總不能一個勁的閑聊。


    祿東讚一開口,之前和諧的氣氛立刻消失。


    拉回了正題,祿東讚說道:"我們吐蕃兵強馬壯,我們尊敬的讚普是一個胸懷寬廣的人。"


    李正神情懶散地問道:"所以呢?"


    祿東讚整理了一番語言說道:"還請縣侯與蜀王殿下原諒在下之前的失禮,隻要大唐和我們吐蕃結盟,我們可以一起經略吐穀渾,結為世代邦交。"


    聽到這話伏逆立刻無法鎮定了,指著祿東讚用吐穀渾話破口大罵,神色俱厲,看那眼神幾乎要把祿東讚給吃了。


    祿東讚回應著伏逆也用吐蕃話大罵。


    李正和李恪聽著兩個人用各自的語言罵著。


    也不知道他們聽不聽得懂彼此的話語。


    跨服聊天還能這般地酣暢淋漓實在是生平罕見。


    不過這樣也好,吐穀渾和吐蕃之間的**味當然是越大越好。


    你們不吵架大唐去哪兒坐收漁翁之利去?


    吐穀渾和吐蕃要是和睦得像是一家人,大唐的邊關還怎麽安寧。


    不過他們吵歸吵,李正還是打圓場說道:"兩位不要吵了,有話咱們心平氣和好好說。"


    祿東讚大聲對伏逆說道:"伏逆,我祿東讚要和你決鬥!"


    聽到祿東讚的話,伏逆也回應道:"好!誰贏了,誰就退出這次結盟。"


    眼看著兩人打起來,李恪小聲問道:"就這麽看著嗎?"


    "當然了,他們拚命和我們有什麽關係。"李正說道。


    李恪微微點頭,"你說也對。"


    吐蕃多遊牧,雖然也有耕種不過並不多,兩地之間的風俗差不了多少。


    勇士之間的挑戰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


    見兩方拉開架勢,祿東讚一拳打出,伏逆閃身躲過拽住他手臂,將人壓在地上。


    隨著祿東讚的一聲怒吼,掙紮起身。


    兩人在地上扭打在一起。


    祿東讚揪著伏逆胡子。


    伏逆扯著祿東讚的頭發。


    兩人猙獰著,用一個極其別扭的姿態僵持著。


    李正看著祿東讚另外一隻手所抓的地方,倒吸一口涼氣,"祿東讚出招竟然如此下作。"


    李恪點頭,表示非常地讚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大唐已被退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圍並收藏人在大唐已被退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