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急著做盛德記的模具糖,耽誤了晚飯,鄭氏和冬兒忙著草草的做了晚飯。
吃過晚飯,碗筷收拾下去。鄭氏娘兩個依然穿糖葫蘆。今天有些晚了,活兒卻還多,楊秀庭和二黑也上手幫忙。
幾個人手裏忙活著楊秀庭對二黑說:“二黑後天替爹去西市出攤吧。明天你再去巷子裏轉一天,和常打交道的人打個招呼,告訴人家你暫時不跑了。有豆苗生意的人家也交代一下,有事去西市找你,或者你每天抽空去聽個話。要豆苗的話,說好時間,咱給人家送去。”
二黑麵有難色:“我還是願意在巷子裏叫賣……。不然,先把大哥叫回來吧。大哥的木匠手藝學了有三年了,每年多少孝敬,還白給人家做了三年粗活兒,連刨桌腿的機會都沒有一個。更不要說下料、榫卯。趁著這個機會吊吊他師父也好,省的他師父隻算計著徒弟學不會,就永遠給他做白工。”
鄭氏不愛聽,接口道:“學手藝哪有那麽簡單。好好侍候著師傅,隻要能學到手藝,多熬上幾年也值得。大春師傅手藝多麽好,大春要是學到了他師傅的手藝,一輩子吃飯不愁不說,討生活也不用受這嚴寒酷暑、風吹日曬的罪。你們兄弟兩個跟著哥哥,也少吃些苦。”當初大春拜師學木匠,那是托了人,送了銀子,人家羅木匠才收的徒弟。
楊秀庭有些詫異:“有個固定的攤子,不比你走串叫賣好?你怎麽不願意呢?”
二黑嘟囔:“我這些天才嚐到走街串巷的好處來,不想就那麽占個攤位等生意上門。再說,添了山楂糖,我的生意也好了很多,扔下很可惜的。”
楊秀庭勸他:“再怎麽說,大春師傅年前正忙,這個時候回來那就是擺明了拆台。再說,和盛德記的買賣也不知道能做多長時間。你先替爹在西市守住攤位,要是過了年,盛德記還定咱家的糖,咱再另做打算。”
鄭氏聽著不對,連忙問道:“和盛德記的買賣怎麽了?盛德記的掌櫃不是已經和你說好了,就用咱家的山楂糖嗎?人家那麽大的店鋪,定下來的事情,難道還能反複?”
楊秀庭遲疑了一下,還是說道:“盛德記人家有自己的糖果作坊。這是快過年了,人家還沒做出來,又不想放過年前購置年貨這段時間的盈利,才定了咱的糖。等人家也能做了,鐵定就不要咱的貨了。我也是想趁著年前,盛德記的買賣好,咱也跟著賺上一筆。”
和預想的不一樣,鄭氏很受打擊:“啊?這生意不是常年做啊?”
楊秀庭認同的點點頭,又轉向二黑:“我倒是想給人家做長久生意,也得看人家盛德記願不願意。到時,你就是想長久在西市的站攤兒,恐怕也沒機會。”
二黑苦著臉應道:“好吧,要是臨時的還好。不過大哥那兒,真的得想想法子了。白白給人家做了活兒,倒還像是咱家欠了他似得那麽得勁兒。咱吃點虧沒什麽,可是就這麽讓人家當冤大頭,太沒意思了。”
這個事兒,楊秀庭也沒辦法。早些年羅木匠給秦先生家裏打家具,鄭氏心疼楊秀庭嚴寒酷暑的討生活不易,看人家羅木匠的手藝好,就想著家裏孩子能學做木匠。學好了木匠手藝,不僅有了吃飯處,還不受風吹日曬。楊秀庭當時也覺得木匠的手藝不錯,比熬糖這樣的小買賣強。就由著鄭氏,費了老大的功夫托了人,花了學徒的銀子,把大春送到羅木匠處學徒。
羅木匠手藝是好,可人品看著還真不怎麽樣。當時大春年紀又小了些,羅木匠也沒用心教。於是,大春平日裏隻是做些搬搬抬抬的活計,硬是荒廢了三年。
到現在,大春連個像樣的小板凳都做不了,連個膠都沒熬過。可是,已經跟了羅木匠三年,要是現在回來,就前功盡棄了,實在是兩難的處境。
楊秀庭歎氣:“大春的事,過了年再說吧。當下還是要把眼麵前的事情做好,事情多著呢。你們的豆苗利大、花的功夫少,不要丟了。人家德盛記的買賣好,再加上現在已經有人開始備年貨了,咱家自己的買賣也會比往年多,估計每天都要煮山楂汁、熬糖,柴草用的也更多。糖葫蘆也還得做,買糖葫蘆的人也能捎帶些別的。唉,就是花生酥糖得往後擱一擱,原本還想趁著過年前,搶搶行情。”
冬兒插嘴:“花生酥糖就是能做,也往後放放把。盛德記既然已經注意爹了,爹要是開始賣酥糖,難保盛德記不插手,那時咱就不好做了。今年過年要是能多賺一些,您的酥糖要是做出來,咱最好租個門麵。有個門麵,稍有點頭臉的人家也會光顧。不然再好的吃食,放在推車上也賣不上去價錢。咱自己有了鋪麵,就是盛德記再想要咱的貨,也不至於怕掉價,不讓咱自己賣。”
鄭氏還沉浸在不能和盛德記做長久買賣的打擊中,雖然反感冬兒這個花錢的主意,也沒興趣反對。租門麵,說的輕巧,那是咱們這樣人家能夠想望的嗎?簡直是說白話。還是先把眼跟前能掙到的錢掙到手再說。
早上起來,楊秀庭、二黑按照昨天晚上說好的,照常出攤的出攤,走街串巷的依然走街串巷叫賣去。冬兒手裏也有事,日常的家務也需要不少的功夫。
這樣的情況下,鄭氏隻得放下手中做到一半的爺幾個的鞋子,張羅著大量熬製山楂汁。熬山楂汁耗費時間,還要時時攪動,灶台上片刻離不得人。鄭氏騰不開手的時候,還要喊冬兒添柴。
於是隻有兩個人的家裏卻忙的紅火。
連著幾天了,灶上的活計多,家裏終日熱氣騰騰。最大的好處不是家裏暖和,而是豌豆苗長得快了,生長期縮短了一天,長得也往常壯實一些。
在這裏,冬天室內溫度可保證不了18度,冬兒感覺白天室內也就是10度左右。晚上就不好說了,要是趕上楊秀庭連著幾天沒做糖,早上起來,水缸裏的水會結一層冰,可想室內溫度之低。
這幾天還好,連著差不多有五天了,幾乎天天從早到晚的用灶火,晚上一家人躺在炕上像烙餅,翻過來調過去。
令人安慰的是豆苗長得勃勃生機、綠意盎然,豆苗的買家拿到手,總是連連稱讚。有了這明顯的好處,這個大冬天卻惱人的熱炕,大家忍得也算甘心。
這天,母女二人正在家裏忙著,門外一聲吆喝響起:“楊嫂子在家嗎?”話音還沒落定,前頭院子的大生娘就推門走進來。
鄭氏忙著攪動山楂汁,放不下手裏的活兒,隻得連聲的招呼:“她嬸子來了,快進來,炕上坐。”又和冬兒對了一下眼神,滿炕嫩綠的豆苗是瞞不住了。
冬兒也叫聲“嬸子”算是打了招呼。
果然,大生娘往裏邁了兩步,就有些發愣的停住腳步。
吃過晚飯,碗筷收拾下去。鄭氏娘兩個依然穿糖葫蘆。今天有些晚了,活兒卻還多,楊秀庭和二黑也上手幫忙。
幾個人手裏忙活著楊秀庭對二黑說:“二黑後天替爹去西市出攤吧。明天你再去巷子裏轉一天,和常打交道的人打個招呼,告訴人家你暫時不跑了。有豆苗生意的人家也交代一下,有事去西市找你,或者你每天抽空去聽個話。要豆苗的話,說好時間,咱給人家送去。”
二黑麵有難色:“我還是願意在巷子裏叫賣……。不然,先把大哥叫回來吧。大哥的木匠手藝學了有三年了,每年多少孝敬,還白給人家做了三年粗活兒,連刨桌腿的機會都沒有一個。更不要說下料、榫卯。趁著這個機會吊吊他師父也好,省的他師父隻算計著徒弟學不會,就永遠給他做白工。”
鄭氏不愛聽,接口道:“學手藝哪有那麽簡單。好好侍候著師傅,隻要能學到手藝,多熬上幾年也值得。大春師傅手藝多麽好,大春要是學到了他師傅的手藝,一輩子吃飯不愁不說,討生活也不用受這嚴寒酷暑、風吹日曬的罪。你們兄弟兩個跟著哥哥,也少吃些苦。”當初大春拜師學木匠,那是托了人,送了銀子,人家羅木匠才收的徒弟。
楊秀庭有些詫異:“有個固定的攤子,不比你走串叫賣好?你怎麽不願意呢?”
二黑嘟囔:“我這些天才嚐到走街串巷的好處來,不想就那麽占個攤位等生意上門。再說,添了山楂糖,我的生意也好了很多,扔下很可惜的。”
楊秀庭勸他:“再怎麽說,大春師傅年前正忙,這個時候回來那就是擺明了拆台。再說,和盛德記的買賣也不知道能做多長時間。你先替爹在西市守住攤位,要是過了年,盛德記還定咱家的糖,咱再另做打算。”
鄭氏聽著不對,連忙問道:“和盛德記的買賣怎麽了?盛德記的掌櫃不是已經和你說好了,就用咱家的山楂糖嗎?人家那麽大的店鋪,定下來的事情,難道還能反複?”
楊秀庭遲疑了一下,還是說道:“盛德記人家有自己的糖果作坊。這是快過年了,人家還沒做出來,又不想放過年前購置年貨這段時間的盈利,才定了咱的糖。等人家也能做了,鐵定就不要咱的貨了。我也是想趁著年前,盛德記的買賣好,咱也跟著賺上一筆。”
和預想的不一樣,鄭氏很受打擊:“啊?這生意不是常年做啊?”
楊秀庭認同的點點頭,又轉向二黑:“我倒是想給人家做長久生意,也得看人家盛德記願不願意。到時,你就是想長久在西市的站攤兒,恐怕也沒機會。”
二黑苦著臉應道:“好吧,要是臨時的還好。不過大哥那兒,真的得想想法子了。白白給人家做了活兒,倒還像是咱家欠了他似得那麽得勁兒。咱吃點虧沒什麽,可是就這麽讓人家當冤大頭,太沒意思了。”
這個事兒,楊秀庭也沒辦法。早些年羅木匠給秦先生家裏打家具,鄭氏心疼楊秀庭嚴寒酷暑的討生活不易,看人家羅木匠的手藝好,就想著家裏孩子能學做木匠。學好了木匠手藝,不僅有了吃飯處,還不受風吹日曬。楊秀庭當時也覺得木匠的手藝不錯,比熬糖這樣的小買賣強。就由著鄭氏,費了老大的功夫托了人,花了學徒的銀子,把大春送到羅木匠處學徒。
羅木匠手藝是好,可人品看著還真不怎麽樣。當時大春年紀又小了些,羅木匠也沒用心教。於是,大春平日裏隻是做些搬搬抬抬的活計,硬是荒廢了三年。
到現在,大春連個像樣的小板凳都做不了,連個膠都沒熬過。可是,已經跟了羅木匠三年,要是現在回來,就前功盡棄了,實在是兩難的處境。
楊秀庭歎氣:“大春的事,過了年再說吧。當下還是要把眼麵前的事情做好,事情多著呢。你們的豆苗利大、花的功夫少,不要丟了。人家德盛記的買賣好,再加上現在已經有人開始備年貨了,咱家自己的買賣也會比往年多,估計每天都要煮山楂汁、熬糖,柴草用的也更多。糖葫蘆也還得做,買糖葫蘆的人也能捎帶些別的。唉,就是花生酥糖得往後擱一擱,原本還想趁著過年前,搶搶行情。”
冬兒插嘴:“花生酥糖就是能做,也往後放放把。盛德記既然已經注意爹了,爹要是開始賣酥糖,難保盛德記不插手,那時咱就不好做了。今年過年要是能多賺一些,您的酥糖要是做出來,咱最好租個門麵。有個門麵,稍有點頭臉的人家也會光顧。不然再好的吃食,放在推車上也賣不上去價錢。咱自己有了鋪麵,就是盛德記再想要咱的貨,也不至於怕掉價,不讓咱自己賣。”
鄭氏還沉浸在不能和盛德記做長久買賣的打擊中,雖然反感冬兒這個花錢的主意,也沒興趣反對。租門麵,說的輕巧,那是咱們這樣人家能夠想望的嗎?簡直是說白話。還是先把眼跟前能掙到的錢掙到手再說。
早上起來,楊秀庭、二黑按照昨天晚上說好的,照常出攤的出攤,走街串巷的依然走街串巷叫賣去。冬兒手裏也有事,日常的家務也需要不少的功夫。
這樣的情況下,鄭氏隻得放下手中做到一半的爺幾個的鞋子,張羅著大量熬製山楂汁。熬山楂汁耗費時間,還要時時攪動,灶台上片刻離不得人。鄭氏騰不開手的時候,還要喊冬兒添柴。
於是隻有兩個人的家裏卻忙的紅火。
連著幾天了,灶上的活計多,家裏終日熱氣騰騰。最大的好處不是家裏暖和,而是豌豆苗長得快了,生長期縮短了一天,長得也往常壯實一些。
在這裏,冬天室內溫度可保證不了18度,冬兒感覺白天室內也就是10度左右。晚上就不好說了,要是趕上楊秀庭連著幾天沒做糖,早上起來,水缸裏的水會結一層冰,可想室內溫度之低。
這幾天還好,連著差不多有五天了,幾乎天天從早到晚的用灶火,晚上一家人躺在炕上像烙餅,翻過來調過去。
令人安慰的是豆苗長得勃勃生機、綠意盎然,豆苗的買家拿到手,總是連連稱讚。有了這明顯的好處,這個大冬天卻惱人的熱炕,大家忍得也算甘心。
這天,母女二人正在家裏忙著,門外一聲吆喝響起:“楊嫂子在家嗎?”話音還沒落定,前頭院子的大生娘就推門走進來。
鄭氏忙著攪動山楂汁,放不下手裏的活兒,隻得連聲的招呼:“她嬸子來了,快進來,炕上坐。”又和冬兒對了一下眼神,滿炕嫩綠的豆苗是瞞不住了。
冬兒也叫聲“嬸子”算是打了招呼。
果然,大生娘往裏邁了兩步,就有些發愣的停住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