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新聞價值,就是因為死了個人?”衛世傑看著藍語茶,叫道。
藍語茶搖搖頭:“新聞價值有個很殘酷甚至很冷血的標準。它不在乎人命,隻在乎新聞敏感度和關注度。這麽說吧,哪怕青原市一輛大巴栽進了青蓮江,死了一二十個人,也不如死一個村民有新聞價值。因為這個村民是跟野蠻拆遷聯係在一起,這才是最大的新聞看點。”
看衛世傑還在納悶,藍語茶接著說:“非洲的一場內戰,動輒死幾萬人。美國‘911事件’死了三千多人。可全球媒體無一不把‘911事件’當成重大新聞。我倒不認為這是什麽偏見,反而是尊重新聞規律的表現。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非洲地區內戰頻繁,仗打多了,那就不叫新聞。‘911事件’史無前例,當然就是大新聞。”
聊起新聞,藍語茶總有她獨到的見解。
衛世傑懊惱道:“都怪我,不該接這個黑心記者的電話的。”
藍語茶笑笑說:“這也不能怪你,一般人遇到這種麻煩事,第一反應都是急於洗白,記者們就是抓住了這種心態,誘導當事人多說話,隻要你說了,他就能寫出有新聞價值的稿子來。”
“魚叉姐,那我是不是也應該一句話不說,拒絕采訪。”衛世傑這個人有一個特別大的優點,就是犯了錯從不推諉,而且願意虛心請教,以利於今後改進。
“說是可以的,關鍵是看怎麽說。”藍語茶說:“誠如我剛才所說,這件事最大的新聞價值,不是一個村民死了,而是被你的拆遷隊員打死的。如果你一開始不向沈豫鄂承認村民是被拆遷隊員打死的,這件事的新聞價值就會大打折扣。”
衛世傑有些不解:“事實擺在那兒,難道要我公然撒謊?”
“當然不是說謊。”藍語茶說:“在真話與假話之間,還有一種叫模棱兩可的話。比如,你可以說當時現場混亂,的確出現了互相推搡的情況。不過村民的死因,究竟是外傷還是受到刺激後病故,還有待進一步確認。”
藍語茶接著說:“你沒說村民不是被打死的,但又沒有確認,這就叫模棱兩可。它與謊話還不一樣!”
衛世傑說:“我如果這樣說,記者就不報道了?”
藍語茶搖搖頭,說:“不報道是不可能的。但你這樣一說,媒體在報道時就會有所收斂。媒體寫報道,也要承擔責任。如果一上來就大肆渲染村民是被拆遷人員打死的,後來調查結果證明是死於突發疾病,怎麽去收場?所以,本來寫一個整版的,大概就壓縮成半個版。後期編輯時,也會在許多說法上注意留有餘地。”
藍語茶繼續說:“可你一上來就向沈豫鄂確認,村民是被拆遷隊員打死的。他隻要坐實了這一點,就可以大肆炒作一番了。”
“魚叉姐,你說的有道理。”衛世傑若有所思地說:“現在好多地方的新聞,不就用一句‘還在調查中’搪塞過去了。我不說是,也不說不是,反正就是沒有結論。”
“老衛,你真是個聰明人,一點就通!”藍語茶笑起來:“當然,最穩妥的方法還是不接受記者的采訪。在那種情況下,你怎麽說都是錯,都會被他們抓住小辮子,然後拿去過度解讀,回過頭又把你批判一通。”
但衛世傑還是很委屈:“有些事情外界存在誤解。我們公司受了冤枉,就不能去解釋、澄清?”
“記住,媒體不是公檢法。”藍語茶說,“厘清事實真相,那是司法部門的責任。媒體感興趣的,就是把事件中那些吸引眼球的東西抓出來。言多必失,何況麵對存心挑刺的記者。你隻要開口說話,他們就能找到素材,把這條新聞繼續追下去。”
衛世傑連連點頭:“對對對!”
藍語茶說,“真理是不是越辯越明,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新聞一定是越炒越熱。”
衛世傑好奇地問:“魚叉姐,我經常聽人講,某某大企業的媒體公關能力很強,有關它們的負麵新聞,絕對報道不出來。人家是怎麽做到的?”
“簡單,就靠兩樣東西,權和錢!”藍語茶說:“有些背景深厚的公司,連政府都不敢惹,更別說媒體了。當然,這類企業畢竟是少數,像世紀陽光這樣實力不夠的民營企業,進行媒體公關就隻能撒錢了。”
“花錢也得有個花法啊。全國的新聞單位,少說好幾千家,每家都給錢?”衛世傑追問道。
“那倒不必!”藍語茶說:“通常說來,本地媒體報道本地的負麵新聞時十分謹慎。真出了什麽狀況,公關也相對容易。而那些外地媒體,看似數目龐大,其實真正能做出有影響力能夠跨省輿論監督稿件的,也就北京、上海、廣州的那一二十家,把他們搞定了,其他的蝦兵蟹將,根本不在話下。”
“不對吧,那些小媒體也不能輕視啊。”衛世傑搖搖頭,說:“就說沈豫鄂搗鼓出來的某周刊吧,並不知名啊,不也打了雞血一樣在寫負麵新聞嗎?像我這樣的被報道對象,還不是怕得要命。”
“哈哈。”藍語茶笑道:“他這種小媒體,之所以能存在,主要是因為很多小企業的老板和小地方的官員,對媒體圈的事渾然不知,才被他牽著鼻子走。”
衛世傑也笑了:“嗬嗬,魚叉姐,你真不給我留麵子。”
藍語茶解釋說:“就說沈豫鄂的某周刊吧,銷量還不到兩千份,根本談不上什麽話語權、影響力。放在以前,就算寫出十個版的新聞,人家也不用擔心。但現在不同了,得益於網絡的發展,那些小媒體采寫的新聞掛到網上之後,一樣可以到處瘋傳。”
“這倒也是,網絡真是害死人啊!”衛世傑歎道。
“成也網絡,敗也網絡。”藍語茶說:“企業隻要同幾大網站搞好關係,網站不轉載這些小媒體的報道,那它們就一點殺傷力都沒有。換句話說,隻要下力氣搞定幾大網站,那些不知名的小媒體,大可以不理它。”
衛世傑沉吟一會兒道:“按你的說法,搞定幾家大的網站,以及那一二十家確有影響力的媒體,就夠了。”
“基本差不多吧。”藍語茶說:“當然了,要搞定這些媒體,也不容易啊。”
“怎麽不容易呢?”衛世傑繼續虛心求教。(未完待續)
藍語茶搖搖頭:“新聞價值有個很殘酷甚至很冷血的標準。它不在乎人命,隻在乎新聞敏感度和關注度。這麽說吧,哪怕青原市一輛大巴栽進了青蓮江,死了一二十個人,也不如死一個村民有新聞價值。因為這個村民是跟野蠻拆遷聯係在一起,這才是最大的新聞看點。”
看衛世傑還在納悶,藍語茶接著說:“非洲的一場內戰,動輒死幾萬人。美國‘911事件’死了三千多人。可全球媒體無一不把‘911事件’當成重大新聞。我倒不認為這是什麽偏見,反而是尊重新聞規律的表現。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非洲地區內戰頻繁,仗打多了,那就不叫新聞。‘911事件’史無前例,當然就是大新聞。”
聊起新聞,藍語茶總有她獨到的見解。
衛世傑懊惱道:“都怪我,不該接這個黑心記者的電話的。”
藍語茶笑笑說:“這也不能怪你,一般人遇到這種麻煩事,第一反應都是急於洗白,記者們就是抓住了這種心態,誘導當事人多說話,隻要你說了,他就能寫出有新聞價值的稿子來。”
“魚叉姐,那我是不是也應該一句話不說,拒絕采訪。”衛世傑這個人有一個特別大的優點,就是犯了錯從不推諉,而且願意虛心請教,以利於今後改進。
“說是可以的,關鍵是看怎麽說。”藍語茶說:“誠如我剛才所說,這件事最大的新聞價值,不是一個村民死了,而是被你的拆遷隊員打死的。如果你一開始不向沈豫鄂承認村民是被拆遷隊員打死的,這件事的新聞價值就會大打折扣。”
衛世傑有些不解:“事實擺在那兒,難道要我公然撒謊?”
“當然不是說謊。”藍語茶說:“在真話與假話之間,還有一種叫模棱兩可的話。比如,你可以說當時現場混亂,的確出現了互相推搡的情況。不過村民的死因,究竟是外傷還是受到刺激後病故,還有待進一步確認。”
藍語茶接著說:“你沒說村民不是被打死的,但又沒有確認,這就叫模棱兩可。它與謊話還不一樣!”
衛世傑說:“我如果這樣說,記者就不報道了?”
藍語茶搖搖頭,說:“不報道是不可能的。但你這樣一說,媒體在報道時就會有所收斂。媒體寫報道,也要承擔責任。如果一上來就大肆渲染村民是被拆遷人員打死的,後來調查結果證明是死於突發疾病,怎麽去收場?所以,本來寫一個整版的,大概就壓縮成半個版。後期編輯時,也會在許多說法上注意留有餘地。”
藍語茶繼續說:“可你一上來就向沈豫鄂確認,村民是被拆遷隊員打死的。他隻要坐實了這一點,就可以大肆炒作一番了。”
“魚叉姐,你說的有道理。”衛世傑若有所思地說:“現在好多地方的新聞,不就用一句‘還在調查中’搪塞過去了。我不說是,也不說不是,反正就是沒有結論。”
“老衛,你真是個聰明人,一點就通!”藍語茶笑起來:“當然,最穩妥的方法還是不接受記者的采訪。在那種情況下,你怎麽說都是錯,都會被他們抓住小辮子,然後拿去過度解讀,回過頭又把你批判一通。”
但衛世傑還是很委屈:“有些事情外界存在誤解。我們公司受了冤枉,就不能去解釋、澄清?”
“記住,媒體不是公檢法。”藍語茶說,“厘清事實真相,那是司法部門的責任。媒體感興趣的,就是把事件中那些吸引眼球的東西抓出來。言多必失,何況麵對存心挑刺的記者。你隻要開口說話,他們就能找到素材,把這條新聞繼續追下去。”
衛世傑連連點頭:“對對對!”
藍語茶說,“真理是不是越辯越明,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新聞一定是越炒越熱。”
衛世傑好奇地問:“魚叉姐,我經常聽人講,某某大企業的媒體公關能力很強,有關它們的負麵新聞,絕對報道不出來。人家是怎麽做到的?”
“簡單,就靠兩樣東西,權和錢!”藍語茶說:“有些背景深厚的公司,連政府都不敢惹,更別說媒體了。當然,這類企業畢竟是少數,像世紀陽光這樣實力不夠的民營企業,進行媒體公關就隻能撒錢了。”
“花錢也得有個花法啊。全國的新聞單位,少說好幾千家,每家都給錢?”衛世傑追問道。
“那倒不必!”藍語茶說:“通常說來,本地媒體報道本地的負麵新聞時十分謹慎。真出了什麽狀況,公關也相對容易。而那些外地媒體,看似數目龐大,其實真正能做出有影響力能夠跨省輿論監督稿件的,也就北京、上海、廣州的那一二十家,把他們搞定了,其他的蝦兵蟹將,根本不在話下。”
“不對吧,那些小媒體也不能輕視啊。”衛世傑搖搖頭,說:“就說沈豫鄂搗鼓出來的某周刊吧,並不知名啊,不也打了雞血一樣在寫負麵新聞嗎?像我這樣的被報道對象,還不是怕得要命。”
“哈哈。”藍語茶笑道:“他這種小媒體,之所以能存在,主要是因為很多小企業的老板和小地方的官員,對媒體圈的事渾然不知,才被他牽著鼻子走。”
衛世傑也笑了:“嗬嗬,魚叉姐,你真不給我留麵子。”
藍語茶解釋說:“就說沈豫鄂的某周刊吧,銷量還不到兩千份,根本談不上什麽話語權、影響力。放在以前,就算寫出十個版的新聞,人家也不用擔心。但現在不同了,得益於網絡的發展,那些小媒體采寫的新聞掛到網上之後,一樣可以到處瘋傳。”
“這倒也是,網絡真是害死人啊!”衛世傑歎道。
“成也網絡,敗也網絡。”藍語茶說:“企業隻要同幾大網站搞好關係,網站不轉載這些小媒體的報道,那它們就一點殺傷力都沒有。換句話說,隻要下力氣搞定幾大網站,那些不知名的小媒體,大可以不理它。”
衛世傑沉吟一會兒道:“按你的說法,搞定幾家大的網站,以及那一二十家確有影響力的媒體,就夠了。”
“基本差不多吧。”藍語茶說:“當然了,要搞定這些媒體,也不容易啊。”
“怎麽不容易呢?”衛世傑繼續虛心求教。(未完待續)