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凹莊
世子纏寵,愛妃別跑! 作者:童話裏都是騙人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掌櫃著實有些無語,可綠芙話已說到這個份上,他卻也不好再說什麽了,接下來綠芙又掏了銀兩出來,讓他去附近的酒樓訂五桌席麵回來,趙掌櫃見綠芙出手大方闊契,越發堅定這婢女身後的主子定是身份不凡,尊貴無比的名門閨秀,望族小姐,當即更不敢有絲毫的稍加怠慢。
屋內待綠芙端了熱水進來,侍候宜兒梳洗了一番後,外叫的席麵已到了,擺了四桌在客棧的大堂裏,送了一桌進院子,大家皆用了飯之後,封琅進了院子,這才向宜兒回了他這幾日打聽來關於那八百畝食邑的事情。
事情和宜兒預想的差不多,隻是明顯比宜兒預想的更嚴重複雜了一點。
那租種八百畝食邑的佃戶耕農有許多人家的確是欠了租糧未交,不過蔡公公說的是,因當年天災減免了租賦之後,佃戶們以那年為標準,隔年甚至以後都拒不交糧!而封琅打聽回來的消息卻是,啟明一年的天災,皇上免了租賦,可蔡公公卻讓佃戶們打了欠條,並以四分的利息發放救濟口糧,這般一來,佃戶們不僅沒享受到朝廷減免的稅賦,反而欠下蔡公公這利翻利的無底洞。
封琅說下這些的時候,胸口尤自有些憤恨不平,又道:“這還不算,本朝自高祖爺起,對耕地就奉行十二賦一的田稅,後來昭明二十五年,先帝爺為輕稅賦,特地將田稅改為十五賦一,沿襲至今。可小姐可知道,自這姓蔡的閹官做了八百畝皇莊的莊頭之後,其收取的租賦卻是八賦一,差點足足比田稅的十五賦一多了對半了!再加上名目繁多的這稅那賦的,實際佃戶能留下的糧食怕是連三層都不到了!啟明一年的大災過後,這幾年雖算不得災年,可也並不是大豐之年,而稅賦收取又是統一按畝產三石八鬥四升的標準來征收,隔在往年這些佃戶就是省吃儉用,節衣縮食,也隻能堪堪交得起這些捐役雜稅,如今因著大災,農田裏顆粒無收,這些佃戶不僅欠了姓蔡的一年的租糧,還賒下了這利滾利的救濟口糧,試想一下,這沉重的負債,叫他們如何還得起?”
宜兒麵上微微變了變色,道:“這八百畝田地原是皇莊,蔡田收上來的便是皇糧,就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這蔡田當真如此膽大妄為,竟敢公然的欺下瞞上,中飽私囊?”
封琅冷笑道:“小姐,除開這些,姓蔡的還暗中勾結地方上的土紳豪強,巧列名目,列下了各式各樣,形形色色的苛捐雜稅,比如,由地方土紳控製了水渠,要想引水灌溉農田就得給銀子,還美其名曰,稱為引水錢,佃農們辛辛苦苦,挑了夜香施肥,那些土紳又以奇臭難聞,贓物空氣為由強征補償款……這樁樁件件,皆是匪夷所思,聞所未聞,也虧了這幫天殺的能想得出來!”
宜兒想了想,道:“這蔡田是內務府出來的,想來這地方官吏就是知道也不敢插手去管,隻是這瞿州府的縣太爺就是不敢理會蔡田,可那些土紳豪強,他也全然不加約束麽?”“哪裏約束得了?這些人背靠著蔡田這顆大樹,哪裏會將柳縣令放在眼裏?照小的來看,那柳縣令到是有心想要整治整治,隻是勢單力薄,有心無力而已!”
宜兒看向封琅,道:“我聽說你跟那柳縣令還有些交情,這個人如何,可能當得大用?”
封琅道:“小的與這柳縣令,說起來還是上回褚公明那事才算是正式結交的,這人為官多年,頗懂得一些圓滑變通的本事,不過小的看他,其心到還端正,也很想有一番作為,隻是一直以來,苦於投效無門罷了。”
宜兒道:“這便好,為這八百畝食邑的事,這水怕是不攪渾都不行了,且看到時候這柳縣令會作何反應吧。若他當真處置得當,就是看封大哥的麵上,我也不介意順手提攜他一番。對了,蔡田這個人,既是出自內務府,我想他怕在宮內是有靠山依仗的,你可查出來了,他有何出身來曆?”
封琅麵上閃過一絲凝重,道:“這人的確有靠山,而且點子還不是簡單的硬,他是司禮監秉筆太監劉道庵的徒弟!”
宜兒是早知這人背後靠山怕是不簡單,不過當封琅說出劉道庵的名字的時候,她還是愣了一愣,長舒了一口氣,道:“原來是這樣,難怪這人敢如此膽大妄為!”
封琅道:“小的雖是一介武夫,但也聽過劉道庵的名字,小姐,此事可是不好處理?”
宜兒道:“也無妨,劉道庵這人,我隻是見過兩回,並不知他的習性如何,不過這八百畝皇莊以及蔡田的這檔子事,隻怕皇上那裏也是早已得悉,而皇上特意將這八百畝皇莊賞了我作食邑,其意圖就再明顯不過了。”
“小姐是說……”
“皇上想解決此事,又想保住劉道庵,所以才將這檔子事悉數撂在了我的身上。否則,刑部,大理寺,內務府,皇上隨便交給誰去處理就是了,又何必要借我一個弱女子之手來解決呢?”
封琅點頭道:“小姐此言,甚有道理。”
宜兒笑道:“你也不用給我戴高帽子。我們既猜出了皇上的用意,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多了。封大哥,你帶來的這二十幾號人,浩浩蕩蕩的,也太誇張了一點,留下幾個知根底的,身手好的就行了,其餘的,打發回去吧。”
封琅撓了撓頭,道:“小的也是想,小姐如今是郡主了,這郡主出行,該有的儀仗總是免不了的,到沒想到小姐此番過來,是微服低調出行的。”
宜兒道:“明日一早,勞煩封大哥隨我一起,往我這食邑封地去走一遭瞧瞧。”
封琅自是點頭應了下來。
一夕無話,第二日一早,宜兒起了個早,院子裏馬車物事卻早已準備妥當,宜兒不想太過招搖,遂隻領了四個丫頭,門板封琅除外,就僅從封琅留下的八人當中選了四人充當護衛,其餘人都留在了客棧之中。
從院子裏出來的時候,趙掌櫃遠遠見了,慌忙上前行了禮,道:“小姐這是要出門?”
宜兒戴了帷帽,遮了大半麵容,此時便停了下來,笑著道:“出門去辦點事。這院子裏我留了人,他們中午的吃喝,就煩請掌櫃的代為照看一番了。”
趙掌櫃連連躬身應道:“小姐身邊的姑娘早過來交代過了,這些都是小人份內事,份內事。”
宜兒微微頷首,領了人過去了,趙掌櫃望著一幹人出了院子,上了馬車而去,麵上微微泛了紅,心裏想著這小姐竟如此平易近人,聲音又如此好聽,如同那九天之上的仙女一般,同自個說話還這般的隨和親近,這般一想,就更有種受寵若驚的興奮感。
宜兒這八百畝食邑位於瞿州府東南外的凹莊一帶。說起這凹莊,大體上分了上凹村和下凹村兩個村落,上凹村有一最大的土紳地主,姓彭,這彭家在瞿州很有點聲望,是瞿州排得上號的望族豪紳,這一代彭家的家主叫彭連金,四十幾歲,數年前捐了個功名,明明大字識不得幾個,偏偏喜歡附庸風雅,喜歡別人稱他為先生,彭先生的名號便由此而來!上凹村有一半以上的田地都是彭家的,農戶約有五十多戶,其中有近三十戶靠租種彭家的地為生。
宜兒的食邑,之前的皇莊都在下凹村。八百畝食邑,一望無垠,整個下凹村,總計一百零三戶人家,全部是租種這八百畝田地的佃農,論大小麵積,下凹村大過上凹村一倍還不止。上下凹村,隻是凹莊這一帶的慣稱,並不是官府承認的行政劃分,實際上,整個凹莊隻能算是一個裏村,僅有一個裏正而已。往年凹莊的裏正都是由彭家擔著的,從去年開始,民心激憤之下,迫於壓力,縣衙由著凹莊的農戶自行選出了一個新的裏正,這新裏正姓高,叫高三石,也是下凹村的佃戶。
當宜兒一行人到了凹莊的時候,也是巧了,恰好就遇到了高三石家正在辦喜事,宜兒來了興致,就讓綠芙下了馬車,過去問詢一番。
村頭忽然來了馬車,這在凹莊小凹村可是新鮮事,那些個佃農們都知道,整個下凹村就隻有蔡田有一輛馬車,而且看這馬車的陳色裝飾,比蔡田那一輛卻是豪華大氣多了。上凹村彭家到能找得出這種檔次的馬車,隻是彭家的馬車,是從來也沒到下凹村來過。
所以馬車剛進了下凹村,在高三石家外停下來的時候,早有位婦人牽了個三四歲的小姑娘迎了上來。
綠芙下了馬車,就見那婦人年紀不大,約莫著也不過就二十幾歲的光景,穿了件淡青色的布裙,頭發胡亂的挽了個髻,透著一股子幹練,有些奇怪的朝馬車這邊看了過來。
綠芙上前幾步,輕輕福了身道:“這位娘子請了,我們岔了路,誤到了此處,我家小姐有些乏了,想找個地歇息一下,討杯水喝,不知貴府上可能行這個方便?”頓了頓,又道,“自然了,我們有所叨擾,也自會有所表示,不會白討了娘子的水的。”
屋內待綠芙端了熱水進來,侍候宜兒梳洗了一番後,外叫的席麵已到了,擺了四桌在客棧的大堂裏,送了一桌進院子,大家皆用了飯之後,封琅進了院子,這才向宜兒回了他這幾日打聽來關於那八百畝食邑的事情。
事情和宜兒預想的差不多,隻是明顯比宜兒預想的更嚴重複雜了一點。
那租種八百畝食邑的佃戶耕農有許多人家的確是欠了租糧未交,不過蔡公公說的是,因當年天災減免了租賦之後,佃戶們以那年為標準,隔年甚至以後都拒不交糧!而封琅打聽回來的消息卻是,啟明一年的天災,皇上免了租賦,可蔡公公卻讓佃戶們打了欠條,並以四分的利息發放救濟口糧,這般一來,佃戶們不僅沒享受到朝廷減免的稅賦,反而欠下蔡公公這利翻利的無底洞。
封琅說下這些的時候,胸口尤自有些憤恨不平,又道:“這還不算,本朝自高祖爺起,對耕地就奉行十二賦一的田稅,後來昭明二十五年,先帝爺為輕稅賦,特地將田稅改為十五賦一,沿襲至今。可小姐可知道,自這姓蔡的閹官做了八百畝皇莊的莊頭之後,其收取的租賦卻是八賦一,差點足足比田稅的十五賦一多了對半了!再加上名目繁多的這稅那賦的,實際佃戶能留下的糧食怕是連三層都不到了!啟明一年的大災過後,這幾年雖算不得災年,可也並不是大豐之年,而稅賦收取又是統一按畝產三石八鬥四升的標準來征收,隔在往年這些佃戶就是省吃儉用,節衣縮食,也隻能堪堪交得起這些捐役雜稅,如今因著大災,農田裏顆粒無收,這些佃戶不僅欠了姓蔡的一年的租糧,還賒下了這利滾利的救濟口糧,試想一下,這沉重的負債,叫他們如何還得起?”
宜兒麵上微微變了變色,道:“這八百畝田地原是皇莊,蔡田收上來的便是皇糧,就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這蔡田當真如此膽大妄為,竟敢公然的欺下瞞上,中飽私囊?”
封琅冷笑道:“小姐,除開這些,姓蔡的還暗中勾結地方上的土紳豪強,巧列名目,列下了各式各樣,形形色色的苛捐雜稅,比如,由地方土紳控製了水渠,要想引水灌溉農田就得給銀子,還美其名曰,稱為引水錢,佃農們辛辛苦苦,挑了夜香施肥,那些土紳又以奇臭難聞,贓物空氣為由強征補償款……這樁樁件件,皆是匪夷所思,聞所未聞,也虧了這幫天殺的能想得出來!”
宜兒想了想,道:“這蔡田是內務府出來的,想來這地方官吏就是知道也不敢插手去管,隻是這瞿州府的縣太爺就是不敢理會蔡田,可那些土紳豪強,他也全然不加約束麽?”“哪裏約束得了?這些人背靠著蔡田這顆大樹,哪裏會將柳縣令放在眼裏?照小的來看,那柳縣令到是有心想要整治整治,隻是勢單力薄,有心無力而已!”
宜兒看向封琅,道:“我聽說你跟那柳縣令還有些交情,這個人如何,可能當得大用?”
封琅道:“小的與這柳縣令,說起來還是上回褚公明那事才算是正式結交的,這人為官多年,頗懂得一些圓滑變通的本事,不過小的看他,其心到還端正,也很想有一番作為,隻是一直以來,苦於投效無門罷了。”
宜兒道:“這便好,為這八百畝食邑的事,這水怕是不攪渾都不行了,且看到時候這柳縣令會作何反應吧。若他當真處置得當,就是看封大哥的麵上,我也不介意順手提攜他一番。對了,蔡田這個人,既是出自內務府,我想他怕在宮內是有靠山依仗的,你可查出來了,他有何出身來曆?”
封琅麵上閃過一絲凝重,道:“這人的確有靠山,而且點子還不是簡單的硬,他是司禮監秉筆太監劉道庵的徒弟!”
宜兒是早知這人背後靠山怕是不簡單,不過當封琅說出劉道庵的名字的時候,她還是愣了一愣,長舒了一口氣,道:“原來是這樣,難怪這人敢如此膽大妄為!”
封琅道:“小的雖是一介武夫,但也聽過劉道庵的名字,小姐,此事可是不好處理?”
宜兒道:“也無妨,劉道庵這人,我隻是見過兩回,並不知他的習性如何,不過這八百畝皇莊以及蔡田的這檔子事,隻怕皇上那裏也是早已得悉,而皇上特意將這八百畝皇莊賞了我作食邑,其意圖就再明顯不過了。”
“小姐是說……”
“皇上想解決此事,又想保住劉道庵,所以才將這檔子事悉數撂在了我的身上。否則,刑部,大理寺,內務府,皇上隨便交給誰去處理就是了,又何必要借我一個弱女子之手來解決呢?”
封琅點頭道:“小姐此言,甚有道理。”
宜兒笑道:“你也不用給我戴高帽子。我們既猜出了皇上的用意,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多了。封大哥,你帶來的這二十幾號人,浩浩蕩蕩的,也太誇張了一點,留下幾個知根底的,身手好的就行了,其餘的,打發回去吧。”
封琅撓了撓頭,道:“小的也是想,小姐如今是郡主了,這郡主出行,該有的儀仗總是免不了的,到沒想到小姐此番過來,是微服低調出行的。”
宜兒道:“明日一早,勞煩封大哥隨我一起,往我這食邑封地去走一遭瞧瞧。”
封琅自是點頭應了下來。
一夕無話,第二日一早,宜兒起了個早,院子裏馬車物事卻早已準備妥當,宜兒不想太過招搖,遂隻領了四個丫頭,門板封琅除外,就僅從封琅留下的八人當中選了四人充當護衛,其餘人都留在了客棧之中。
從院子裏出來的時候,趙掌櫃遠遠見了,慌忙上前行了禮,道:“小姐這是要出門?”
宜兒戴了帷帽,遮了大半麵容,此時便停了下來,笑著道:“出門去辦點事。這院子裏我留了人,他們中午的吃喝,就煩請掌櫃的代為照看一番了。”
趙掌櫃連連躬身應道:“小姐身邊的姑娘早過來交代過了,這些都是小人份內事,份內事。”
宜兒微微頷首,領了人過去了,趙掌櫃望著一幹人出了院子,上了馬車而去,麵上微微泛了紅,心裏想著這小姐竟如此平易近人,聲音又如此好聽,如同那九天之上的仙女一般,同自個說話還這般的隨和親近,這般一想,就更有種受寵若驚的興奮感。
宜兒這八百畝食邑位於瞿州府東南外的凹莊一帶。說起這凹莊,大體上分了上凹村和下凹村兩個村落,上凹村有一最大的土紳地主,姓彭,這彭家在瞿州很有點聲望,是瞿州排得上號的望族豪紳,這一代彭家的家主叫彭連金,四十幾歲,數年前捐了個功名,明明大字識不得幾個,偏偏喜歡附庸風雅,喜歡別人稱他為先生,彭先生的名號便由此而來!上凹村有一半以上的田地都是彭家的,農戶約有五十多戶,其中有近三十戶靠租種彭家的地為生。
宜兒的食邑,之前的皇莊都在下凹村。八百畝食邑,一望無垠,整個下凹村,總計一百零三戶人家,全部是租種這八百畝田地的佃農,論大小麵積,下凹村大過上凹村一倍還不止。上下凹村,隻是凹莊這一帶的慣稱,並不是官府承認的行政劃分,實際上,整個凹莊隻能算是一個裏村,僅有一個裏正而已。往年凹莊的裏正都是由彭家擔著的,從去年開始,民心激憤之下,迫於壓力,縣衙由著凹莊的農戶自行選出了一個新的裏正,這新裏正姓高,叫高三石,也是下凹村的佃戶。
當宜兒一行人到了凹莊的時候,也是巧了,恰好就遇到了高三石家正在辦喜事,宜兒來了興致,就讓綠芙下了馬車,過去問詢一番。
村頭忽然來了馬車,這在凹莊小凹村可是新鮮事,那些個佃農們都知道,整個下凹村就隻有蔡田有一輛馬車,而且看這馬車的陳色裝飾,比蔡田那一輛卻是豪華大氣多了。上凹村彭家到能找得出這種檔次的馬車,隻是彭家的馬車,是從來也沒到下凹村來過。
所以馬車剛進了下凹村,在高三石家外停下來的時候,早有位婦人牽了個三四歲的小姑娘迎了上來。
綠芙下了馬車,就見那婦人年紀不大,約莫著也不過就二十幾歲的光景,穿了件淡青色的布裙,頭發胡亂的挽了個髻,透著一股子幹練,有些奇怪的朝馬車這邊看了過來。
綠芙上前幾步,輕輕福了身道:“這位娘子請了,我們岔了路,誤到了此處,我家小姐有些乏了,想找個地歇息一下,討杯水喝,不知貴府上可能行這個方便?”頓了頓,又道,“自然了,我們有所叨擾,也自會有所表示,不會白討了娘子的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