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這是您個人對哥倫比亞大學捐贈100萬美元的文件,需要簽字。”


    艾莉森沒得到回應繼續補充道:“關於賬目問題,我已經和溫先生對接過了……”


    “哦,好……你說我要不要加個buff?”李知易站在窗邊望著樓下姿態優雅坐上媒體禮賓車離去的霍姆斯說道。


    “哈?”


    “去和學校那邊重新溝通,我需要一個公開的捐贈儀式,或者演講、校園新聞報道之類作用於宣傳的附加條件。”李知易心中做好決定。


    艾莉森一時間有些跟不上他的思路:“可是我們已經談好了……而且您的捐贈金額……”


    “所以我說重新談,接下來不以我個人名義捐贈,而是217基金管理有限公司GP李知易捐贈母校100萬美元,217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捐贈哥倫比亞大學100萬美元。”


    李知易擺手打斷,頓了頓解釋道:“兩筆捐贈,哥大獲得200萬美元無償捐贈。我們借機宣傳,獲得名聲。”


    “好的,那我們需要什麽規格的捐贈儀式呢?”經過一段時間的曆練,艾莉森完全向助理角色靠攏,老板做好決定後,絕不多話,指哪打哪。


    李知易想了想道:“你先去談,通知裴琳、哈桑、明天早上開晨會。”


    艾莉森應聲告退,去為想一出是一出的老板擦屁股,在這種老板手下做事,少活十年……


    不過李知易對此也沒什麽好辦法,誰讓他剛想通這茬呢。


    原本給哥大捐款的目的僅僅是回報之前母校對他的支持,維係老師、教授們的“友誼”。可當霍姆斯闖進視野,以及莫名其妙成為校園風雲人物,接受兄弟會成員投資……


    <a href="https://m.biquge.name" id="wzsy">biquge.name</a>


    幾件毫不相幹零散事情忽然神奇的連接起來。


    讓他想到了鄧洛普那套“貨幣理論”。


    誠然,霍姆斯是個騙子,可在她吹炸那個價值數十億美金的巨大泡沫爆炸之前,始終是美國夢的最佳榜樣之一。


    追求夢想、高科技創業女王,便是她擁有的虛擬貨幣。媒體報道她可以博得民眾眼球,希拉洛斯的投資人為全人類福祉添磚加瓦。


    無數圍繞在其周圍的利益團體,互有所求,置換著或摸得著,或看不見的好處。


    在這個過程中,雙方交易好處的載體,或者說渠道便是“名氣”。


    李知易頗受啟發,他同樣能達到如此效果,借機拿到好處。


    給學校捐款屬於什麽性質的行為?


    亞裔留學生憑借母校支持在美創業,創業成功知恩圖報回饋母校,這很符合美國夢思想,妥妥的主流價值觀。


    學校也不僅僅隻有200萬美元的好處。


    看,那個華爾街最年輕的基金掌門人是我們學校培養出來的哦,想讓你的孩子像他一樣優秀嗎,來哥大讀書吧。


    所以李知易需要給自己身上加一點名聲BUFF。


    這樣做會把自己推上一個相對顯眼的境地,但正如花南明所說,傳言沒法強壓。


    除非願意放棄一級市場,隻在二級市場賺錢,要不然無法永遠隱富,以他狂飆突進的發展速度早晚有一天會被大眾關注。


    再者他一直試圖將所有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事實證明效果並不理想,即便最初和高朋網談判時準備好了挖掘梅森的B計劃,卻依然被愛彼迎哥仨擱著八百公裏外捅背後一刀。


    逼的他氣急敗壞使出天魔解體大法。


    終歸要應對掌控之外的麻煩,因此倒不如主動出擊順勢而為,盡量利用每個細節讓自己強壯點。


    人怕出名豬怕壯不假,倘若跑的夠快,殺豬刀就永遠追不上他……


    他費盡心思和眾多利益團體勾勾搭搭,為的不就是自我保護。217是大家夥的,誰要是想宰了217吃肉喝血,大家夥樂意,他絕不攔著。


    而且他也沒打算像霍姆斯那般極端,自行瘋狂炒作,順勢而為就好。


    要是玩脫了,大不了畢業就他媽收拾細軟跑路回國,正好等他畢業時,恰好國內開始互聯網二次創業浪潮。


    MTD三家在向他招手。


    …………


    打定主意後李知易當晚整理思路,翌日剛上班就拉著裴琳和哈桑倆人開小會。


    “對衝基金牌照預計將在六月初拿到,也就是說要在那之後才能開始證券基金銷售,相關的對衝基金團隊人員招聘現在已經略有眉目……”裴琳詳細匯報起她負責的工作。


    對衝基金是二級市場中界定非常模糊的一種機構類型,債券、股票、並購、fof,都可以叫做對衝基金。


    二級市場方麵,李知易以後準備以量化交易為基礎大方向做多美國市場,一些大的事件行情,比如15年外匯,眼下的歐債,由他親自主導。


    所以便給217申請了全套的對衝基金許可。


    “我們計劃先搞定217對衝基金的經理人選:凱茜·伍德,她掌管著一家50億美金的對衝基金,過去三年的收益曲線不是那麽美妙,投資人想炒她的魷魚。但從她掌管基金至今,收益率並不差,這是位人才。如果有興趣,可以把她挖過來。”裴琳最後說道。


    李知易插著手回道:“聽起來不錯,還有其他人選嗎?”


    風投和對衝基金組建團隊不是一回事,風投獲取人才時,人家要考慮團隊發展前景,平台優越性,簡單總結就是廟小容不下大佛。


    對衝基金則不用太在意這些方麵,隻要錢給到位,玻璃全幹碎。因為收益率曲線證明一切,隻要收益率夠高,自有發展前景。


    錢能解決的事對李知易來說都不是事。


    “其他人選還在接觸中,優秀的基金經理是稀缺資源。”裴琳開個了小玩笑。


    李知易點點頭,轉頭看向哈桑:“所以接下來217將分為風投、對衝基金兩部分獨立運營,這其中涉及部門拆分的問題你和裴琳配合好。”


    “沒問題……其實中後台的工作都是由裴琳負責的。”哈桑不知出於什麽心理,莫名其妙說了一句。


    李知易滿腦子都在想“出名”的事,沒聽進心裏:“那先這樣,今天叫你倆來開會是由另外一件事。”


    “217要給哥大捐100萬美元,有沒有問題?”


    “沒什麽問題,這有利於後續的基金銷售。”裴琳想了想回道。


    哈桑話不多,擺出幅俺也一樣的表情點頭讚同。


    李知易不僅僅是217的GP,同樣是最大獨立投資者,所以不管是組建對衝基金業務,還是捐款,均可一言而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爾街縱情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第二十二年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第二十二年夏並收藏華爾街縱情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