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雁回讓王青誌在鎮上盤下的酒樓,一共分為上下兩層,有木質的樓梯相連。


    位置也是不錯的,緊鄰著兩橫三縱的主街,鬧中取靜。原來也是開飯館的,隻是經營不善,菜式老套,客人不多,王青誌花了高價才買了下來。


    一層是散座,重新定製的紅木的桌椅板凳,用青石板鋪設的地麵,牆上以後準備掛上每天主打的菜式。


    二層是雅間,一共隔出來十六間,名字也是起的風雅。


    有按照“梅蘭竹菊”分的傲雪尋梅,芝蘭玉樹,青竹淩雲和寒花香晚。


    有按照節氣分的春風閣,夏雨閣,金秋閣,冬雪閣,還有藍天閣,碧水閣,富貴閣,吉祥閣。


    另外的幾間也是裝修最精致的,分別是熹照,霞蔚,流雲,飛瀑,這些名字有些是李雁回自己想的,有些是李晨,馮鎖柱和衛琨琢磨出來的。


    對於取名,李晨他們三個是積極的不行,因為課業繁忙不能經常回來,特地遣了書童劉思文給李雁回帶的信箋。


    這十六間雅間的布置花費了很多的心思,大到桌椅板凳,小到杯盤碗盞都是精心設計的。


    李雁回還預想著在雅間中放上時令的鮮花或者瓜果,以防止熏香的氣味汙染了菜品的香味兒。


    配合著每個雅間的名字,都有不同的特色,就更別提李雁回精心選定的菜品了。


    李雁回前世的老家是山東人,在山東老家和弟弟過了自己的童年,後來跟著的白案師傅也是山東老鄉。


    這位師傅不光是白案功夫到家,就是一手的魯菜也是地道的很,李雁回跟著師傅,自然是學了不少的。


    塔灣鎮這裏雖然比前世山東的氣候更加冷冽一些,民風更加剽悍一些,但是起源於山東的齊魯風味應該是適合這裏人的口味的。


    而且魯菜“蒸、煮、烤、釀、煎、炒、熬、烹、炸、臘、鹽、豉、醋、醬、酒、蜜、椒”的技法也是變化多樣。


    大量菜品更加是進入了宮廷之中,自己隻要因地製宜在魯菜中選取些經典菜式,加以改良和推廣,相信足以在塔灣鎮這個正在興起的城鎮之中站穩腳跟了。


    不過比較遺憾的是,魯菜中的精品蔥燒海參暫時是做不了了,北地離海太遠了,而且交通不便。


    就是不知道這個時代有沒有焙幹的海參,如果沒有,以後有機會自己一定要親自出海看一看,海中精品相信這個時代的人還沒有開發出來那麽多吧。


    李雁回一邊等著自己的杏花酒發酵,一邊在家把自己前世學到的比較拿手的魯菜秘方進行改良和試驗,試吃的人當然就是自己的家人了。


    李萬峰都說,這春耕本是比較熬人的,但是,恐怕自家人一個春天下來,這身上的膘可是貼的足足的。


    戴氏和婆婆聊天的時候也說,自己都不太敢多吃,就怕吃的多了,孩子長得太好,不好生之類的話。


    就連平時不多用飯的王老爺子,都之喊著吃撐了,家裏的三個孩子更是次次吃的肚子溜圓,都喊著讓大姐揉肚子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將軍霸寵:別跑,小廚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雁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雁丘並收藏將軍霸寵:別跑,小廚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