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酒喝好了,什麽事都好商量。”,李賢不得不承認,酒桌文化在某些場合,的確能起到“杠杆”的作用,最起碼皇帝的態度就是表明了這一點。


    在過去,皇帝對李賢的態度,用“嚴苛”一詞來形容毫不為過。可經曆了白發人送黑發人後,李治的態度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對李賢完全可以說縱容。


    李賢清楚,皇帝對他的舐犢之情,不是一份,是雙份的,外加了原本屬於李弘的一份。而且,經曆過喪子之痛後,他的身子骨大不如前了,培養好李賢,是他唯一的選擇。


    也趁著皇帝開了口子,李賢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以王皇後,蕭淑妃為例,世家大族的女子,就真的既賢且德麽?


    如果王皇後、蕭淑妃當年是宜家宜國,那皇帝廢除她們便是喜新厭舊,武後以“厭勝之術”論罪,絞殺她們也是排除異己。


    皇帝、武後能當著兒子的麵承認, 他們倆心裏確實有鬼,麵上的都是糊弄世人的麽?顯然不會, 就是打死他們, 夫妻二人也得咬定, 王蕭獲罪於天,死有餘辜。


    <a id="wzsy" href="http://m.1200ksw.net">零點看書網</a>


    “這個, 算你說有理!可你也得有理由說服我們,為什麽要立一位異族公主為太子妃。”


    行,你們不承認就好, 不承認,那咱們接下來就好說了。你們要沒錯,那我就是對的唄。


    雲曦是異族公主,自小跟著父兄照顧部族子民,抵抗高句麗的侵襲, 既知底層百姓的疾苦, 性子也比那些世家女堅韌。


    比起世家貴女們的十指不沾陽春水, 雲曦就顯得親民多了。李賢相信, 宗室百官、天下百姓,更願意看一個親民的太子妃, 而不是一尊“生硬”的神像。


    “再說句掏心窩的話,父皇、母後當年,也不是在長孫無忌、褚遂良等權臣的打壓下,苦苦支撐,榮辱與共麽?”


    “是, 跟您二位比起來,兒臣的那點經曆不算什麽。可.......”


    可在李賢還是個懵懂少年,在陌生的白山黑水,苦苦掙紮求生的時候, 陪在他身邊的就隻有雲曦。一起上戰場, 一起慶祝劫後餘生, 那也是生與死, 建立起的信任和感情。


    記得那年軍糧不夠,李勣下令全軍統一夥食標準, 每人定份、定量,自上而下莫不如此。很多士卒,都因為長期吃不飽,營養不良,死在軍中。


    軍隊隨時可能因為缺糧,而全線崩潰。李賢等將也都繃緊了神經,沒日沒夜的巡視部隊,鼓舞士卒們的鬥誌,每天都累的死去活來的。


    可每天回到帳篷,他總是能在自己的案子上,發現一個硬的能硌掉牙的饃。怕傷著李賢自尊心的雲曦,每天都會偷偷放下,偷偷離開。


    那饃饃很酸,很硬,放在宮中,即便是幹雜役的內侍,也絕對不會咬上一口,可在李賢眼中卻是世間最好的食物。


    要知道,那一個饃饃,可是雲曦每日一半的口糧。人在那種情況之下,還能分一半的口糧給他,這是什麽情義。


    “外麵的人都說,太子賢在戰場上,如何如何的運籌帷幄,決勝千裏。可誰知道,那些饃饃的故事呢!”


    雲山之戰,李賢輕敵冒進,被數倍於虎賁營的敵軍精銳包圍。鏖戰七個晝夜,才扭轉了戰局,轉危為安。


    在陣中,雲曦替李賢擋了兩刀。可這丫頭卻絲毫不以為意,隻是摸了摸幹癟的肚子,讓李賢戰後多多給她弄些好吃的。


    人心換人心, 八兩換半斤。那時候,李賢就在心中暗暗發誓, 一定對得起雲曦。


    大非川, 雲曦不顧渤海受高句麗舊部侵襲, 硬是從他父親手中擠出了一部分兵馬支援李賢。她圖什麽?圖李氏賞賜的那點綢緞、金銀玉石?


    “馬載常說, 兒臣是疑心甚重的人,從不輕易相信任何人。他這話說的沒錯,兒臣就是這樣的人。”


    “如果,今日兒臣不是太子,那四家還願意將他們的掌上明珠,嫁給普通的宗室為妻麽?”


    “答案是不會,因為宗室親王的身份太過敏感,他們是不願意給家族惹上這樣的禍事。”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世家勳貴這麽做無可厚非,誰也不想讓自己的家族走向沒落。遠的不說,故吳王妃-弘農楊氏;故濮王妃,閻立德之女,都是擺在麵前活生生的例子。


    比起這些世家勳貴,大祚榮為人不僅粗鄙,更是不值一曬。可人家還不是將女兒、軍隊,送給大唐驅使。


    是,作為遼東諸部的首領,渤海國主,大祚榮一旦起了什麽心思,大唐與渤海之間,難免要戰上一場。


    可有了這樁婚事,大唐與渤海之間的關係就會日漸密切。多少年後,他們享受皇親的待遇,羈縻州也能變成普通的州府。


    “大祚榮也有兒子,他會因為一個女兒,就放棄渤海一國的利益。”


    迎著武後的逼人的目光,李賢堅定道:“兒臣說這些,不是想以情動人,而是在表達,兒臣這個儲君,是打出來的。”


    “東宮選妃,不需要看對方能給東宮帶來多少利益。兒臣敢這麽做,就有能力庇護於她,更有戡亂的手段。”


    “不管是大祚榮,還是那四家!誰敢豎幟反唐,禍國殃民,兒臣都能滅了他們。”


    是的,武後忘了,李賢不僅是她的兒子,當朝太子。更曾是涼州道行軍大總管,擊敗了四十萬吐蕃大軍的統帥。


    他的少年時光,是在人血中泡大的,他的經驗是用鮮血澆灌出來,他怎麽可能允許“別人”擠掉自己心心念念的女人,在東宮插上一顆釘子呢!


    好,“不愧是朕的兒子,大唐的太子!這男人該講情義時候講情義,該逞血勇的時候,就要有男子漢的氣概。”


    “媚娘,咱們年輕的時候也被詬病過,其中的辛酸苦辣,隻有自己知道,應該理解支持明允才是。”


    “行了,這事朕看不必再議了,照明允說的辦。”,話畢,李治將外麵時候的高福叫了進來。


    吩咐他即刻傳召:宗正卿-李景桓、太子賓客-馬載、金紫光祿大夫-鴻臚卿趙承恩、銀青光祿大夫尚書左丞-元柬,為聘婚使者。北上遼東,到渤海郡王府傳旨,迎請太子妃至長安完婚。


    皇帝金口玉言定下的事,武後還能說什麽呢?


    可她還是用狐疑的目光,瞧了瞧爺倆,心中暗暗道:“這對父子商量好了吧,攻守同盟?”


    第二百一十六章 你們要沒錯,那我就是對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章懷太子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叔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叔摯並收藏章懷太子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