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生產寡聚核苷酸的dna合成儀幾天內就從天津港送了過來。


    楊銳也是確定了這些基礎設備到貨,才開始正式進行pcr的項目。


    與幸福的穆裏斯不一樣,楊銳第一不是白人,第二不是美國人,第三不屬於發達國家的知名研究機構成員,第四沒有歐美知名學院的教育背景,第五沒有大公司或機構背景,第六年紀過輕。


    在這樣的情況下,楊銳要拿諾貝爾獎,首先就要有成果過硬。


    pcr的成果自然是非常強的,但對諾貝爾獎來,沒有最強隻有更強。


    其次,楊銳還得心翼翼,步步為營。


    科研上的心翼翼步步為營,並不是對成果進行多方驗證。多方驗證,自然有其他學者去給你做這些事,重複試驗所以能發表論文,就是因為重複實驗是具有一定的價值的。


    科研上的心翼翼步步為營,是要階段性的發表論文。


    曆史上,穆裏斯和他的公司,就pcr一共發表了大約三篇論文,他們是美國大公司,一個大的階段發表一篇論文,就能證明自己的工作了。


    對於楊銳來,可就沒有這麽好辦了。


    他好歹還算是有一篇cell級的論文,這在中國很難得,但在國際上,這也就是敲門磚的基礎,效果也就是比一個沒來曆的phd(博士)好一。


    在此基礎上,楊銳準備以兩位數為目標,發表論文。


    他的參考對象,就是中國的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的研究組。這支研究組在長達數年的時間裏,在多家級期刊發表了超過0篇論文,以非常清晰的研究鏈證明了成果歸屬,同時也循序漸進的催熱了這個課題。


    60年代的中國科研組,雖然是國家級的,但要證明自己,麵臨的問題也實在不少。楊銳如今有北大給自己的身份背書,又有cell級的論文,難度係數,大約與當年的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的研究組相差仿佛。


    不過,要形成清晰的科研鏈,倒不一定是什麽都要寫出來,也不一定要按照時間順序發表論文。


    比如耐熱聚合酶,楊銳就準備放在最後才發表。


    原因很簡單,有耐熱聚合酶,能夠大幅度的縮減實驗時間。


    pcr本質上就是一個dna倍增技術。


    它能夠快速的將dna翻倍再翻倍再翻倍……理論上,想翻倍多少次,就能翻倍多少次。


    這就好像那個著名的旗手與國王的故事。


    在象棋的第一格放粒麥子,第二個放4粒麥子,第三格放8粒,第四格放16粒,如此倍增下去,第三十格有多少粒?


    ——第三十格將會有十億零七千三百七十四萬一千八百二十四粒麥子。


    pcr也因為這種超級倍增術,而在無數的領域大顯身手。


    比如犯罪現場的dna殘留,在pcr時代以前,試劑殘留太少是無法檢測的,但進入九十年代以後,擁有了pcr的警局,就可以無視殘留數了。理論上,隻要有一個完整的dna殘留,就可以倍增到可以檢測的狀態。


    之所以,九十年代才有警局擁有pcr,就是因為耐熱聚合酶的原因。


    pcr的原料是聚合酶,普通聚合酶也可以用,但每翻倍一次,不耐熱的聚合酶就會在九十多度的水浴鍋裏失活,第二次翻倍的時候,還得再添加一次聚合酶。


    聚合酶不便宜不,這個過程還需要專業人士來做,複雜且容易出錯。


    而在研究過程中,連續添加三十次的聚合酶,同樣不是容易的事。


    當然,開發耐熱聚合酶同樣不容易。


    所以,曆史上的穆裏斯等人,首先致力於解決翻倍問題,並沒有優先考慮耐熱聚合酶的問題。


    畢竟,隻有翻倍問題解決了,證明這種方法可行,才有簡化方法的必要。


    否則,光是有耐熱聚合酶,沒有使用它的技術,一樣沒什麽卵用。


    然而,楊銳與穆裏斯等人不同。


    他是已經確定無疑的知道,pcr是一項好技術。


    所以,他是首先將能夠提升效率的研究做出來,等到要階段性釋放論文的時候,別人就算是受到了啟發,也一樣趕不上他的速度。


    事實上,楊銳還有希望有人能追在自己的屁股後麵。


    如果是一名中國人,單純的做出了一項聰明、簡單、影響世界的成果,他得到的評價,估計有一半是“****運”。


    但如果一名中國人,在你追我趕的科研競爭中,以聰明、簡單的方式,做出了影響世界的成果,他得到的評價就一定大不一樣了。


    當然,這樣做,是一定有風險的。但楊銳思來想去,還是決定階段性的發表論文。


    理由很簡單,單純的pcr論文,並不一定會將楊銳送上諾貝爾獎的神壇。


    而若是沒有諾貝爾獎,pcr項目的價值就大大縮減了,它雖然仍可能價值0億美元,可對楊銳來,諾貝爾獎的價值又何止0億美元。


    本著這種思路,dna合成儀送到的第四天,楊銳就開始草擬第一篇論文——《dna合成儀的改進思路》。


    仍然屬於前序性論文,甚至隻能是前序的前序,但所謂的科研鏈,就是這樣一環扣一環的鏈起來的。


    黃茂等人倒是很高興,他們剛剛在來自香港的多名律師撰寫的厚厚的法律文件上簽了字,差不多把所有的權利都給了華銳公司,隻留下一個署名權。


    80年代的中國人,也從來沒有通過專利或者類似的手段賺到錢的,黃茂等人對此並不在乎,他們在乎的,反而是名聲多一。


    名聲自然是要一篇篇的論文堆出來。


    楊銳根據後世常用的dna合成儀,隨便摘抄一些,就用在自己新買的dna合成儀上。


    新招募來的牛張學通是工科出身的,配合楊銳花錢請來的兩名機電係的老師,簡簡單單就將dna合成儀的大部分改裝給實現了。國內的環境就是這樣,改裝舊儀器,合成破儀器才是主流,不懂英文的科研人員很多,一動手能力的少。


    像楊銳此等土豪,也就是國內的院士級的實驗室才能見到。


    8萬美元,可是快趕得上唐集中經營多年的實驗室的資產了,也就是院士級的實驗室才配得起。


    不過,楊銳寫在新論文裏的思路,需要的不僅是動手能力,還得配合相當的材料和零件,國內找不到的東西,張學通就沒辦法了。


    對此,楊銳倒是很有辦法,寄送論文給期刊社的同時,另寄一份給dna合成儀的生產公司“生物研究”。


    張學通對此稍微有些不安,問:“這個生物研究公司,會不會把咱們的技術剽竊了去?”


    “一般來不會,他們也不知道咱們留了哪些證據,比如我剛才拍的照片,就屬於咱們的證據,他們如果剽竊了,咱們不止可以告他們,還可以在圈子裏罵他們……”楊銳著笑了一笑,道:“做生物公司不容易的,咱們又是好心好意的幫他們做技術改進,這種程度的改造,他們也用不著剽竊。”


    “咱們是做了國際活雷鋒了。”張學通看著有醜陋,但經過自己改裝,功能更齊全的dna合成儀,頗有些成就感。


    楊銳微微頷首,卻道:“咱們是好人沒錯,活雷鋒未必。”


    張學通的眉頭皺起來像個加號似的,道:“咱們做的還不夠好呀,活雷鋒的國際標準也太嚴格了!”


    去過美國的黃茂忍不住笑了出來,他與楊銳已是熟悉,遂道:“我猜楊銳的意思,不是要白送人家技術的。”


    張學通不解:“技術是在人家的機器上改進的,不送又能怎麽樣,咱們自己改進了賣?”


    “咱們哪裏有時間賣。”黃茂看了一眼楊銳,見他並不言語,就知道自己猜對了,樂道:“老美現在的技術公司,都很習慣這種技術改進的,尤其是第一代的儀器,你看它賣的這麽貴,就是貴在研發成本上了,用戶如果參與研發的話,都會得到一些報償的。”


    “有錢給?”張學通瞬間將黃茂的話給簡化了。


    黃茂頭,道:“如果改進很重要,人家就會和咱們商量著購買技術,或者技術授權,這種麻煩,像咱們這樣的改進,我估計是給上冊子。”


    “冊子?”


    “配件冊子,就像是咱們拿到的冊子一樣。”黃茂著取了機器跟前的明書,從裏麵翻出一本黑白印刷的冊子出來,道:“你看,這裏麵都是配件,謂之選配,你要買,就給錢,他們就做了給你,價格都不便宜,動輒幾百上千美元的,咱們的改進,我估計也會上配件冊子吧。”


    張學通似懂非懂的頭,又道:“可咱們還有些技術沒有實現,光給一個改進思路行嗎?”


    “咱們的思路完備,那就可以。”黃茂篤定的道:“我在哥倫比亞大學的時候,好幾個教授都喜歡做這種事,稍微修改一下,技術公司那邊就給不少錢,一台新儀器買到手,用個一半年的,改的順溜了不,還能省一多半錢,指不定還有賺的。”


    “那技術公司不是虧了?”


    楊銳忍不住笑了:“哥倫比亞大學是常青藤大學啊,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一般的技術公司根本請不動,人家能看得上他的儀器,幫他改進,他要是還不肯給錢,業內的名聲都要爛掉,再了,他們也不靠第一批設備賺錢,真正能大量銷售,回本賺錢的,應該是第二型甚至第三型的改進儀器。”


    “原來如此,怪不得您急著要做dna合成儀的改進。”張學通完全想偏了方向。


    楊銳也無所謂,笑道:“能撈回來一本也好,這片論文的第二作者的署名就給張學通了。你也繼續努力,爭取讓寡聚核苷酸的合成穩定起來。”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穩定的寡聚核苷酸的供應,pcr也無從去做。


    這也是80年代中國落後於世界的表現,現在的中國,就和1世紀的中東國家差不多,科技工業嚴重偏科,寡聚核苷酸這樣的東西,買都買不到。從美國運過來也不現實,不需求的量大,連綿不斷的運輸本身就容易讓原料產生不可預料的變化。


    現在的楊銳,倒是有懷念讀研時候的方便了,那時候,隻要有錢,一個電話打過去,各種材料都有無數的生物公司搶著送,其中一家不定就是本校老師開的……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神級學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誌鳥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誌鳥村並收藏重生之神級學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