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這都是很久以後的事了,人口的事暫時還不用擔心,至於套套就更不用想,因為,這個世界的工業連個萌芽都沒有,她現在需要開設新式學校,轉變科舉的方法,要不然沒這方麵的人才,工業也搞不起來啊。
好在她現在在朝中能說得上話了,所以開辦新式學校,為自己辦的各個廠子輸送人才,在朝上還沒引起太大波動。
當然了,主要是,她沒一刀切,讓科舉馬上停下,而隻是說,自己的銀行、水泥廠、皇莊等地方,都需要人才,光靠宮女太監不夠用,需要開設皇家學校,另培養一批人才,那些大臣們根本不知道琳琅這樣做,會對科舉造成什麽影響,自然不會反對,反正那些人讀了書,進的是皇家的廠子,跟科舉不一樣,那就隨琳琅弄唄。
這個新開設的學校,老師也是現成的——這些年琳琅在宮裏開設學校,教宮女太監識字,學習她需要的知識,不少人通過考核,是能做老師的,所以當下在皇家學校建成後,便派到這個學校裏,教授各科知識。
皇家學校跟後世的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四年不一樣,為了盡快有人才可用,當然了,主要也是現在的知識體係還不多,沒那麽多可學的,所以隻設了小學三年初中兩年高中兩年大學三年(大專兩年),一共十年。
一般學了五年,也就是初中畢業後,就能被琳琅招去一些地方做事了,高中大專大學等,自然就能勝任更多崗位了。
目前皇家學校隻在京城和周圍幾個州城有,之所以這樣,倒不是琳琅錢不夠,琳琅現在錢夠,但人手不夠,能供應京城和周圍幾個州,算不錯了,所以琳琅現在的主要任務是培養老師,等老師夠了,就能在大燕所有地方開設學校了。
等所有地方都有學校了,人才也就夠了,到時就能推動工業發展了。
學生數量倒是不用擔心,還是有人送孩子過來讀書的。
雖然稍微有點錢的人家,還是送孩子去科舉,但那些供不起科舉的人家,就會供孩子來皇家學校,讀個五年,就能去皇家銀行等地方上班了,收入相當不錯,所以大家都是願意的。
皇家銀行等地方,存在了這麽多年,大家已經了解它了,知道在那兒工作,收入不錯,所以誰不想去呢。
讀書也是讀得起的,這些年,琳琅在不停地基建,不知道多少人,因為琳琅的基建,存了些錢,不少人除了開支,甚至在銀行有十萬以上的寶鈔,一年光利息就有六千——不少人都是存三年以上的,利息較高。
一年什麽都不用做,光利息就有六千,這是以前的人們,想都不敢想的事,要知道之前,一年哪裏存得下六千文(寶鈔跟之前的銅錢,差不多是一文一元),每年除掉開支,不借債,能存一點點,都算不錯了。
現在呢,不提每年賺的錢了,光是利息也能給他們發六千塊,比以前辛苦做一年,存的錢還要多,大家都覺得,這幾年的日子,過的像做夢一般,不少人就會給琳琅上香,讓菩薩保佑琳琅這個皇帝多活一點時間,讓大家的好日子能久一點,古代人就是這樣,碰到好皇帝,他們就覺得是燒高香,所以自然盼著好皇帝要活的久一點,免得換上了不好的皇帝,日子要不好過了。
現在大家最擔心的就是,要是路和城牆全修好了怎麽辦,到時可就要沒地方賺錢了啊。
其實老百姓根本不用擔心,現在琳琅修的,是連接京城到各州、州與州、州與府、府與府、府與縣之間的路,等這些全修好了,那就修縣到縣、縣到鎮、鎮到村的路唄。
全修好了也不怕,最開始修的路應該壞了吧,重新修更大更好的路唄,有的是事情讓大家做。
更何況,到時可能工廠也要出現了,讓大家進工廠賺錢唄。
總會有事情做的。
倒是大燕這邊這些新的變化,對周圍一些鄰國,產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影響。
不提其他地方,便是對北邊的胡人,也產生了一些奇怪的影響。
卻說北邊胡人,一直以來,都是有派探子,在還沒攻破的城池裏打聽消息的。
這些探子,當然是意誌堅定的人,不會因為看到了大燕這邊繁華就會沉淪,畢竟隻要攻破了大燕,到時這邊所有的人財物,都是他們的,所以他們怎麽會沉淪呢。
看大燕這邊繁華他們的確不會沉淪,因為大燕那些有錢人過的好,普通人又不會過的好。
他們可是看的清清楚楚的,那些普通人過的可苦了,辛辛苦苦一年下來,吃都吃不飽,個個都是麵黃肌瘦的,要不是他們那邊是苦寒之地,比大燕這些人還更可憐,要不然,真看不出來這些人比他們好到哪兒去。
而他們是普通人,所以就算來了大燕這邊,他們這樣的人,也不會過上多好的日子的,所以他們有什麽沉淪的,還不如將大燕打下來,那麽多財物,他們胡人人少,分一分的話,大家才能發達呢。
但……最近幾年,大燕這邊似乎發生了一些奇怪的變化。
幾年前,大燕朝廷從北方這些還沒被破的城池裏招人去前邊建棱堡,還有修水泥路。
一開始人們不敢去,怕被拉到了前頭當了炮灰,但等第一批人賺了很多錢回了來,之後再招,報名的人就成堆了。
這些奸細,得到了命令,讓他們去了解棱堡和水泥路,也跑去報名了。
大燕的人不知道是不是傻,竟然也不怎麽調查他們的來曆,隻要報名,看樣子不是胡人的樣子,而是像大燕的人那樣打扮,就同意他們過去參加建設了。
這些奸細抱著要搞清楚棱堡是怎麽建的,水泥是怎麽做的想法,跑去參加建設。
但……幾年下來,這些奸細,除了銀行裏存了二三十萬寶鈔——銀行也開到了邊城,而他們之所以有這麽多錢,是因為工地上包吃包住,根本不用花錢,所以這錢可不是存了下來——他們根本搞不清楚這棱堡是怎麽建的,水泥是怎麽做的更不可能了解。
好在她現在在朝中能說得上話了,所以開辦新式學校,為自己辦的各個廠子輸送人才,在朝上還沒引起太大波動。
當然了,主要是,她沒一刀切,讓科舉馬上停下,而隻是說,自己的銀行、水泥廠、皇莊等地方,都需要人才,光靠宮女太監不夠用,需要開設皇家學校,另培養一批人才,那些大臣們根本不知道琳琅這樣做,會對科舉造成什麽影響,自然不會反對,反正那些人讀了書,進的是皇家的廠子,跟科舉不一樣,那就隨琳琅弄唄。
這個新開設的學校,老師也是現成的——這些年琳琅在宮裏開設學校,教宮女太監識字,學習她需要的知識,不少人通過考核,是能做老師的,所以當下在皇家學校建成後,便派到這個學校裏,教授各科知識。
皇家學校跟後世的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四年不一樣,為了盡快有人才可用,當然了,主要也是現在的知識體係還不多,沒那麽多可學的,所以隻設了小學三年初中兩年高中兩年大學三年(大專兩年),一共十年。
一般學了五年,也就是初中畢業後,就能被琳琅招去一些地方做事了,高中大專大學等,自然就能勝任更多崗位了。
目前皇家學校隻在京城和周圍幾個州城有,之所以這樣,倒不是琳琅錢不夠,琳琅現在錢夠,但人手不夠,能供應京城和周圍幾個州,算不錯了,所以琳琅現在的主要任務是培養老師,等老師夠了,就能在大燕所有地方開設學校了。
等所有地方都有學校了,人才也就夠了,到時就能推動工業發展了。
學生數量倒是不用擔心,還是有人送孩子過來讀書的。
雖然稍微有點錢的人家,還是送孩子去科舉,但那些供不起科舉的人家,就會供孩子來皇家學校,讀個五年,就能去皇家銀行等地方上班了,收入相當不錯,所以大家都是願意的。
皇家銀行等地方,存在了這麽多年,大家已經了解它了,知道在那兒工作,收入不錯,所以誰不想去呢。
讀書也是讀得起的,這些年,琳琅在不停地基建,不知道多少人,因為琳琅的基建,存了些錢,不少人除了開支,甚至在銀行有十萬以上的寶鈔,一年光利息就有六千——不少人都是存三年以上的,利息較高。
一年什麽都不用做,光利息就有六千,這是以前的人們,想都不敢想的事,要知道之前,一年哪裏存得下六千文(寶鈔跟之前的銅錢,差不多是一文一元),每年除掉開支,不借債,能存一點點,都算不錯了。
現在呢,不提每年賺的錢了,光是利息也能給他們發六千塊,比以前辛苦做一年,存的錢還要多,大家都覺得,這幾年的日子,過的像做夢一般,不少人就會給琳琅上香,讓菩薩保佑琳琅這個皇帝多活一點時間,讓大家的好日子能久一點,古代人就是這樣,碰到好皇帝,他們就覺得是燒高香,所以自然盼著好皇帝要活的久一點,免得換上了不好的皇帝,日子要不好過了。
現在大家最擔心的就是,要是路和城牆全修好了怎麽辦,到時可就要沒地方賺錢了啊。
其實老百姓根本不用擔心,現在琳琅修的,是連接京城到各州、州與州、州與府、府與府、府與縣之間的路,等這些全修好了,那就修縣到縣、縣到鎮、鎮到村的路唄。
全修好了也不怕,最開始修的路應該壞了吧,重新修更大更好的路唄,有的是事情讓大家做。
更何況,到時可能工廠也要出現了,讓大家進工廠賺錢唄。
總會有事情做的。
倒是大燕這邊這些新的變化,對周圍一些鄰國,產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影響。
不提其他地方,便是對北邊的胡人,也產生了一些奇怪的影響。
卻說北邊胡人,一直以來,都是有派探子,在還沒攻破的城池裏打聽消息的。
這些探子,當然是意誌堅定的人,不會因為看到了大燕這邊繁華就會沉淪,畢竟隻要攻破了大燕,到時這邊所有的人財物,都是他們的,所以他們怎麽會沉淪呢。
看大燕這邊繁華他們的確不會沉淪,因為大燕那些有錢人過的好,普通人又不會過的好。
他們可是看的清清楚楚的,那些普通人過的可苦了,辛辛苦苦一年下來,吃都吃不飽,個個都是麵黃肌瘦的,要不是他們那邊是苦寒之地,比大燕這些人還更可憐,要不然,真看不出來這些人比他們好到哪兒去。
而他們是普通人,所以就算來了大燕這邊,他們這樣的人,也不會過上多好的日子的,所以他們有什麽沉淪的,還不如將大燕打下來,那麽多財物,他們胡人人少,分一分的話,大家才能發達呢。
但……最近幾年,大燕這邊似乎發生了一些奇怪的變化。
幾年前,大燕朝廷從北方這些還沒被破的城池裏招人去前邊建棱堡,還有修水泥路。
一開始人們不敢去,怕被拉到了前頭當了炮灰,但等第一批人賺了很多錢回了來,之後再招,報名的人就成堆了。
這些奸細,得到了命令,讓他們去了解棱堡和水泥路,也跑去報名了。
大燕的人不知道是不是傻,竟然也不怎麽調查他們的來曆,隻要報名,看樣子不是胡人的樣子,而是像大燕的人那樣打扮,就同意他們過去參加建設了。
這些奸細抱著要搞清楚棱堡是怎麽建的,水泥是怎麽做的想法,跑去參加建設。
但……幾年下來,這些奸細,除了銀行裏存了二三十萬寶鈔——銀行也開到了邊城,而他們之所以有這麽多錢,是因為工地上包吃包住,根本不用花錢,所以這錢可不是存了下來——他們根本搞不清楚這棱堡是怎麽建的,水泥是怎麽做的更不可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