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兒收回戲謔的目光,不由得為張謙心酸。若是沒有她,張謙也是這樣的遭遇,遇到這樣的姚氏,不知他會不會傷心。
張謙伸出手臂,摟了摟冬兒的肩,笑道:“你那是什麽眼神?難道六爺我落魄到需要女人可憐的地步了?”
“好好走路,小心讓你家六奶奶看到,會和你唱對台戲,為難你。”冬兒把他的手扒拉下來。
冬兒低眉順眼、態度恭順的跟在張謙身後,邁步進到花廳,才發現她白白浪費了表情,人家六奶奶還沒來。
這次輪到張謙對著冬兒挑眉,還是他了解姚氏,冬兒對姚氏的了解差了很多。
冬兒和廉伯、黃嬤嬤見過之後,依然低眉順眼的站在一旁。還是保持一會兒低調姿態好了,等到姚氏來了再做姿態,她怕時間太短,進入不了狀態。姚氏終究是張謙的正妻,若是惹得姚氏刁難她,再讓張謙出麵維護,引起不必要的衝突,那才得不償失。
張謙為了不刺激姚氏,也沒讓冬兒坐。
花廳伺候的丫頭送上茶水,張謙慢慢的啜茶,和廉伯、黃嬤嬤有一句每一句的閑話。大約過了一刻鍾,姚氏才在兩個丫頭和徐嬤嬤的陪伴下,姍姍來遲。
姚氏沒對自己遲到表示絲毫歉意,隻冷冷瞥了冬兒一眼,就雍容莊重的緩步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她把衣袖收斂平整,才緩緩問道:“六爺把妾身找來,有什麽話要說?”
張謙一直沉默的看著她走進來,這還是他第一次看見姚氏對他擺出這樣的姿態。他麵上雖然不動聲色,心裏卻要爆笑。這就是冬兒說的足夠矜持卻不含蓄吧?
既然姚氏已經對他沒有耐性,他也就直接說話了,“廉伯,黃嬤嬤。事關府裏今後的安排,還有很多事情仰仗你們出力,你們坐下聽吧。”
廉伯連忙謙讓,“六爺隻管說,我們站著聽就好。”黃嬤嬤也連聲附和。
張謙衝著他們擺擺手,“不要因為這些虛禮耽誤時間,剛才你們已經站了足夠長的時間,二位年紀也不輕了,事急從權,坐吧。”回頭對冬兒說道,“你也坐,不然廉伯和黃嬤嬤也坐不安穩。”
冬兒溫順的答應一聲,順著張謙的手勢方向,坐在張謙下手的第一張椅子上。心裏卻恨恨不已,尼瑪,姐的年紀又不大,隻想低調一點,不招人恨一點,不行嗎?
姚氏冷著臉,看冬兒坐下,才涼涼的說道:“廉主事和黃嬤嬤坐吧,好不容易家裏有個得寵的妾室,你們也能跟著沾光。這是你們命好。”
廉伯目光在姚氏臉上停了片刻,謝過張謙,在下首的位置坐下。
黃嬤嬤依然沒坐,隻是挪了個位置,站在眾人視線可及之處。
張謙也不勉強,開口說道:“這些日子發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這次朝廷抄沒的徹底,咱家已經沒有多餘家產。這幾年,咱們府上的買賣雖然做的好,可是經曆也很坎坷,我在牢裏這些日子認真想了想,京城是天子腳下,想要安穩的做生意卻著實不易。我找你們來,就是告訴你們我的決定。”張謙環視了一圈眾人,繼續說道,“我對京城的生活厭倦了。而且咱們府上已經沒有積蓄,我打算把這個院子賣了,闔家遷回湖州。”
姚氏聽張謙公布他的打算,本就聽得認真,這時候,聽張謙說要舉家遷回湖州,失聲問道:“什麽?舉家回湖州?”
張謙轉向姚氏,平靜的回答她:“是。”
姚氏厲聲質問:“為什麽?!我們在京城好好的,為什麽要回湖州?你要知道,承誌和懷誌兩個,往後要參加科考的。京城的大儒總是比別處多一些,他兩個留在京城,做官的機會更多一些。”
張謙笑了一下,自嘲道:“可是,京城已經沒有我的買賣,所以,我也沒有那麽多銀錢,支撐一個府的開支。”
姚氏微微揚著下巴,瞪視張謙好一會兒,才倨傲的說道:“六爺若是肯跟著妾身,聽妾身安排,安安穩穩的過日子,咱們就可以留在京城。家裏的開銷,由妾身供應就好。在京城的花費雖然多一些,可不管怎麽說,京城還有我的娘家,隻要咱們誠心依靠我父親,承誌、懷誌就是我們將來的指望。”
張謙反問:“娘子的意思是,讓我依附娘子過活,往後都聽娘子的安排?”
姚氏雍容閑適的坐在那裏,很從容的看著張謙,卻沒有答話。但是,她那堅定的眼神已經告訴張謙她的回答。
張謙笑了,“娘子真的太不了解我。我既然能娶妻生子,就有能力養活。斷不會因為生計,讓我的妻子和我的家人在人家屋簷下討生活。”
姚氏皺眉,冷聲問道:“既然六爺說,能養活我們,為什麽要離開京城?妾身生長在京城,不習慣湖州的日子,我是不會去湖州的。”
張謙挪開目光,淡淡的說道:“如果我沒聽錯,娘子的意思,不止不習慣湖州的日子,隻要是離開京城,別的地方的日子,娘子都不會習慣。”
姚氏說道:“是。當年,六爺去府州的時候,說是幫在任知府坐穩了就走,所以,妾身陪著六爺走了一遭。可是,六爺對不起妾身,六爺在那裏呆了將近四年,直到楊冬兒的事情定下來,六爺才啟程回來。”
張謙沉默著,沒有辯解。事實就像姚氏說的那樣,冬兒的事情沒落到實處,他的確不敢貿然離開。誰知道他離開之後,廉伯是不是能把冬兒搞定。若是因為他的離開,冬兒嫁給別人,他不知道他往後的日子還有什麽意思。所以,他輔助的知府離任之後,他有對呆了半年才走。
姚氏繼續沉聲說道:“雖然在府州的時間長了點,起碼還有回來的指望,妾身硬陪著六爺在那窮鄉僻壤熬了四年。這次不一樣,這次六爺會帶著您心愛的楊姨娘一同起身,妾身往後一定會受盡冷遇。而且,照著六爺的說法,隻怕妾身再不能回來。妾身斷不敢把我和我三個孩子的將來丟在異鄉。”
張謙伸出手臂,摟了摟冬兒的肩,笑道:“你那是什麽眼神?難道六爺我落魄到需要女人可憐的地步了?”
“好好走路,小心讓你家六奶奶看到,會和你唱對台戲,為難你。”冬兒把他的手扒拉下來。
冬兒低眉順眼、態度恭順的跟在張謙身後,邁步進到花廳,才發現她白白浪費了表情,人家六奶奶還沒來。
這次輪到張謙對著冬兒挑眉,還是他了解姚氏,冬兒對姚氏的了解差了很多。
冬兒和廉伯、黃嬤嬤見過之後,依然低眉順眼的站在一旁。還是保持一會兒低調姿態好了,等到姚氏來了再做姿態,她怕時間太短,進入不了狀態。姚氏終究是張謙的正妻,若是惹得姚氏刁難她,再讓張謙出麵維護,引起不必要的衝突,那才得不償失。
張謙為了不刺激姚氏,也沒讓冬兒坐。
花廳伺候的丫頭送上茶水,張謙慢慢的啜茶,和廉伯、黃嬤嬤有一句每一句的閑話。大約過了一刻鍾,姚氏才在兩個丫頭和徐嬤嬤的陪伴下,姍姍來遲。
姚氏沒對自己遲到表示絲毫歉意,隻冷冷瞥了冬兒一眼,就雍容莊重的緩步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她把衣袖收斂平整,才緩緩問道:“六爺把妾身找來,有什麽話要說?”
張謙一直沉默的看著她走進來,這還是他第一次看見姚氏對他擺出這樣的姿態。他麵上雖然不動聲色,心裏卻要爆笑。這就是冬兒說的足夠矜持卻不含蓄吧?
既然姚氏已經對他沒有耐性,他也就直接說話了,“廉伯,黃嬤嬤。事關府裏今後的安排,還有很多事情仰仗你們出力,你們坐下聽吧。”
廉伯連忙謙讓,“六爺隻管說,我們站著聽就好。”黃嬤嬤也連聲附和。
張謙衝著他們擺擺手,“不要因為這些虛禮耽誤時間,剛才你們已經站了足夠長的時間,二位年紀也不輕了,事急從權,坐吧。”回頭對冬兒說道,“你也坐,不然廉伯和黃嬤嬤也坐不安穩。”
冬兒溫順的答應一聲,順著張謙的手勢方向,坐在張謙下手的第一張椅子上。心裏卻恨恨不已,尼瑪,姐的年紀又不大,隻想低調一點,不招人恨一點,不行嗎?
姚氏冷著臉,看冬兒坐下,才涼涼的說道:“廉主事和黃嬤嬤坐吧,好不容易家裏有個得寵的妾室,你們也能跟著沾光。這是你們命好。”
廉伯目光在姚氏臉上停了片刻,謝過張謙,在下首的位置坐下。
黃嬤嬤依然沒坐,隻是挪了個位置,站在眾人視線可及之處。
張謙也不勉強,開口說道:“這些日子發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這次朝廷抄沒的徹底,咱家已經沒有多餘家產。這幾年,咱們府上的買賣雖然做的好,可是經曆也很坎坷,我在牢裏這些日子認真想了想,京城是天子腳下,想要安穩的做生意卻著實不易。我找你們來,就是告訴你們我的決定。”張謙環視了一圈眾人,繼續說道,“我對京城的生活厭倦了。而且咱們府上已經沒有積蓄,我打算把這個院子賣了,闔家遷回湖州。”
姚氏聽張謙公布他的打算,本就聽得認真,這時候,聽張謙說要舉家遷回湖州,失聲問道:“什麽?舉家回湖州?”
張謙轉向姚氏,平靜的回答她:“是。”
姚氏厲聲質問:“為什麽?!我們在京城好好的,為什麽要回湖州?你要知道,承誌和懷誌兩個,往後要參加科考的。京城的大儒總是比別處多一些,他兩個留在京城,做官的機會更多一些。”
張謙笑了一下,自嘲道:“可是,京城已經沒有我的買賣,所以,我也沒有那麽多銀錢,支撐一個府的開支。”
姚氏微微揚著下巴,瞪視張謙好一會兒,才倨傲的說道:“六爺若是肯跟著妾身,聽妾身安排,安安穩穩的過日子,咱們就可以留在京城。家裏的開銷,由妾身供應就好。在京城的花費雖然多一些,可不管怎麽說,京城還有我的娘家,隻要咱們誠心依靠我父親,承誌、懷誌就是我們將來的指望。”
張謙反問:“娘子的意思是,讓我依附娘子過活,往後都聽娘子的安排?”
姚氏雍容閑適的坐在那裏,很從容的看著張謙,卻沒有答話。但是,她那堅定的眼神已經告訴張謙她的回答。
張謙笑了,“娘子真的太不了解我。我既然能娶妻生子,就有能力養活。斷不會因為生計,讓我的妻子和我的家人在人家屋簷下討生活。”
姚氏皺眉,冷聲問道:“既然六爺說,能養活我們,為什麽要離開京城?妾身生長在京城,不習慣湖州的日子,我是不會去湖州的。”
張謙挪開目光,淡淡的說道:“如果我沒聽錯,娘子的意思,不止不習慣湖州的日子,隻要是離開京城,別的地方的日子,娘子都不會習慣。”
姚氏說道:“是。當年,六爺去府州的時候,說是幫在任知府坐穩了就走,所以,妾身陪著六爺走了一遭。可是,六爺對不起妾身,六爺在那裏呆了將近四年,直到楊冬兒的事情定下來,六爺才啟程回來。”
張謙沉默著,沒有辯解。事實就像姚氏說的那樣,冬兒的事情沒落到實處,他的確不敢貿然離開。誰知道他離開之後,廉伯是不是能把冬兒搞定。若是因為他的離開,冬兒嫁給別人,他不知道他往後的日子還有什麽意思。所以,他輔助的知府離任之後,他有對呆了半年才走。
姚氏繼續沉聲說道:“雖然在府州的時間長了點,起碼還有回來的指望,妾身硬陪著六爺在那窮鄉僻壤熬了四年。這次不一樣,這次六爺會帶著您心愛的楊姨娘一同起身,妾身往後一定會受盡冷遇。而且,照著六爺的說法,隻怕妾身再不能回來。妾身斷不敢把我和我三個孩子的將來丟在異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