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從靳若冰那裏得到了楚天舒順其自然的表態,郎茂才還是有些忐忑不安,便給鯤鵬實業的老板王致遠打了個電話,請他想辦法去探探何天影的口風。
下午三點多,王致遠給郎茂才回了話,說讓夫人賈文琦找了個由頭去了何天影的辦公室,有些話要當麵跟他講一講。
一下班,郎茂才便自己開車,跑到了臨江,坐在王致遠古色古香的辦公室裏,議論事態的發展。
王致遠扭頭對身旁的郎茂才說:“老郎,這次你又失算了!”
郎茂才歎了一口氣,說:“王總,我本來隻是想借酒吧的事敲打敲打楚天舒,沒想到歐陽健這小子,報仇心切,居然買通記者,把事情鬧大了。”
王致遠說:“文琦下午去找了何老板,他們聊到了這件事,何老板很不滿意啊!”
“這事是我辦的不好。”郎茂才冒出冷汗,低聲說:“下次見到何老板,我當麵向他認錯。”
王致遠微微一笑,問道:“老郎,你知道你錯在哪了麽?”
郎茂才說:“都怪我用人不當,辦事不力。”
“非也!”王致遠冷笑一聲:“民國初年,國務總理趙秉鈞派人暗殺了宋教仁。凶手後來被抓,一時舉國嘩然。趙秉鈞向袁世凱檢討時,也口口聲聲說自己錯了。袁世凱問他哪裏錯了,趙秉鈞說他錯在不該動殺念。袁世凱不以為然地揮手說,殺人不是問題,咱們北洋的弟兄沒少殺人。不僅我們殺人,我們的敵人也殺人,殺人從來不是錯。錯就錯在,你殺人,被人家逮到了。”
郎茂才滿臉羞愧,無言以對。
隔了一會兒,王致遠又問:“楚天舒和衛世傑他們,接下來準備怎麽辦?”
“我從側麵了解到的消息,應該會適可而止!”郎茂才說:“發布會上,他們故意不點名,隻說是個別受處理的幹部心懷不滿的造謠中傷,應該就是不想鬧大。”
“他們還算聰明!知道要靠這件事扳倒你,是不可能的。”王致遠點頭道:“當然,他們這麽做的目的,無非是想表明態度,大家各退一步,不要兩敗俱傷。”
“還有沒有轉機?”郎茂才說:“夫人文琦下午不是去找了何書記嗎?隻要他老人家肯站出來說話,楚天舒與女下屬的曖昧關係,是洗刷不清的……”
“別說了。”王致遠臉上沒有任何表情,擺手製止了郎茂才,說:“老郎,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有意思麽?”
郎茂才這才住了嘴。
說話間,辦公室的大門推開,穿著一套淡黃色連衣裙的賈文琦走了進來。
這套連衣裙是賈文琦上個月在巴黎定製的,配上她曼妙的身材,可謂相得益彰。
王致遠依舊目光呆滯地看著前方,並沒有搭理自己光彩照人的妻子。
郎茂才著急,主動發問:“文琦,何書記怎麽說的?”
賈文琦歎了口氣:“何書記說,這個郎茂才啊,做了多年的政工幹部,私底下叫人搞這種小動作,還被人抓住了把柄,真是愚蠢至極。”
郎茂才頓覺無地自容,但又不甘心,隻得厚著臉皮,問道:“何書記他老人家就沒提到怎麽處理楚天舒麽?”
賈文琦搖頭說:“何書記說,上午發布會一結束,葉慶平就給他打電話匯報情況,他表明了個人的態度,那就是希望以和為貴。還表揚說衛世傑很顧大局,讓葉慶平把他的表揚轉達到衛世傑本人。”
郎茂才冷笑著說:“何書記表揚了衛世傑,那對我有什麽指示?”
賈文琦說:“就兩句話。第一句話是到此為止,這句話他也對葉慶平說了。第二句話是,退一步海闊天空。”
王致遠無奈地搖著頭:“老郎,退吧,退吧。不退還能怎樣?證據都捏在楚天舒和衛世傑的手上,硬撐下去,人家可不會再這麽客氣。”
郎茂才有些懊惱:“楚天舒的問題就這麽放過了?”
“老郎,你還是不了解楚天舒哇!”王致遠道:“這個人做事心思縝密,我敢肯定,他下一步還會有動作,我估計,何書記讓你到此為止,也是想看看事態的發展,再做打算。”
郎茂才一無所獲,灰溜溜地返回了青原。
第二天,新華網上發表了記者藍語茶的一篇言論,標題是《別讓真相成為全民表達時代的奢侈品》。
文章說:
近日,有關青原第一高樓台前幕後的報道十分火爆。
現在已經真相大白,這是一則由喪失職業道德的新聞工作者與別有用心的人相互勾結,憑空炮製出來的假新聞。
可是,在假新聞出台之前,網絡上也在流傳與之相類似的內容,而且煞有介事的公布了跟蹤偷拍到的照片與視頻,引起圍觀者對當事人的一片聲討和譴責。
過去,我們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現在,我們要求“有圖有真相”。實際上,很多時候眼見也未必為實,有圖也未必有真相。
發生一件事情,截取對自己最有利、對他人最不利的圖片或者視頻上傳,引導輿論向自己希望的方向發展,成為許多人的慣常操作。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與實際的真相相去甚遠。
這已成為我們的互聯網的常態。
在這全民表達的時代,探求真相已成為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
然而,我們絕大多數人對此卻並沒有多少警惕。
看到一則新聞,就急於表達,或同情、或義憤,等真相揭曉,發覺被愚弄,鬱悶兩分鍾後又興致勃勃地去圍觀下一熱點。
於是,我們看到一些熱點事件的劇情,多次反轉;於是,我們看到一些善良的人,莫名遭遇網絡暴力。
對此,隻能寄望於隨著網絡的發展,網友們日漸成熟起來。一事當前,不要先急著表達愛憎,而是理智分析,努力探求真相,至少讓一些比較拙劣的謊言無從漁利。
“求真”不僅應該成為新聞工作者的職業操守,也應成為廣大網友的一項行為準則,否則,下一次被片麵“真相”坑害的,可能就是你!
這篇評論,隨即被各大網媒和紙媒轉載,成為了定性此事件的風向標。(未完待續)
下午三點多,王致遠給郎茂才回了話,說讓夫人賈文琦找了個由頭去了何天影的辦公室,有些話要當麵跟他講一講。
一下班,郎茂才便自己開車,跑到了臨江,坐在王致遠古色古香的辦公室裏,議論事態的發展。
王致遠扭頭對身旁的郎茂才說:“老郎,這次你又失算了!”
郎茂才歎了一口氣,說:“王總,我本來隻是想借酒吧的事敲打敲打楚天舒,沒想到歐陽健這小子,報仇心切,居然買通記者,把事情鬧大了。”
王致遠說:“文琦下午去找了何老板,他們聊到了這件事,何老板很不滿意啊!”
“這事是我辦的不好。”郎茂才冒出冷汗,低聲說:“下次見到何老板,我當麵向他認錯。”
王致遠微微一笑,問道:“老郎,你知道你錯在哪了麽?”
郎茂才說:“都怪我用人不當,辦事不力。”
“非也!”王致遠冷笑一聲:“民國初年,國務總理趙秉鈞派人暗殺了宋教仁。凶手後來被抓,一時舉國嘩然。趙秉鈞向袁世凱檢討時,也口口聲聲說自己錯了。袁世凱問他哪裏錯了,趙秉鈞說他錯在不該動殺念。袁世凱不以為然地揮手說,殺人不是問題,咱們北洋的弟兄沒少殺人。不僅我們殺人,我們的敵人也殺人,殺人從來不是錯。錯就錯在,你殺人,被人家逮到了。”
郎茂才滿臉羞愧,無言以對。
隔了一會兒,王致遠又問:“楚天舒和衛世傑他們,接下來準備怎麽辦?”
“我從側麵了解到的消息,應該會適可而止!”郎茂才說:“發布會上,他們故意不點名,隻說是個別受處理的幹部心懷不滿的造謠中傷,應該就是不想鬧大。”
“他們還算聰明!知道要靠這件事扳倒你,是不可能的。”王致遠點頭道:“當然,他們這麽做的目的,無非是想表明態度,大家各退一步,不要兩敗俱傷。”
“還有沒有轉機?”郎茂才說:“夫人文琦下午不是去找了何書記嗎?隻要他老人家肯站出來說話,楚天舒與女下屬的曖昧關係,是洗刷不清的……”
“別說了。”王致遠臉上沒有任何表情,擺手製止了郎茂才,說:“老郎,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有意思麽?”
郎茂才這才住了嘴。
說話間,辦公室的大門推開,穿著一套淡黃色連衣裙的賈文琦走了進來。
這套連衣裙是賈文琦上個月在巴黎定製的,配上她曼妙的身材,可謂相得益彰。
王致遠依舊目光呆滯地看著前方,並沒有搭理自己光彩照人的妻子。
郎茂才著急,主動發問:“文琦,何書記怎麽說的?”
賈文琦歎了口氣:“何書記說,這個郎茂才啊,做了多年的政工幹部,私底下叫人搞這種小動作,還被人抓住了把柄,真是愚蠢至極。”
郎茂才頓覺無地自容,但又不甘心,隻得厚著臉皮,問道:“何書記他老人家就沒提到怎麽處理楚天舒麽?”
賈文琦搖頭說:“何書記說,上午發布會一結束,葉慶平就給他打電話匯報情況,他表明了個人的態度,那就是希望以和為貴。還表揚說衛世傑很顧大局,讓葉慶平把他的表揚轉達到衛世傑本人。”
郎茂才冷笑著說:“何書記表揚了衛世傑,那對我有什麽指示?”
賈文琦說:“就兩句話。第一句話是到此為止,這句話他也對葉慶平說了。第二句話是,退一步海闊天空。”
王致遠無奈地搖著頭:“老郎,退吧,退吧。不退還能怎樣?證據都捏在楚天舒和衛世傑的手上,硬撐下去,人家可不會再這麽客氣。”
郎茂才有些懊惱:“楚天舒的問題就這麽放過了?”
“老郎,你還是不了解楚天舒哇!”王致遠道:“這個人做事心思縝密,我敢肯定,他下一步還會有動作,我估計,何書記讓你到此為止,也是想看看事態的發展,再做打算。”
郎茂才一無所獲,灰溜溜地返回了青原。
第二天,新華網上發表了記者藍語茶的一篇言論,標題是《別讓真相成為全民表達時代的奢侈品》。
文章說:
近日,有關青原第一高樓台前幕後的報道十分火爆。
現在已經真相大白,這是一則由喪失職業道德的新聞工作者與別有用心的人相互勾結,憑空炮製出來的假新聞。
可是,在假新聞出台之前,網絡上也在流傳與之相類似的內容,而且煞有介事的公布了跟蹤偷拍到的照片與視頻,引起圍觀者對當事人的一片聲討和譴責。
過去,我們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現在,我們要求“有圖有真相”。實際上,很多時候眼見也未必為實,有圖也未必有真相。
發生一件事情,截取對自己最有利、對他人最不利的圖片或者視頻上傳,引導輿論向自己希望的方向發展,成為許多人的慣常操作。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與實際的真相相去甚遠。
這已成為我們的互聯網的常態。
在這全民表達的時代,探求真相已成為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
然而,我們絕大多數人對此卻並沒有多少警惕。
看到一則新聞,就急於表達,或同情、或義憤,等真相揭曉,發覺被愚弄,鬱悶兩分鍾後又興致勃勃地去圍觀下一熱點。
於是,我們看到一些熱點事件的劇情,多次反轉;於是,我們看到一些善良的人,莫名遭遇網絡暴力。
對此,隻能寄望於隨著網絡的發展,網友們日漸成熟起來。一事當前,不要先急著表達愛憎,而是理智分析,努力探求真相,至少讓一些比較拙劣的謊言無從漁利。
“求真”不僅應該成為新聞工作者的職業操守,也應成為廣大網友的一項行為準則,否則,下一次被片麵“真相”坑害的,可能就是你!
這篇評論,隨即被各大網媒和紙媒轉載,成為了定性此事件的風向標。(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