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方太後可真能活,都快七十歲了,身體還倍兒棒,琳琅覺得,沒有特殊原因,她可能還能再活十年。
所以方尚宮走的時候還遺憾來著,畢竟就方太後這身體狀態,她要不是年紀大了,還能繼續做太後跟前的紅人,繼續享受榮華富貴呢,要知道回家就是養老,可不像在宮裏大權在握時那樣爽了。
但不行,她的身體狀態跟不上了,為了不犯錯,到時不但沒享受到榮華富貴,還被太後治罪,她隻能離開了。
不但方太後的身體素質不錯,皇帝大概遺傳了方太後的長壽基因,身體素質也不錯,估計再活十年也不成問題。
所以那些皇子說實話,鬥的有點早了。
有些還剛出生,母妃和外家就開始幫著鬥的,真的太早了,導致不少人,在鬥的過程中,下手被人發現了,然後打下去了。
這些年,冷宮可關了不少人,這些皇子的母妃進了冷宮,這些皇子自然落不到好,所以別說有母妃罩著得好處了,不少還被母妃和外家拖累了,要不然,要是老老實實的,隻專注於別被人弄死了,而不主動害人,不會因主動害人曝光出事,這會兒也不會因母妃打進冷宮,自己也差不多是冷宮待遇了。
皇帝也無所謂這些皇子是什麽待遇,反正他現在皇子多,有幾個待遇不好,過的不好,他無所謂,隻苦了這些被母妃連累的皇子,導致不少人心裏對母妃是有意見的,畢竟要不是她們搞事,他們現在也不會是這樣的待遇。
孫皇後看她兒子老大了,皇帝一直遲遲不立太子,心中自然是不舒服的,畢竟在她看來,她是皇後,她兒子是嫡長子,無論從哪方麵來說,都該立她兒子做太子,憑什麽皇帝說她兒子心胸狹窄,睚眥必報,然後一直拖著不立她的兒子為太子。
難道其他人的兒子就很好嗎?不也是不著調的。
孫皇後覺得,就是皇帝喜歡那幾個小妖精,被那幾個小妖精迷了眼,想立她們的兒子做太子,才遲遲沒立自家兒子。
——孫皇後這純粹是覺得自己兒子最好,然後想當然了,事實就是,孫皇後的兒子,的確不是好東西,然後還沒能力,皇帝自然不喜歡,而皇帝喜歡的,也不是那幾個她最嫉妒的小妖精的兒子,因為,既然是小妖精,肯定還年輕,但皇帝喜歡的兒子,事實上其母妃不算年輕了,哪裏還算得上小妖精。
孫皇後的兒子養成了這樣,據琳琅多年觀察,跟孫皇後本人有很大關係。
她從小就跟大皇子說,說大皇子是長子,也是嫡子,將來皇位肯定是他的。
大皇子被這樣的話語迷惑了,雖然孫皇後叮囑兒子,在外麵不能表現出來,免得被別人聽到了,會對付他,但這樣的話說多了,讓大皇子養成了皇位就是他的想法,而一想到將來這天下都是他的,人不免就輕狂了起來,導致性格越來越糟了。
等長大了,皇帝遲遲沒立他為太子,大皇子也開始明白過來,雖然他是嫡長子,但要是不討皇帝喜歡,想當太子,也很難實現,因為父親不願意的話,他就當不了。
自從認識到這一點,他一方麵怪孫皇後從小那樣跟他說,給了他不切實際的幻想;另一方麵又怪皇帝不立他為太子,覺得自己是嫡長子,皇帝憑什麽不立他為太子。
既怪孫皇後,又怪皇帝,導致大皇子一肚子抱怨,人也越長越陰鬱,看著就不討喜。
琳琅不知道皇帝是怎麽想的,因為皇帝私下一個人,也不會自言自語,所以琳琅不知道,他是不是打算廢了孫皇後,這樣大皇子就自動失去了嫡子的身份,到時他想立哪個皇子做太子,就能立哪個皇子做太子了。
要是不廢孫皇後也可以,那就要給大皇子找個錯處,將大皇子廢為庶人,或幽禁起來,這樣才能立其他人為太子,要不然,孫皇後和大皇子的身份擱在那,就是天然的攔路石。
現在皇帝一點動靜都沒有,也許皇帝是不打算管這些事,準備等死了,將這問題,留給大臣們去處理?
但琳琅覺得,這對王朝不是好事,因為沒有太子,到時指不定會亂起來。
這麽長時間看起來,皇帝還是靠譜的,按理不會做這樣不靠譜的事。
那遲遲沒動靜,是因為,他不知道怎麽處理孫皇後和大皇子嗎?
這也是有可能的,就算他想立其他皇子為太子,但真到了那一刻,廢了孫皇後,或廢了大皇子,皇帝也許心有愧疚,下不去手,這也是有可能的。
雖說天家無父子,但,真的對親生兒子和嫡妻心狠手辣下手的,還是不多的,皇帝狠不下心,也有可能。
當然了,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等著孫皇後和大皇子自己犯錯誤。
這是有可能的,因為無論是孫皇後,還是大皇子,這些年都搞過不少小動作,也就是運氣好,一直沒暴露。
但,一個人的運氣,不可能一直好,常在河邊走,哪會不濕腳,兩人搞的小動作時間久了,遲早有一天會曝光。
盯久了之後,琳琅覺得,自己最後的猜測,可能是對的,皇帝不打算親自下手,而是打算讓孫皇後和大皇子做的蠢事,自己曝光出來,到時他順水推舟處理了他們,就不算他對不起兩人了,畢竟他們做的壞事曝光了,他得給受害者一個交代,處理了他們,光明正大。
琳琅的猜測不錯,很快,大皇子眼看著皇帝一直不立他為太子,心裏的不滿越來越多,就想跟曆史上的李二一樣,搞一次玄武門之變,俗稱宮變。
但……人李二是多厲害的人,準備的萬無一失,才搞成功了,大皇子做了什麽準備,就想搞逼宮?咋想的啊!
自然,這次的逼宮失敗了,皇帝大怒,下旨廢大皇子為庶人,幽禁到懷恩宮(皇家監獄),好好反思。
任憑孫皇後哭天搶地,痛不欲生,哀嚎求饒,也無濟於事。
畢竟逼宮這種事,要是皇帝都不處理,那後來的人,還不要一個接一個,都來搞啊,皇帝為了自身安全,也不可能不處理的。
所以方尚宮走的時候還遺憾來著,畢竟就方太後這身體狀態,她要不是年紀大了,還能繼續做太後跟前的紅人,繼續享受榮華富貴呢,要知道回家就是養老,可不像在宮裏大權在握時那樣爽了。
但不行,她的身體狀態跟不上了,為了不犯錯,到時不但沒享受到榮華富貴,還被太後治罪,她隻能離開了。
不但方太後的身體素質不錯,皇帝大概遺傳了方太後的長壽基因,身體素質也不錯,估計再活十年也不成問題。
所以那些皇子說實話,鬥的有點早了。
有些還剛出生,母妃和外家就開始幫著鬥的,真的太早了,導致不少人,在鬥的過程中,下手被人發現了,然後打下去了。
這些年,冷宮可關了不少人,這些皇子的母妃進了冷宮,這些皇子自然落不到好,所以別說有母妃罩著得好處了,不少還被母妃和外家拖累了,要不然,要是老老實實的,隻專注於別被人弄死了,而不主動害人,不會因主動害人曝光出事,這會兒也不會因母妃打進冷宮,自己也差不多是冷宮待遇了。
皇帝也無所謂這些皇子是什麽待遇,反正他現在皇子多,有幾個待遇不好,過的不好,他無所謂,隻苦了這些被母妃連累的皇子,導致不少人心裏對母妃是有意見的,畢竟要不是她們搞事,他們現在也不會是這樣的待遇。
孫皇後看她兒子老大了,皇帝一直遲遲不立太子,心中自然是不舒服的,畢竟在她看來,她是皇後,她兒子是嫡長子,無論從哪方麵來說,都該立她兒子做太子,憑什麽皇帝說她兒子心胸狹窄,睚眥必報,然後一直拖著不立她的兒子為太子。
難道其他人的兒子就很好嗎?不也是不著調的。
孫皇後覺得,就是皇帝喜歡那幾個小妖精,被那幾個小妖精迷了眼,想立她們的兒子做太子,才遲遲沒立自家兒子。
——孫皇後這純粹是覺得自己兒子最好,然後想當然了,事實就是,孫皇後的兒子,的確不是好東西,然後還沒能力,皇帝自然不喜歡,而皇帝喜歡的,也不是那幾個她最嫉妒的小妖精的兒子,因為,既然是小妖精,肯定還年輕,但皇帝喜歡的兒子,事實上其母妃不算年輕了,哪裏還算得上小妖精。
孫皇後的兒子養成了這樣,據琳琅多年觀察,跟孫皇後本人有很大關係。
她從小就跟大皇子說,說大皇子是長子,也是嫡子,將來皇位肯定是他的。
大皇子被這樣的話語迷惑了,雖然孫皇後叮囑兒子,在外麵不能表現出來,免得被別人聽到了,會對付他,但這樣的話說多了,讓大皇子養成了皇位就是他的想法,而一想到將來這天下都是他的,人不免就輕狂了起來,導致性格越來越糟了。
等長大了,皇帝遲遲沒立他為太子,大皇子也開始明白過來,雖然他是嫡長子,但要是不討皇帝喜歡,想當太子,也很難實現,因為父親不願意的話,他就當不了。
自從認識到這一點,他一方麵怪孫皇後從小那樣跟他說,給了他不切實際的幻想;另一方麵又怪皇帝不立他為太子,覺得自己是嫡長子,皇帝憑什麽不立他為太子。
既怪孫皇後,又怪皇帝,導致大皇子一肚子抱怨,人也越長越陰鬱,看著就不討喜。
琳琅不知道皇帝是怎麽想的,因為皇帝私下一個人,也不會自言自語,所以琳琅不知道,他是不是打算廢了孫皇後,這樣大皇子就自動失去了嫡子的身份,到時他想立哪個皇子做太子,就能立哪個皇子做太子了。
要是不廢孫皇後也可以,那就要給大皇子找個錯處,將大皇子廢為庶人,或幽禁起來,這樣才能立其他人為太子,要不然,孫皇後和大皇子的身份擱在那,就是天然的攔路石。
現在皇帝一點動靜都沒有,也許皇帝是不打算管這些事,準備等死了,將這問題,留給大臣們去處理?
但琳琅覺得,這對王朝不是好事,因為沒有太子,到時指不定會亂起來。
這麽長時間看起來,皇帝還是靠譜的,按理不會做這樣不靠譜的事。
那遲遲沒動靜,是因為,他不知道怎麽處理孫皇後和大皇子嗎?
這也是有可能的,就算他想立其他皇子為太子,但真到了那一刻,廢了孫皇後,或廢了大皇子,皇帝也許心有愧疚,下不去手,這也是有可能的。
雖說天家無父子,但,真的對親生兒子和嫡妻心狠手辣下手的,還是不多的,皇帝狠不下心,也有可能。
當然了,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等著孫皇後和大皇子自己犯錯誤。
這是有可能的,因為無論是孫皇後,還是大皇子,這些年都搞過不少小動作,也就是運氣好,一直沒暴露。
但,一個人的運氣,不可能一直好,常在河邊走,哪會不濕腳,兩人搞的小動作時間久了,遲早有一天會曝光。
盯久了之後,琳琅覺得,自己最後的猜測,可能是對的,皇帝不打算親自下手,而是打算讓孫皇後和大皇子做的蠢事,自己曝光出來,到時他順水推舟處理了他們,就不算他對不起兩人了,畢竟他們做的壞事曝光了,他得給受害者一個交代,處理了他們,光明正大。
琳琅的猜測不錯,很快,大皇子眼看著皇帝一直不立他為太子,心裏的不滿越來越多,就想跟曆史上的李二一樣,搞一次玄武門之變,俗稱宮變。
但……人李二是多厲害的人,準備的萬無一失,才搞成功了,大皇子做了什麽準備,就想搞逼宮?咋想的啊!
自然,這次的逼宮失敗了,皇帝大怒,下旨廢大皇子為庶人,幽禁到懷恩宮(皇家監獄),好好反思。
任憑孫皇後哭天搶地,痛不欲生,哀嚎求饒,也無濟於事。
畢竟逼宮這種事,要是皇帝都不處理,那後來的人,還不要一個接一個,都來搞啊,皇帝為了自身安全,也不可能不處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