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慧穎很想問問聞家奇另一個問題,就是生活來源,平時生活費從哪裏來?收入有多少?可是又覺得這問題太俗,況且也觸及隱私,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改口問道:“大師,你這麽長時間,在什麽地方做事呢?”
聞家奇聽懂了彭慧穎的言外之意,實話實說起來:“現在好多了,不像剛開始那幾年,經濟沒了來源,隻好把家裏的積蓄傾囊倒出,還供不上我拜師的費用,隻好借債維持生活,是我拖累了家裏,祖父也早早離世了。”
說到這裏,聞家奇一臉的悲戚和愧疚,他解釋說,這也是他為什麽不管多忙,每年也要抽出時間回家祭祖的原因,他一直牢記祖父的話,學習易經的目的不是為了個人名利,而是為家鄉造福,為百姓傳道解惑。
彭慧穎是個敏感的人,她看聞家奇態度謙遜隨和,誠懇可交,也就放開了些,問了他的經曆和建樹。
聞家奇也不隱晦,說,如今他已被一個以弘揚傳統文化為宗旨的社團聘請為高級顧問,能登上這個職位的人,全國僅有三人。他每年有一半時間在海外活動,常有港澳台、新馬泰的一些團體邀請他去講學,策劃或谘詢。也有美國、加拿大的朋友邀請,多是華裔大財團、大老板和當地政府高官要員。
一年中的另一半時間,主要在國內兩三個大城市,剩餘的時間才回到老家,這些時間大多是在省城臨江。實在是邀請者太多,自己又沒有分身術,因為這還得罪了不少人。
唉!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聞家奇歎了一聲,立即止住了話頭,他自知宣揚過了頭,可想收斂已經晚了,他發現,彭慧穎的神情裏已流露出不易覺察的疑惑和疑問。
怎麽辦?在彭慧穎來之前,衛世傑已經跟聞家奇交過底,今天的目的,就是要取得彭慧穎的信任,如果讓她產生了懷疑,那就前功盡棄了。
實際上,去年衛世傑與楚天舒在京城看望彭慧穎,聽到她口口聲聲強調“這就是命”,說什麽“天命難違”等等,就想到了利用聞家奇來解開伊海濤和彭慧穎兩人的心結。【故事見第1209章 這就是命,第1210章 難念的經】
因為涉及到伊海濤,為了不讓楚天舒為難,由衛世傑出麵來操作。
這次得知彭慧穎要來青原辦調動手續,兩人商量後,便下了決心,把聞家奇引薦給彭慧穎,爭取取得她的信任,進而做通她的思想工作。
在這期間,楚天舒、衛世傑和聞家奇通過各自的渠道,收集了很多的信息資料,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希望能幫助伊海濤和彭慧穎從這段痛苦的婚姻中解脫出來。
聞家奇話鋒一轉,問道:“彭教授,能把你的出生時間告訴我嗎?”
“當然……沒有問題。”彭慧穎聽明白了聞家奇是想證明他沒有吹噓,加之內心的宿命觀作祟,略略遲疑了一下,就報出了自己的出生年月日。
“時辰呢?”聞家奇追問道。
“時辰……有點模糊。”彭慧穎隻是聽母親說過,她生在半夜。
“能說準一些嗎?半夜幾點?”聞家奇似乎很想找準這個時辰:“說準了,就不走彎路了。”
實際上,即使彭慧穎說不準這個時辰,聞家奇下邊的遊戲也做得下去,隻是那樣就有點破綻。
彭慧穎也是個認真的人,她立即打電話到老母親處,問出生的準確時辰,母親講是半夜過後,大約一點左右。
聞家奇聽後隻說了兩個字:“夠了。”然後拿起沙發旁的紙和筆,開始計算,又用筆在紙上畫了一陣,道出四句韻文:
五行配合八字清,大家閨秀學有成。
曆經艱辛人和順,富貴榮華享有盡。
聞家奇說出這話,彭慧穎感觸不多,因為字裏行間沒有太準確的內容,所謂大家閨秀學有成,聞大師已經知道自己是大學教授,當然能判斷出來,隻是最後一句“富貴榮華享有盡”,倒有點耐人尋味。
聞家奇並沒有就此停下,他發現彭慧穎對剛才的言語興趣不大,他又在紙上比劃了幾下,好像越過了幾道程序,跳躍到一個實實在在的內容中,又是四句:
雙親無意犯刑傷,父命屬虎定先凶。
母命屬馬鬆柏長,千祥雲集福祿宮。
彭慧穎震驚了,聞家奇的這幾句話戳中了她的身世,父母親在運動中曾經被打為右派,遭遇過牢獄之災,平反之後,恢複了工作,在各自的專業領域都取得了一些成績,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也算是千祥雲集福祿宮吧?
聞家奇的話停頓下來,很隨意地問道:“令尊是否已經下世?”
彭慧穎點頭:“是的,已經三四年了吧。”
“令尊屬虎,令堂屬馬,對吧?不會錯的!”沒等彭慧穎回答,聞大師就自問自答般的,還肯定這是不會錯的。
對從沒有接觸過風水大師的彭慧穎而言,這能不令她驚訝嗎?
頓時,敏銳的彭慧穎臉上湧起一種複雜的詫異,她下意識的用異樣目光對視了一下坐在一側的衛世傑。
機警的衛世傑馬上又去為他們的杯中加水,一邊卻不無目的地說:“彭老師,聞大師,你們二位再往深處推推,我出去打個電話。”
說話間,衛世傑掏出手機,走出了房間。
衛世傑懂規矩,任何一個人與他人推心置腹時,都不希望有第三者列席旁聽。
這是因為大多的人是有隱私的,大師的真知灼見要觸及這種不宜被外人知曉的秘密,也隻有在兩個人的王國中,一方能夠準確地道破另一方的絕密隱私,才能博得信任和欽佩,否則,反而會引起猜測甚至懷疑。
走出別墅門的衛世傑已經感覺到,當聞家奇道出彭慧穎父母的早於和屬相時,她並不隻是佩服和信任,其中還夾雜著另一種東西,她是否已開始懷疑,有人向聞大師透露過她父母的年齡和身世?
彭慧穎是一個執拗認死理的人,她不會輕易相信一個人,而真正贏得她的認可和信服,也絕非易事。(未完待續)
聞家奇聽懂了彭慧穎的言外之意,實話實說起來:“現在好多了,不像剛開始那幾年,經濟沒了來源,隻好把家裏的積蓄傾囊倒出,還供不上我拜師的費用,隻好借債維持生活,是我拖累了家裏,祖父也早早離世了。”
說到這裏,聞家奇一臉的悲戚和愧疚,他解釋說,這也是他為什麽不管多忙,每年也要抽出時間回家祭祖的原因,他一直牢記祖父的話,學習易經的目的不是為了個人名利,而是為家鄉造福,為百姓傳道解惑。
彭慧穎是個敏感的人,她看聞家奇態度謙遜隨和,誠懇可交,也就放開了些,問了他的經曆和建樹。
聞家奇也不隱晦,說,如今他已被一個以弘揚傳統文化為宗旨的社團聘請為高級顧問,能登上這個職位的人,全國僅有三人。他每年有一半時間在海外活動,常有港澳台、新馬泰的一些團體邀請他去講學,策劃或谘詢。也有美國、加拿大的朋友邀請,多是華裔大財團、大老板和當地政府高官要員。
一年中的另一半時間,主要在國內兩三個大城市,剩餘的時間才回到老家,這些時間大多是在省城臨江。實在是邀請者太多,自己又沒有分身術,因為這還得罪了不少人。
唉!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聞家奇歎了一聲,立即止住了話頭,他自知宣揚過了頭,可想收斂已經晚了,他發現,彭慧穎的神情裏已流露出不易覺察的疑惑和疑問。
怎麽辦?在彭慧穎來之前,衛世傑已經跟聞家奇交過底,今天的目的,就是要取得彭慧穎的信任,如果讓她產生了懷疑,那就前功盡棄了。
實際上,去年衛世傑與楚天舒在京城看望彭慧穎,聽到她口口聲聲強調“這就是命”,說什麽“天命難違”等等,就想到了利用聞家奇來解開伊海濤和彭慧穎兩人的心結。【故事見第1209章 這就是命,第1210章 難念的經】
因為涉及到伊海濤,為了不讓楚天舒為難,由衛世傑出麵來操作。
這次得知彭慧穎要來青原辦調動手續,兩人商量後,便下了決心,把聞家奇引薦給彭慧穎,爭取取得她的信任,進而做通她的思想工作。
在這期間,楚天舒、衛世傑和聞家奇通過各自的渠道,收集了很多的信息資料,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希望能幫助伊海濤和彭慧穎從這段痛苦的婚姻中解脫出來。
聞家奇話鋒一轉,問道:“彭教授,能把你的出生時間告訴我嗎?”
“當然……沒有問題。”彭慧穎聽明白了聞家奇是想證明他沒有吹噓,加之內心的宿命觀作祟,略略遲疑了一下,就報出了自己的出生年月日。
“時辰呢?”聞家奇追問道。
“時辰……有點模糊。”彭慧穎隻是聽母親說過,她生在半夜。
“能說準一些嗎?半夜幾點?”聞家奇似乎很想找準這個時辰:“說準了,就不走彎路了。”
實際上,即使彭慧穎說不準這個時辰,聞家奇下邊的遊戲也做得下去,隻是那樣就有點破綻。
彭慧穎也是個認真的人,她立即打電話到老母親處,問出生的準確時辰,母親講是半夜過後,大約一點左右。
聞家奇聽後隻說了兩個字:“夠了。”然後拿起沙發旁的紙和筆,開始計算,又用筆在紙上畫了一陣,道出四句韻文:
五行配合八字清,大家閨秀學有成。
曆經艱辛人和順,富貴榮華享有盡。
聞家奇說出這話,彭慧穎感觸不多,因為字裏行間沒有太準確的內容,所謂大家閨秀學有成,聞大師已經知道自己是大學教授,當然能判斷出來,隻是最後一句“富貴榮華享有盡”,倒有點耐人尋味。
聞家奇並沒有就此停下,他發現彭慧穎對剛才的言語興趣不大,他又在紙上比劃了幾下,好像越過了幾道程序,跳躍到一個實實在在的內容中,又是四句:
雙親無意犯刑傷,父命屬虎定先凶。
母命屬馬鬆柏長,千祥雲集福祿宮。
彭慧穎震驚了,聞家奇的這幾句話戳中了她的身世,父母親在運動中曾經被打為右派,遭遇過牢獄之災,平反之後,恢複了工作,在各自的專業領域都取得了一些成績,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也算是千祥雲集福祿宮吧?
聞家奇的話停頓下來,很隨意地問道:“令尊是否已經下世?”
彭慧穎點頭:“是的,已經三四年了吧。”
“令尊屬虎,令堂屬馬,對吧?不會錯的!”沒等彭慧穎回答,聞大師就自問自答般的,還肯定這是不會錯的。
對從沒有接觸過風水大師的彭慧穎而言,這能不令她驚訝嗎?
頓時,敏銳的彭慧穎臉上湧起一種複雜的詫異,她下意識的用異樣目光對視了一下坐在一側的衛世傑。
機警的衛世傑馬上又去為他們的杯中加水,一邊卻不無目的地說:“彭老師,聞大師,你們二位再往深處推推,我出去打個電話。”
說話間,衛世傑掏出手機,走出了房間。
衛世傑懂規矩,任何一個人與他人推心置腹時,都不希望有第三者列席旁聽。
這是因為大多的人是有隱私的,大師的真知灼見要觸及這種不宜被外人知曉的秘密,也隻有在兩個人的王國中,一方能夠準確地道破另一方的絕密隱私,才能博得信任和欽佩,否則,反而會引起猜測甚至懷疑。
走出別墅門的衛世傑已經感覺到,當聞家奇道出彭慧穎父母的早於和屬相時,她並不隻是佩服和信任,其中還夾雜著另一種東西,她是否已開始懷疑,有人向聞大師透露過她父母的年齡和身世?
彭慧穎是一個執拗認死理的人,她不會輕易相信一個人,而真正贏得她的認可和信服,也絕非易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