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晚晴聽說範亦兵和劉春娜要來,心裏也是歡喜,挺著大肚子,和楚天舒坐在沙發上,說起了範亦兵他們兩口子的許多好處來。
在市國資委工作時,楚天舒跟他們的關係就不錯,後來調到市裏給伊海濤當秘書,安排劉春娜當了凱旋大酒店的經理,又把歐陽健也調進了市府辦,由科長到市委辦副主任,再由副主任到市府辦的主任,一路走來,都離不開楚天舒的關照。
楚天舒在南嶺縣工作期間,範亦兵和劉春娜沒少照顧向晚晴的起居生活,逢年過節也不忘拎著好煙好酒來看望,向晚晴也時不時給他們家的孩子送禮物,兩家人來往頻繁,並不在乎東西的多與少,而是看重這份情感。
尤其是白雲朵離開青原之後,向晚晴跟劉春娜走得更近了,早已在心裏把他們兩口子當自家人了。
楚天舒工作忙,出差多,平時家裏有什麽事,向晚晴也懶得告訴他,直接給範亦兵或者劉春娜打個電話就解決了。
為這事,楚天舒還曾抱怨過向晚晴,說她不要動不動就麻煩人家,範亦兵和劉春娜也有他們自己的事。
向晚晴卻說,你說得倒好聽,指望不上你,我不給他們兩口子打電話,還能給誰打呀?
楚天舒無話可說,隻能默認了。
今晚上範亦兵過來,肯定是為了生態城管委會主任的事,楚天舒原本以為,有伊海濤臨走之前的交代,加之簡若明、靳若冰和自己暗中使使勁,範亦兵的希望大增,沒想到,歐陽健也盯住了這個位子,他背後有郎茂才撐腰,事情就複雜了。
其實,官場上沒有永遠的優勢,也沒有永遠的劣勢,任何事情都處在不斷的變化中,陪葉慶平視察南嶺縣的時候,楚天舒感覺範亦兵完全有勝出的可能,但下午與靳若冰交談之後,又覺得範亦兵沒多大希望了。
如果歐陽健隻找了郎茂才,葉慶平一定不會把生態城的大權交給他,但是,歐陽健又找了葉慶平,聽靳若冰的意思好像還相談甚歡,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楚天舒恨隻恨自己隻是個非常委的副市長,這件事上,實在是有勁使不上,範亦兵來了,正好跟他把話說透。
就這麽想著,範亦兵與劉春娜敲門進來了。
範亦兵和劉春娜每次來楚天舒家,就像是走親戚,總要拎幾樣東西,有時是新鮮水果,有時是煙酒,有時候還會帶幾件化妝品,今天帶的是劉春娜自己做的嬰兒衣服。
進了家,也無需向晚晴招待,劉春娜就像半個女主人,主動承擔了為大家泡茶的活兒,還不時交代向晚晴,很快就要生了,應該注意這個,準備那個,一副過來人的架勢,考慮得非常周到。
向晚晴請了假在家待產,整天一個人呆著,總叫悶得慌,好不容易有人一起談論生兒育女的事,特別的興奮,拉著劉春娜在沙發上坐下,嘰嘰喳喳地聊上了。
楚天舒看範亦兵有點兒蔫蔫的,知道他心裏有事,就說:“好了,你們兩個女人談養兒育女,亦兵,我們到書房裏聊聊。”
兩人端著各自的茶杯進了書房,楚天舒問:“你是不是聽說些什麽了?”
範亦兵點頭,說:“中午在食堂,朱赫然悄悄告訴我,歐陽健給葉書記送了錢,被葉書記退回去了,還挨了一頓批評。”
楚天舒心裏咯噔了一下,聯想到靳若冰說早上看見歐陽健,眼圈還是紅紅的,朱赫然的說法應該不是假話。
葉慶平不是傻子,他明知道歐陽健是郎茂才的人,如果接受他的賄賂,豈不是授人以柄?楚天舒隻是想不明白,這事應該保密才是,朱赫然為什麽要主動地捅給範亦兵呢?
範亦兵見楚天舒沒說話,猜不透他到底在想什麽,就說:“天舒,我是真想出去做點事,呆在機關裏,放不開手腳不說,還天天要看領導的臉色,這種難受勁,你是有體會的。”
楚天舒這才說:“你有出去做點事的想法,我是非常支持的,伊書記臨走前也跟我們交代過,生態城的開發建設確實是個機會,隻是,歐陽健盯上了這個位子,把事情搞複雜了。”
“是啊!”範亦兵說:“朱赫然故意告訴我這件事,我就覺得這裏麵有蹊蹺。”
楚天舒點點頭,說:“我猜測,這不是一個好征兆,也許,葉書記已經拿定了主意,讓朱赫然放出風來,重用歐陽健,完全是正常的人事安排,沒有什麽見不得人的交易。”
範亦兵驚出了一身虛汗,說:“我也一直這麽想,問題是,我也跟郎市長談過我的想法,如果這事沒搞成,以後在他手底下工作,也很難受。”
楚天舒看著範亦兵的憂心忡忡,不免有些同情,就安慰說:“亦兵,還不至於吧,你就別瞎想了。”
範亦兵說:“天舒,我今天來,就是想跟你交交心,合適的時候,還得請你……幫我說說話,能去負責生態城項目最好,如果去不了,換個別的崗位,能在你分管的範圍做點事,那就再好不過了。”
楚天舒說:“亦兵,你放心,若明市長、若冰書記,包括我在內,有機會都會為你說話的。”
範亦兵的臉上這才有了喜色,連連點頭說:“聽你這麽一說,我就放心了。”
楚天舒安慰道:“亦兵,現在形勢還沒有明朗,先靜觀其變吧,等生態城的人事敲定下來,我們再想想辦法。”
一般來講,人事安排都要事先上書記辦公會,大致定下一個框框後,然後再提交市委常委會集體討論,一經表決,就成了市委的決定,紅頭文件一下,任憑誰也不好改變了。
楚天舒當過縣委書記,深諳其中的規則,所謂常委會討論表決,無非是走個過場,隻要定下來的這個人選沒有重大問題,上了常委會,常委們也不會隨便提反對意見。
楚天舒心裏有譜,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葉慶平即使是為了避免與郎茂才的矛盾激化,生態城管委會的主任一職應該就是歐陽健的了。
但是,事情的進展並沒有像楚天舒預測的那樣,而是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第二天下午,靳若冰給楚天舒打了一個電話,透露了他們早上剛剛開過書記辦公會,說生態城的主要人事安排葉慶平並沒有一錘定音,而是請各位推薦候選人,由組織部走完相關程序後,直接上常委會討論表決。
候選人推薦沒有意外,綜合大家的意見,就是歐陽健、餘誌謙和範亦兵三個人。
書記辦公會上出現了這樣一個結果,令楚天舒很是納悶,或許是自己想錯了,葉慶平和郎茂才並沒有達成默契,也沒有傾向性意見,直接由常委們討論表決,歐陽健的支持者不多,他並無絕對的勝算,餘誌謙和範亦兵還有希望。
這一天,大雨滂沱。
常委會在市委一號會議室召開。
在青原市,凡是關乎國計民生和人事變動的重大事項,都無一例外地在這裏進行。
於是,一號會議室就成了一個政治符號,成了一個政治風向標,成了一個神秘莫測而又非常現實的地方。
八點二十八分,葉慶平的秘書朱赫然走進會議室,他左手揣著一疊資料,右手端著一個茶杯,把資料放好後,又把茶杯放在桌子的右手邊,同時把茶杯蓋子輕輕擰鬆了一些。蓋子太鬆,茶水不保溫,太緊了,喝茶的人擰起來費力。
朱赫然專業地做完這一切後,靜悄悄地退出了會議室。
一分鍾後,葉慶平快步走進來了,與不少一把手的不苟言笑不同,他不停地點頭微笑,與在座的常委們打著招呼。
落座後,葉慶平宣布開會,直奔主題,討論生態城的人事安排。
市委組織部長常勝利輕咳一聲,拿出事先準備的材料,介紹候選人的情況。
涉及到幹部調整和安排,在座的每位常委的表情都異常嚴肅,他們認真聽著常勝利對每個候選人情況的介紹,唯恐漏掉一個字。
此外,常委們的餘光也在會議室裏不停遊蕩,他們必須注意同僚尤其是葉慶平對於不同候選人的表情變化,這一點,對於接下來自己的發言極為重要。
為官多年的葉慶平,早已練就了喜怒不形於色的本事,他如一尊石佛坐在了正中的座位上,斂容細聽常勝利的介紹,不管他提到哪一個人,臉上都波瀾不驚。
常勝利介紹結束,葉慶平掃視了一圈會場,說道:“關於青北生態城管委會主任人選,剛才勝利同誌介紹了歐陽健、餘誌謙、範亦兵三位候選人的情況,還是按老規矩,大家暢所欲言,我最後一個說。”
葉慶平口中的“老規矩”,就是近年來在各自組織中大力推廣的“一把手末位表態製度”。
設立這項製度的初衷,就是盡可能約束一把手的權力。針對某項議題,如果一把手一上來就亮明態度,其他人難免隨波逐流。所以,在討論表態的過程中,就從排位低的領導開始,一把手的發言,被安排在最後一個。
如今,這項製度在中國政壇基本已成常態。
然而,在雲譎波詭的官場裏,總有人費盡心機去揣摩一把手的態度,盡管一把手被安排在最後一個發言,但真正的官場老手,依舊能從一個眼神、一個表情、一個細節中,領會到一把手的真實意圖。(未完待續)
在市國資委工作時,楚天舒跟他們的關係就不錯,後來調到市裏給伊海濤當秘書,安排劉春娜當了凱旋大酒店的經理,又把歐陽健也調進了市府辦,由科長到市委辦副主任,再由副主任到市府辦的主任,一路走來,都離不開楚天舒的關照。
楚天舒在南嶺縣工作期間,範亦兵和劉春娜沒少照顧向晚晴的起居生活,逢年過節也不忘拎著好煙好酒來看望,向晚晴也時不時給他們家的孩子送禮物,兩家人來往頻繁,並不在乎東西的多與少,而是看重這份情感。
尤其是白雲朵離開青原之後,向晚晴跟劉春娜走得更近了,早已在心裏把他們兩口子當自家人了。
楚天舒工作忙,出差多,平時家裏有什麽事,向晚晴也懶得告訴他,直接給範亦兵或者劉春娜打個電話就解決了。
為這事,楚天舒還曾抱怨過向晚晴,說她不要動不動就麻煩人家,範亦兵和劉春娜也有他們自己的事。
向晚晴卻說,你說得倒好聽,指望不上你,我不給他們兩口子打電話,還能給誰打呀?
楚天舒無話可說,隻能默認了。
今晚上範亦兵過來,肯定是為了生態城管委會主任的事,楚天舒原本以為,有伊海濤臨走之前的交代,加之簡若明、靳若冰和自己暗中使使勁,範亦兵的希望大增,沒想到,歐陽健也盯住了這個位子,他背後有郎茂才撐腰,事情就複雜了。
其實,官場上沒有永遠的優勢,也沒有永遠的劣勢,任何事情都處在不斷的變化中,陪葉慶平視察南嶺縣的時候,楚天舒感覺範亦兵完全有勝出的可能,但下午與靳若冰交談之後,又覺得範亦兵沒多大希望了。
如果歐陽健隻找了郎茂才,葉慶平一定不會把生態城的大權交給他,但是,歐陽健又找了葉慶平,聽靳若冰的意思好像還相談甚歡,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楚天舒恨隻恨自己隻是個非常委的副市長,這件事上,實在是有勁使不上,範亦兵來了,正好跟他把話說透。
就這麽想著,範亦兵與劉春娜敲門進來了。
範亦兵和劉春娜每次來楚天舒家,就像是走親戚,總要拎幾樣東西,有時是新鮮水果,有時是煙酒,有時候還會帶幾件化妝品,今天帶的是劉春娜自己做的嬰兒衣服。
進了家,也無需向晚晴招待,劉春娜就像半個女主人,主動承擔了為大家泡茶的活兒,還不時交代向晚晴,很快就要生了,應該注意這個,準備那個,一副過來人的架勢,考慮得非常周到。
向晚晴請了假在家待產,整天一個人呆著,總叫悶得慌,好不容易有人一起談論生兒育女的事,特別的興奮,拉著劉春娜在沙發上坐下,嘰嘰喳喳地聊上了。
楚天舒看範亦兵有點兒蔫蔫的,知道他心裏有事,就說:“好了,你們兩個女人談養兒育女,亦兵,我們到書房裏聊聊。”
兩人端著各自的茶杯進了書房,楚天舒問:“你是不是聽說些什麽了?”
範亦兵點頭,說:“中午在食堂,朱赫然悄悄告訴我,歐陽健給葉書記送了錢,被葉書記退回去了,還挨了一頓批評。”
楚天舒心裏咯噔了一下,聯想到靳若冰說早上看見歐陽健,眼圈還是紅紅的,朱赫然的說法應該不是假話。
葉慶平不是傻子,他明知道歐陽健是郎茂才的人,如果接受他的賄賂,豈不是授人以柄?楚天舒隻是想不明白,這事應該保密才是,朱赫然為什麽要主動地捅給範亦兵呢?
範亦兵見楚天舒沒說話,猜不透他到底在想什麽,就說:“天舒,我是真想出去做點事,呆在機關裏,放不開手腳不說,還天天要看領導的臉色,這種難受勁,你是有體會的。”
楚天舒這才說:“你有出去做點事的想法,我是非常支持的,伊書記臨走前也跟我們交代過,生態城的開發建設確實是個機會,隻是,歐陽健盯上了這個位子,把事情搞複雜了。”
“是啊!”範亦兵說:“朱赫然故意告訴我這件事,我就覺得這裏麵有蹊蹺。”
楚天舒點點頭,說:“我猜測,這不是一個好征兆,也許,葉書記已經拿定了主意,讓朱赫然放出風來,重用歐陽健,完全是正常的人事安排,沒有什麽見不得人的交易。”
範亦兵驚出了一身虛汗,說:“我也一直這麽想,問題是,我也跟郎市長談過我的想法,如果這事沒搞成,以後在他手底下工作,也很難受。”
楚天舒看著範亦兵的憂心忡忡,不免有些同情,就安慰說:“亦兵,還不至於吧,你就別瞎想了。”
範亦兵說:“天舒,我今天來,就是想跟你交交心,合適的時候,還得請你……幫我說說話,能去負責生態城項目最好,如果去不了,換個別的崗位,能在你分管的範圍做點事,那就再好不過了。”
楚天舒說:“亦兵,你放心,若明市長、若冰書記,包括我在內,有機會都會為你說話的。”
範亦兵的臉上這才有了喜色,連連點頭說:“聽你這麽一說,我就放心了。”
楚天舒安慰道:“亦兵,現在形勢還沒有明朗,先靜觀其變吧,等生態城的人事敲定下來,我們再想想辦法。”
一般來講,人事安排都要事先上書記辦公會,大致定下一個框框後,然後再提交市委常委會集體討論,一經表決,就成了市委的決定,紅頭文件一下,任憑誰也不好改變了。
楚天舒當過縣委書記,深諳其中的規則,所謂常委會討論表決,無非是走個過場,隻要定下來的這個人選沒有重大問題,上了常委會,常委們也不會隨便提反對意見。
楚天舒心裏有譜,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葉慶平即使是為了避免與郎茂才的矛盾激化,生態城管委會的主任一職應該就是歐陽健的了。
但是,事情的進展並沒有像楚天舒預測的那樣,而是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第二天下午,靳若冰給楚天舒打了一個電話,透露了他們早上剛剛開過書記辦公會,說生態城的主要人事安排葉慶平並沒有一錘定音,而是請各位推薦候選人,由組織部走完相關程序後,直接上常委會討論表決。
候選人推薦沒有意外,綜合大家的意見,就是歐陽健、餘誌謙和範亦兵三個人。
書記辦公會上出現了這樣一個結果,令楚天舒很是納悶,或許是自己想錯了,葉慶平和郎茂才並沒有達成默契,也沒有傾向性意見,直接由常委們討論表決,歐陽健的支持者不多,他並無絕對的勝算,餘誌謙和範亦兵還有希望。
這一天,大雨滂沱。
常委會在市委一號會議室召開。
在青原市,凡是關乎國計民生和人事變動的重大事項,都無一例外地在這裏進行。
於是,一號會議室就成了一個政治符號,成了一個政治風向標,成了一個神秘莫測而又非常現實的地方。
八點二十八分,葉慶平的秘書朱赫然走進會議室,他左手揣著一疊資料,右手端著一個茶杯,把資料放好後,又把茶杯放在桌子的右手邊,同時把茶杯蓋子輕輕擰鬆了一些。蓋子太鬆,茶水不保溫,太緊了,喝茶的人擰起來費力。
朱赫然專業地做完這一切後,靜悄悄地退出了會議室。
一分鍾後,葉慶平快步走進來了,與不少一把手的不苟言笑不同,他不停地點頭微笑,與在座的常委們打著招呼。
落座後,葉慶平宣布開會,直奔主題,討論生態城的人事安排。
市委組織部長常勝利輕咳一聲,拿出事先準備的材料,介紹候選人的情況。
涉及到幹部調整和安排,在座的每位常委的表情都異常嚴肅,他們認真聽著常勝利對每個候選人情況的介紹,唯恐漏掉一個字。
此外,常委們的餘光也在會議室裏不停遊蕩,他們必須注意同僚尤其是葉慶平對於不同候選人的表情變化,這一點,對於接下來自己的發言極為重要。
為官多年的葉慶平,早已練就了喜怒不形於色的本事,他如一尊石佛坐在了正中的座位上,斂容細聽常勝利的介紹,不管他提到哪一個人,臉上都波瀾不驚。
常勝利介紹結束,葉慶平掃視了一圈會場,說道:“關於青北生態城管委會主任人選,剛才勝利同誌介紹了歐陽健、餘誌謙、範亦兵三位候選人的情況,還是按老規矩,大家暢所欲言,我最後一個說。”
葉慶平口中的“老規矩”,就是近年來在各自組織中大力推廣的“一把手末位表態製度”。
設立這項製度的初衷,就是盡可能約束一把手的權力。針對某項議題,如果一把手一上來就亮明態度,其他人難免隨波逐流。所以,在討論表態的過程中,就從排位低的領導開始,一把手的發言,被安排在最後一個。
如今,這項製度在中國政壇基本已成常態。
然而,在雲譎波詭的官場裏,總有人費盡心機去揣摩一把手的態度,盡管一把手被安排在最後一個發言,但真正的官場老手,依舊能從一個眼神、一個表情、一個細節中,領會到一把手的真實意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