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知道值不值!
從萬曆年時的壬辰倭亂,明廷派李如鬆率部四萬明軍入朝鮮幫他們打日本,到後世幫他們抗美,犧牲十多萬人。
到底值不值,有人說不值得,有人說看待曆史要有時代局限性,要站在當時的角度來看值不值。
所以現在自己要幫朝鮮抗清麽?
有這個必要麽,常宇陷入了深思。
一句宗主,卻讓天朝為藩屬國流血流汗!
天朝對藩屬國真的可以說仁至義盡,比之後世老美對他們的同盟好太多了,也幾乎不收保護費,你看韓國現在每年要交給老美多少軍費,可大明朝幫朝鮮打日本時糧草都要自己帶。
明朝有很多藩屬國,對朝鮮是最為仁至義盡的了。
不光是朝鮮,還有琉球國,就連對越南這個白眼狼,咱們也是幫他打過仗!自從永樂皇帝把他們打服叫爸爸後,就沒少為他們操心,比如當時的陳朝君主遭到胡姓外戚篡位,大明應陳朝遺臣的請求出兵推翻胡氏政權,之後數百年每當他們內鬥的時候都是明廷給他們調和擦屁股。
再說近點要不是咱們,越南現在還是法國殖民地呢。
四五年日本投降後,法國就想在越南建立殖民地,那時候還是民國,老蔣就開始幫忙了,國軍幫著封鎖法軍北上道路,為他們提供各種武器物資,轉眼到新中國,野戰火炮,高射炮,輕武器及各種彈藥那都是一批一批又一批的往越南送,一送就是很多年,而且那個時候咱們也是窮的叮當響啊,隻有在抗美援朝那幾年暫停了一下。
除了送物資外,還送人!
奠邊府戰役想必都知道吧,越南人的戰神唯一元帥武元甲和法國的一場大戰定乾坤。
那時候越南人甚至西方人都以為這場戰役是武元甲指揮的,而其實呢,這兩年終於揭秘了,是中國兩個戰神之一的粟裕大將在北京總指揮,而實際策劃和指揮前線的則是陳毅和韋國清為團長的中國軍事顧問團,據說還有一支炮兵也是咱們的,因為很多武器越南兵不會用,隻是限製當時的國際環境,咱們不能露麵罷了,不可否認武元甲是個自學成才的軍事人才,但在當時他就是個打雜的。
問題是後來對越反擊戰時,武元甲還是越南的統帥,從這點也可以看出來,人呀越沒啥越愛吹啥,越南人吹武元甲,韓國人吹李舜臣。
沒錯就是那個被韓國人吹成神,指揮鳴梁海戰的李舜臣,當時他就是跟李如鬆打雜的,而且令人捧腹的是,被韓國人津津樂道天天掛在嘴裏並且拍成電影的鳴梁海戰事實上的規模有多大麽?
雙方各出百來艘船,軍艦就幾隻其他都是民船。
說是打的昏天暗地多麽的激烈多麽的慘烈,然而事實傷亡多大?
日本鬼子死了十來個,朝鮮中彈兩人加上溺水的以及失蹤的也就十來個。
也就說劈裏啪啦敲鑼打鼓幹了大半天,不如大明朝宗族之間械鬥或者黑幫火拚死傷的多,這他麽的不扯犢子麽,我他媽的洪興扛把子在銅鑼灣砍的人也不止這幾個啊。
反正他們的曆史全靠吹。
話題扯的有些遠,咱們那麽的幫助越南猴子,可是後來呢?近代咱們幫他們趕走法國殖民地,而他媽的卻趁著咱們剛打完朝鮮戰爭沒吃沒喝的覬覦咱們的國土,用咱們資助的大炮和槍支彈藥來打咱們,好,那不說後世,說大明,南明末代皇帝朱由榔怎麽死的!
常宇從這封朝鮮國王的求救信聯想到曆代援朝戰爭而後又想到了越南,心情複雜神色也是陰晴不定,讓常延齡和鄭芝龍看的心驚肉跳,不知到底發生了什麽。
朝鮮還算有點良心,可那狗日的安南猴子……突然之間常宇一個激靈,忍不住拍了下大腿:“好家夥!”
“鄭總兵,有個大買賣要和你商量商量!”常宇臉上露出笑意,鄭芝龍聽了他的話不由一怔:“呃……大人,今兒可是您大喜之日啊……”
“大喜之日正好談個大買賣也算應了景”常宇微微一笑,將手中密信遞給了旁邊的常延齡:“鄭總兵不妨也來瞧瞧這買賣能不能做?”
東廠的密信可不是什麽人都能看的,常延齡的接信的手都是抖得,內心相當的激動,感慨這小子真沒把自己當外人啊。
隻是當兩人看了那封求救信後,臉色瞬間就變得凝重起來,常延齡皺眉不語,鄭芝龍咬著嘴唇沉默半響終是忍不住了:“大人說的買賣莫非是要出兵朝鮮……”
常宇笑而不語,鄭芝龍又道:“末將以為得不償失,且咱們有心無力……”
常延齡這時長歎一聲:“朝鮮自從大明開國以來便為我朝藩屬,往年亦有相助……隻是眼下……”說著抬頭看了常宇一眼:“汝莫非是想趁機出兵將朝鮮從韃子手裏奪回來,又或是想聯合朝鮮一切圍攻韃子?”
常宇剛要開口便聽外間喧嘩聲,原來是高傑夫婦來了,離老遠就聽他大聲吆喝著:“新郎官呢?”李慕仙在院子裏一邊應和一邊將其引入大堂。
“別的新郎官娶親都忙的幾日夜合不上眼,你倒好在這躲清淨喝茶,好似來做客似的……”高傑一進來就打趣,常宇笑了笑:“可不是躲清靜,而是在談買賣呢”。
一聽談買賣高傑眼睛就亮了,眼睛立馬就盯上了鄭芝龍:“鄭總兵,有好事可不能落了兄弟啊”鄭芝龍苦笑搖頭道:“是大人的買賣”。
哦,高傑趕緊又看向常宇:“兄弟……”
常宇笑了笑,示意鄭芝龍將那密信遞給高傑,高傑不識字接過就要遞給邢夫人,隻是突然又想到了什麽看向常宇,常宇點點頭,他這才將密信給了邢夫人,邢夫人一目十行然後也是一頭霧水加一臉疑惑:“兄弟啊,這買賣……不怎麽劃算啊”
“到底啥買賣啊”高傑急的不行,邢夫人便在他耳邊低語一番,高傑皺眉,忽的一撇嘴:“朝鮮那個鳥不拉屎的窮疙瘩有什麽買賣可做,出兵去救他們更是虧本買賣,且不說咱們自個兒還一身爛泥呢……”說著又忍不住罵道:“當年鬆錦大戰時,韃子裏的那些朝鮮兵可他麽沒少出力,呸……”
“高總兵所言不無道理”鄭芝龍附和,常延齡也默默點頭然後眾人都看向常宇,但見他放下茶杯微微呼了口氣:“是否出兵朝鮮,事關局勢以及戰略,朝廷自有商議非吾等能左右,今兒咱們說的是買賣”。
“你就別賣關子了,和朝鮮有什麽買賣可做,聽說他們日子過的可比咱們大明百姓還窮苦呢”高傑嚷嚷著,邢夫人白了他一眼:“常叔公在呢,莫失了禮”。
邢夫人為人周全,借著和常宇的關係跟著叫了句叔公,一下就和懷遠侯府拉近了關係,而常延齡也聽了高興,淡淡一笑:“都是自家人,無妨”。
“隻是說做買賣可沒說同朝鮮做買賣啊!至少眼下不是”常宇一掃堂上眾人:“諸位可知當下朝廷和百姓最缺什麽?且大明如今什麽買賣最賺錢?”
“缺吃卻喝的也缺銀子啊”高傑率先開口:“至於最賺錢的買賣……正當的應該就是開錢莊和米店了”。
常宇點頭:“兄長倒是一針見血說到點子上去了,如今江北還在鬧饑荒,為此朝廷及民間都奮力將南方的存糧往北輸送,僅的一時延緩罷了,且因此弄的南方米價也跟著大漲,如此下去……”
“所以兄弟你是要做糧食買賣?同朝鮮……哦不,那你是同何人?”邢夫人一頭霧水,常延齡和鄭芝龍也是一般摸樣,他們實在搞不明白,那封密信和糧食買賣有什麽關係,而且如今米價大漲,有價無市,而且常宇莫非還要趁機賺老百姓的血汗錢……
“那朝鮮一窮二白,自不是與他們做這個買賣”常宇屈指在桌上點了點:“但有的地方卻是風調雨順大豐收啊,且聽聞價格不高,咱們何不去買些,甚至……咳咳”。
瞬間幾人的汗毛孔就豎起來了,就因為常宇那一聲輕咳包含了太多的東西,隻可意會的那種意思。常延齡是個老實人,但他知道這個常家後輩的手段,從不按常理出牌,而高傑和鄭芝龍卻都是幹那種隻可意會的事起家的,所以兩人的小心髒立刻就砰砰跳了,那個被壓抑在心底深處許久的某種因素又開始蠢蠢欲動了。
“哪個地方,兄弟你一句話,俺去!”高傑果斷表態。
但常宇卻對他搖搖頭:“山高水遠,兄長不便”目光看向了鄭芝龍。
這個時候鄭芝龍哪裏還不懂,立刻站起來:“還請大人明示,末將願前往!”
安南!
常宇嘴角勾起一絲冷笑,眾人皆一怔。
從萬曆年時的壬辰倭亂,明廷派李如鬆率部四萬明軍入朝鮮幫他們打日本,到後世幫他們抗美,犧牲十多萬人。
到底值不值,有人說不值得,有人說看待曆史要有時代局限性,要站在當時的角度來看值不值。
所以現在自己要幫朝鮮抗清麽?
有這個必要麽,常宇陷入了深思。
一句宗主,卻讓天朝為藩屬國流血流汗!
天朝對藩屬國真的可以說仁至義盡,比之後世老美對他們的同盟好太多了,也幾乎不收保護費,你看韓國現在每年要交給老美多少軍費,可大明朝幫朝鮮打日本時糧草都要自己帶。
明朝有很多藩屬國,對朝鮮是最為仁至義盡的了。
不光是朝鮮,還有琉球國,就連對越南這個白眼狼,咱們也是幫他打過仗!自從永樂皇帝把他們打服叫爸爸後,就沒少為他們操心,比如當時的陳朝君主遭到胡姓外戚篡位,大明應陳朝遺臣的請求出兵推翻胡氏政權,之後數百年每當他們內鬥的時候都是明廷給他們調和擦屁股。
再說近點要不是咱們,越南現在還是法國殖民地呢。
四五年日本投降後,法國就想在越南建立殖民地,那時候還是民國,老蔣就開始幫忙了,國軍幫著封鎖法軍北上道路,為他們提供各種武器物資,轉眼到新中國,野戰火炮,高射炮,輕武器及各種彈藥那都是一批一批又一批的往越南送,一送就是很多年,而且那個時候咱們也是窮的叮當響啊,隻有在抗美援朝那幾年暫停了一下。
除了送物資外,還送人!
奠邊府戰役想必都知道吧,越南人的戰神唯一元帥武元甲和法國的一場大戰定乾坤。
那時候越南人甚至西方人都以為這場戰役是武元甲指揮的,而其實呢,這兩年終於揭秘了,是中國兩個戰神之一的粟裕大將在北京總指揮,而實際策劃和指揮前線的則是陳毅和韋國清為團長的中國軍事顧問團,據說還有一支炮兵也是咱們的,因為很多武器越南兵不會用,隻是限製當時的國際環境,咱們不能露麵罷了,不可否認武元甲是個自學成才的軍事人才,但在當時他就是個打雜的。
問題是後來對越反擊戰時,武元甲還是越南的統帥,從這點也可以看出來,人呀越沒啥越愛吹啥,越南人吹武元甲,韓國人吹李舜臣。
沒錯就是那個被韓國人吹成神,指揮鳴梁海戰的李舜臣,當時他就是跟李如鬆打雜的,而且令人捧腹的是,被韓國人津津樂道天天掛在嘴裏並且拍成電影的鳴梁海戰事實上的規模有多大麽?
雙方各出百來艘船,軍艦就幾隻其他都是民船。
說是打的昏天暗地多麽的激烈多麽的慘烈,然而事實傷亡多大?
日本鬼子死了十來個,朝鮮中彈兩人加上溺水的以及失蹤的也就十來個。
也就說劈裏啪啦敲鑼打鼓幹了大半天,不如大明朝宗族之間械鬥或者黑幫火拚死傷的多,這他麽的不扯犢子麽,我他媽的洪興扛把子在銅鑼灣砍的人也不止這幾個啊。
反正他們的曆史全靠吹。
話題扯的有些遠,咱們那麽的幫助越南猴子,可是後來呢?近代咱們幫他們趕走法國殖民地,而他媽的卻趁著咱們剛打完朝鮮戰爭沒吃沒喝的覬覦咱們的國土,用咱們資助的大炮和槍支彈藥來打咱們,好,那不說後世,說大明,南明末代皇帝朱由榔怎麽死的!
常宇從這封朝鮮國王的求救信聯想到曆代援朝戰爭而後又想到了越南,心情複雜神色也是陰晴不定,讓常延齡和鄭芝龍看的心驚肉跳,不知到底發生了什麽。
朝鮮還算有點良心,可那狗日的安南猴子……突然之間常宇一個激靈,忍不住拍了下大腿:“好家夥!”
“鄭總兵,有個大買賣要和你商量商量!”常宇臉上露出笑意,鄭芝龍聽了他的話不由一怔:“呃……大人,今兒可是您大喜之日啊……”
“大喜之日正好談個大買賣也算應了景”常宇微微一笑,將手中密信遞給了旁邊的常延齡:“鄭總兵不妨也來瞧瞧這買賣能不能做?”
東廠的密信可不是什麽人都能看的,常延齡的接信的手都是抖得,內心相當的激動,感慨這小子真沒把自己當外人啊。
隻是當兩人看了那封求救信後,臉色瞬間就變得凝重起來,常延齡皺眉不語,鄭芝龍咬著嘴唇沉默半響終是忍不住了:“大人說的買賣莫非是要出兵朝鮮……”
常宇笑而不語,鄭芝龍又道:“末將以為得不償失,且咱們有心無力……”
常延齡這時長歎一聲:“朝鮮自從大明開國以來便為我朝藩屬,往年亦有相助……隻是眼下……”說著抬頭看了常宇一眼:“汝莫非是想趁機出兵將朝鮮從韃子手裏奪回來,又或是想聯合朝鮮一切圍攻韃子?”
常宇剛要開口便聽外間喧嘩聲,原來是高傑夫婦來了,離老遠就聽他大聲吆喝著:“新郎官呢?”李慕仙在院子裏一邊應和一邊將其引入大堂。
“別的新郎官娶親都忙的幾日夜合不上眼,你倒好在這躲清淨喝茶,好似來做客似的……”高傑一進來就打趣,常宇笑了笑:“可不是躲清靜,而是在談買賣呢”。
一聽談買賣高傑眼睛就亮了,眼睛立馬就盯上了鄭芝龍:“鄭總兵,有好事可不能落了兄弟啊”鄭芝龍苦笑搖頭道:“是大人的買賣”。
哦,高傑趕緊又看向常宇:“兄弟……”
常宇笑了笑,示意鄭芝龍將那密信遞給高傑,高傑不識字接過就要遞給邢夫人,隻是突然又想到了什麽看向常宇,常宇點點頭,他這才將密信給了邢夫人,邢夫人一目十行然後也是一頭霧水加一臉疑惑:“兄弟啊,這買賣……不怎麽劃算啊”
“到底啥買賣啊”高傑急的不行,邢夫人便在他耳邊低語一番,高傑皺眉,忽的一撇嘴:“朝鮮那個鳥不拉屎的窮疙瘩有什麽買賣可做,出兵去救他們更是虧本買賣,且不說咱們自個兒還一身爛泥呢……”說著又忍不住罵道:“當年鬆錦大戰時,韃子裏的那些朝鮮兵可他麽沒少出力,呸……”
“高總兵所言不無道理”鄭芝龍附和,常延齡也默默點頭然後眾人都看向常宇,但見他放下茶杯微微呼了口氣:“是否出兵朝鮮,事關局勢以及戰略,朝廷自有商議非吾等能左右,今兒咱們說的是買賣”。
“你就別賣關子了,和朝鮮有什麽買賣可做,聽說他們日子過的可比咱們大明百姓還窮苦呢”高傑嚷嚷著,邢夫人白了他一眼:“常叔公在呢,莫失了禮”。
邢夫人為人周全,借著和常宇的關係跟著叫了句叔公,一下就和懷遠侯府拉近了關係,而常延齡也聽了高興,淡淡一笑:“都是自家人,無妨”。
“隻是說做買賣可沒說同朝鮮做買賣啊!至少眼下不是”常宇一掃堂上眾人:“諸位可知當下朝廷和百姓最缺什麽?且大明如今什麽買賣最賺錢?”
“缺吃卻喝的也缺銀子啊”高傑率先開口:“至於最賺錢的買賣……正當的應該就是開錢莊和米店了”。
常宇點頭:“兄長倒是一針見血說到點子上去了,如今江北還在鬧饑荒,為此朝廷及民間都奮力將南方的存糧往北輸送,僅的一時延緩罷了,且因此弄的南方米價也跟著大漲,如此下去……”
“所以兄弟你是要做糧食買賣?同朝鮮……哦不,那你是同何人?”邢夫人一頭霧水,常延齡和鄭芝龍也是一般摸樣,他們實在搞不明白,那封密信和糧食買賣有什麽關係,而且如今米價大漲,有價無市,而且常宇莫非還要趁機賺老百姓的血汗錢……
“那朝鮮一窮二白,自不是與他們做這個買賣”常宇屈指在桌上點了點:“但有的地方卻是風調雨順大豐收啊,且聽聞價格不高,咱們何不去買些,甚至……咳咳”。
瞬間幾人的汗毛孔就豎起來了,就因為常宇那一聲輕咳包含了太多的東西,隻可意會的那種意思。常延齡是個老實人,但他知道這個常家後輩的手段,從不按常理出牌,而高傑和鄭芝龍卻都是幹那種隻可意會的事起家的,所以兩人的小心髒立刻就砰砰跳了,那個被壓抑在心底深處許久的某種因素又開始蠢蠢欲動了。
“哪個地方,兄弟你一句話,俺去!”高傑果斷表態。
但常宇卻對他搖搖頭:“山高水遠,兄長不便”目光看向了鄭芝龍。
這個時候鄭芝龍哪裏還不懂,立刻站起來:“還請大人明示,末將願前往!”
安南!
常宇嘴角勾起一絲冷笑,眾人皆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