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環線道路改造工程按期完工,楚天舒終於卸下了這副擔子,重新把時間和精力放到了土地出讓新政的製訂和實施上。


    當時葉慶平與郎茂才、簡若明等人商定讓楚天舒牽頭先行先試。


    楚天舒把鼇頭灣土地的事忙完,正準備啟動此事,卻又被郎茂才抓了差,全力以赴去抓外環線道路改造工程的建設,土地製度改革就擱置了下來。


    或許有人要問,既然是定下來要先行先試的改革,為什麽楚天舒不親自抓,就毫無進展了呢?


    很簡單,皇帝急,太監們不急。


    改革,必然會觸動一部分人的權力和利益。


    實施土地新政之後,所有經營性的土地一律都要公開競價出讓,以前盛行的相關單位內部組成一個評審委員會,采取綜合評審的方式協議出讓經營性土地的做法就行不通了。


    按照王少磊的說話,這就不是正兒八經的“賣”地,而是“批”地!


    既然是“批”,那就必然和權力掛鉤,誰的權力大,誰就能決定把地批給誰,因此,全國各地的國土資源部門成了腐敗的重災區,近年來,土地出讓製度改革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也就是說,實施新政之後,青原市國土資源局拍板批地的權力小了,暗箱操作的可能性沒了,相關的利益也隨之消失,你說,這樣的改革措施,國土資源局的現管們怎麽會有積極性?


    市國土資源局局長杜憑風私底下跟親信們說,實行土地招拍掛好哇,不管什麽地,都拿到招標會上公開交易,我們身上的擔子就輕多了,不用像以前那樣事無巨細地操心,末了還要擔上罵名。反正我過幾年就退休了,保住晚節最重要。


    杜憑風話說得雖然漂亮,心裏卻未必舒坦。


    所以,楚天舒要先行先試的計劃,首先在國土資源局就遇到了重重阻力,至少杜憑風是陽奉陰違,明麵上是積極配合,暗地裏卻是能拖一天算一天,甚至在此期間,還在加快協議出讓土地的步伐。


    按照楚天舒最初的想法,是打算先行叫停青原市所有現有土地的協議出讓,待新政出台之後再實行公開競價招標,最後由價高者得。


    但是,葉慶平和郎茂才都不同意。


    葉慶平考慮的是改革不能步伐過大,應該留幾個月作為緩衝期,免得引起不必要的混亂。


    郎茂才更直接,他說,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就是土地出讓金,叫停了土地出讓,政府的正常運轉就存在不小的困難,別的不說,外環線改造工程的工程款就不能按時撥付。


    簡若明也勸楚天舒不要操之過急,世紀陽光剛拿到了鼇頭灣這塊地,你就叫停全市的土地出讓,這肯定會引起外界的非議。


    官場上,向來是官大一級壓死人!


    兩位主要領導發話了,楚天舒也無計可施,隻能一邊組織人員製定政策,一邊收集相關資料,把尚未進入出讓程序的土地一一登記在冊,暫時凍結起來,一律不再審批。


    那些拆遷難的城中村,說凍結立即就凍結了。


    可是,上午指示發下去,下午,青原市冷凍機械廠的廠長陳友權和書記熊強來到了楚天舒的辦公室,請求通融。


    青原市冷凍機械廠是家老國企,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與島國企業合資生產過冰箱和,曾經火過一陣子,如今都已經破產,工廠唯一值錢的東西,就是廠區的五十來畝地。


    廠領導經過與職工代表的多次磋商,終於達成一致,擬用賣地的錢,補繳拖欠多年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費用,給工人們按工齡長短發放一次性安置費,大家用這筆安置費,另謀出路,自行繳納今後的養老保險等各種費用。


    “買斷工齡”的做法已被明令禁止,但工人們的想法很簡單,廠子已經破產,與其不死不活的這麽拖下去,還不如拿一筆錢去創業。


    這塊地位於青原市的黃金位置,廠領導好不容易與職工代表談妥了安置方案,也得到了政府有關部門的同意,已經提交市國土資源局協議出讓,卻被楚天舒凍結了。


    陳友權和熊強擺出的理由很簡單,也很現實:“楚副市長,夜長夢多啊,我們希望您能高抬貴手,網開一麵,讓我們把地賣出去,抓緊把工人們的安置費發放到位,這個困擾多年的麻煩就甩出去了。”


    楚天舒在國資委幹了很多年,對陳、熊二人的急迫心情完全可以理解,這塊地賣出去,把工人們安置完,他們也可以得到安置,即使做不成廠長書記,按行政級別隨便安排個職位,也總比天天和下崗工人們扯皮拉筋還拿不到多少錢強多了。


    地沒賣出去,錢發不下去,陳、熊二人還得去苦口婆心地麵對廠子裏的那些下崗工人,麻煩肯定少不了。


    當然,陳、熊二人的麻煩,也是政府的麻煩。


    所以,陳、熊二人網開一麵的請求說起來也不算太過分。


    但是,如果對冷凍機械廠采取網開一麵的政策,那麽,造紙廠、色織布廠等等同時被凍結的單位頭頭,馬上就會找上門來,一個個都在求網開一麵,那原本打算儲備起來的土地,在新政出來之前就要被協議轉讓光了,新政的意義就大打折扣。


    楚天舒說:“陳廠長,熊書記,任何一條政策的實施,總會有卡住某一家的時點,希望你們能再堅持一段時間,等新政出來之後,土地掛牌出讓,肯定會賣出比現在高的價錢,你們再做工作,也容易一些嘛。”


    陳友權叫苦道:“楚副市長,您不知道哇,我跟老熊磨破了嘴皮子,好不容易跟職工代表們達成了一致,您這一句話,我們前麵的工作就白做了,我們這塊地,也就五十多畝,就算能賣出高價,也多不到哪兒去,而先前談好的安置方案,又要重頭談,麻煩反而更大了。”


    熊強也點頭,一個勁地附和。


    “照你們這麽說,地價賣高了,反倒是壞事了?”楚天舒沉下臉來,說:“你們作為廠領導,不追求廠子利益的最大化,而隻顧甩麻煩,這種想法本身就不對頭,國有資產交到你們手上,敗光那是必然的,能保值增值才是笑話呢。”


    被楚天舒熊了一通,陳友權和熊強有苦倒不出來,隻能悻悻地告退出來,他們站在走廊的盡頭發了幾句牢騷,想想還是不甘心,又去敲了市長郎茂才辦公室的門。


    這一次的敲門,卻給楚天舒挖了一個大坑……(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道之步步高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岸並收藏官道之步步高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