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胡思亂想之際,彭慧穎的手機響了,剛一接聽,頓時臉色煞白,幾近暈厥。


    來電顯示是伊凡的號碼,但通話的卻是一名醫生,他告訴彭慧穎,今天下午,伊凡帶媳婦去醫院作孕檢,在四環線上遭遇車禍,伊凡受了傷,他媳婦受到衝擊,動了胎氣,正在他們醫院搶救。


    啊啊!彭慧穎張著嘴,腦子裏一片空白。


    “怎麽了,彭老師?”衛世傑將車靠邊停下,關切地問道。


    彭慧穎猛然清醒過來,叫道:“快,快送我去機場,我要回北京。”


    衛世傑問明了情況,二話沒說,立即將彭慧穎送到了藍山國際機場。


    彭慧穎連夜返回了京城,直接去了醫院。


    兒子伊凡的傷勢並沒有醫生說的那麽嚴重,兒媳婦也隻是受了輕傷,隻是動了胎氣,按照醫生與彭慧穎和伊凡談的,要他們做好最壞的打算,孩子能不能保住,現在還不好說。


    伊凡守在了病房,堅持讓彭慧穎回了家。


    回到家後,彭慧穎心神不定,聞家奇的話在腦海裏久久縈繞,揮之不去,坐在沙發上沉思良久,最後,還是撥通了伊海濤的手機,有氣無力地說:“海濤,我們離婚吧!”


    三天之後,彭慧穎在送達的離婚協議書上簽了字,後麵的手續更不用她操心,想給副省長鞍前馬後跑腿的人多的是。


    簽字的當天下午,彭慧穎接到了伊凡打來的電話,他興奮地告訴媽媽,孩子保住了。


    放下電話,彭慧穎止不住熱淚流淌,喃喃自語:天命不可違,天命不可違啊。


    一個月之後,兒媳婦生下了一個大胖孫子,彭慧穎正式升級做了奶奶,她全部心思都撲在了孫子身上,日子過得充實而滿足,有時伊海濤到京城公幹,順便來看看孫子,破除了心魔的彭慧穎還能像對待一個老熟人那樣,坦然麵對。


    衛世傑在第一時間把伊海濤與彭慧穎離婚的消息告訴了蘇幽雨。


    傍晚時分,蘇幽雨抑製不住激動的心情,給伊海濤發了一條短信:


    萬樹河畔桃,新開一夜風。


    滿園白與紅,映入碧波中。


    擁抱好時節,攜我去踏青。


    改唐詩《春遊曲》為我所用。


    雖然沒有落款,但伊海濤知道,這是誰發過來的,本來知道他手機號碼的人極少,也隻有蘇幽雨,才會發這樣的短信。她將唐代詩人王涯的《春遊曲》改頭換麵,既是對伊海濤“新開一夜風”的祝福,也是“攜我去踏青”的邀約。


    蘇幽雨是伊海濤的情人,伊海濤也隻有這一個情人。


    這種特殊關係早在幾年前就開始了,他們之間成為情人,似乎是偶然的,又似乎是必然的。


    就任青原市委書記之後,伊海濤與彭慧穎發生冷戰,兩人的關係跌入冰點。


    彭慧穎臨時借調去北京工作,順帶張羅兒子伊凡的婚事。


    伊海濤沒有按照慣例住進市政府宿舍大院裏供市委書記專用的獨棟樓房,而是仍然吃住在青苑賓館。


    伊海濤覺得過這種獨居生活挺自在,也挺自由。


    吃飯有人端到麵前,想吃什麽報一下菜名就馬上送過來,衣服該洗了,隻要放到迎門的沙發上,就有人及時拿走,至於是幹洗,還是濕洗,都不用操心,甚至連話也不用說一聲,衣服就會在最短 的時間幹幹淨淨挺挺展展地回到衣架上。


    至於床上用品、桌椅衣櫃、茶幾沙發、地麵牆壁、窗子燈具之類的空間什物,更是時時保持著淨潔明亮,一塵不染。


    更使伊海濤滿意的是,服務人員從不打擾他,他幾乎就沒有在房間裏遇見過服務人員。可是,他住的套房總是窗明幾淨,令人心情舒暢。


    當時的青苑賓館負責人蘇幽雨把所有的一切都安排得不著痕跡,有條不紊。


    有時候因為閱讀文件或應酬回來晚了,就有電話打來,問要不要吃夜宵,隻要說一個“要”字,不大會兒,蘇幽雨就會端著香噴噴的食物送進門來。


    到了這份兒上,想吃什麽就吃什麽,想看什麽就看什麽,想穿什麽也是不在話下。


    蘇幽雨是青苑賓館的負責人,可以隨時進入伊海濤的房間,不僅照顧生活起居,還能幫助他整理文件,一段時間裏,成了伊海濤身邊不可或缺的人,甚至比秘書楚天舒還重要。


    日子過得比彭慧穎在身邊的時候更清靜,更舒坦,更讓伊海濤充滿了活力。


    對於一個事業有成的中年男人,伊海濤的物質生活可以說是豐衣足食。


    這個時候,有一樣事物卻凸顯出來,也是較他以往更需求的了。


    那是什麽?


    是女人。


    蘇幽雨在不動聲色中,在伊海濤的情感上空窗期,悄然填補了他精神世界的空白。


    一切都在不知不覺地進行著、發展著。


    伊海濤與蘇幽雨談工作、談理想、談藝術、談人生,他們一道去喝咖啡、去吃宵夜、去郊外野餐、去遊泳蕩舟,他們的行動十分秘密,秘密得即便是伊海濤身邊的人都不知曉。


    楚天舒雖然看出了一些端倪,但這種事,隻能揣著明白裝糊塗。


    【故事見第765章  心懷愧疚】


    不管因為什麽原因,伊海濤被提拔為市委書記後,沒有急切地去享受市委書記的住房待遇。


    這一點,眾多的官員是做不到的。


    也許正是這一點,讓伊海濤在諸多領導麵前獲得了更高的印象分,他們認為,他是一塊極其難得的金子,是一個不貪圖享受,隻一心撲在工作上的好幹部。


    去年,伊海濤如願晉升副省長。


    這一次,他搬家了,搬進了省委家屬院的小區。


    常委級省領導住的是小洋樓,隔著小洋樓幾百米開外,新建了一個小區,住的是非常委的省級領導。


    這裏的住宅不像尋常的小區,都是七八層的多層建築或二十多層的高層建築,也不是新貴雲集的獨體別墅區,而是三層小樓,複式結構,每單元兩戶,各自獨立進出,使用麵積達150平米以上,配套設施齊全。


    蘇幽雨短信發過來的時候,伊海濤剛剛吃完晚餐,正坐在客廳的沙發裏,觀看本地新聞,他拿起手機看了一眼,稍稍遲疑了片刻,給蘇幽雨回了一條短信……(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道之步步高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岸並收藏官道之步步高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