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庭沉默了好一會兒,終於還是歎了口氣,對冬兒說:“冬兒,你到了該說親的年紀了,別人家的女兒,或多或少總有人問的。可是你,到現在也沒一個人家問過。上次好不容易有羅家大嬸張羅著說了一家,還被你給氣走了。爹也是沒辦法,隻好讓你回來,讓大家都看看,咱家的冬兒是個懂事、能幹的好孩子。”
冬兒說:“可是,讓我回來麵對娘的惡意猜測,聽大哥的汙言穢語,我做不到心平氣和。”
鄭氏氣道:“我什麽時候惡意猜測你了?”
冬兒說:“首飾的事情,您是怎麽想的?您有沒有想著去打聽一下冬兒在染坊的為人?還有,大哥說話那樣難聽,您怎麽能默許?”
真的是沒一個省心的,楊秀庭心裏又一次歎息。他再一次打起精神,勸說冬兒:“他們終究是你的娘和大哥,不過是替你擔心太過,不會說話而已。怎麽也不會有害你的心,你別和他們計較就是了。”
鄭氏也就算了。至於大春,冬兒可不相信大春對自己沒有惡意。有羅木匠那個挑事精,加上大春自己的私心,他怎麽可能事事為自己著想、替自己擔心?
這些當家長的,其實並不想把事情說出個是非曲直,隻想稀裏糊塗的過所謂的和睦日子。所以永遠都是用和稀泥方式解決矛盾。要楊秀庭對大春做出明確的是非判定,顯然更不可能。
冬兒思慮再三,硬要回去染坊,似乎沒什麽有力、正當的理由。當下又有張家的事情橫亙在這裏,要是鬧得太不像話,於張府的麵子也不好看。
這樣的話,就隻能先回來了,反正也就是一、兩個多月的時間。過個一兩個月,羅木匠在怎麽不堪,也會找到活了,那時就清靜多了。而且,照著廉伯的話,張謙應該會想辦法,讓自己在淑寧女學過一段時間。
目前看來,事情已成定局,即使自己回到家,也不過短時間的不自在。
冬兒一咬牙:娘的,姑娘我忍了。
出乎楊秀庭的意料,沒費太大的口舌和心力,冬兒居然隻考慮了一會兒,就同意馬上辭工。
怕事情有反複,楊秀庭沒讓冬兒自己回去染坊收拾行李、雜物,而是自己帶著鄭氏去染坊。
楊秀庭找廉主事替冬兒辭工,由鄭氏出麵,收拾冬兒在洗染作坊的所有物品。
楊秀庭反複和廉伯致歉。解釋說:實在是冬兒麵臨說親事宜,不好繼續留在外麵。不然,也不會提早辭工,給廉主事找麻煩。
廉伯連說客氣,還讓賬房封了五十兩銀子。
銀子交給楊秀庭時,廉伯說:“小老兒見冬兒是個大姑娘了,沒什麽首飾,就想用年底的賞錢換件首飾給冬兒。沒想到,還被楊掌櫃退回來,讓小老兒好一陣的慚愧。冬兒在我染坊做工多年,且對染坊助益甚多,五十兩銀子實在算不得什麽,就算是給冬兒個首飾錢吧。望楊掌櫃不要推辭才好。”
一旁的胡管事也連連幫腔,倒把楊秀庭說的臉上通紅,隻好收下了。
等到有小廝傳話,鄭氏收拾好了冬兒的物事,已經等在作坊大門處,楊秀庭才和廉伯等人告辭出來。
小廝把楊秀庭送到作坊大門處,鄭氏已經等在那裏。
鄭氏身邊還有一個小丫頭,手裏提著一卷行李。
見到楊秀庭,鄭氏忙把手裏的包袱交給楊秀庭,去接小丫頭手裏的行李,道謝說:“多謝姐兒了,麻煩你提著行李等了這麽久。”
小丫頭笑著說:“大嬸快別這麽說。冬兒姐姐一向照顧我們,我不過幫個小忙,您太客氣了。”
人家雖然說的客氣,鄭氏還是千恩萬謝的和小丫頭道別。
楊秀庭兩人坐到雇來的馬車上,楊秀庭問道:“冬兒的東西都拾掇好了吧?不要落下什麽,還得再來。”
鄭氏說:“應該沒什麽了。連冬兒借給人的二百文銅錢,那個管事的媳婦也給墊出來了。”
說到這裏,鄭氏抱怨道:“冬兒這個丫頭,心就是不在家裏。她竟然在那個管事的媳婦那兒,存了四兩多銀子的私房錢。管事媳婦說他們染坊凡是平日做得好的工人,或者染坊有什麽喜事,都會有賞錢。你看看,這麽多年,她從沒說過染坊還有賞錢。得了賞錢不交家裏,這是信不過家裏,信不過我。卻能信得過外人,能把錢存在外人手裏。”
鄭氏的這番話,讓楊秀庭想起去年租鋪子,冬兒拿回來的錢,裏麵就有六、七輛銀子的賞錢。不由得心裏發酸,對鄭氏說:“冬兒攢這四兩銀子不容易,咱家現在也不缺這幾個錢,你回去還給她吧。”
鄭氏斷然拒絕:“哪有這個道理?連二黑的賞錢都是交家的。她一個女孩子,倒要把賞錢私藏了當私房錢?”
楊秀庭不願意在這個事情上和鄭氏吵吵,也就不再堅持,想著自己暗地裏補給冬兒就是了。
兩人回到家,鄭氏先把行李和包袱放在炕上,對正在補一件裏衣的冬兒說:“你的東西都取回來了,你看看,可還缺什麽?”
冬兒隻是稍稍掃了一眼,說:“不會少的。我們一個屋子住著的都是相處了幾年的人,沒有隨意亂拿東西的人。”
鄭氏又說:“有一個女子欠你錢,你怎麽也不提前告訴我一聲?我好去討要。”
冬兒回答:“我一時沒想起來。再說,她前幾天才借的,現在也沒錢還。”
鄭氏從懷裏掏出一個小布包,說:“染坊裏管事的王嫂子幫著那個女子還了。那王嫂子還說,你在她那兒存了四兩三錢的銀子……”鄭氏說到這裏,停頓了一下,才直盯著冬兒嚴肅的說:“王嫂子說那是你得的賞銀。王嫂子說你在染坊做的不錯,是不是這幾年一直有賞銀?你得了賞銀怎麽不拿家裏,反而存在別人處?”
冬兒沒吱聲,也不知道應該說什麽。難道說,存在別人處自己還有支配權,若是拿回家,這些銀子的支配權和話語權就隻能是母親你了?而正巧,咱們母女的價值觀截然相反?
冬兒說:“可是,讓我回來麵對娘的惡意猜測,聽大哥的汙言穢語,我做不到心平氣和。”
鄭氏氣道:“我什麽時候惡意猜測你了?”
冬兒說:“首飾的事情,您是怎麽想的?您有沒有想著去打聽一下冬兒在染坊的為人?還有,大哥說話那樣難聽,您怎麽能默許?”
真的是沒一個省心的,楊秀庭心裏又一次歎息。他再一次打起精神,勸說冬兒:“他們終究是你的娘和大哥,不過是替你擔心太過,不會說話而已。怎麽也不會有害你的心,你別和他們計較就是了。”
鄭氏也就算了。至於大春,冬兒可不相信大春對自己沒有惡意。有羅木匠那個挑事精,加上大春自己的私心,他怎麽可能事事為自己著想、替自己擔心?
這些當家長的,其實並不想把事情說出個是非曲直,隻想稀裏糊塗的過所謂的和睦日子。所以永遠都是用和稀泥方式解決矛盾。要楊秀庭對大春做出明確的是非判定,顯然更不可能。
冬兒思慮再三,硬要回去染坊,似乎沒什麽有力、正當的理由。當下又有張家的事情橫亙在這裏,要是鬧得太不像話,於張府的麵子也不好看。
這樣的話,就隻能先回來了,反正也就是一、兩個多月的時間。過個一兩個月,羅木匠在怎麽不堪,也會找到活了,那時就清靜多了。而且,照著廉伯的話,張謙應該會想辦法,讓自己在淑寧女學過一段時間。
目前看來,事情已成定局,即使自己回到家,也不過短時間的不自在。
冬兒一咬牙:娘的,姑娘我忍了。
出乎楊秀庭的意料,沒費太大的口舌和心力,冬兒居然隻考慮了一會兒,就同意馬上辭工。
怕事情有反複,楊秀庭沒讓冬兒自己回去染坊收拾行李、雜物,而是自己帶著鄭氏去染坊。
楊秀庭找廉主事替冬兒辭工,由鄭氏出麵,收拾冬兒在洗染作坊的所有物品。
楊秀庭反複和廉伯致歉。解釋說:實在是冬兒麵臨說親事宜,不好繼續留在外麵。不然,也不會提早辭工,給廉主事找麻煩。
廉伯連說客氣,還讓賬房封了五十兩銀子。
銀子交給楊秀庭時,廉伯說:“小老兒見冬兒是個大姑娘了,沒什麽首飾,就想用年底的賞錢換件首飾給冬兒。沒想到,還被楊掌櫃退回來,讓小老兒好一陣的慚愧。冬兒在我染坊做工多年,且對染坊助益甚多,五十兩銀子實在算不得什麽,就算是給冬兒個首飾錢吧。望楊掌櫃不要推辭才好。”
一旁的胡管事也連連幫腔,倒把楊秀庭說的臉上通紅,隻好收下了。
等到有小廝傳話,鄭氏收拾好了冬兒的物事,已經等在作坊大門處,楊秀庭才和廉伯等人告辭出來。
小廝把楊秀庭送到作坊大門處,鄭氏已經等在那裏。
鄭氏身邊還有一個小丫頭,手裏提著一卷行李。
見到楊秀庭,鄭氏忙把手裏的包袱交給楊秀庭,去接小丫頭手裏的行李,道謝說:“多謝姐兒了,麻煩你提著行李等了這麽久。”
小丫頭笑著說:“大嬸快別這麽說。冬兒姐姐一向照顧我們,我不過幫個小忙,您太客氣了。”
人家雖然說的客氣,鄭氏還是千恩萬謝的和小丫頭道別。
楊秀庭兩人坐到雇來的馬車上,楊秀庭問道:“冬兒的東西都拾掇好了吧?不要落下什麽,還得再來。”
鄭氏說:“應該沒什麽了。連冬兒借給人的二百文銅錢,那個管事的媳婦也給墊出來了。”
說到這裏,鄭氏抱怨道:“冬兒這個丫頭,心就是不在家裏。她竟然在那個管事的媳婦那兒,存了四兩多銀子的私房錢。管事媳婦說他們染坊凡是平日做得好的工人,或者染坊有什麽喜事,都會有賞錢。你看看,這麽多年,她從沒說過染坊還有賞錢。得了賞錢不交家裏,這是信不過家裏,信不過我。卻能信得過外人,能把錢存在外人手裏。”
鄭氏的這番話,讓楊秀庭想起去年租鋪子,冬兒拿回來的錢,裏麵就有六、七輛銀子的賞錢。不由得心裏發酸,對鄭氏說:“冬兒攢這四兩銀子不容易,咱家現在也不缺這幾個錢,你回去還給她吧。”
鄭氏斷然拒絕:“哪有這個道理?連二黑的賞錢都是交家的。她一個女孩子,倒要把賞錢私藏了當私房錢?”
楊秀庭不願意在這個事情上和鄭氏吵吵,也就不再堅持,想著自己暗地裏補給冬兒就是了。
兩人回到家,鄭氏先把行李和包袱放在炕上,對正在補一件裏衣的冬兒說:“你的東西都取回來了,你看看,可還缺什麽?”
冬兒隻是稍稍掃了一眼,說:“不會少的。我們一個屋子住著的都是相處了幾年的人,沒有隨意亂拿東西的人。”
鄭氏又說:“有一個女子欠你錢,你怎麽也不提前告訴我一聲?我好去討要。”
冬兒回答:“我一時沒想起來。再說,她前幾天才借的,現在也沒錢還。”
鄭氏從懷裏掏出一個小布包,說:“染坊裏管事的王嫂子幫著那個女子還了。那王嫂子還說,你在她那兒存了四兩三錢的銀子……”鄭氏說到這裏,停頓了一下,才直盯著冬兒嚴肅的說:“王嫂子說那是你得的賞銀。王嫂子說你在染坊做的不錯,是不是這幾年一直有賞銀?你得了賞銀怎麽不拿家裏,反而存在別人處?”
冬兒沒吱聲,也不知道應該說什麽。難道說,存在別人處自己還有支配權,若是拿回家,這些銀子的支配權和話語權就隻能是母親你了?而正巧,咱們母女的價值觀截然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